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中的9大健康谣言,赶紧告诉爸妈别上当!
为了健康,我们让父母恪守着关于饮食的种种箴言。但是你知道吗?那些你一直深信不疑的饮食箴言,其实很多是充满了片面性的谎言!现在,是还原真相,让老人走出健康误区的时候了。让我们一起粉碎这些健康谣言吧!
健康谣言1:鸡蛋蛋黄会增加老年人的胆固醇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就把血液胆固醇与心脏病相联系——这样鸡蛋(高胆固醇)就被置之不理了。
新的研究发现,更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的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而不是饮食胆固醇。1个鸡蛋黄大致可提供185〜200毫克的胆固醇,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膳食胆固醇摄入量每天应不超过300毫克。所以,从含量上来看,一个蛋黄并不会造成胆固醇过量,而且蛋黄还要经过人体消化吸收,人的血胆固醇并不一定会升高。
健康谣言2: 老人食用液态钙比钙片更易吸收
最近,“液态钙”也是一个热门词汇,不少人推荐家里的老人服用液态钙来补钙,称液态钙吸收好。
事实上,液态钙和钙片所含成分相同,不过就是一个制成了片剂,一个制成了液体。从摄入角度来说,液态钙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更易摄入,老人服用液态钙或是钙片区别不大。从吸收的角度来说,液态钙和钙片是没有区别的。
健康谣言3:老人生吃蔬菜更健康
许多中老年人注意养生,青睐蔬菜沙拉这类的绿色养生食物。有的蔬菜生吃确实更健康,因为那样能最好地保留其中的营养。只要洗一洗就可生吃的蔬菜包括胡萝卜、白萝卜、番茄、黄瓜、大白菜菜心等。生吃的蔬菜最好选择无公害的绿色蔬菜或有机蔬菜。许多蔬菜务必烹饪煮熟后才能食用;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但人体只有在吃胡萝卜的同时摄入脂肪,才能从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A。
健康谣言4:老人治疗糖尿病需要严格降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约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超重或体胖问题,并且肥胖也是糖尿病治疗的“绊脚石”,因此很多肥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一定得减体重,而且非得减掉二、三十斤不可,以至于有些人因严格控制饮食,最后却发生低血糖或贫血,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科学研究表明, 减轻体重的5%--10%即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压、血脂,还可将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降低40%,减体重主要通过有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循序渐进进行,每周减体重不超过1公斤。
健康谣言5:老人多吃大骨头汤就可以补钙
要想补钙,汤里面的钙一定要比较多,可是骨头里的钙非常难溶解出来,结果汤里面出来的钙仍然非常少,就连牛奶里钙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也就不可能起到实际的补钙的作用。
众多的研究表明,骨头汤里并不含更多的钙,高压锅蒸煮两小时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纷纷浮出水面,但汤里面的钙仍是微乎其微,加醋熬制会使骨头汤中的钙有所增加,但仍然较低。骨头汤不能作为补钙饮食,但里面含有不少胶原蛋白、磷脂、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益,但是天天煲汤却是不对的,由于嘌呤丰富,容易形成尿酸结石等对机体不利因素,因此喝汤尤要注意适可而止,不可当做机体主要营养补充方式。
健康谣言6:老人只要按时吃药就能预防感冒
“预防病毒性感冒,药物从来不是一个好手段。”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补充营养、远离人群多的公共场所,都是比药物要好的预防手段。
每到换季时节,家里的老人总要预先服用防治流感的药剂,是药三分毒,我们应该制止老人随意吃药的行为,没有药物可以预防感冒,药品是把双刃剑,用对症是药,不对症是毒!
健康谣言7:老人一天睡够7小时最长寿
我们看过许多报道,说是要睡够7小时才能更健康。研究发现,正常的睡眠结构周期分两个时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NREM与REM交替出现,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两种循环往复。那么一般在7-8个小时,睡眠的周期正好是4个周期。评价睡眠好不好,只要一个人的睡眠经过这四个周期就行。每个人的睡眠的周期时间不是固定的,有的人甚至睡6个小时就完成了四个周期,那么这个人的睡眠时间也够了。不能以睡眠时间的多少决定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好不好,应该看是否经过了四个睡眠周期。
健康谣言8:老人不宜晚上锻炼,夜晚锻炼等于慢性自杀
从运动医学的角度看,晚上跑步更科学。只要掌握好运动强度,晚上跑步还会让人睡得更香。早晨刚起来时,人体各脏器的运转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时候锻炼,对于心血管功能比较脆弱的老年人来说是较危险的。而人体的活动能力在晚上被充分开发出来,这时候跑步,身体更容易适应运动节奏。
最新研究表明,清晨空气中二氧化碳指数最高,而且前一天悬浮在空中的尘埃也并未完全消失,这时候运动远不如晚上的环境好。另外,晚上适度运动产生的轻微疲劳感需要香甜的睡眠来解除,这就使得运动后的睡眠质量大大提升。
健康谣言9:每天一杯淡盐水,轻松活到99
早晨起床后就空腹喝盐开水,有可能导致老年人血压升高,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对盐的需求量很小,每日仅需4〜6克,日常饮食完全可以满足。只有在大量出汗或有其他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才有必要饮用淡盐水。有时为了口腔消毒,或缓解咽喉肿痛时,用淡盐水漱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这些与饮用淡盐水不是一回事,因此晨起空腹喝淡盐水也一样没有必要。
对高血压病人或伴有高血压的其他疾病患者(如糖尿病等)来说,增加盐的摄入量还可能增高血压,导致病情波动。比如心脏病患者,由于晨起是一天中血粘稠度最高的时候,血压也达到第一个高峰,这个时间段也是病情波动的最危险时期。如果长期晨起喝淡盐水,无疑会促使血压增高,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病变。
