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房地产)小窑湾-中山广场15分钟 跨海通道明年开建
据说,大连的新市区就要诞生了。
这次选在大连老市区北面的小窑湾。
大连将在2010年开工跨海通道,连接小窑湾和老市区的中心,中山广场,车程仅15分钟。
同时,小窑湾将成为上述8大功能的聚集区。
小窑湾已经在8月份完成填海工程,在明年,也就是2010年开始的3年内,隧道和所有的配套工程将全面开建并陆续完工。
从政府投入和定位的趋势看,此地成为宝地的概率甚高。
据报道称:“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定位是: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辐射东北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服务大连东部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最适宜创业居住的新城区。具有商贸金融、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生产服务、文化娱乐、科技会展、体育休闲、生态居住等八大功能。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规划用地规模13平方公里,就业人口规模28万。启动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开发建设,必将为大连新一轮大发展增添新动力,搭建新平台”。
关于居住区的表述有;“按照最新规划,规划区内,有4平方公里的土地将用于居住区项目——目标是建设“大连最好的居住区”。区内现有的两条宝贵的河流,将被合理利用,作为居住区“配套水景”。目前正在做基础工程。按照国际景观设计顾问公司ACLA傲林国际的设计思路,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景观规划的重点为中央绿轴,并向四周延伸到河岸及滨海,其中城市、山脉、流水均相互呼应,构成一个人性化的公园里的新城区。贯彻“不仅要城市中有公园,而且要公园中有城市”的设计理念,将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新区,建成由一系列不同密度的多用途公园组成的、包含社区、文化及休闲设施在内的滨海地带”。
大连政府的野心很大,要将此区域建设成北方浦东,“东京湾”、“曼哈顿”。
是否如愿?是否能大幅升值?
因以政府的能力和意图,中国的房价将始终维持高位。像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样的副省级准直辖市将会是未来最大的升值地。大连的房价由于距离热钱滚滚的京沪、长三角和珠三角较远,因此更具升值吸引力。再考虑到每年的达沃斯夏季论坛都在大连,这是一个很好的噱头。
据传,未来新盘开盘即有7-8k,直追大连老城区8-10k。而据曹sir的neighborhood, neighborhood, neighborhood理论(并非localtion, location, location理论),政府定位如此可见未来“大连地标式的副城区”将吸引较大数量的高端人士入住。你说是否会大幅升值?
有观点称“大连现在建设摊子铺得太大,星海湾、东港区、人民路、小窑湾及其它,定位差异化并不大,直接面临竞争状态,不能不考虑今后的消化能力。不同的权利团体与商业性开发集团出于本位利益竞相铺摊圈地立项,立项圈地建设期间即可实现利益,但对于整体城市的功能格局均衡,并没有过多的顾及,这有可能给将来埋下隐忧”。
我认为大连的城市规模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不管是人口总量还是密度都较东南沿海城市要小,且据估计未来10年大连市的人口将从620万增加至800万。总量的增加意味着会涌入大量的低收入者,他们会倾向于购买或租赁较为便宜的房屋。而开发区和大连市区的非中心区域将会成为这部分需求的总供给(因届时老屋较多),有能力提供这些房屋的人口(卖或出租)将寻找新的住所。上述的星海湾、东港区、人民路都是老城区的范畴,即属于被挤出区域。如果政府果真对小窑湾的定位如此高端,对其发展如此重视,从neighborhood理论看,小窑湾将是承接这部分人口和外来高端人才的区域,难免会吸引热钱流入。所以,我还是看好未来10年的升值空间。
要弄清的是:
1.政府果然定位如此否,是否有变数?和中央的意思符合否?据说,想当年,上海要开发的是闵行还不是浦东。于是我们交大先去闵行占了块地,却被忽悠了,孤零零地立了20年才迎来华师大做伴。当年传说中的上海轨道5号线从我们上学时说年底通车直到3年后才通车,而且居然绕开了交大。大连的海底隧道或是跨海大桥,靠谱否?交大都被忽悠,何况你我?
2.小窑湾是一块区域,尽管容量不大,但分工应该是明确的,所以哪里的升值空间最大?实地考察最实在。
3.购买当地一手房还是二手房更合适?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年回报率(包括杠杆收益率)如何。
以下zz from 大连晚报。
20091013.
