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罗纳的钟声(巴乌斯托夫斯基)
从威尼斯去维罗纳的夜行驿车。马灯在昏暗的车厢里摇晃,节奏忽快忽慢。
汉斯·安徒生萎缩在车厢的角落里,他的对面是一对萍水相逢的姐妹,尽管光线昏暗,但作者透过安徒生的眼睛依然可以窥见她们惊人的美。美是倔强的,和光线没有关系。再者,安徒生的眼睛也是倔强的。
这对姐妹显然被汉斯倔强的目光瞧得不好意思,于是,垂下头聆听马车发出的声音。夜,万籁具寂,马车的声音传的很远,可是这个年轻人的目光很近。
目光有时很像阳光,距离特别近的时候,我们便只能选择回避。但美无法回避。于是安徒生首先打破了沉默,这也许是因为他天生的孩子气。
他说:"我要到处颂扬美,不管我在哪里看到。"其实这是他以前在诗神面前立下的誓言。
刚上驿车时,这对去维罗纳的姐妹就注意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他长的太像安徒生了。但上车以后,她们便忽略了他,直到脸庞被他的目光灼的发烫。
当然现在她们肯定了:眼前的年轻人就是那个著名的童话作家。可是两位淑女依然保持沉默。——事实上,沉默是她们美的一部分。默默的燃烧自身的热情,有时是美必须孤独忍受的一种不菲的代价。
安徒生显然注意到眼前的美人在轻捻着手中的纱巾。于是他欠了欠身,说:"而我现在遇到的,就是我曾发誓要颂扬的。"
"我想你这样说也许是为了消磨这漫漫长夜吧,"大姐瑰乔莉用颤抖的声音说,"要是这样,对这个美丽的姑娘未免太残酷了。"瑰乔莉看看身边的妹妹,笑着说,"对我也一样。"末了她低声添上一句——这真是个不祥的预兆。
安徒生笑了。笑有时是一种生理现象,比如在别人祝福你遥不可及的幸福时。我至今也弄不明白安徒生当时为什么要笑。是因为我所说的生理现象?
写童话的人总是难以摆脱那天生的天使般的孩子气。不可否认,他们创作的灵感即在于此,但是他们悲剧的性格也在此埋下祸根:他们的生存感觉要比天使的翅膀还要脆弱,于是,任何一个细小的颤抖都可能给他的生命带来一场致命的风暴。于是他们的爱情往往只是为了贡献给爱的祭坛上那无果的花。
第二天黄昏,汉斯。安徒生如约来到瑰乔莉古老的豪宅里来。
他不是来为自己寻找爱情的,尽管这是这样一种时机。——其实这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或难以解释的,无论想象是多么的灿烂有力也该让位给现实。想象力愈是强大的人,愈是难以承受现实的冷漠。
(安徒生在写作的时候,往往激动的浑身颤抖,因为这时的他处在幻想的火和现实的冰之间。火和冰的化合物便是他的灵感)
安徒生的美人鱼最终变成了泡沫。火和冰放到一起难免会产生泡沫的。我似乎扯远了一些,请原谅我的语无伦次,其实我想说的是,安徒生的这段爱情又要变成炮沫了。
但是,我仍然惴惴不安。我不相信命运,可我总是在一个无意识的偶然结构中,发现让人发疯的必然。
后面的故事是这样的:安徒生和我一样语无伦次,他告诉瑰乔莉,他是来告别的,是来想爱神乞求解脱的。瑰乔莉当时是怎样回答的,我没有听到,汉斯同样没有听到。(瑰乔莉悲伤地转过身去的时候,我和他的注意力都逃向了弥漫在屋子里的《舒伯特小夜曲》)
汉斯出门,告别,他的腿挺的笔直而辛酸。
《舒伯特小夜曲》嘎然而止。沉寂。
安徒生在前面走着,我一步步跟着他。乔木林一点点的被夜幕吞没,汉斯的背影显得愈加瘦小。我知道,这个写了一辈子童话,却在自己的生活中惧怕童话,甚至连一段过眼云烟的爱情都没有力量和勇气来承受的"可怜的丹麦王子",心头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我对他说:诗神会原谅你的。他停了下来。远方有教堂冷漠的钟声。
后来,那一天阳光特别灿烂。我和汉斯从郊外回来的时候,他从路边摘了一朵小小的"金蔷薇",别在了一个洗盘子的奇丑的像丑小鸭一样的姑娘灰色的纽扣上。
