【文学组】《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月亮,其实指代的是理想,六便士指代的现实。题目的意思实际上是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这本书是关于一个画家为了理想,放弃稳定的生活的故事。
忽然想起最近挺火的一个女老师,写了一份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网友讨论的热潮。有的人认为她是矫情,有的人认为她是摆个性,有的人认为她自不量力,有的人却非常赞同她,为她喝彩。很多人因此也对她很感兴趣,深挖她的背景,想要知道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她所做的选择,与故事的主人何其相似啊。
理想和现实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你能够为理想走到什么样的程度?
理想和现实经常会有冲突。选择了理想,就没有稳定的日常的生活。而如果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的生存需求,我们就可能会放弃理想。故事中的画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他选择放弃稳定平庸的生活,选择了穷困潦倒努力追求自己绘画理想的生活。
追求理想具有很高的风险,这也是很多人会放弃理想的原因,就像走在独木桥上,道路湿滑,不时会有大风刮来,危险重重,一不小心就掉下万丈悬崖,万劫不复,从此再无出头之日。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平庸稳定的生活,为了生存,低下自己的头,放弃自己的理想。王小波有一篇小说《沉默的大多数》,很类似,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同样的道路,这样的道路毫无特别之处,却又安稳无比。不喜欢的人会鄙视他们,认为他们平平淡淡,没有理想。
多数人选择的生活是类似的,这样的生活其实也没什么错,毕竟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的根本。他们的选择就是平淡的生活,这是他们的追求,或者说是他们本来的梦想
书中说讲的内容,与现实很贴切,以前也看过类似的故事,画家都是穷困潦倒,吸毒,有女孩子愿意照顾她,我想要么是他们抄袭这本书,要么是画家的生活本来就这样的。
思特里克兰德放弃了他的太太和儿女,当故事的讲述者与他沟通的时候,说:你的太太怎么办?他说:我已经养活他17年了,为什么不能换换样,养活自己?。当说到他的儿女的时候,他说:他们已经过了不少年幸福日子了,大多数孩子都没有享受过这么大的福,总有人会养活他们。对这个画家而言,他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妻子儿女。对他的妻子儿女是不是又太不公平?一个人追逐理想是不是要与世界为敌,放弃所有一切呢?
思特里克兰德为了理想的这种狂热,虽然很讨厌,却也打动了他朋友的太太,让他朋友的太太爱上了他。说他讨厌,是因为给人感觉一种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不考虑其他人的想法与需求。同时,也正是这种狂热,这种对理想的坚持,又特别有吸引力,让人忍不住去追随他。
特里克兰德死前要求将他所画的画给烧掉,这个是很可惜的。他的梦想,他的追求,没有任何人能够看到,能够理解,他可能单纯是认为理想是自己的,不需要别人的认同,只要自己追求到就好。别人的认同对他反而是一种拖累。
最终,特里克兰德成为了一名有名的画家,不过画家都是死后出名的。还好他成功了,否则就如同千百万个画家一样,默默无名,如同一滴水珠落入大海,无声无息地湮没了。
有人说三观被刷新,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学习他为梦想努力拼搏的精神,同时也要批判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家人朋友的做法。因为二者并无冲突,最后画家还是和一名女子生了几个儿女,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也还是认识到自己决定的错误。
正确对待自己的理想,处理好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
2015.4.28
忘川,深圳
忽然想起最近挺火的一个女老师,写了一份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网友讨论的热潮。有的人认为她是矫情,有的人认为她是摆个性,有的人认为她自不量力,有的人却非常赞同她,为她喝彩。很多人因此也对她很感兴趣,深挖她的背景,想要知道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她所做的选择,与故事的主人何其相似啊。
理想和现实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你能够为理想走到什么样的程度?
理想和现实经常会有冲突。选择了理想,就没有稳定的日常的生活。而如果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的生存需求,我们就可能会放弃理想。故事中的画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他选择放弃稳定平庸的生活,选择了穷困潦倒努力追求自己绘画理想的生活。
追求理想具有很高的风险,这也是很多人会放弃理想的原因,就像走在独木桥上,道路湿滑,不时会有大风刮来,危险重重,一不小心就掉下万丈悬崖,万劫不复,从此再无出头之日。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平庸稳定的生活,为了生存,低下自己的头,放弃自己的理想。王小波有一篇小说《沉默的大多数》,很类似,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同样的道路,这样的道路毫无特别之处,却又安稳无比。不喜欢的人会鄙视他们,认为他们平平淡淡,没有理想。
多数人选择的生活是类似的,这样的生活其实也没什么错,毕竟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的根本。他们的选择就是平淡的生活,这是他们的追求,或者说是他们本来的梦想
书中说讲的内容,与现实很贴切,以前也看过类似的故事,画家都是穷困潦倒,吸毒,有女孩子愿意照顾她,我想要么是他们抄袭这本书,要么是画家的生活本来就这样的。
思特里克兰德放弃了他的太太和儿女,当故事的讲述者与他沟通的时候,说:你的太太怎么办?他说:我已经养活他17年了,为什么不能换换样,养活自己?。当说到他的儿女的时候,他说:他们已经过了不少年幸福日子了,大多数孩子都没有享受过这么大的福,总有人会养活他们。对这个画家而言,他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妻子儿女。对他的妻子儿女是不是又太不公平?一个人追逐理想是不是要与世界为敌,放弃所有一切呢?
思特里克兰德为了理想的这种狂热,虽然很讨厌,却也打动了他朋友的太太,让他朋友的太太爱上了他。说他讨厌,是因为给人感觉一种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不考虑其他人的想法与需求。同时,也正是这种狂热,这种对理想的坚持,又特别有吸引力,让人忍不住去追随他。
特里克兰德死前要求将他所画的画给烧掉,这个是很可惜的。他的梦想,他的追求,没有任何人能够看到,能够理解,他可能单纯是认为理想是自己的,不需要别人的认同,只要自己追求到就好。别人的认同对他反而是一种拖累。
最终,特里克兰德成为了一名有名的画家,不过画家都是死后出名的。还好他成功了,否则就如同千百万个画家一样,默默无名,如同一滴水珠落入大海,无声无息地湮没了。
有人说三观被刷新,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学习他为梦想努力拼搏的精神,同时也要批判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家人朋友的做法。因为二者并无冲突,最后画家还是和一名女子生了几个儿女,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也还是认识到自己决定的错误。
正确对待自己的理想,处理好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
2015.4.28
忘川,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