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滇藏线五六事
一:
2013年6月的某天,我和好友宇翔在网上聊天。
“想出去看看了。”我说。
“去哪里?”他问。
“远一点吧。”我回答。
“那,西藏够远了吧?”
“西藏?去拉萨吗?”
“我经常逛贴吧,里面有帖子直播一种很牛逼的去拉萨的方式,要不要一起去尝试?”
“背包客呀?”
“不,不。骑行,骑自行车,骑到拉萨。”
“......”我一时有些转不过头脑。
“怎么样?够远够厉害吧?”
“够远是够远,厉害是够厉害,只是.....”
“那就这样决定了哈,可不许反悔!”
还不到十分钟,宇翔就发来了一个邮件,我一打开,是一份骑行拉萨攻略。再不到半个小时,骑行的路线、山地车的类型他都安排好了。等把这些都看完,我才猛然想起来原来我不怎么会骑自行车呀!等我马上准备向宇翔解释时,他已经下线了。
不到两天,他就坐火车从北京到了长沙。
而我们,自高中毕业之后已经四年多没有见面了。在这四年之中,他大二之后在重庆当了两年兵,是特警。我去长沙火车站接他,他变得如公牛一般健壮,拥抱我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一下子缩小了,像是一个窝在袋鼠的袋子里的小动物。
到了我的住处,宇翔才跟我说起之前骑行滇藏或者川藏的人可能会遇到的生命危险,以及途中会翻越好几座海拔五千米的高山。我呆在那里,努力在脑海里想象五千米的高山会是什么样子。要知道,我之前爬过最高的山是贵州的梵净山,那才2494米。五千米,是不是可以摸到白云?
“咦,说好了的哦,可不能因为这个而反悔啊。”宇翔一边做俯卧撑一边问我,他已经做了快一百个了。
“真要这么任性吗?”我颤颤巍巍地问。
“再不任性就老了啊!”
说完,宇翔做完俯卧撑,爬起来,露出明显的六块腹肌,拍了拍,然后跑去洗了个手,就带着我去买山地车了。
我终于见到了山地车!原来它和普通的自行车区别并不大!买完车后,我把车推到江边,宇翔陪了我一会儿,试图教会我如何使用变速器,然后叫我自己试验一下,他就骑着车去爬岳麓山了。我望着他的背影,心想时间真是让人改变。读高中时,他可是一个羞涩的,和女生一说话就会脸红的小男生啊。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就我这样,能骑到拉萨吗?
二:
无论如何,说骑就骑的旅行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坐火车到了昆明。又花了两天时间到了大理,然后环着洱海骑行一圈,再花两天时间到了丽江。
从大理往前就有一座高山。宇翔在前面哼着歌,不多会儿就消失在了我眼前。我费尽全身力气,已经抬不动腿了,无奈只得推着车前行。
这时,经过一个大姐,在我面前停了下来。我一看,她的车竟和我的一模一样。她穿着专业的骑行服,上下打量着我。难不成,我脸上不干净?我兀自这样想,不自觉的摸了摸脸。
“你的车坏了吗?”她带着曲折的问句问我。
“啊,没有。我只是骑不动了。”
听到我的这个回答,大姐一个扭头就转了过去。我看着她,正好看到她眼角的一丝丝鄙视。她又蹬上了车,往前骑一步,然后突然又停下来,扭头又说了一句:“看到你在推车,我还以为你车坏了呢!还想着能不能帮你,哎......”
