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的浪矢爷爷——《解忧杂货店》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电脑没网的日子,我会翻来覆去看一部叫做《玛丽与马克思》的电影,两位主角的的笔友关系——“怪异却纯真”。20年,一个纽约,一个墨尔本,他们用自己的笔体相互传达着“我思我想我喜我忧”,这一笔一划都是心尖上的文字。
从高中《上海壹周》开始追看连岳的专栏连载,好几次写了邮件想发给连岳,但是写着写着就不写了,因为总感觉自己的事根本不叫个事,叨扰连岳也没什么意思。
东野圭吾的这本《解忧杂货店》或许就如《上海壹周》里连岳的专栏一般存在着,更通俗的说法——小说中描写的浪矢爷爷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知心姐姐”。乍一听,让人觉得这本书只是一些人来提问,然后有人对此作出解答,大家其乐融融的场景。但这次,我倒看出了一些其它的东西。
因为浪矢爷爷认真严谨的态度,很多人获得了"充满责任感和思考过程"的建议。但对此,浪矢爷爷是这么理解的:“虽然很感激,但看了之后,我发现我的答复之所以能够对他们有帮助,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拥有正确的心态。如果他们没有想要认真生活、努力生活的态度,无论别人回答什么,恐怕都帮不了他们。”
我开始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浪矢爷爷。
正如硬币扔向空中的那一刻,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选择。而当第一次硬币还在空中做自由落地运动,你的内心却已经在想着下一次的掷硬币——你是否更清楚自己的选择了呢?
在写下自己的忧愁和苦闷,投递到浪矢杂货店的牛奶箱内,自己已经有了前行的方向。
或许最初我们打算有人帮我们分析,可以给我们支支招。但接下来,面对浪矢爷爷一封封的回信,我们已经开始解释自己。慢慢的,又从解释变成说服——让浪矢爷爷相信,也让自己更加坚信。看似有好多的选择,其实早已做了选择,来来往往的信件只是坲去遮盖这选择的尘土。或许更直白一些,我们只是想说出来,自己憋在心里多少快扛不住了。”……假使听的这个人,会赞同我去做这样的事,那我肯定会更有信心的!……“说到底,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只好寻求外界的支持了。
用电脑写文是件动作太快的事情,不比一个字一个字写在纸上那样慎重。当一份忧愁要详细地写在纸上,那还是比较繁琐的事情。不过,不管是电脑还是直接书写,都是自我内心梳理的过程。所以,我以前写给连岳的那些邮件都夭折了,大概也是这个原因:自己烦乱的内心通过文字获得了梳理,自然就不会再往下写了。
在电脑没网的日子,我会翻来覆去看一部叫做《玛丽与马克思》的电影,两位主角的的笔友关系——“怪异却纯真”。20年,一个纽约,一个墨尔本,他们用自己的笔体相互传达着“我思我想我喜我忧”,这一笔一划都是心尖上的文字。
从高中《上海壹周》开始追看连岳的专栏连载,好几次写了邮件想发给连岳,但是写着写着就不写了,因为总感觉自己的事根本不叫个事,叨扰连岳也没什么意思。
东野圭吾的这本《解忧杂货店》或许就如《上海壹周》里连岳的专栏一般存在着,更通俗的说法——小说中描写的浪矢爷爷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知心姐姐”。乍一听,让人觉得这本书只是一些人来提问,然后有人对此作出解答,大家其乐融融的场景。但这次,我倒看出了一些其它的东西。
因为浪矢爷爷认真严谨的态度,很多人获得了"充满责任感和思考过程"的建议。但对此,浪矢爷爷是这么理解的:“虽然很感激,但看了之后,我发现我的答复之所以能够对他们有帮助,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拥有正确的心态。如果他们没有想要认真生活、努力生活的态度,无论别人回答什么,恐怕都帮不了他们。”
我开始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浪矢爷爷。
正如硬币扔向空中的那一刻,你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选择。而当第一次硬币还在空中做自由落地运动,你的内心却已经在想着下一次的掷硬币——你是否更清楚自己的选择了呢?
在写下自己的忧愁和苦闷,投递到浪矢杂货店的牛奶箱内,自己已经有了前行的方向。
或许最初我们打算有人帮我们分析,可以给我们支支招。但接下来,面对浪矢爷爷一封封的回信,我们已经开始解释自己。慢慢的,又从解释变成说服——让浪矢爷爷相信,也让自己更加坚信。看似有好多的选择,其实早已做了选择,来来往往的信件只是坲去遮盖这选择的尘土。或许更直白一些,我们只是想说出来,自己憋在心里多少快扛不住了。”……假使听的这个人,会赞同我去做这样的事,那我肯定会更有信心的!……“说到底,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只好寻求外界的支持了。
用电脑写文是件动作太快的事情,不比一个字一个字写在纸上那样慎重。当一份忧愁要详细地写在纸上,那还是比较繁琐的事情。不过,不管是电脑还是直接书写,都是自我内心梳理的过程。所以,我以前写给连岳的那些邮件都夭折了,大概也是这个原因:自己烦乱的内心通过文字获得了梳理,自然就不会再往下写了。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