--------------------------------------------------------------
本报讯 大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世坤昨日在大连开发区建区25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说,开发区正在规划建设连接新老市区的跨海“大通道”。这是他在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的信息。
当天,共有《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国内数十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张世坤说,跨海通道初步规划水下建设长度为16公里,计划争取于2010年内开工建设,工期3~5年。建成后,使小窑湾至中山广场的距离缩短为20公里左右,正常情况下,从小窑湾驾车至大连主城区,约用时15分钟。
小窑湾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定位为类似于“日本东京湾”、“美国曼哈顿”的大连国际商务区。区内规划居住人口12万人,就业人口32万人,建筑面积接近1200万平方米。
昨日下午,新闻采访团来到地处金石滩与开发区之间、与大窑湾遥遥相望的小窑湾。这里还是一片平地。小窑湾规划区内首栋建筑工程已近尾声。据介绍,这是一栋内部为钢结构,外部为木质装饰的小窑湾规划展示馆。馆外公示的规划和效果图显示,未来要建设的连接新老市区的跨海通道起于小窑湾,在主城区东海头附近“上岸”。在具体“登陆”点的选择上,规划者重点考虑是如何有效地“避开拥堵地段”。张世坤表示,跨海通道项目“势在必行,志在必得”。
【相关1】
小窑湾将建成新市区的标志区
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正式启动,张成寅出席奠基典礼,夏德仁发表致辞
小窑湾将建成新市区的标志区
20090101
■文/图 本报记者 赵勇卫
本报讯 去年(2008)12月31日,大连开发区小窑湾彩旗飘飘,锣鼓喧天,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奠基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省市领导张成寅、夏德仁、戴玉林、孙世超、姚家凯、钱忠杰、张荣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世坤和市老领导崔荣汉、毕锡桢、魏富海、卞国胜、李永金、林庆民出席了启动仪式。市直有关部门、先导区党工委、开发区各部门以及施工单位的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小窑湾位于大连市区北部,是我市北进战略的核心区之一,是沿黄海发展轴的重要战略节点。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定位是: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辐射东北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服务大连东部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最适宜创业居住的新城区。具有商贸金融、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生产服务、文化娱乐、科技会展、体育休闲、生态居住等八大功能。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规划用地规模13平方公里,就业人口规模28万。启动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开发建设,必将为大连新一轮大发展增添新动力,搭建新平台。
夏德仁在致辞中指出, 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启动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政策要求,贯彻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开放带战略,积极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创建科学发展城市建设,从大连市的发展大局出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成后将成为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对拓展大连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对完善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实现国际化城市与现代产业良性互动,推动大连开发区在新的起点上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他希望开发区管委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设。要突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分配各类功能建筑比例,分级细化各类建筑容积率,成为土地高效利用的典范;突出时代特点和个性特点,成为能够与国际发达国家相媲美的CBD区域,成为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与国际接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尚居住区;突出区域总体规划与弹性设计的结合,为大连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大连市新市区的标志区,大连市最具特色的滨海新城。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世坤在讲话中表示,开发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站在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创建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高度,遵循“一体两翼、一湾一心三组团”等总体构架,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开发建设好小窑湾。经过不懈努力,三年见初形,用十年或更多的时间,最终把这一区域建设成为大连新市区的标志区,成为提升大连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引领开发区走向未来,迈向世界的强大动力。
【相关2】
大连小窑湾建设北方“新浦东”
今年夏天,沉睡的大连小窑湾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在大连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设工地,车辆穿梭,马达轰鸣。每天超过200台的运输和填方车辆在这里穿梭忙碌,平均每天的移山填海土方量达到2万立方米;每天都有海内外客商前来考察。小窑湾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大连新城区挺进。
小窑湾位于大连开发区建成区与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接合部,是沿黄海发展轴的重要战略节点,是大连市北进战略和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之一。小窑湾公共中心区规划设计负责人、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所所长匡晓明介绍,这里是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定位是: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