说完之后,她摇了摇头,然后飞速往前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我视野不可及之处。
我站在高山之上,心底涌过一股蛋蛋的忧伤。
三:
在丽江的邮局,我遇到了一位同样骑行滇藏线的少年。他趴在邮局的柜台,拿着笔,飞快的在明信片上写着字。我注意到他是因为他把明信片上整整写满了字,而在旅途中,许多写明信片的人都只是写上简单的问候。他个子中等,南方人身材,面颊消瘦。
他把写好的明信片拿在手里,来回看了好几遍,又轻声念出来。他的嘴角扬起一个怪异而意味深长的微笑,然后把明信片递给了邮局的工作人员。
再以后,每到一个县城或者小镇的邮局,我都会看到少年的背影。我在一旁默默的盖邮戳,他在一旁用俊秀的字写明信片。骑车在德钦县城的时候,我才留意到他一直在给同一个女生写明信片。明信片上的地址是北京西城区。他每次都把明信片写的很满。他从来不和人搭讪。寄完明信片,他就离开邮局,骑上美利达山地车,消失在街头的转角处。
在八宿县邮局的时候,我和他第一次说上了话。我和他搭话的原因是八宿邮局没有了明信片卖。他来回踱步,像个焦急无措的孩子。我主动给了他一张从香格里拉带来的明信片。明信片的背面是独克宗古城。他点头致谢我之后,就趴着开始写明信片。
收件人依然是北京女孩。他写完后把明信片交给工作人员,在一旁等我。我盖完邮戳,他对我一笑,纯洁如冰山融水流过小溪。我们出门,不加商量地一起骑着车,出了县城。
上午骑了四个小时,我们找到一个阴凉的草甸,开始吃自带的干粮。他带了馒头和肉饼,我则吃八宝粥。我们感叹这一路的高山草甸和高山峡谷风光,又说了一回骑行路上遇到的有趣的人事。吃完午餐后,我们躺在草甸上,近处花海阵阵花香,而天空湛蓝如水墨颜料。我们这样悠闲地躺着时,他说起了他和北京女孩的故事。
他考入了一所南方的大学,和北京女孩是同班同学。他说他第一眼见到北京女孩就爱上了她。
那样醉人心扉的一见钟情,从前未有过,只怕以后的生命中也再不会有。
那是班级第一次的活动,自我介绍。一个留着齐肩长发的女孩缓缓地走向讲台,转过脸来,微微一笑。他说他被那种美所震惊。那是一种不可描绘的竹笛一样的美。那一瞬,他能感觉到他的心又红又大,爆炸一般地不安分。女孩五官精致,恰到好处的瘦,舒适至极的美。她轻启朱唇,语气轻柔,言谈举止如春风醉人心。
他说他就那样像个傻子一样对着她看起来。等稍微清醒,才发现女孩身上的美又有一种独特所在,后来他明白那种独特是一种高贵的娇柔,这娇柔的根源在于娇生惯养和身体上先天性的柔弱,这激起了他无限的怜爱之心。还不止如此,女孩歌唱的好听,喜欢看推理小说,爱好观察人,愿意过一种高贵而趣味的生活。这些都如他所愿,他第一次明白爱情真的就那么来到了,为此而感受到幸福。
他说她满足了他所有的崇高的幻想。但是他又是自卑的,他出身农村,对于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而她家境优渥,从不会为生存这样的问题担忧。贫富之间的间隔他本已经做足了准备势要跨越的,但更棘手的问题是,女孩爱上了一个富家子弟。富家子弟并不纨绔,相反,深情而神秘。少年得知这一消息后,心如刀绞,认识到这是一份绝望的爱情。但女孩并没有因此而疏远她,相反的,女孩把他当成了她最知心的朋友,一个最好的倾听者。他也就安然接受了。大学时,他常常去机场接她,听她说自己与富家子弟关系的烦恼。他也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爱的激流的乐曲,她明白这一切,但最终,她还是投入了富家子弟的怀抱。