健康谣言1:鸡蛋蛋黄会增加老年人的胆固醇
![]() |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就把血液胆固醇与心脏病相联系——这样鸡蛋(高胆固醇)就被置之不理了。
新的研究发现,更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的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而不是饮食胆固醇。1个鸡蛋黄大致可提供185〜200毫克的胆固醇,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膳食胆固醇摄入量每天应不超过300毫克。所以,从含量上来看,一个蛋黄并不会造成胆固醇过量,而且蛋黄还要经过人体消化吸收,人的血胆固醇并不一定会升高。
健康谣言2: 老人食用液态钙比钙片更易吸收
![]() |
最近,“液态钙”也是一个热门词汇,不少人推荐家里的老人服用液态钙来补钙,称液态钙吸收好。
事实上,液态钙和钙片所含成分相同,不过就是一个制成了片剂,一个制成了液体。从摄入角度来说,液态钙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更易摄入,老人服用液态钙或是钙片区别不大。从吸收的角度来说,液态钙和钙片是没有区别的。
健康谣言3:老人生吃蔬菜更健康
![]() |
许多中老年人注意养生,青睐蔬菜沙拉这类的绿色养生食物。有的蔬菜生吃确实更健康,因为那样能最好地保留其中的营养。只要洗一洗就可生吃的蔬菜包括胡萝卜、白萝卜、番茄、黄瓜、大白菜菜心等。生吃的蔬菜最好选择无公害的绿色蔬菜或有机蔬菜。许多蔬菜务必烹饪煮熟后才能食用;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但人体只有在吃胡萝卜的同时摄入脂肪,才能从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A。
健康谣言4:老人治疗糖尿病需要严格降体重
![]() |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约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超重或体胖问题,并且肥胖也是糖尿病治疗的“绊脚石”,因此很多肥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一定得减体重,而且非得减掉二、三十斤不可,以至于有些人因严格控制饮食,最后却发生低血糖或贫血,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科学研究表明, 减轻体重的5%--10%即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压、血脂,还可将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降低40%,减体重主要通过有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循序渐进进行,每周减体重不超过1公斤。
健康谣言5:老人多吃大骨头汤就可以补钙
![]() |
要想补钙,汤里面的钙一定要比较多,可是骨头里的钙非常难溶解出来,结果汤里面出来的钙仍然非常少,就连牛奶里钙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也就不可能起到实际的补钙的作用。
众多的研究表明,骨头汤里并不含更多的钙,高压锅蒸煮两小时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纷纷浮出水面,但汤里面的钙仍是微乎其微,加醋熬制会使骨头汤中的钙有所增加,但仍然较低。骨头汤不能作为补钙饮食,但里面含有不少胶原蛋白、磷脂、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益,但是天天煲汤却是不对的,由于嘌呤丰富,容易形成尿酸结石等对机体不利因素,因此喝汤尤要注意适可而止,不可当做机体主要营养补充方式。
健康谣言6:老人只要按时吃药就能预防感冒
![]() |
“预防病毒性感冒,药物从来不是一个好手段。”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补充营养、远离人群多的公共场所,都是比药物要好的预防手段。
每到换季时节,家里的老人总要预先服用防治流感的药剂,是药三分毒,我们应该制止老人随意吃药的行为,没有药物可以预防感冒,药品是把双刃剑,用对症是药,不对症是毒!
健康谣言7:老人一天睡够7小时最长寿
![]() |
我们看过许多报道,说是要睡够7小时才能更健康。研究发现,正常的睡眠结构周期分两个时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NREM与REM交替出现,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两种循环往复。那么一般在7-8个小时,睡眠的周期正好是4个周期。评价睡眠好不好,只要一个人的睡眠经过这四个周期就行。每个人的睡眠的周期时间不是固定的,有的人甚至睡6个小时就完成了四个周期,那么这个人的睡眠时间也够了。不能以睡眠时间的多少决定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好不好,应该看是否经过了四个睡眠周期。
健康谣言8:老人不宜晚上锻炼,夜晚锻炼等于慢性自杀
![]() |
从运动医学的角度看,晚上跑步更科学。只要掌握好运动强度,晚上跑步还会让人睡得更香。早晨刚起来时,人体各脏器的运转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时候锻炼,对于心血管功能比较脆弱的老年人来说是较危险的。而人体的活动能力在晚上被充分开发出来,这时候跑步,身体更容易适应运动节奏。
最新研究表明,清晨空气中二氧化碳指数最高,而且前一天悬浮在空中的尘埃也并未完全消失,这时候运动远不如晚上的环境好。另外,晚上适度运动产生的轻微疲劳感需要香甜的睡眠来解除,这就使得运动后的睡眠质量大大提升。
健康谣言9:每天一杯淡盐水,轻松活到99
![]() |
早晨起床后就空腹喝盐开水,有可能导致老年人血压升高,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对盐的需求量很小,每日仅需4〜6克,日常饮食完全可以满足。只有在大量出汗或有其他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才有必要饮用淡盐水。有时为了口腔消毒,或缓解咽喉肿痛时,用淡盐水漱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这些与饮用淡盐水不是一回事,因此晨起空腹喝淡盐水也一样没有必要。
对高血压病人或伴有高血压的其他疾病患者(如糖尿病等)来说,增加盐的摄入量还可能增高血压,导致病情波动。比如心脏病患者,由于晨起是一天中血粘稠度最高的时候,血压也达到第一个高峰,这个时间段也是病情波动的最危险时期。如果长期晨起喝淡盐水,无疑会促使血压增高,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病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