建成后将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辐射东北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服务大连东部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最适宜创业居住的新城区。具有商贸金融、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生产服务、文化娱乐、科技会展、体育休闲、生态居住等8大功能。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规划用地规模13平方公里,就业人口规模28万。
从去年12月31日起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正式启动开始,已经完成了3平方公里填海工程,预计8月底一期填海工程可全部完成,明年将完成填海、道路、景观、共同沟等工程,达到满足入驻项目的需要。部分商住项目和行政办公项目,也将于明年正式开工建设。
站在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设工地仅有的一处高地上,大连开发区政工部邱添处长表示,这里一定会成为我国北方的“新浦东”。
【相关3】
大连小窑湾将被打造成国内的”曼哈顿”
大连晚报 发布时间:2009-10-16 人气指数:8
当前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十几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内,车辆穿梭,马达轰鸣,一派蓬勃景象,每天都有海内外客商前来考察。大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世坤13日面对国内近百名新闻媒体记者自信地表示,小窑湾的未来就是“曼哈顿”和“东京湾”。“3年内,使小窑湾开发建设初具雏形,成为新市区精品标志区”。
地处大连开发区建成区与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接合部的小窑湾,是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是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辐射东北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服务大连东部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最适宜创业居住的新城区。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具有商贸金融、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生产服务、文化娱乐、科技会展、体育休闲、生态居住八大功能。
自去年年底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设正式启动至今,已经完成了数平方公里填海工程,明年将完成填海、道路、景观等工程,达到满足入驻项目的需要。部分商住项目和行政办公项目,也将于明年正式开工建设。不久前,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污水处理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大连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大连市战略规划调整和组团式空间发展布局,开发区已确立了3年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配套跟进建设,推动与大连城市发展重心北移和“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相匹配的城市功能性设施建设。开发区将按照新一轮“以港立市”的要求和航运中心核心区、新市区中心区的标准,加快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设。同时主动承接并加速推进连接新老市区、不收费的跨海“大通道”。
大连市于1993年开始规划小窑湾。按照最新规划,规划区内,有4平方公里的土地将用于居住区项目——目标是建设“大连最好的居住区”。区内现有的两条宝贵的河流,将被合理利用,作为居住区“配套水景”。目前正在做基础工程。按照国际景观设计顾问公司ACLA傲林国际的设计思路,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景观规划的重点为中央绿轴,并向四周延伸到河岸及滨海,其中城市、山脉、流水均相互呼应,构成一个人性化的公园里的新城区。贯彻“不仅要城市中有公园,而且要公园中有城市”的设计理念,将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新区,建成由一系列不同密度的多用途公园组成的、包含社区、文化及休闲设施在内的滨海地带。
这次选在大连老市区北面的小窑湾。
大连将在2010年开工跨海通道,连接小窑湾和老市区的中心,中山广场,车程仅15分钟。
同时,小窑湾将成为上述8大功能的聚集区。
小窑湾已经在8月份完成填海工程,在明年,也就是2010年开始的3年内,隧道和所有的配套工程将全面开建并陆续完工。
从政府投入和定位的趋势看,此地成为宝地的概率甚高。
据报道称:“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定位是: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辐射东北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服务大连东部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最适宜创业居住的新城区。具有商贸金融、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生产服务、文化娱乐、科技会展、体育休闲、生态居住等八大功能。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规划用地规模13平方公里,就业人口规模28万。启动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开发建设,必将为大连新一轮大发展增添新动力,搭建新平台”。
关于居住区的表述有;“按照最新规划,规划区内,有4平方公里的土地将用于居住区项目——目标是建设“大连最好的居住区”。区内现有的两条宝贵的河流,将被合理利用,作为居住区“配套水景”。目前正在做基础工程。按照国际景观设计顾问公司ACLA傲林国际的设计思路,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景观规划的重点为中央绿轴,并向四周延伸到河岸及滨海,其中城市、山脉、流水均相互呼应,构成一个人性化的公园里的新城区。贯彻“不仅要城市中有公园,而且要公园中有城市”的设计理念,将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新区,建成由一系列不同密度的多用途公园组成的、包含社区、文化及休闲设施在内的滨海地带”。
大连政府的野心很大,要将此区域建设成北方浦东,“东京湾”、“曼哈顿”。
是否如愿?是否能大幅升值?
因以政府的能力和意图,中国的房价将始终维持高位。像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样的副省级准直辖市将会是未来最大的升值地。大连的房价由于距离热钱滚滚的京沪、长三角和珠三角较远,因此更具升值吸引力。再考虑到每年的达沃斯夏季论坛都在大连,这是一个很好的噱头。
据传,未来新盘开盘即有7-8k,直追大连老城区8-10k。而据曹sir的neighborhood, neighborhood, neighborhood理论(并非localtion, location, location理论),政府定位如此可见未来“大连地标式的副城区”将吸引较大数量的高端人士入住。你说是否会大幅升值?