毕业后,女孩回到了北京,他则在武汉浑浑噩噩地过了一段生活。
今年七月份,他做出了骑行滇藏的决定。出发前,他在电话里告诉她说他希望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但留下了后面的一句话:以使自己配得上她。
他一路从昆明骑过来,每到一个地方,就给她寄一张明信片。他有很多以前未能或未敢向她说的话,在明信片里都能写出来了。这有一种畅快感,他说。他显得质朴而纯粹。我在一旁想,如果我是女生,一定会为这个男子所感动。他就像一棵树根发达的古树。他那么坚实地爱着。
他微闭着双眼,说这趟旅行,其实是和她一起的。她身体不好,又出生富贵,吃不了这样的苦,但内心里是对西藏这片土地充满了向往的。他一路骑车,一路想她,一路给她寄明信片,心里便点点滴滴全是她了。
我要把属于她的风景一起看了,他说。
我就这样听着少年的故事听得入迷,直到宇翔赶上我们。我们接着一起骑车,但少年骑车速度比我们快得多了,就直奔向前。我在后面慢慢骑,天空蓝得让人心碎。快到然乌了,好想去看来古冰山。
这之后我再也没有跟上他的步伐。他一个人骑车,自由自在。我和宇翔边休整边骑。我每次到邮局,都希望还可以见到他,听听他的爱情故事,看看他趴着写明信片时那股痴迷的劲头。但可能是我和宇翔慢了他一天的缘故,我再也没有在邮局里见到他了。
四:
骑行到香格里拉的时候,听说通麦大桥塌陷。一辆大货车,载着一对背包客情侣,掉入了帕隆藏布江,尸骨无存。
我们休整了两天,看到许多往回骑或者是搭车返回丽江方向的骑行客。我们动摇过,但都不甘心就此放弃,于是决定边往前骑边看情况。
骑过梅里雪山之后,我的体力开始猛增。我很骄傲的也可以在高山之上一边唱着歌一边骑行了!
但事实是,对我这好不容易得来的自信心的打击接踵而至。
我们遇到了一个上海的大哥,三十岁左右的样子。在陡坡之上,他推着一辆破旧的38大杠自行车。没有变速。上坡只能完全靠推。后座上则绑了许多饼、苹果等食物。我们和他合照,超过他。但第二天,我们又在前面碰见了他,直到上坡时,我们才超越他。
我们遇到了一个广东湛江的大哥。他戴着一个大草帽,一笑起来,便露出龅牙。他的后座背了米、水、锅等。在梅里雪山的垭口,他和伙伴们煮饭吃,可是怎么也煮不熟。我们才告诉他这里海拔高,气压低,必须得高压锅才能煮熟饭,他听说后就傻笑个不停。后来听说他高原反应,到八一镇的时候,他又追上了我们。
我们遇到了一个滑着滑轮从拉萨往昆明滑回去的小伙子。
我们遇到了磕长头,一直要磕到拉萨的藏民。
我们遇到了一对父子。父亲是衡阳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师,儿子才六岁半,骑着小式自行车。他们从衡阳出发,过广西,到云南,进西藏。他们全程没搭一次车,儿子在五千米高山和怒江72拐都是自己骑。六岁多的儿子在路途中成了‘明星’,骑行客们都纷纷找他合影,都说这绝对是骑行滇藏线的吉尼斯最年轻记录。
我们遇到一个老年人车队,他们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起骑在高山之上。
我们遇到......
