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导师安迪樊的四境之论
![]() |
没有人不希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此处的“受欢迎”不单单指受别人欢迎,还包括受自己欢迎,也就是一个自己愉快同时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创业导师安迪樊说佛家菩提达摩祖师可以给出答案。达摩说:只需四种境界就可体会其中妙趣:自己即他人,此是“无我”;他人即自己,这是“慈悲”;他人是他人,此是“智慧”;自己是自己,这是“自在”。
“无我”其实讲得是无欲。人没有欲望了,自然也就没了私己之念,这样便能超脱于名利,快乐地生活。当然无欲并不代表无求,而是指人的欲望不能超越自己所需,得到的就是需要的,才会无欲则刚,不陷入名利之苦。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为自己标定太高的目标,所谓一山望着一山高,总是想抬着自己,到达另一处高地,最后却发现自己深陷在名利的泥沼里,不得自拔。
“慈悲”其实讲得是人性。人性至善,则悲悯万物。一个人的责任感可以让人充满了不断前行的动力。任何的成功以及正义的坚守,其实都是责任感使然,这是人性之善决定的。人生而为人,当有所坚持。创业导师表示,如果人没有了悲悯之心,不知有别人而只知有自己;从此满足自己,不管风雨,卑鄙取利,不问报应,那么快乐自然也就随之消失。
“智慧”其实讲的是原则。每个人与人交往都要有界限,明白别人不是自己,别人的东西属于别人。人在交往中要有自己的原则,既不能苛求于人,也不能苛求于己。生活中很多的困扰其实就是分不清别人与自己的界限造成的。做事不讲分寸,待人不知有别。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懂得以别人之心度之,遇到别人给自己造成的困扰,不知道说不。一个人没有原则,做事就会违背道德或者法律,轻则被人见弃陷入孤立,重则最终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如果人人都不讲原则,没有别人之念,唯有自己之私,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极端冷漠和自私的社会,最终必定处于构陷他人及互相构陷的境地。如此,又有何快乐可言?
“自在”其实讲的是自尊。人贵有自知之明,人贵有自知之德。不论是生活中,还是职场中,任何轻贱自己的人,都不值得信任。一个人一旦连自己都可以舍弃,那么Ta当然也会舍弃别人。自尊之人当然会坚守自己的道德和理想,不曲意贱己而谋取不义之利,不轻贱他人而借梯上楼。有尊严地活着,其实就是快乐地活着。
四境之论,道出了人及社会应该坚持的理想和信念。人人都追求快乐幸福的生活,人人也皆有追求快乐幸福生活的权利,安迪樊说道,但前提必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坚持有放弃,更要有原则和自尊之念。无欲以自求,人性盈善念,原则有坚持,自尊迎生活,如此生活才会妙趣横生,才能快乐自己,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