有观点称“大连现在建设摊子铺得太大,星海湾、东港区、人民路、小窑湾及其它,定位差异化并不大,直接面临竞争状态,不能不考虑今后的消化能力。不同的权利团体与商业性开发集团出于本位利益竞相铺摊圈地立项,立项圈地建设期间即可实现利益,但对于整体城市的功能格局均衡,并没有过多的顾及,这有可能给将来埋下隐忧”。
我认为大连的城市规模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不管是人口总量还是密度都较东南沿海城市要小,且据估计未来10年大连市的人口将从620万增加至800万。总量的增加意味着会涌入大量的低收入者,他们会倾向于购买或租赁较为便宜的房屋。而开发区和大连市区的非中心区域将会成为这部分需求的总供给(因届时老屋较多),有能力提供这些房屋的人口(卖或出租)将寻找新的住所。上述的星海湾、东港区、人民路都是老城区的范畴,即属于被挤出区域。如果政府果真对小窑湾的定位如此高端,对其发展如此重视,从neighborhood理论看,小窑湾将是承接这部分人口和外来高端人才的区域,难免会吸引热钱流入。所以,我还是看好未来10年的升值空间。
要弄清的是:
1.政府果然定位如此否,是否有变数?和中央的意思符合否?据说,想当年,上海要开发的是闵行还不是浦东。于是我们交大先去闵行占了块地,却被忽悠了,孤零零地立了20年才迎来华师大做伴。当年传说中的上海轨道5号线从我们上学时说年底通车直到3年后才通车,而且居然绕开了交大。大连的海底隧道或是跨海大桥,靠谱否?交大都被忽悠,何况你我?
2.小窑湾是一块区域,尽管容量不大,但分工应该是明确的,所以哪里的升值空间最大?实地考察最实在。
3.购买当地一手房还是二手房更合适?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年回报率(包括杠杆收益率)如何。
![]() |
小窯灣——流光溢彩商貿金融區激情回蕩都市脈搏- 香港文匯報 |
![]() |
在大连的地理位置 |
![]() |
地图,小窑湾位于大窑湾东北,也在开发区的东北向 |
![]() |
建成后模拟景象 |
![]() |
小窑湾俯视图 |
以下zz from 大连晚报。
20091013.
--------------------------------------------------------------
本报讯 大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世坤昨日在大连开发区建区25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说,开发区正在规划建设连接新老市区的跨海“大通道”。这是他在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的信息。
当天,共有《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国内数十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张世坤说,跨海通道初步规划水下建设长度为16公里,计划争取于2010年内开工建设,工期3~5年。建成后,使小窑湾至中山广场的距离缩短为20公里左右,正常情况下,从小窑湾驾车至大连主城区,约用时15分钟。
小窑湾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定位为类似于“日本东京湾”、“美国曼哈顿”的大连国际商务区。区内规划居住人口12万人,就业人口32万人,建筑面积接近1200万平方米。
昨日下午,新闻采访团来到地处金石滩与开发区之间、与大窑湾遥遥相望的小窑湾。这里还是一片平地。小窑湾规划区内首栋建筑工程已近尾声。据介绍,这是一栋内部为钢结构,外部为木质装饰的小窑湾规划展示馆。馆外公示的规划和效果图显示,未来要建设的连接新老市区的跨海通道起于小窑湾,在主城区东海头附近“上岸”。在具体“登陆”点的选择上,规划者重点考虑是如何有效地“避开拥堵地段”。张世坤表示,跨海通道项目“势在必行,志在必得”。
【相关1】
小窑湾将建成新市区的标志区
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正式启动,张成寅出席奠基典礼,夏德仁发表致辞
小窑湾将建成新市区的标志区
20090101
■文/图 本报记者 赵勇卫
本报讯 去年(2008)12月31日,大连开发区小窑湾彩旗飘飘,锣鼓喧天,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奠基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省市领导张成寅、夏德仁、戴玉林、孙世超、姚家凯、钱忠杰、张荣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世坤和市老领导崔荣汉、毕锡桢、魏富海、卞国胜、李永金、林庆民出席了启动仪式。市直有关部门、先导区党工委、开发区各部门以及施工单位的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小窑湾位于大连市区北部,是我市北进战略的核心区之一,是沿黄海发展轴的重要战略节点。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定位是: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辐射东北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服务大连东部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最适宜创业居住的新城区。具有商贸金融、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生产服务、文化娱乐、科技会展、体育休闲、生态居住等八大功能。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规划用地规模13平方公里,就业人口规模28万。启动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开发建设,必将为大连新一轮大发展增添新动力,搭建新平台。
夏德仁在致辞中指出, 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启动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政策要求,贯彻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开放带战略,积极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创建科学发展城市建设,从大连市的发展大局出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成后将成为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对拓展大连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对完善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实现国际化城市与现代产业良性互动,推动大连开发区在新的起点上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他希望开发区管委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设。