五:
垮掉的通麦大桥旁边,修了一个木桥,专供行人、自行车、摩托车过。推车在桥上时,底下江水滔滔,不觉心茫茫,升起对生命的敬畏与怜惜。
过林芝、工布江达、墨竹工卡,近拉萨时,一路格桑花。
整个骑行近一个月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拉萨。站在布达拉宫前,兴奋难掩。
布达拉宫旁边,是西藏邮局总局。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我又遇到了寄明信片的少年。他坐在邮局的椅子上,疲倦如刚躲过猎杀的小鹿。他的双眼盯着某个地方,但又说不清具体的聚焦点。他穿一身牛仔。胡须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我盖完邮戳,给三五好友寄完明信片,走过去,坐在他身旁,拍一下他的肩膀,算是打招呼。他转过头,望一眼我,停留了几秒钟,认出了我,才象征性地笑了一下。
我开始主动和他聊起这近一个月来的故事和感受,他的精神却始终处于涣散状态,对我的话题没有丝毫兴趣。于是我闭口不言。几分钟之后,少年却主动的说起话来。
还想听我和北京女孩的故事吗?他问。
我只是点点头,他就畅快地说起来了。
他告诉我说他骑车快到鲁朗的时候,接到了女孩的电话。刚接通电话,女孩就哭了起来。他陪着女孩说话,哄她开心。他愿意做女孩最真城的倾听者,来回报女孩对他的信任。他希望女孩所有的伤悲都能由他来承担。女孩太美了,不应该被悲伤毁了容颜。
女孩告诉他说自己和富家子弟之间出现了问题。富家子弟出国之后,两人不能常见面。等富家子弟偶然回一次国,又忙于周旋,忽略了自己。这本可以是体谅的,只是两人之间的亲密像突然消失一般,常相对无言,欢乐不再。
少年默默地倾听这一切,又默默说些安慰的话。等女孩心情稍微好些,他开始说起林芝地区如诗如画的江南一样的风景,说起雪山、草甸、马匹、牦牛、林海等。女孩渐渐地开心起来,说西藏也是她梦幻中的土地之一。她能想象到一切有多么美好和神圣。
骑车到了米拉山顶时,少年坐在崖边的一块石头上,给女孩打电话。米拉山是他骑车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海拔5013米。在山顶,他举手仿佛可以抓下一片云朵。他在电话里告诉她这里的天空有多么湛蓝,而白云像棉花糖一样点缀其中。风吹过山顶,她在电话那头都能感受到风呼啸而过。他在电话里说快到拉萨了,显得兴奋。一生一次,再也不会遗憾。他说这边的天地万物、来回游客身上的美,都让他想到她。他多想拉了一朵云下来,就那样踏云而去到她身边。
她开心极了,不由地笑出来。她告诉他说她在前几晚的梦中来过布达拉宫,那种感觉无比真实,每一个细节都在梦中出现过。
他望着天际,在电话这头轻轻地试探问一句:那你来拉萨吧?她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小会儿,然后才真实的说自己确实被吸引了。然后,山顶的打电话就成了他不断呼唤她来到拉萨。她并没有立马答应,但说自己会好好考虑。
少年说完这个故事,心情激动。隔了一小会儿,他又接着说女孩最终做好决定,不顾爸妈的反对,明天中午的飞机到拉萨。为此,他在拉萨等着,茶饭不思。这几个夜晚都辗转反侧,脑海里全是女孩的音容笑貌。
他说等女孩到来后,他要带着她一起在八角街闲逛,为她买许多小饰品,亲手戴在她的脖子上,然后一直走到大昭寺,看香炉生烟,再到大殿前,望望那些朝圣的人。他们还要一起在布达拉宫广场前乐此不疲地为对方拍照,要去仓央嘉措待过的茶馆里喝一杯茶,要走完拉萨的大街小巷,领悟藏民转经筒的意义。然后还要去到纳木错湖,看那里纯净透明至极的水,一起在湖边走走坐坐。
少年不停地说着话,忘掉了外面的一切。等说完之后,才幡然醒悟过来,忙说不好意思。
我回答说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明信片一路都寄了吗?我接着问他。
嗯,落脚的每一个点都寄了的。有时候写着写着自己也会陷入伤感中,不知道何以要这样,又会是怎样的结果。但一想到女孩拿到明信片,能有一点奢望,有一点微笑,我也就满足了。我就带着这种虚幻的满足一路寄到了拉萨。你知道吗,她笑的样子是再美不过的了,她一笑起来,我的心就柔软如丝,沉醉不休。
他说起这些来脸稍稍地有些羞红了,眼里有一种伤感的坚毅。
等他说完后,我和他分手告别,离开邮局,往青旅回去。他依旧坐在凳子上,又憔悴下去了。定然是相思与等待之苦让他如此憔悴。但明天,他将是人世间最美的诗人。他将是拉萨最幸福的情郎。
六:
仅以此怀念曾经在滇藏路上的人和时光。
2013年6月的某天,我和好友宇翔在网上聊天。
“想出去看看了。”我说。
“去哪里?”他问。
“远一点吧。”我回答。
“那,西藏够远了吧?”
