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之大破天幕杀机》在中国观众眼中几乎成为了一部平庸的沉闷影片【龙斌大话电影(2013) 第30期 原稿】
【更多影评,关注微信号:lbdhdy】 转发请注明出处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詹姆斯•邦德和伊丽莎白女王一同“空降”在伦敦碗体育场,宣告了开幕式表演的正式开始。时至今日,军情六处的007号特工已经可以和女王并列,成为了被世人熟知的英国文化符号。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经失去往日的光辉,无所不能的詹姆斯•邦德也迷失在了前行的道路上。这就是第23部邦德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故事,它受到了国外影迷的欢迎,不仅在IMDB上获得7.8分的高分,还被媒体誉为近年来的最佳邦德电影。
遗憾的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天幕杀机》在中国观众眼中几乎成为了一部平庸的沉闷影片。传统邦德电影标配的三位邦女郎只剩两位,而由朱迪•丹奇扮演的M却成为了实际上的邦女郎一号。在动作戏方面,片头的火车追击,摩天大厦和冰上的打斗都颇觉新意和美感,伦敦地铁和武装直升机也纷纷上阵,但对已经被大场面宠坏的观众来说,这样的表现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而最让中国观众无法理解的,大概是曾经只会泡妞杀人顺便拯救世界的詹姆斯•邦德,竟突然变得如此多愁善感。在被M下令击中坠下桥后,死里逃生的邦德来到了世界的另一端,过上了隐居生活。他在日日夜夜借酒消愁的同时,却不忘从CNN新闻中关心千里之外的M女士和军情六处。在影片中,这样“爱恨交织”的情感表达随处可见。本片导演萨姆•门德斯作为一个十分彻底的文艺青年,让习惯了简单粗暴的观众倍感不适,以致他们仿佛正在被摇篮曲催眠。
在影片的后半段,带着M逃到苏格兰天幕庄园的邦德,又开始和不知名老头一起惆怅地追忆往昔岁月。这段剧情的深层意义大约只有邦德电影的老影迷才能理解,而对于那些抱着看好莱坞大片心态进入电影院的观众来说,这样悠长的文戏出现在邦德电影中,始终显得莫名其妙。《天幕杀机》成为了一部不够香艳,不够刺激,节奏拖沓的非典型邦德电影。它缺少了美艳的邦女郎,缺少了新奇的道具,甚至缺少了只能摇着喝的马提尼。即便在邦德成为00级特工后第一次执行任务并遭遇初恋的《皇家赌场》里,他也从未如此扭捏。
而在邦德被俘后,他与头号反派之间关于“第一次”的暧昧对白,也许就是整个影片的缩影。《天幕杀机》作为邦德电影50周年的献礼影片,自然增加了许多怀旧元素,而这些元素都很难被中国观众所消化和理解。
邦德用来救急的老爷车其实是大名鼎鼎的阿斯顿马丁DB5,当它首次出现在007电影《金手指》中的时候,现任邦德丹尼尔•克雷格甚至还没有出生。邦德和M在车上的对话暗示了这辆DB5的一个重要功能,将副驾驶的乘客弹射出车。对于缺乏背景资料的观众来说,影片中大量暗藏深意的对话就成为了不知所云的无聊对白。
而“天幕”这一片名,也暗示了邦德电影的怀旧和传承。天幕庄园是詹姆斯•邦德的老家,年幼时就失去双亲的邦德,最终被政府培养成了杀人机器。“天幕”本是邦德不愿回忆的过去,而如今,走投无路的他要在这里和过去做一个了断。
《天幕杀机》同样也是在和过去说再见,这不仅意味着主要演员的更替,也意味着影片创作思维的转变。作为史上最成功的系列电影,这是一个不得已做出的艰难选择。进入21世纪后,邦德电影已全面进入故事创作的瓶颈期,原著作者伊恩•弗莱明的14部邦德小说已被全部改编,那些冷战时代的间谍故事也很难适应当代的社会文化环境。
塑造英雄的方式就是为他创造更强大的敌人,这也是邦德电影一直在践行的准则。50年来,邦德的敌人在不断变化,唯有邦德成就着不老神话。冷战时代,编剧们为邦德虚构了“魔鬼党”这个不存在的恐怖组织,矛头直指苏联和中国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冷战结束之后,混乱的俄罗斯和东欧又成为了不安定因素的主要来源,阴谋家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比比皆是。1997年,在香港回归之际,邦德和中国女特工一起,挫败了蓄意破坏中英关系的传媒大王的阴谋,而电影对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的影射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在后911时代,为邦德寻找一位旗鼓相当的敌人变得越来越难。“反恐”就意味着小格局,习惯了拯救世界的邦德,在世界各地辗转奔波,却只能杀杀毒贩或军火贩子。詹姆斯•邦德似乎和英国一样,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旧时代标记。