浪漫的灵魂在爱的悲剧性这一点上是相通的。
汉斯·安徒生萎缩在车厢的角落里,他的对面是一对萍水相逢的姐妹,尽管光线昏暗,但作者透过安徒生的眼睛依然可以窥见她们惊人的美。美是倔强的,和光线没有关系。再者,安徒生的眼睛也是倔强的。
这对姐妹显然被汉斯倔强的目光瞧得不好意思,于是,垂下头聆听马车发出的声音。夜,万籁具寂,马车的声音传的很远,可是这个年轻人的目光很近。
目光有时很像阳光,距离特别近的时候,我们便只能选择回避。但美无法回避。于是安徒生首先打破了沉默,这也许是因为他天生的孩子气。
他说:"我要到处颂扬美,不管我在哪里看到。"其实这是他以前在诗神面前立下的誓言。
刚上驿车时,这对去维罗纳的姐妹就注意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他长的太像安徒生了。但上车以后,她们便忽略了他,直到脸庞被他的目光灼的发烫。
当然现在她们肯定了:眼前的年轻人就是那个著名的童话作家。可是两位淑女依然保持沉默。——事实上,沉默是她们美的一部分。默默的燃烧自身的热情,有时是美必须孤独忍受的一种不菲的代价。
安徒生显然注意到眼前的美人在轻捻着手中的纱巾。于是他欠了欠身,说:"而我现在遇到的,就是我曾发誓要颂扬的。"
"我想你这样说也许是为了消磨这漫漫长夜吧,"大姐瑰乔莉用颤抖的声音说,"要是这样,对这个美丽的姑娘未免太残酷了。"瑰乔莉看看身边的妹妹,笑着说,"对我也一样。"末了她低声添上一句——这真是个不祥的预兆。
安徒生笑了。笑有时是一种生理现象,比如在别人祝福你遥不可及的幸福时。我至今也弄不明白安徒生当时为什么要笑。是因为我所说的生理现象?
写童话的人总是难以摆脱那天生的天使般的孩子气。不可否认,他们创作的灵感即在于此,但是他们悲剧的性格也在此埋下祸根:他们的生存感觉要比天使的翅膀还要脆弱,于是,任何一个细小的颤抖都可能给他的生命带来一场致命的风暴。于是他们的爱情往往只是为了贡献给爱的祭坛上那无果的花。
第二天黄昏,汉斯。安徒生如约来到瑰乔莉古老的豪宅里来。
他不是来为自己寻找爱情的,尽管这是这样一种时机。——其实这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或难以解释的,无论想象是多么的灿烂有力也该让位给现实。想象力愈是强大的人,愈是难以承受现实的冷漠。
(安徒生在写作的时候,往往激动的浑身颤抖,因为这时的他处在幻想的火和现实的冰之间。火和冰的化合物便是他的灵感)
安徒生的美人鱼最终变成了泡沫。火和冰放到一起难免会产生泡沫的。我似乎扯远了一些,请原谅我的语无伦次,其实我想说的是,安徒生的这段爱情又要变成炮沫了。
但是,我仍然惴惴不安。我不相信命运,可我总是在一个无意识的偶然结构中,发现让人发疯的必然。
后面的故事是这样的:安徒生和我一样语无伦次,他告诉瑰乔莉,他是来告别的,是来想爱神乞求解脱的。瑰乔莉当时是怎样回答的,我没有听到,汉斯同样没有听到。(瑰乔莉悲伤地转过身去的时候,我和他的注意力都逃向了弥漫在屋子里的《舒伯特小夜曲》)
汉斯出门,告别,他的腿挺的笔直而辛酸。
《舒伯特小夜曲》嘎然而止。沉寂。
安徒生在前面走着,我一步步跟着他。乔木林一点点的被夜幕吞没,汉斯的背影显得愈加瘦小。我知道,这个写了一辈子童话,却在自己的生活中惧怕童话,甚至连一段过眼云烟的爱情都没有力量和勇气来承受的"可怜的丹麦王子",心头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我对他说:诗神会原谅你的。他停了下来。远方有教堂冷漠的钟声。
后来,那一天阳光特别灿烂。我和汉斯从郊外回来的时候,他从路边摘了一朵小小的"金蔷薇",别在了一个洗盘子的奇丑的像丑小鸭一样的姑娘灰色的纽扣上。
浪漫的灵魂在爱的悲剧性这一点上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