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症自测:为何一上路就发怒?
![]() |
路怒症的表现(网络图片/郑州心理咨询师) |
郑州心理咨询师(郑州仁和心理咨询中心)
最近,因为几件和汽车有关的新闻,“路怒症”又火了!其一,5月3日,成都男司机痛殴女司机。目前打人男司机被刑事拘留,变道别车的女司机也将面临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其二,贵州遵义一名女公交车司机遭到一名“奔驰男”殴打。5月5日晚,遵义一女公交车司机开车靠站时遭一奔驰车挡道,与奔驰女司机发生口角,随后遭奔驰车上一名男乘客殴打,头部胸部多处受伤。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其三,五一小长假期间,昆明昆石高速阳宗海往昆明方向,因进收费通道“排队加塞”,奔驰车主与另一车主斗气,在出收费站后一路别车,最终奔驰车将对方车辆下车的一名老人碾死。
以上几件事中,处处可见“路怒症”的阴影。“路怒症”(Road Rage)这个词最近几年才在中文媒体上变得常见。但在美国,它已经让交警头疼多年。有的人平时特别平和斯文,一开车上路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在路上受了“欺负”,要么口出脏字,狂按喇叭,要么一定要“以牙还牙”。上述这些行为都是“路怒症”的表现。
什么是“路怒症”?
按照英文“维基百科”的说法,“路怒症”是指小汽车或其他机动车驾驶员愤怒和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打不文明手势、说脏话、故意危险驾驶行为、发出威胁等。
“路怒症”这个说法源于1987至1988年间的美国,当时在洛杉矶的公路上发生多起因“路怒”引发的枪击事件。“路怒症”的症状包括:开车时情绪不稳定、做不文明手势、骂脏话、过度按喇叭或用大灯闪、突然加速或急刹车、突然变更车道或并线,故意不让其他车辆并线、被“别”之后一定要还回去、开车时向其他车扔东西、停下车准备打人等。美国一项研究显示,33岁左右的男性是“路怒症”的主要群体。
“路怒症”自测
平时脾气挺好,一上车就烦躁?
(是,1分,否0分)
开车不顺心,脏话就脱口而出?
(是,1分,否0分)
会车时,双方难以通行,是否会不礼让?
(是,2分,否0分)
看到旁边车辆想加塞,是否会不顾危险,一脚油门堵住对方?
(是,3分,否0分)
遇到有人技术差或违法变道,是否有一头撞上去的冲动?
(是,4分,否0分)
发生小事故后,第一反应会否是恨不得揍对方一顿?
(是,4分,否0分)
结论
1~3分,可能是“轻度路怒症”;4~8分,可能是“中度路怒症”;超过9分,可能是“重度路怒症”。
如何避免“路怒症”?
避堵:“路怒症”很多时候与堵车有关。所以,出门前规划好路线,或是错峰出行,避开拥堵。
降温:对于即将到来的夏季来讲,车内温度降低一点,心理情绪就会好一点,理性就会多一点。
听音乐:行车时,最好听听音乐或广播。音乐的选择也有讲究:轻音乐可以让人舒缓焦虑。
嚼口香糖:嚼口香糖对情绪有很好的放松效果。
换位思考:越是容易情绪化的人,越要学会换位思考。看到别人开车乱并线,可以理解成“他有急事,而不是故意挑衅”。
沟通:如果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太大,应经常与家人、亲友沟通,排解郁闷;适当的时候可以找心理咨询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