从《皇家赌场》开始,邦德电影悄然地发生了改变,它使用了革新的动作电影表现手法,无论是剧情和动作场面的设计,都更加贴合新任邦德丹尼尔•克雷格的硬派形象。邦德变成了有血有肉的立体形象,他不再总是那个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他也会灰头土脸、衣衫褴褛,他也不总是潇洒到有些薄情,也会为失去爱人而痛哭流涕。
在《天幕杀机》中,我们看到的是无法掌控局势而力不从心的M,徘徊在旧时光中寻找自我的邦德,和旧秩序在一夜之间的坍塌。从表面上看,这是片中头号反派,军情六处前特工的复仇计划所导致的。但一块装满特工名字的硬盘真的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吗?
M女士已经垂垂老去,Q离开邦德电影已经有15个年头。最终,是时间推动了这场变革,邦德需要改变,007电影也需要改变。当由本•威士肖扮演的新任Q出现时,他告诉邦德,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邦德在外奋战一年,也许还不如他穿着睡衣敲几下键盘。此时此刻,就连邦德也开始倚老卖老,我们才真正明白,是时候和美好的旧时光说再见了。在影片的最后,邦德炸毁了天幕庄园,并在父母灵魂安息的教堂里杀死了敌人,他在这里和M告别,他在这里和过去说再见。
骄傲的英国人永远不会忘记昨日的荣耀,他们即使再也无法将米字旗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要在影片结束时将它插到伦敦的每一个角落。詹姆斯•邦德静静地凝视着他所爱的祖国,等待着踏上新的征程。天幕降临,新的传奇即将开始,詹姆斯•邦德,不说再见。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詹姆斯•邦德和伊丽莎白女王一同“空降”在伦敦碗体育场,宣告了开幕式表演的正式开始。时至今日,军情六处的007号特工已经可以和女王并列,成为了被世人熟知的英国文化符号。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经失去往日的光辉,无所不能的詹姆斯•邦德也迷失在了前行的道路上。这就是第23部邦德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故事,它受到了国外影迷的欢迎,不仅在IMDB上获得7.8分的高分,还被媒体誉为近年来的最佳邦德电影。
遗憾的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天幕杀机》在中国观众眼中几乎成为了一部平庸的沉闷影片。传统邦德电影标配的三位邦女郎只剩两位,而由朱迪•丹奇扮演的M却成为了实际上的邦女郎一号。在动作戏方面,片头的火车追击,摩天大厦和冰上的打斗都颇觉新意和美感,伦敦地铁和武装直升机也纷纷上阵,但对已经被大场面宠坏的观众来说,这样的表现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而最让中国观众无法理解的,大概是曾经只会泡妞杀人顺便拯救世界的詹姆斯•邦德,竟突然变得如此多愁善感。在被M下令击中坠下桥后,死里逃生的邦德来到了世界的另一端,过上了隐居生活。他在日日夜夜借酒消愁的同时,却不忘从CNN新闻中关心千里之外的M女士和军情六处。在影片中,这样“爱恨交织”的情感表达随处可见。本片导演萨姆•门德斯作为一个十分彻底的文艺青年,让习惯了简单粗暴的观众倍感不适,以致他们仿佛正在被摇篮曲催眠。
在影片的后半段,带着M逃到苏格兰天幕庄园的邦德,又开始和不知名老头一起惆怅地追忆往昔岁月。这段剧情的深层意义大约只有邦德电影的老影迷才能理解,而对于那些抱着看好莱坞大片心态进入电影院的观众来说,这样悠长的文戏出现在邦德电影中,始终显得莫名其妙。《天幕杀机》成为了一部不够香艳,不够刺激,节奏拖沓的非典型邦德电影。它缺少了美艳的邦女郎,缺少了新奇的道具,甚至缺少了只能摇着喝的马提尼。即便在邦德成为00级特工后第一次执行任务并遭遇初恋的《皇家赌场》里,他也从未如此扭捏。