“西藏?去拉萨吗?”
“我经常逛贴吧,里面有帖子直播一种很牛逼的去拉萨的方式,要不要一起去尝试?”
“背包客呀?”
“不,不。骑行,骑自行车,骑到拉萨。”
“......”我一时有些转不过头脑。
“怎么样?够远够厉害吧?”
“够远是够远,厉害是够厉害,只是.....”
“那就这样决定了哈,可不许反悔!”
还不到十分钟,宇翔就发来了一个邮件,我一打开,是一份骑行拉萨攻略。再不到半个小时,骑行的路线、山地车的类型他都安排好了。等把这些都看完,我才猛然想起来原来我不怎么会骑自行车呀!等我马上准备向宇翔解释时,他已经下线了。
不到两天,他就坐火车从北京到了长沙。
而我们,自高中毕业之后已经四年多没有见面了。在这四年之中,他大二之后在重庆当了两年兵,是特警。我去长沙火车站接他,他变得如公牛一般健壮,拥抱我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一下子缩小了,像是一个窝在袋鼠的袋子里的小动物。
到了我的住处,宇翔才跟我说起之前骑行滇藏或者川藏的人可能会遇到的生命危险,以及途中会翻越好几座海拔五千米的高山。我呆在那里,努力在脑海里想象五千米的高山会是什么样子。要知道,我之前爬过最高的山是贵州的梵净山,那才2494米。五千米,是不是可以摸到白云?
“咦,说好了的哦,可不能因为这个而反悔啊。”宇翔一边做俯卧撑一边问我,他已经做了快一百个了。
“真要这么任性吗?”我颤颤巍巍地问。
“再不任性就老了啊!”
说完,宇翔做完俯卧撑,爬起来,露出明显的六块腹肌,拍了拍,然后跑去洗了个手,就带着我去买山地车了。
我终于见到了山地车!原来它和普通的自行车区别并不大!买完车后,我把车推到江边,宇翔陪了我一会儿,试图教会我如何使用变速器,然后叫我自己试验一下,他就骑着车去爬岳麓山了。我望着他的背影,心想时间真是让人改变。读高中时,他可是一个羞涩的,和女生一说话就会脸红的小男生啊。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就我这样,能骑到拉萨吗?
二:
无论如何,说骑就骑的旅行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坐火车到了昆明。又花了两天时间到了大理,然后环着洱海骑行一圈,再花两天时间到了丽江。
从大理往前就有一座高山。宇翔在前面哼着歌,不多会儿就消失在了我眼前。我费尽全身力气,已经抬不动腿了,无奈只得推着车前行。
这时,经过一个大姐,在我面前停了下来。我一看,她的车竟和我的一模一样。她穿着专业的骑行服,上下打量着我。难不成,我脸上不干净?我兀自这样想,不自觉的摸了摸脸。
“你的车坏了吗?”她带着曲折的问句问我。
“啊,没有。我只是骑不动了。”
听到我的这个回答,大姐一个扭头就转了过去。我看着她,正好看到她眼角的一丝丝鄙视。她又蹬上了车,往前骑一步,然后突然又停下来,扭头又说了一句:“看到你在推车,我还以为你车坏了呢!还想着能不能帮你,哎......”
