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 X 艺术家洛鹏:生活中“细软”太多
![]() |
从充满英雄气概的写意,到浪漫诗化的别样表达,再到如今钢筋铁骨的解构与抽象,无论是传统架上的泥塑,还是当代视角下的新材料装置,艺术家洛鹏创作出来的作品带有着洒脱和力量。对于在2014年创作中的巨大转变,他表现出一种轻松的顺其自然的状态,在传统与现代中游刃有余,然而在平凡的生活过场里,他却流连在其中的“细软”内部,用艺术家“细软”的神经,感受着其中的微妙变化。
四月明媚的一天,艺术家洛鹏与MAO相约在他的画室,在拍摄MAO 15年春夏时尚大片的间隙,我们有幸可以一起来听听他对艺术,对生活,对时尚的私人感受。
![]() |
艺术家洛鹏专访现场
MAO:从2014年起,您的雕塑语言开始转变,从传统的“架上雕塑”转变为更具有当代意味的解构式雕塑,是什么促成了这一转变?
洛鹏:我先说一下我为什么会重新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这一年里进行创作,因为以前一直都在做传统具像雕塑,传统具像雕塑其实是跟我的教学身份有关,还有就是我在毕业创作期间一直延续了具像和意像之间的一个架构创作方法。我的作品里面基本上没有女性,都是男性,都带有城市英雄的影子。
从浪漫现实主义转变到了结构主义,直接切入当下,这个状态是我目前锁定的一个点,以后有可能再转化。”
MAO:您以前的作品里可以看多很多“侠气”的东西。
洛鹏: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宣泄。从13年开始我的生活状态有所改变,尤其是在书籍涉猎方面比较广,包括一些国外的前沿的当代艺术家展览一些作品,这些作品挺冲击我的,他们带给我的能量场远远大于我原来的视角。
![]() |
![]() |
《扇面镜心》 2014
我以前用一种传统写意的方式来进行创作,这种方式可以理解为国画里面的大泼墨,或者是书法里面的草书,来演绎一种人物造型,人物的情绪和整个的气氛,可以说是在架上雕塑语言上加上了个人的尝试和拓展,强化了个人风格。当风格走到一定的时候,我发现这种架上雕塑的物理外延相对比较窄,最后它还是一个具体的实物,它无法再往前迈进。我想如果我把一件艺术品或者一种艺术创作状态抽象化的话,它再往上走是一个形而上的空间,它可能是某种能量,也可能是某一个建筑里面的一种东西,或者是某个音乐,某一段对话的传递出来的一个抽象的东西,带有一定的创作思维。那么我的手段就不仅仅局限于泥塑方面,开始转入装置。转入装置以后我需要一个载体,首先从骨头入手,然后过度到几个材料上的尝试,后来我就运用结构线素描来进行我的创作。从浪漫现实主义转变到了结构主义,直接切入当下,当然这个状态是我目前锁定的一个点,以后有可能再转化,因为艺术家总是在不停地在质问自己的作品。
![]() |
《结构性素描写生之二—红松》 2014
![]() |
《岁寒三友》 2014
![]() |
《七楼走廊尽头的手术室》 2014
每个人在这种强迫式的观看下,会把自己的情绪通过作品进行投射,产生不同的触动和启发。”
最近做的一组作品,名字叫做《七楼走廊尽头的手术室》。用一个结构性素描的一种方式,把人物抽空,留下走廊里面剩下的一些手术病床、吊瓶还有饮水机等物体。它在夜间的时候会出现一种荧光的效果,我把透视关系加入到里面,视线上带有一定的景深关系, “手术室”给人的含义特别多,它可能拯救一个肉体,它也可能牺牲一个肉体,在这里有个生死界限。有一次手术室里面是我的亲人,那时我的夫人在产房接受剖腹产,在手术室外面走廊有其他人,但我几乎视而不见,我有一种瞬间冰冷,又燃起希望的感觉,心里特别忐忑,这个作品给我一种情绪上的宣泄。每个人在这种强迫式的观看下,会把自己的情绪通过作品进行投射,产生不同的触动和启发。总体来讲,这样一件作品看起来有种消极恐怖的状态,但实际上,我希望人们通过这件作品能够在生命的深层理解上有一定的思考。
![]() |
MAO X 艺术家洛鹏 2015春夏艺术时尚大片
艺术家有一种情绪上的‘细软’感,中国的当代艺术走的比较快,但其实在样式上可以放慢,往深入走。老百姓还是只停留在视觉上,而艺术家已经走得很远了。”
MAO:艺术与您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洛鹏:艺术创作我觉得不应该是一种生活的再现,再现生活太泛泛了,我觉得艺术有一种疗伤的功能,它应该是在修复我们过去的一些东西,童年的伤疤和不愉快的记忆,或者是对安逸幸福生活的一种危机体验,不完全是居安思危,但一旦顺利稳定的话会有一种别扭的感觉。
![]() |
艺术家洛鹏工作室一角
MAO:算是在潜意思里面的作祟的冲动吗?