而在邦德被俘后,他与头号反派之间关于“第一次”的暧昧对白,也许就是整个影片的缩影。《天幕杀机》作为邦德电影50周年的献礼影片,自然增加了许多怀旧元素,而这些元素都很难被中国观众所消化和理解。
邦德用来救急的老爷车其实是大名鼎鼎的阿斯顿马丁DB5,当它首次出现在007电影《金手指》中的时候,现任邦德丹尼尔•克雷格甚至还没有出生。邦德和M在车上的对话暗示了这辆DB5的一个重要功能,将副驾驶的乘客弹射出车。对于缺乏背景资料的观众来说,影片中大量暗藏深意的对话就成为了不知所云的无聊对白。
而“天幕”这一片名,也暗示了邦德电影的怀旧和传承。天幕庄园是詹姆斯•邦德的老家,年幼时就失去双亲的邦德,最终被政府培养成了杀人机器。“天幕”本是邦德不愿回忆的过去,而如今,走投无路的他要在这里和过去做一个了断。
《天幕杀机》同样也是在和过去说再见,这不仅意味着主要演员的更替,也意味着影片创作思维的转变。作为史上最成功的系列电影,这是一个不得已做出的艰难选择。进入21世纪后,邦德电影已全面进入故事创作的瓶颈期,原著作者伊恩•弗莱明的14部邦德小说已被全部改编,那些冷战时代的间谍故事也很难适应当代的社会文化环境。
塑造英雄的方式就是为他创造更强大的敌人,这也是邦德电影一直在践行的准则。50年来,邦德的敌人在不断变化,唯有邦德成就着不老神话。冷战时代,编剧们为邦德虚构了“魔鬼党”这个不存在的恐怖组织,矛头直指苏联和中国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冷战结束之后,混乱的俄罗斯和东欧又成为了不安定因素的主要来源,阴谋家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比比皆是。1997年,在香港回归之际,邦德和中国女特工一起,挫败了蓄意破坏中英关系的传媒大王的阴谋,而电影对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的影射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在后911时代,为邦德寻找一位旗鼓相当的敌人变得越来越难。“反恐”就意味着小格局,习惯了拯救世界的邦德,在世界各地辗转奔波,却只能杀杀毒贩或军火贩子。詹姆斯•邦德似乎和英国一样,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旧时代标记。
从《皇家赌场》开始,邦德电影悄然地发生了改变,它使用了革新的动作电影表现手法,无论是剧情和动作场面的设计,都更加贴合新任邦德丹尼尔•克雷格的硬派形象。邦德变成了有血有肉的立体形象,他不再总是那个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他也会灰头土脸、衣衫褴褛,他也不总是潇洒到有些薄情,也会为失去爱人而痛哭流涕。
在《天幕杀机》中,我们看到的是无法掌控局势而力不从心的M,徘徊在旧时光中寻找自我的邦德,和旧秩序在一夜之间的坍塌。从表面上看,这是片中头号反派,军情六处前特工的复仇计划所导致的。但一块装满特工名字的硬盘真的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吗?
M女士已经垂垂老去,Q离开邦德电影已经有15个年头。最终,是时间推动了这场变革,邦德需要改变,007电影也需要改变。当由本•威士肖扮演的新任Q出现时,他告诉邦德,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邦德在外奋战一年,也许还不如他穿着睡衣敲几下键盘。此时此刻,就连邦德也开始倚老卖老,我们才真正明白,是时候和美好的旧时光说再见了。在影片的最后,邦德炸毁了天幕庄园,并在父母灵魂安息的教堂里杀死了敌人,他在这里和M告别,他在这里和过去说再见。
骄傲的英国人永远不会忘记昨日的荣耀,他们即使再也无法将米字旗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要在影片结束时将它插到伦敦的每一个角落。詹姆斯•邦德静静地凝视着他所爱的祖国,等待着踏上新的征程。天幕降临,新的传奇即将开始,詹姆斯•邦德,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