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na Abramovic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交代一下人物的背景,这里很好地说明儿时的生活影响了Abramovic以后的创作。
#11月29日南斯拉夫的国庆节。
#乌斯塔萨组织(Ustasa)是克罗地亚的独立运功组织,成立于1929年4月20日,保加利亚的索菲亚。目标是让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独立。
#玛丽娜的外婆米莉卡·罗斯可在1919年嫁给富商尤罗斯·罗斯可,他的哥哥瓦尔纳瓦(Varnava)是塞尔维亚东正教的大主教,#政教协议#。
#1948年至1955年“分裂时期”# 苏联和南斯拉夫之间产生重大的分裂,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被莫斯科视为异端。 #铁托政府挑起了大清洗运动#——迫害党内人士,以彻底清除斯大林主义者。
与生俱来的伤痛,似乎每一个姐姐都会为弟弟或者妹妹的来临充满了嫉妒。所有人都关注他,却忽视了自己,母哭亲会因为弟弟的哭闹声而打玛丽娜,她当然也希望得到父母亲的爱和注意,她有试过将弟弟扔到浴缸淹死,幸好被祖母及时发现。
# 我觉得玛丽娜的母亲丹妮卡是个传奇的人物,与其父亲在二战中相遇。丹妮卡作为一名护士参与了7次游击战,成为共产主义者的神话。1942年父亲瓦乔在战争中失血过多,丹妮卡输血并照顾濒死的瓦乔之时两人产生了感情。也有另外重要的情节,就是在输血一年后的苏捷斯卡战役,瓦乔把患伤寒的丹妮卡送到附近村子疗养才得以保命,然后这两个经历生死患难的人就相爱了。(儿子很反感这种家庭传奇,因为父母亲的血不相容,另外伤寒的是丹妮卡的朋友)为什么母亲会对自己女儿这么反感和冷漠呢?因为玛丽娜是瓦乔以战死的前女友的的名字来命名。 瓦乔和丹妮卡童话般的婚姻开始于新南斯拉夫建立初期,很快就会遇到一些无法调和的阶级差异,丹妮卡瞧不起瓦乔的庸俗而瓦乔也很厌恶丹妮卡的小资情调。
#铁托主义#——总是吹嘘战胜纳粹党的英勇,特立独行的共产主义,以及不结盟精神。(尽管都接受苏维埃联盟和西方双方的示好)
身体艺术是使大脑对观念艺术的处理具体化的方式,使少量的观念与血、焦虑和紧张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进行结合。通过在观众面前展示真实的痛苦和危险来呈现对伦理道德的挑战。
总结一下她的一些行为艺术
《海景房》(the house with the ocean view)——在纽约画廊里表演了十二天,表演期间她不说话,不阅读,不写作。三个开放式的盒子挂在画廊后墙上,分别是浴室、起居室和卧室。她什么都没有吃,也几乎什么都没有做,看上去似乎在哪里慢慢地死去。当中,眼神的接触是作品的基础,成为阿布拉莫维奇的精神营养,也成为观众的奢侈品。观看其重复性的动作会产生出一种微妙的吸引力和说不清楚的意味,观看这个作品,挫败、鼓舞、精神崩溃、厌烦等等这些情感会交替出现。观众想要从她那里得到些什么,却什么都得不到。一直有个老先生疯狂地画阿布拉莫维奇的速写,到了最后一天,老先生把一个用绿棉纸包着东西放在她的卧室,阿布拉莫维奇看到这个小东西后,她的坚强被崩塌了,但这是一种愉快的崩塌。她看了这个东西近十几分钟后,那位老先生举起一块大纸板(也只是给她一个人看了),然后阿布拉莫维奇禁不住号啕大哭,整个身体跟着颤抖。看到这一幕觉得好感动,不管老先生对她说了什么,可是却能让一个人放声大哭,毕然是说出了那个人心里最想要听到的话,打破了内心的防线。
《节奏5》(Rhythm)——躺在燃烧的木质五角星中因窒息而晕了过去。她以这种方式象征性地夸大了对国家自我牺牲的职责,上演了这种义务并推翻了它。她通过把自己的身体推向意志的力量和无意识的领域来使自己完成关于勇气的自我检测(因为她可能在某次危险的表演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节奏2》(Rhythm 2)——暴力地强迫自己失去意识。