说完之后,她摇了摇头,然后飞速往前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我视野不可及之处。
我站在高山之上,心底涌过一股蛋蛋的忧伤。
三:
在丽江的邮局,我遇到了一位同样骑行滇藏线的少年。他趴在邮局的柜台,拿着笔,飞快的在明信片上写着字。我注意到他是因为他把明信片上整整写满了字,而在旅途中,许多写明信片的人都只是写上简单的问候。他个子中等,南方人身材,面颊消瘦。
他把写好的明信片拿在手里,来回看了好几遍,又轻声念出来。他的嘴角扬起一个怪异而意味深长的微笑,然后把明信片递给了邮局的工作人员。
再以后,每到一个县城或者小镇的邮局,我都会看到少年的背影。我在一旁默默的盖邮戳,他在一旁用俊秀的字写明信片。骑车在德钦县城的时候,我才留意到他一直在给同一个女生写明信片。明信片上的地址是北京西城区。他每次都把明信片写的很满。他从来不和人搭讪。寄完明信片,他就离开邮局,骑上美利达山地车,消失在街头的转角处。
在八宿县邮局的时候,我和他第一次说上了话。我和他搭话的原因是八宿邮局没有了明信片卖。他来回踱步,像个焦急无措的孩子。我主动给了他一张从香格里拉带来的明信片。明信片的背面是独克宗古城。他点头致谢我之后,就趴着开始写明信片。
收件人依然是北京女孩。他写完后把明信片交给工作人员,在一旁等我。我盖完邮戳,他对我一笑,纯洁如冰山融水流过小溪。我们出门,不加商量地一起骑着车,出了县城。
上午骑了四个小时,我们找到一个阴凉的草甸,开始吃自带的干粮。他带了馒头和肉饼,我则吃八宝粥。我们感叹这一路的高山草甸和高山峡谷风光,又说了一回骑行路上遇到的有趣的人事。吃完午餐后,我们躺在草甸上,近处花海阵阵花香,而天空湛蓝如水墨颜料。我们这样悠闲地躺着时,他说起了他和北京女孩的故事。
他考入了一所南方的大学,和北京女孩是同班同学。他说他第一眼见到北京女孩就爱上了她。
那样醉人心扉的一见钟情,从前未有过,只怕以后的生命中也再不会有。
那是班级第一次的活动,自我介绍。一个留着齐肩长发的女孩缓缓地走向讲台,转过脸来,微微一笑。他说他被那种美所震惊。那是一种不可描绘的竹笛一样的美。那一瞬,他能感觉到他的心又红又大,爆炸一般地不安分。女孩五官精致,恰到好处的瘦,舒适至极的美。她轻启朱唇,语气轻柔,言谈举止如春风醉人心。
他说他就那样像个傻子一样对着她看起来。等稍微清醒,才发现女孩身上的美又有一种独特所在,后来他明白那种独特是一种高贵的娇柔,这娇柔的根源在于娇生惯养和身体上先天性的柔弱,这激起了他无限的怜爱之心。还不止如此,女孩歌唱的好听,喜欢看推理小说,爱好观察人,愿意过一种高贵而趣味的生活。这些都如他所愿,他第一次明白爱情真的就那么来到了,为此而感受到幸福。
他说她满足了他所有的崇高的幻想。但是他又是自卑的,他出身农村,对于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而她家境优渥,从不会为生存这样的问题担忧。贫富之间的间隔他本已经做足了准备势要跨越的,但更棘手的问题是,女孩爱上了一个富家子弟。富家子弟并不纨绔,相反,深情而神秘。少年得知这一消息后,心如刀绞,认识到这是一份绝望的爱情。但女孩并没有因此而疏远她,相反的,女孩把他当成了她最知心的朋友,一个最好的倾听者。他也就安然接受了。大学时,他常常去机场接她,听她说自己与富家子弟关系的烦恼。他也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爱的激流的乐曲,她明白这一切,但最终,她还是投入了富家子弟的怀抱。
