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杂说——瑞香
瑞香原名睡香,宋代陶谷的《清异录》里,记载了瑞香得名的经过:庐山瑞香花,始缘一比丘昼寝磐石上,梦中闻花香烈酷不可名,既觉,寻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谓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与其说是梦中的花香在醒来后并未消失,倒不如说瑞香的芬芳过于浓烈,即使睡梦中仍能把人熏醒。而从睡香改为瑞香,不仅是因为祥瑞的缘故,“睡”和“瑞”在古代原本就有着相同的读音。宋仁宗时编定的《集韵》里,睡、瑞两字皆为树伪切,读音完全一样。
《苕溪渔隐诗话》里引《复斋漫录》,提到张景修因此传说,而有诗云“曾向庐山睡里闻,香风占断世间春。窃花莫扑枝头蝶,惊觉南柯半梦人”,诗句里就有那种半梦半醒之间的迷离之感,所谓南柯一梦,终究被花香惊醒,跟《牡丹亭》里的花神“拈片落花儿惊醒他”的敦厚本是一致的,古人到底有这般温柔蕴藉的情怀啊。
瑞香花期很早,《本草纲目》里说它“四时不凋,冬春之交开花”。二十四番花信风里,瑞香是大寒第一候所开的花,恰与其英文名winter daphne相映成趣:Daphne是瑞香属的属名,winter点出花开的时节。瑞香又名沈丁花,“沈”通“沉”,得名若此,是因为瑞香有沉香的香气,花开似丁香的缘故。《广群芳谱》里,也有瑞香花“长三四分,如丁香状”的记载。而清代画家邹一桂,则在《小山画谱》里指出瑞香和丁香的不同之处:“丁香花小而繁,瑞香花大而疏。一在春早,一在春深。”邹一桂画风工细,寥寥数语之中,尤可见出其于写生花卉的用心之深。
瑞香花有紫、白、红、黄等色,叶缘为金黄色的品种,被称作金边瑞香。只是瑞香最为显著之处,在于其浓烈的香气,而这一点恰恰无法描摹,因此瑞香极少见于绘者的笔下,而于诗文中则常有题咏,可无论比作沉香,抑或麝香,终究难以表达出瑞香本来的芬芳。只有范成大所作的瑞香诗,比诸家大有不同:“紫云蹙绣被,团圞覆衣篝。浓薰百和韵,香极却成愁。”衣篝,指给衣被薰香用的薰笼。这里的“百和”,是用各种香料调合而成的百和香,吴均笔下“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所指的即是此物,是稀罕贵重的香料。诗句极言瑞香芬芳浓郁,好比名贵的百和香,可以薰染衣物。可是最后却笔调一转,用“香极却成愁”来作结。这种来自睡梦中的奇异花香,就仿佛“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使得整首诗有一种无端惆怅的情怀。
小时候,与祖父母、父母同住老宅里。祖父喜欢养花,种了很多盆景,其中有一株瑞香从来就不开花,有一年春节过后,忽然开了浅紫色的小花。虽然是小小的一株,放在客厅里,整个房间都会清香起来。我现在已经无法准确描述这是一种怎样的花香,只记得那时候祖父很高兴,因为这盆花是他扦插成的。养了好几年了,成长得很慢,小而不起眼,终于突然开出这么香的花。
祖父过世后,老宅也拆迁了。新家空间局促,盆景都没带走,大多分送给了亲友。瑞香在花市上很常见,好几次,相熟的摊主看我望向瑞香,顺势劝我买下,我却始终没有甚么购买的兴趣。对于太香的花,自己素来并非特别喜爱。比起买一盆带花苞的回去,我更愿意自己扦插一株瑞香吧。也许过两三年,也许要好几年,小小的一株枝条终于开花了,香气浓郁,仿佛来自再也回不去的梦中。
《苕溪渔隐诗话》里引《复斋漫录》,提到张景修因此传说,而有诗云“曾向庐山睡里闻,香风占断世间春。窃花莫扑枝头蝶,惊觉南柯半梦人”,诗句里就有那种半梦半醒之间的迷离之感,所谓南柯一梦,终究被花香惊醒,跟《牡丹亭》里的花神“拈片落花儿惊醒他”的敦厚本是一致的,古人到底有这般温柔蕴藉的情怀啊。
![]() |
瑞香花期很早,《本草纲目》里说它“四时不凋,冬春之交开花”。二十四番花信风里,瑞香是大寒第一候所开的花,恰与其英文名winter daphne相映成趣:Daphne是瑞香属的属名,winter点出花开的时节。瑞香又名沈丁花,“沈”通“沉”,得名若此,是因为瑞香有沉香的香气,花开似丁香的缘故。《广群芳谱》里,也有瑞香花“长三四分,如丁香状”的记载。而清代画家邹一桂,则在《小山画谱》里指出瑞香和丁香的不同之处:“丁香花小而繁,瑞香花大而疏。一在春早,一在春深。”邹一桂画风工细,寥寥数语之中,尤可见出其于写生花卉的用心之深。
瑞香花有紫、白、红、黄等色,叶缘为金黄色的品种,被称作金边瑞香。只是瑞香最为显著之处,在于其浓烈的香气,而这一点恰恰无法描摹,因此瑞香极少见于绘者的笔下,而于诗文中则常有题咏,可无论比作沉香,抑或麝香,终究难以表达出瑞香本来的芬芳。只有范成大所作的瑞香诗,比诸家大有不同:“紫云蹙绣被,团圞覆衣篝。浓薰百和韵,香极却成愁。”衣篝,指给衣被薰香用的薰笼。这里的“百和”,是用各种香料调合而成的百和香,吴均笔下“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所指的即是此物,是稀罕贵重的香料。诗句极言瑞香芬芳浓郁,好比名贵的百和香,可以薰染衣物。可是最后却笔调一转,用“香极却成愁”来作结。这种来自睡梦中的奇异花香,就仿佛“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使得整首诗有一种无端惆怅的情怀。
![]() |
小时候,与祖父母、父母同住老宅里。祖父喜欢养花,种了很多盆景,其中有一株瑞香从来就不开花,有一年春节过后,忽然开了浅紫色的小花。虽然是小小的一株,放在客厅里,整个房间都会清香起来。我现在已经无法准确描述这是一种怎样的花香,只记得那时候祖父很高兴,因为这盆花是他扦插成的。养了好几年了,成长得很慢,小而不起眼,终于突然开出这么香的花。
祖父过世后,老宅也拆迁了。新家空间局促,盆景都没带走,大多分送给了亲友。瑞香在花市上很常见,好几次,相熟的摊主看我望向瑞香,顺势劝我买下,我却始终没有甚么购买的兴趣。对于太香的花,自己素来并非特别喜爱。比起买一盆带花苞的回去,我更愿意自己扦插一株瑞香吧。也许过两三年,也许要好几年,小小的一株枝条终于开花了,香气浓郁,仿佛来自再也回不去的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