这个表演她服下两种药片,分别出现了奇怪的笑容。服下第一种药时,她的精神是清醒地,身体却不受控制。服下第二种药会导致她不省人事,而她的笑容变得平静却仍觉空洞,每一次她都近乎疯狂地利用控制来强迫自己到达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她已经到了粗鄙、空虚和狂欢的另一面。
《节奏4》(Rhythm 4)——她一个人赤裸地在房间里,还有一台大功率的工业鼓风机。试图用鼓风机把她的肺吹到炸掉。
《节奏0》(Rhythm 0)——她什么都不做,就看看观众怎么对待她。桌子有72件物品摆列着,观众可以对她做任何事情。
利用疼痛感所为达到另一种境界的工具,在这种境界中,他们感觉不到疼痛。
(达到磨砺之后的觉悟,在一定程度的疼痛之上控制它。)
这不是关于喜欢与否,或是为什么,或是疼痛的问题。
这是一个决定。
《呼/吸》当一个人成为唯一的源泉时,一定会有什么发生。
《切口》(incision)阿布拉莫维奇对乌雷发狂似的努力持有的消极态度而感到气愤。
《三》蟒蛇,
《空间中的关系》相互冲撞
《无量之物》 两人现在门口边,观众只能从其缝隙中穿过。
#那个自己# 催眠
1《思想的本质》(Nature of mind)-----转瞬即逝的形象闪过脑海,而最好随他去。
2《接触点》(point of contact)–––面对面站着并凝视对方,伸出指尖指向彼此,中间只留下极小的空隙,持续了6min。
3《永恒的视点》(timeless point of view)
乌雷在岸上看着Abramovic在爱塞美尔湖划船,并渐渐消失在天际,通过耳机听她划桨的声音和粗声的喘气。
4《休止的能量》(Rest Energy)–––Ulay 拿着张开的弓,Abramovic 持着箭,箭头是直指A的心脏,他们保持着这种危险的平衡足足4分钟。麦克风[表情]放置在他们胸前,把急促的心跳声放送到空间中去。这是他们表现出极度相互依赖的最简单,最激烈的作品,同时也是最接近死亡的作品。
皮詹加加拉是澳大利亚保存的最好的土著部落。我比较喜欢他们在这个部落发生的一些小事。
Abramovic和Ulay大部分时间都不在一起,在这个部落里男人和女人的日常生活是分开的。部落里几乎不沾水,可能是因为沙漠中缺水,也可能是因为害怕打扰神秘的虹蛇。没有水,他们用沙子洗澡,以至于身体有种强烈的气味,靠近他们是会把人逼哭的。(防止蛇,蜘蛛和蝎子靠近的办法:在安全距离升起一推火[表情],然后灭掉,这些燃烧的热度,灰烬和气味都能使大多数动物都保持距离。)有天晚上被一些声音嘈醒,竟发现自己被几百只小袋鼠包围,会觉得像是在天堂里,没有比那更好的感觉了。
Abramovic被部落的巫医治好了偏头痛[表情],哇,真的总是很神秘总会被这样的事情给吸引或者是感染到,不可思议。另外abramovic也会觉得有种力量在守护着她,会有意识得梦到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女人会表演日常仪式,这是把他们昨晚的梦再一次呈现出来的仪式。在部落有人逝世后,名字相同或者相近的人也会换一个新的名字。还有一个最奇异的经历发生在艾耶斯岩石附近,突然她所有的记忆和身份都消失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以及不知道为什么会在那里。
而Ulay也有和部落的人感应到了,那个心灵感应。他们也给他取了一个部落的名字叫Tjungurrayi(死亡的鹰),还进行了全部的仪式,包括第一次割礼和阴茎下切手术,意味着他以后要坐着小便了,Ulay觉得很荣幸,他一生对身份和种群的追求都没有像这样极端。他们临近圣诞节时离开了部落,有天晚上准备做晚餐的时候,有一只鹰在他们头顶盘旋,降落在离他们非常近的地方,在火的另一边看着他们。他们两个也决定什么都不做,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鹰一直一动不动。第二天,鹰还在那里,乌雷走过去用棍子顶了一下鹰,他倒下了了,它已经被蚂蚁蛀空了!名字是一个预言,这使他们震惊不已!!!