毕业后,女孩回到了北京,他则在武汉浑浑噩噩地过了一段生活。
今年七月份,他做出了骑行滇藏的决定。出发前,他在电话里告诉她说他希望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但留下了后面的一句话:以使自己配得上她。
他一路从昆明骑过来,每到一个地方,就给她寄一张明信片。他有很多以前未能或未敢向她说的话,在明信片里都能写出来了。这有一种畅快感,他说。他显得质朴而纯粹。我在一旁想,如果我是女生,一定会为这个男子所感动。他就像一棵树根发达的古树。他那么坚实地爱着。
他微闭着双眼,说这趟旅行,其实是和她一起的。她身体不好,又出生富贵,吃不了这样的苦,但内心里是对西藏这片土地充满了向往的。他一路骑车,一路想她,一路给她寄明信片,心里便点点滴滴全是她了。
我要把属于她的风景一起看了,他说。
我就这样听着少年的故事听得入迷,直到宇翔赶上我们。我们接着一起骑车,但少年骑车速度比我们快得多了,就直奔向前。我在后面慢慢骑,天空蓝得让人心碎。快到然乌了,好想去看来古冰山。
这之后我再也没有跟上他的步伐。他一个人骑车,自由自在。我和宇翔边休整边骑。我每次到邮局,都希望还可以见到他,听听他的爱情故事,看看他趴着写明信片时那股痴迷的劲头。但可能是我和宇翔慢了他一天的缘故,我再也没有在邮局里见到他了。
四:
骑行到香格里拉的时候,听说通麦大桥塌陷。一辆大货车,载着一对背包客情侣,掉入了帕隆藏布江,尸骨无存。
我们休整了两天,看到许多往回骑或者是搭车返回丽江方向的骑行客。我们动摇过,但都不甘心就此放弃,于是决定边往前骑边看情况。
骑过梅里雪山之后,我的体力开始猛增。我很骄傲的也可以在高山之上一边唱着歌一边骑行了!
但事实是,对我这好不容易得来的自信心的打击接踵而至。
我们遇到了一个上海的大哥,三十岁左右的样子。在陡坡之上,他推着一辆破旧的38大杠自行车。没有变速。上坡只能完全靠推。后座上则绑了许多饼、苹果等食物。我们和他合照,超过他。但第二天,我们又在前面碰见了他,直到上坡时,我们才超越他。
我们遇到了一个广东湛江的大哥。他戴着一个大草帽,一笑起来,便露出龅牙。他的后座背了米、水、锅等。在梅里雪山的垭口,他和伙伴们煮饭吃,可是怎么也煮不熟。我们才告诉他这里海拔高,气压低,必须得高压锅才能煮熟饭,他听说后就傻笑个不停。后来听说他高原反应,到八一镇的时候,他又追上了我们。
我们遇到了一个滑着滑轮从拉萨往昆明滑回去的小伙子。
我们遇到了磕长头,一直要磕到拉萨的藏民。
我们遇到了一对父子。父亲是衡阳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师,儿子才六岁半,骑着小式自行车。他们从衡阳出发,过广西,到云南,进西藏。他们全程没搭一次车,儿子在五千米高山和怒江72拐都是自己骑。六岁多的儿子在路途中成了‘明星’,骑行客们都纷纷找他合影,都说这绝对是骑行滇藏线的吉尼斯最年轻记录。
我们遇到一个老年人车队,他们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起骑在高山之上。
我们遇到......
