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有乐趣——创意中心设计总结
为期六周的创意中心设计终于结束啦,睡了十个小时吃了海鲜自助后在我喜欢的雨天对这段时间的学习做个总结。“坡”有乐趣是我为自己的设计取的名字,因为创意中心面向下沉广场的斜坡是我设计的出发点和亮点(为自己的一语双关小小得意了一番,现在也把他作为这段学习总结的名字,发挥“一语三关”的作用。
从第一阶段的总体和场地设计懵懂的把场地“简单粗暴”的分成两部分,却意外得到老师的认可,一句“有的设计不一定是有意思的,但是是有意义的”点评更加激励我不去追求看起来炫酷的方案,而是争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设计。
由于下沉广场在我整个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从入手我就希望可以将广场和建筑较紧密的结合起来。选取案例的时候,北京宋庄的树美术馆开放交流的庭院与屋顶广场吸引了我,然而一开始借鉴的并不好,手法过于细碎,没有做出想要的空间效果。听了老师“把建筑作为场地的一部分”的意见后做了修改,整个建筑呈面向下沉广场的台阶上升式,内部空间根据公共与私密合理进行分配,很幸运开始进入“正轨”,方案在此基础上调整和深入。
就像题目中所说,“坡” 是这个设计中的出发点和亮点,从整体的台阶式屋顶广场到图书馆的台阶设计等均利用这个元素。坡道、屋顶花园、台阶等的灵活运动,使得空间有趣多变,达到创意中心设计开放的空间需求,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室内与室外多方面的交流。
建筑主入口并没有设置在与下沉广场平齐的高度,而是用台阶向上引入,使得人们在进入后的视角高度得以总览图书馆和后部中庭。建筑外部的连续台阶将人们引上屋顶,除了首层的主入口,在爬坡过程中也有咖啡厅和与工作室相连的店铺作为入口,将不同功能的空间在内部、外部都联系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多样的选择。
图书馆是室内的核心空间,水平上连接了前部公共空间和后部工作室,竖直上玻璃顶棚的设置为本身和其他内部空间保证采光。我希望运用单纯的元素塑造这个空间,于是考虑了台阶在三个维度上的不同变化和效果后对图书馆进行了布置。以中间区域为主流线,左侧为供人们挑选的图书架,右侧为提供桌椅的阅读区,左动右静,层层向上的关系提供了路线和功能的多种可能。比如左侧台面20cm的围合对于中线上不同高度的人可作为暂时座椅、放置物品等。
空间布置上,前后两个核心空间,前公共后私密下公共上私密的答题思路早已确定,然后平面的细节排布很不理想。被老师问及“创意中心空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经过回忆后我想到创意中心体现交流的特点大部分空间是开放流通的,之后我将平面功能、排布、开口等朝着这个方向修改。
最终成果。
这次的设计中也发现自己一些问题,从方案初具雏形后深入的很慢,有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花费过多时间,反而需要好好推敲的地方可能欠缺思考。最后的成果制作也并不是很满意,反思自己一方面是时间分配不好,一方面是熟练出图的能力不够,希望可以改进,因为表达是方案很重要的一部分,本身也是一种设计。
从第一阶段的总体和场地设计懵懂的把场地“简单粗暴”的分成两部分,却意外得到老师的认可,一句“有的设计不一定是有意思的,但是是有意义的”点评更加激励我不去追求看起来炫酷的方案,而是争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设计。
由于下沉广场在我整个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从入手我就希望可以将广场和建筑较紧密的结合起来。选取案例的时候,北京宋庄的树美术馆开放交流的庭院与屋顶广场吸引了我,然而一开始借鉴的并不好,手法过于细碎,没有做出想要的空间效果。听了老师“把建筑作为场地的一部分”的意见后做了修改,整个建筑呈面向下沉广场的台阶上升式,内部空间根据公共与私密合理进行分配,很幸运开始进入“正轨”,方案在此基础上调整和深入。
就像题目中所说,“坡” 是这个设计中的出发点和亮点,从整体的台阶式屋顶广场到图书馆的台阶设计等均利用这个元素。坡道、屋顶花园、台阶等的灵活运动,使得空间有趣多变,达到创意中心设计开放的空间需求,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室内与室外多方面的交流。
![]() |
建筑主入口并没有设置在与下沉广场平齐的高度,而是用台阶向上引入,使得人们在进入后的视角高度得以总览图书馆和后部中庭。建筑外部的连续台阶将人们引上屋顶,除了首层的主入口,在爬坡过程中也有咖啡厅和与工作室相连的店铺作为入口,将不同功能的空间在内部、外部都联系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多样的选择。
![]() |
图书馆是室内的核心空间,水平上连接了前部公共空间和后部工作室,竖直上玻璃顶棚的设置为本身和其他内部空间保证采光。我希望运用单纯的元素塑造这个空间,于是考虑了台阶在三个维度上的不同变化和效果后对图书馆进行了布置。以中间区域为主流线,左侧为供人们挑选的图书架,右侧为提供桌椅的阅读区,左动右静,层层向上的关系提供了路线和功能的多种可能。比如左侧台面20cm的围合对于中线上不同高度的人可作为暂时座椅、放置物品等。
![]() |
![]() |
空间布置上,前后两个核心空间,前公共后私密下公共上私密的答题思路早已确定,然后平面的细节排布很不理想。被老师问及“创意中心空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经过回忆后我想到创意中心体现交流的特点大部分空间是开放流通的,之后我将平面功能、排布、开口等朝着这个方向修改。
![]() |
![]() |
最终成果。
![]() |
![]() |
这次的设计中也发现自己一些问题,从方案初具雏形后深入的很慢,有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花费过多时间,反而需要好好推敲的地方可能欠缺思考。最后的成果制作也并不是很满意,反思自己一方面是时间分配不好,一方面是熟练出图的能力不够,希望可以改进,因为表达是方案很重要的一部分,本身也是一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