《海上夜航》——面对面坐在那里,盯着彼此的眼睛,一动不动,就像没有情绪的艾耶斯岩石。Ulay想要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和画廊把这个表演陆续展示90天。他们尽量少说话,进食和讲话会使人分心,日常生活中的感官愉悦会加重他们的痛苦,“这是一种非常自我的训练。” 观众看到的是两尊雕塑般的人展示出的极度静止,但他们并不了解艺术家内在的斗争,与疼痛的战争以及他们经历的冥想经验。后来由于Ulay难以忍受疼痛(男女骨骼构造不一样,Ulay是坐在自己的骨头上),几次不得不离开现场。在这几年里,他们感到彼此间的联系逐渐崩溃,《海上夜航》成为他们之间唯一的关联。如果这件作品的观念被抛弃,他们也将要结束。
——“所有的疼痛都消失了,身体不过是一个外壳,而在其中,你感到真正的自由。”为了在过程中突破极限的那一刻而活。
禁欲和外遇
《海上夜航》使他们几乎一整年都没有性生活,禁欲逐渐成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强制性规则。由于Ulay拒绝去旧金山的执教邀请就在阿姆斯特丹,abramovic特别需要性,关注和安慰,这导致她与Robin重新合作,并发展一段风流韵事。回来的时候,abramovic告诉了Ulay在旧金山发生的事,内疚是不可控制,她需要他的赦免。他非常平静地接受了,立刻就原谅她了,这是禅一样的心态。他的宽容和她的内疚融化了她的心,使她不可抵抗地回到他的轨迹,正如第一次见面时的爱他,几乎不能呼吸。(事实上,在abramovic去旧金山的那段时间,Ulay is seeing sb,也打破了长期禁欲的生活) Abramovic逃去印度,他们的关系暂时破裂。自此Abramovic就一直带着痛苦来维持这段关系,对它的失败感到恐惧,而Ulay也开始实施他慢慢离开Abramovic的计划。
《暂定协议》他们的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再是滋润而是消耗他们。
有时候看似很了解一个人,却往往在心底的某一处又觉得自己并不了解那个人,感觉到他的某些事情被隐藏得很深。
《情人丶长城》这件行为艺术将会给他们的关系画上句号。Abramovic从山海关出发,开始向西行。Ulay则登上甘肃的嘉峪关,开始向东行走。来到中国,感觉就是与各种形形式式的东西打交道,总有各种理由来拖延他们的进度。但无论是谁,他们都不太想念彼此。1988年6月27日,他们在陕西省神木县二郎山的一条布满了道,佛,儒三家庙宇的峡谷见面,同时也宣告了他们的分手。(原本的理念是从长城两端往中间走,见面的时间地点就是他们结婚的时刻和地点) 对于Ulay而言,这段浪漫早已结束,Abramovic哭了。一切似乎就在这一刻定格了,为了完成一件事而去完成一件事,或许这也是他们心中所期待的一种结束的方式。
《自传》Abramovic已经失去了她的内在,只对社会和审美期待做出反应。她现在什么都不是了,只是人们的一面镜子,反射出他们的欲望。镜子是空的,你只能看见镜子反射的东西,却看不见镜子本身。
后来一直尝试着回到一个人表演。后乌雷时代,一直在寻找、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格,却已经达不到她自己想要的那个高度,因为她需要公众的肯定。坚持着自己身上作为艺术家的责任。快到60岁的时候终于与保罗举行了婚礼。(他们已经在一起有10余年了)或许直到现在,她才感到未能成为母亲的遗憾,一直以来她都认为她的艺术生涯不应被其他东西所干扰。