洛鹏:“细软”。艺术家有一种情绪上的“细软”感,中国的当代艺术走的比较快,但其实在样式上可以放慢,往深入走。老百姓还是只停留在视觉上,而艺术家已经走得很远了。对艺术家的本能来讲,再怎么观念,也离不开几个问题,而且这几个问题非常简单: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什么是艺术?
这几个问题一直纠结着艺术家,因为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命题,但它确实是一个问题,用作品去解释的社会性问题。下一步还是会来做一个跟装置有关的一些作品,当然会摒弃用铁线题材,我还有一些新的想法,铁线题材的语言对我来讲已经不陌生了,而且能够驾驭我所有想象的东西,但我觉得还有更好的东西可以代替。
![]() |
MAO X 艺术家洛鹏 2015春夏艺术时尚大片
MAO:所以现在是一个尝试的阶段。
洛鹏:对,我觉得解读艺术家要从一个长线上去解读,用他/她一生的艺术作品的艺术线来解读他的艺术品,而不是通过某一件物品来解读,这是一种短暂的情绪化的东西,代替不了一个艺术家完整的状态。从我个人来讲,我不喜欢抱着一个符号去创作。
MAO:对于你来说,之前的东方浪漫已经是一个符号?
洛鹏:对我个人来说是符号,我需要不断的充电,传统的媒介确实很深邃很深奥,我只能在表面上做一点情绪上的宣泄,真正要走进去的话,我需要切入当下的社会,通过人生去体验去历练,回过头来到我60岁还有创作状态的话,我就会回头再去解读我最早期的东西,就是5、60岁的时候再去关注我前几年的关注的一些东西,需要一个时间段来看,来做这个事情。
![]() |
![]() |
MAO X 艺术家洛鹏 2015春夏艺术时尚大片
MAO:你平常对于身边一些日常用品的看法是什么?
洛鹏:一个关键字就是多,人类不需要那么多东西,要做减法。要不断的支配自己的生活日常用品,太累了,需要有一个返璞的情绪。我对新的东西接受得比较慢,但我可以跟着走,没有必要跟社会唱反调,而且当下有很多好的科技上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新的观念,其实还能够触动我在创作上的一些思考点,但本质上不会让我很高兴,从骨子里抵触,可以理解为时尚社会环境浸淫过的传统思维的双重性格。
MAO:你对时尚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洛鹏:我还是比较在乎外在的,骨子里会做减法,但我会接受一些新的、时尚的东西。
MAO:所以你会尝试新的配件、新的衣服和新的一种风格?
洛鹏:一定会的,我买了很多衣服都没有时间穿,买来是一种心理慰藉。以前会乱买,去国外买,去香港买,在广州zara,太古汇阿玛尼,等等。
MAO:你追求的穿衣风格是什么?
洛鹏:我出席的场合一般是酒局,相对穿得偏时尚一些的,不会太夸张,简单但是有小细节在里面,偶尔会买点潮牌,但是潮牌的特点是穿不好会有一些画蛇添足,因为我了解自己的状态。当然我不会穿的太中式太“国学”,年龄驾驭不了。
![]() |
不守陈旧,也无关流行,变化与不变化,传统与非传统,其实都是长长时间上的一个节点,时尚也是如此。正是这抛不掉的“细软”生活带给艺术与时尚新鲜的血液,我们无法拒绝世界前进的脚步,却能“在骨子里做减法”,舍弃矫饰与浮躁,留下自己真正想要的。做自己,就是一种艺术。
-
Richard许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11 11:30:50
-
MAO懋 转发了这篇日记
四月明媚的一天,艺术家洛鹏与MAO相约在他的画室,在拍摄MAO 15年春夏时尚大片的间隙,我们有幸可以一起来听听他对艺术,对生活,对时尚的私人感受。
2015-05-10 12:43:33 -
MAO懋 转发了这篇日记
四月明媚的一天,艺术家洛鹏与MAO相约在他的画室,在拍摄MAO 15年春夏时尚大片的间隙,我们有幸可以一起来听听他对艺术,对生活,对时尚的私人感受。
2015-05-10 12: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