五:
垮掉的通麦大桥旁边,修了一个木桥,专供行人、自行车、摩托车过。推车在桥上时,底下江水滔滔,不觉心茫茫,升起对生命的敬畏与怜惜。
过林芝、工布江达、墨竹工卡,近拉萨时,一路格桑花。
整个骑行近一个月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拉萨。站在布达拉宫前,兴奋难掩。
布达拉宫旁边,是西藏邮局总局。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我又遇到了寄明信片的少年。他坐在邮局的椅子上,疲倦如刚躲过猎杀的小鹿。他的双眼盯着某个地方,但又说不清具体的聚焦点。他穿一身牛仔。胡须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我盖完邮戳,给三五好友寄完明信片,走过去,坐在他身旁,拍一下他的肩膀,算是打招呼。他转过头,望一眼我,停留了几秒钟,认出了我,才象征性地笑了一下。
我开始主动和他聊起这近一个月来的故事和感受,他的精神却始终处于涣散状态,对我的话题没有丝毫兴趣。于是我闭口不言。几分钟之后,少年却主动的说起话来。
还想听我和北京女孩的故事吗?他问。
我只是点点头,他就畅快地说起来了。
他告诉我说他骑车快到鲁朗的时候,接到了女孩的电话。刚接通电话,女孩就哭了起来。他陪着女孩说话,哄她开心。他愿意做女孩最真城的倾听者,来回报女孩对他的信任。他希望女孩所有的伤悲都能由他来承担。女孩太美了,不应该被悲伤毁了容颜。
女孩告诉他说自己和富家子弟之间出现了问题。富家子弟出国之后,两人不能常见面。等富家子弟偶然回一次国,又忙于周旋,忽略了自己。这本可以是体谅的,只是两人之间的亲密像突然消失一般,常相对无言,欢乐不再。
少年默默地倾听这一切,又默默说些安慰的话。等女孩心情稍微好些,他开始说起林芝地区如诗如画的江南一样的风景,说起雪山、草甸、马匹、牦牛、林海等。女孩渐渐地开心起来,说西藏也是她梦幻中的土地之一。她能想象到一切有多么美好和神圣。
骑车到了米拉山顶时,少年坐在崖边的一块石头上,给女孩打电话。米拉山是他骑车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海拔5013米。在山顶,他举手仿佛可以抓下一片云朵。他在电话里告诉她这里的天空有多么湛蓝,而白云像棉花糖一样点缀其中。风吹过山顶,她在电话那头都能感受到风呼啸而过。他在电话里说快到拉萨了,显得兴奋。一生一次,再也不会遗憾。他说这边的天地万物、来回游客身上的美,都让他想到她。他多想拉了一朵云下来,就那样踏云而去到她身边。
她开心极了,不由地笑出来。她告诉他说她在前几晚的梦中来过布达拉宫,那种感觉无比真实,每一个细节都在梦中出现过。
他望着天际,在电话这头轻轻地试探问一句:那你来拉萨吧?她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小会儿,然后才真实的说自己确实被吸引了。然后,山顶的打电话就成了他不断呼唤她来到拉萨。她并没有立马答应,但说自己会好好考虑。
少年说完这个故事,心情激动。隔了一小会儿,他又接着说女孩最终做好决定,不顾爸妈的反对,明天中午的飞机到拉萨。为此,他在拉萨等着,茶饭不思。这几个夜晚都辗转反侧,脑海里全是女孩的音容笑貌。
他说等女孩到来后,他要带着她一起在八角街闲逛,为她买许多小饰品,亲手戴在她的脖子上,然后一直走到大昭寺,看香炉生烟,再到大殿前,望望那些朝圣的人。他们还要一起在布达拉宫广场前乐此不疲地为对方拍照,要去仓央嘉措待过的茶馆里喝一杯茶,要走完拉萨的大街小巷,领悟藏民转经筒的意义。然后还要去到纳木错湖,看那里纯净透明至极的水,一起在湖边走走坐坐。
少年不停地说着话,忘掉了外面的一切。等说完之后,才幡然醒悟过来,忙说不好意思。
我回答说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明信片一路都寄了吗?我接着问他。
嗯,落脚的每一个点都寄了的。有时候写着写着自己也会陷入伤感中,不知道何以要这样,又会是怎样的结果。但一想到女孩拿到明信片,能有一点奢望,有一点微笑,我也就满足了。我就带着这种虚幻的满足一路寄到了拉萨。你知道吗,她笑的样子是再美不过的了,她一笑起来,我的心就柔软如丝,沉醉不休。
他说起这些来脸稍稍地有些羞红了,眼里有一种伤感的坚毅。
等他说完后,我和他分手告别,离开邮局,往青旅回去。他依旧坐在凳子上,又憔悴下去了。定然是相思与等待之苦让他如此憔悴。但明天,他将是人世间最美的诗人。他将是拉萨最幸福的情郎。
六:
仅以此怀念曾经在滇藏路上的人和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