就像《Eat,Pray,Love》的Liz说过的一句话一样,我们都不应该为防止自己将来可能会后悔会遗憾而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而丹妮卡的‘写给自己’里有一句话:“想想,如果动物在一起住久了,他们会爱上彼此。但人却开始憎恨对方。” 最后,Abramovic买下一个旧的影剧院来处理她的遗产,她把这个影剧院里的“网球社团”换成自己的名字,这个举动也对她整个意图的讽刺,同时讽刺了她的问题:想使本质上的短暂和带有历史性的脆弱的行为艺术变得持久,并且把它从像她一样有着强烈自我的创造者中解放出来。
最后想表达了的是虽然有些跳过地看了这本书,慢慢细读她的行为艺术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我就知道这不仅仅是对身体的虐待,或者简单地表演,更多的是在其所表达的场景中,你意会到一个人的意志是多么重要,某些能量从人体中释放出来,而自己的意念是可以加强这种能量。在你感受到很痛苦的时候,或者在完成一项艰巨的需要坚持下去的事情,你会有某种意念和能量来告诉自己你能够做的远远不止这些。而且,meditation能够使你在烦躁的外界中感到心如止境,净化心灵?我不知道,只是在微小的事情我也感受到这种宁静,就好似每个人都在抱怨天气太热了无法集中精神或者无法做些什么的时候,我却真的感受到平静而没有以前的那种烦躁,这个变化使我感到很开心。
人总是要相信点什么的。
![]() |
《巴尔干情色史诗》 |
交代一下人物的背景,这里很好地说明儿时的生活影响了Abramovic以后的创作。
#11月29日南斯拉夫的国庆节。
#乌斯塔萨组织(Ustasa)是克罗地亚的独立运功组织,成立于1929年4月20日,保加利亚的索菲亚。目标是让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独立。
#玛丽娜的外婆米莉卡·罗斯可在1919年嫁给富商尤罗斯·罗斯可,他的哥哥瓦尔纳瓦(Varnava)是塞尔维亚东正教的大主教,#政教协议#。
#1948年至1955年“分裂时期”# 苏联和南斯拉夫之间产生重大的分裂,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被莫斯科视为异端。 #铁托政府挑起了大清洗运动#——迫害党内人士,以彻底清除斯大林主义者。
与生俱来的伤痛,似乎每一个姐姐都会为弟弟或者妹妹的来临充满了嫉妒。所有人都关注他,却忽视了自己,母哭亲会因为弟弟的哭闹声而打玛丽娜,她当然也希望得到父母亲的爱和注意,她有试过将弟弟扔到浴缸淹死,幸好被祖母及时发现。
# 我觉得玛丽娜的母亲丹妮卡是个传奇的人物,与其父亲在二战中相遇。丹妮卡作为一名护士参与了7次游击战,成为共产主义者的神话。1942年父亲瓦乔在战争中失血过多,丹妮卡输血并照顾濒死的瓦乔之时两人产生了感情。也有另外重要的情节,就是在输血一年后的苏捷斯卡战役,瓦乔把患伤寒的丹妮卡送到附近村子疗养才得以保命,然后这两个经历生死患难的人就相爱了。(儿子很反感这种家庭传奇,因为父母亲的血不相容,另外伤寒的是丹妮卡的朋友)为什么母亲会对自己女儿这么反感和冷漠呢?因为玛丽娜是瓦乔以战死的前女友的的名字来命名。 瓦乔和丹妮卡童话般的婚姻开始于新南斯拉夫建立初期,很快就会遇到一些无法调和的阶级差异,丹妮卡瞧不起瓦乔的庸俗而瓦乔也很厌恶丹妮卡的小资情调。
#铁托主义#——总是吹嘘战胜纳粹党的英勇,特立独行的共产主义,以及不结盟精神。(尽管都接受苏维埃联盟和西方双方的示好)
身体艺术是使大脑对观念艺术的处理具体化的方式,使少量的观念与血、焦虑和紧张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进行结合。通过在观众面前展示真实的痛苦和危险来呈现对伦理道德的挑战。