要突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分配各类功能建筑比例,分级细化各类建筑容积率,成为土地高效利用的典范;突出时代特点和个性特点,成为能够与国际发达国家相媲美的CBD区域,成为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与国际接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尚居住区;突出区域总体规划与弹性设计的结合,为大连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大连市新市区的标志区,大连市最具特色的滨海新城。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世坤在讲话中表示,开发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站在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创建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高度,遵循“一体两翼、一湾一心三组团”等总体构架,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开发建设好小窑湾。经过不懈努力,三年见初形,用十年或更多的时间,最终把这一区域建设成为大连新市区的标志区,成为提升大连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引领开发区走向未来,迈向世界的强大动力。
【相关2】
大连小窑湾建设北方“新浦东”
今年夏天,沉睡的大连小窑湾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在大连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设工地,车辆穿梭,马达轰鸣。每天超过200台的运输和填方车辆在这里穿梭忙碌,平均每天的移山填海土方量达到2万立方米;每天都有海内外客商前来考察。小窑湾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大连新城区挺进。
小窑湾位于大连开发区建成区与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接合部,是沿黄海发展轴的重要战略节点,是大连市北进战略和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之一。小窑湾公共中心区规划设计负责人、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所所长匡晓明介绍,这里是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小窑湾国际商务区的定位是: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
建成后将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辐射东北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服务大连东部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最适宜创业居住的新城区。具有商贸金融、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生产服务、文化娱乐、科技会展、体育休闲、生态居住等8大功能。小窑湾国际商务区规划用地规模13平方公里,就业人口规模28万。
从去年12月31日起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正式启动开始,已经完成了3平方公里填海工程,预计8月底一期填海工程可全部完成,明年将完成填海、道路、景观、共同沟等工程,达到满足入驻项目的需要。部分商住项目和行政办公项目,也将于明年正式开工建设。
站在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设工地仅有的一处高地上,大连开发区政工部邱添处长表示,这里一定会成为我国北方的“新浦东”。
【相关3】
大连小窑湾将被打造成国内的”曼哈顿”
大连晚报 发布时间:2009-10-16 人气指数:8
当前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十几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内,车辆穿梭,马达轰鸣,一派蓬勃景象,每天都有海内外客商前来考察。大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世坤13日面对国内近百名新闻媒体记者自信地表示,小窑湾的未来就是“曼哈顿”和“东京湾”。“3年内,使小窑湾开发建设初具雏形,成为新市区精品标志区”。
地处大连开发区建成区与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接合部的小窑湾,是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是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城市副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辐射东北沿海经济带的生产力服务中心,服务大连东部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最适宜创业居住的新城区。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具有商贸金融、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生产服务、文化娱乐、科技会展、体育休闲、生态居住八大功能。
自去年年底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设正式启动至今,已经完成了数平方公里填海工程,明年将完成填海、道路、景观等工程,达到满足入驻项目的需要。部分商住项目和行政办公项目,也将于明年正式开工建设。不久前,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污水处理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大连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大连市战略规划调整和组团式空间发展布局,开发区已确立了3年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配套跟进建设,推动与大连城市发展重心北移和“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相匹配的城市功能性设施建设。开发区将按照新一轮“以港立市”的要求和航运中心核心区、新市区中心区的标准,加快小窑湾国际商务区建设。同时主动承接并加速推进连接新老市区、不收费的跨海“大通道”。
大连市于1993年开始规划小窑湾。按照最新规划,规划区内,有4平方公里的土地将用于居住区项目——目标是建设“大连最好的居住区”。区内现有的两条宝贵的河流,将被合理利用,作为居住区“配套水景”。目前正在做基础工程。按照国际景观设计顾问公司ACLA傲林国际的设计思路,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景观规划的重点为中央绿轴,并向四周延伸到河岸及滨海,其中城市、山脉、流水均相互呼应,构成一个人性化的公园里的新城区。贯彻“不仅要城市中有公园,而且要公园中有城市”的设计理念,将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新区,建成由一系列不同密度的多用途公园组成的、包含社区、文化及休闲设施在内的滨海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