总结一下她的一些行为艺术
《海景房》(the house with the ocean view)——在纽约画廊里表演了十二天,表演期间她不说话,不阅读,不写作。三个开放式的盒子挂在画廊后墙上,分别是浴室、起居室和卧室。她什么都没有吃,也几乎什么都没有做,看上去似乎在哪里慢慢地死去。当中,眼神的接触是作品的基础,成为阿布拉莫维奇的精神营养,也成为观众的奢侈品。观看其重复性的动作会产生出一种微妙的吸引力和说不清楚的意味,观看这个作品,挫败、鼓舞、精神崩溃、厌烦等等这些情感会交替出现。观众想要从她那里得到些什么,却什么都得不到。一直有个老先生疯狂地画阿布拉莫维奇的速写,到了最后一天,老先生把一个用绿棉纸包着东西放在她的卧室,阿布拉莫维奇看到这个小东西后,她的坚强被崩塌了,但这是一种愉快的崩塌。她看了这个东西近十几分钟后,那位老先生举起一块大纸板(也只是给她一个人看了),然后阿布拉莫维奇禁不住号啕大哭,整个身体跟着颤抖。看到这一幕觉得好感动,不管老先生对她说了什么,可是却能让一个人放声大哭,毕然是说出了那个人心里最想要听到的话,打破了内心的防线。
《节奏5》(Rhythm)——躺在燃烧的木质五角星中因窒息而晕了过去。她以这种方式象征性地夸大了对国家自我牺牲的职责,上演了这种义务并推翻了它。她通过把自己的身体推向意志的力量和无意识的领域来使自己完成关于勇气的自我检测(因为她可能在某次危险的表演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节奏2》(Rhythm 2)——暴力地强迫自己失去意识。
这个表演她服下两种药片,分别出现了奇怪的笑容。服下第一种药时,她的精神是清醒地,身体却不受控制。服下第二种药会导致她不省人事,而她的笑容变得平静却仍觉空洞,每一次她都近乎疯狂地利用控制来强迫自己到达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她已经到了粗鄙、空虚和狂欢的另一面。
《节奏4》(Rhythm 4)——她一个人赤裸地在房间里,还有一台大功率的工业鼓风机。试图用鼓风机把她的肺吹到炸掉。
《节奏0》(Rhythm 0)——她什么都不做,就看看观众怎么对待她。桌子有72件物品摆列着,观众可以对她做任何事情。
利用疼痛感所为达到另一种境界的工具,在这种境界中,他们感觉不到疼痛。
(达到磨砺之后的觉悟,在一定程度的疼痛之上控制它。)
这不是关于喜欢与否,或是为什么,或是疼痛的问题。
这是一个决定。
《呼/吸》当一个人成为唯一的源泉时,一定会有什么发生。
《切口》(incision)阿布拉莫维奇对乌雷发狂似的努力持有的消极态度而感到气愤。
《三》蟒蛇,
《空间中的关系》相互冲撞
《无量之物》 两人现在门口边,观众只能从其缝隙中穿过。
#那个自己# 催眠
1《思想的本质》(Nature of mind)-----转瞬即逝的形象闪过脑海,而最好随他去。
2《接触点》(point of contact)–––面对面站着并凝视对方,伸出指尖指向彼此,中间只留下极小的空隙,持续了6min。
3《永恒的视点》(timeless point of view)
乌雷在岸上看着Abramovic在爱塞美尔湖划船,并渐渐消失在天际,通过耳机听她划桨的声音和粗声的喘气。
4《休止的能量》(Rest Energy)–––Ulay 拿着张开的弓,Abramovic 持着箭,箭头是直指A的心脏,他们保持着这种危险的平衡足足4分钟。麦克风[表情]放置在他们胸前,把急促的心跳声放送到空间中去。这是他们表现出极度相互依赖的最简单,最激烈的作品,同时也是最接近死亡的作品。
皮詹加加拉是澳大利亚保存的最好的土著部落。我比较喜欢他们在这个部落发生的一些小事。
Abramovic和Ulay大部分时间都不在一起,在这个部落里男人和女人的日常生活是分开的。部落里几乎不沾水,可能是因为沙漠中缺水,也可能是因为害怕打扰神秘的虹蛇。没有水,他们用沙子洗澡,以至于身体有种强烈的气味,靠近他们是会把人逼哭的。(防止蛇,蜘蛛和蝎子靠近的办法:在安全距离升起一推火[表情],然后灭掉,这些燃烧的热度,灰烬和气味都能使大多数动物都保持距离。)有天晚上被一些声音嘈醒,竟发现自己被几百只小袋鼠包围,会觉得像是在天堂里,没有比那更好的感觉了。
Abramovic被部落的巫医治好了偏头痛[表情],哇,真的总是很神秘总会被这样的事情给吸引或者是感染到,不可思议。另外abramovic也会觉得有种力量在守护着她,会有意识得梦到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女人会表演日常仪式,这是把他们昨晚的梦再一次呈现出来的仪式。在部落有人逝世后,名字相同或者相近的人也会换一个新的名字。还有一个最奇异的经历发生在艾耶斯岩石附近,突然她所有的记忆和身份都消失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以及不知道为什么会在那里。
而Ulay也有和部落的人感应到了,那个心灵感应。他们也给他取了一个部落的名字叫Tjungurrayi(死亡的鹰),还进行了全部的仪式,包括第一次割礼和阴茎下切手术,意味着他以后要坐着小便了,Ulay觉得很荣幸,他一生对身份和种群的追求都没有像这样极端。他们临近圣诞节时离开了部落,有天晚上准备做晚餐的时候,有一只鹰在他们头顶盘旋,降落在离他们非常近的地方,在火的另一边看着他们。他们两个也决定什么都不做,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鹰一直一动不动。第二天,鹰还在那里,乌雷走过去用棍子顶了一下鹰,他倒下了了,它已经被蚂蚁蛀空了!名字是一个预言,这使他们震惊不已!!!
《海上夜航》——面对面坐在那里,盯着彼此的眼睛,一动不动,就像没有情绪的艾耶斯岩石。Ulay想要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和画廊把这个表演陆续展示90天。他们尽量少说话,进食和讲话会使人分心,日常生活中的感官愉悦会加重他们的痛苦,“这是一种非常自我的训练。” 观众看到的是两尊雕塑般的人展示出的极度静止,但他们并不了解艺术家内在的斗争,与疼痛的战争以及他们经历的冥想经验。后来由于Ulay难以忍受疼痛(男女骨骼构造不一样,Ulay是坐在自己的骨头上),几次不得不离开现场。在这几年里,他们感到彼此间的联系逐渐崩溃,《海上夜航》成为他们之间唯一的关联。如果这件作品的观念被抛弃,他们也将要结束。
——“所有的疼痛都消失了,身体不过是一个外壳,而在其中,你感到真正的自由。”为了在过程中突破极限的那一刻而活。
禁欲和外遇
《海上夜航》使他们几乎一整年都没有性生活,禁欲逐渐成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强制性规则。由于Ulay拒绝去旧金山的执教邀请就在阿姆斯特丹,abramovic特别需要性,关注和安慰,这导致她与Robin重新合作,并发展一段风流韵事。回来的时候,abramovic告诉了Ulay在旧金山发生的事,内疚是不可控制,她需要他的赦免。他非常平静地接受了,立刻就原谅她了,这是禅一样的心态。他的宽容和她的内疚融化了她的心,使她不可抵抗地回到他的轨迹,正如第一次见面时的爱他,几乎不能呼吸。(事实上,在abramovic去旧金山的那段时间,Ulay is seeing sb,也打破了长期禁欲的生活) Abramovic逃去印度,他们的关系暂时破裂。自此Abramovic就一直带着痛苦来维持这段关系,对它的失败感到恐惧,而Ulay也开始实施他慢慢离开Abramovic的计划。
《暂定协议》他们的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再是滋润而是消耗他们。
有时候看似很了解一个人,却往往在心底的某一处又觉得自己并不了解那个人,感觉到他的某些事情被隐藏得很深。
![]() |
《情人·长城》 |
《情人丶长城》这件行为艺术将会给他们的关系画上句号。Abramovic从山海关出发,开始向西行。Ulay则登上甘肃的嘉峪关,开始向东行走。来到中国,感觉就是与各种形形式式的东西打交道,总有各种理由来拖延他们的进度。但无论是谁,他们都不太想念彼此。1988年6月27日,他们在陕西省神木县二郎山的一条布满了道,佛,儒三家庙宇的峡谷见面,同时也宣告了他们的分手。(原本的理念是从长城两端往中间走,见面的时间地点就是他们结婚的时刻和地点) 对于Ulay而言,这段浪漫早已结束,Abramovic哭了。一切似乎就在这一刻定格了,为了完成一件事而去完成一件事,或许这也是他们心中所期待的一种结束的方式。
《自传》Abramovic已经失去了她的内在,只对社会和审美期待做出反应。她现在什么都不是了,只是人们的一面镜子,反射出他们的欲望。镜子是空的,你只能看见镜子反射的东西,却看不见镜子本身。
后来一直尝试着回到一个人表演。后乌雷时代,一直在寻找、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格,却已经达不到她自己想要的那个高度,因为她需要公众的肯定。坚持着自己身上作为艺术家的责任。快到60岁的时候终于与保罗举行了婚礼。(他们已经在一起有10余年了)或许直到现在,她才感到未能成为母亲的遗憾,一直以来她都认为她的艺术生涯不应被其他东西所干扰。就像《Eat,Pray,Love》的Liz说过的一句话一样,我们都不应该为防止自己将来可能会后悔会遗憾而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而丹妮卡的‘写给自己’里有一句话:“想想,如果动物在一起住久了,他们会爱上彼此。但人却开始憎恨对方。” 最后,Abramovic买下一个旧的影剧院来处理她的遗产,她把这个影剧院里的“网球社团”换成自己的名字,这个举动也对她整个意图的讽刺,同时讽刺了她的问题:想使本质上的短暂和带有历史性的脆弱的行为艺术变得持久,并且把它从像她一样有着强烈自我的创造者中解放出来。
最后想表达了的是虽然有些跳过地看了这本书,慢慢细读她的行为艺术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我就知道这不仅仅是对身体的虐待,或者简单地表演,更多的是在其所表达的场景中,你意会到一个人的意志是多么重要,某些能量从人体中释放出来,而自己的意念是可以加强这种能量。在你感受到很痛苦的时候,或者在完成一项艰巨的需要坚持下去的事情,你会有某种意念和能量来告诉自己你能够做的远远不止这些。而且,meditation能够使你在烦躁的外界中感到心如止境,净化心灵?我不知道,只是在微小的事情我也感受到这种宁静,就好似每个人都在抱怨天气太热了无法集中精神或者无法做些什么的时候,我却真的感受到平静而没有以前的那种烦躁,这个变化使我感到很开心。
人总是要相信点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