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四匾
一府二鹿三艋胛,曾经的台湾岛三大港市从南到北鼎足而立,排在首位的府城台南,是台湾最早开发也是最繁华的地方,时光匆匆变迁,如今的府城,已经难有当年鼎盛时的风貌,不过那些留存下来的古迹,却散落在台南的一个个街角,一条条巷弄,给台南烙上了旧旧的味道,漫步在府城的老街上,转个弯,或许就会撞见古旧的禅寺,下个路口,可能又会是某一沧桑的祠堂,里面保存至今的匾额,是对台南历史的见证,也义理悠长,值得细细品味,其中最出名也最有意味的四块匾额,被台南人称为四大名匾 四大名匾之首,是台湾首庙天坛的“一字匾”,我们的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场所,祈祷上天风调雨顺,百姓谷物丰收,台湾的天坛也叫天公庙,其实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寺庙,“一”字最简单,也最为难写,小时候读民间传说,明代山海关匾额上“天下第一关”五个字独缺一个“一”字,皇帝请了许多文人总也写不好,最后萧显用头发沾墨,写出斗大的“一”字入木三分,天坛的“一字匾”文简意赅,苍劲十足,天坛的“一”字是在说“唯天为大,一以贯之”,“一”字是开始,也是结束,做事当从“一”而终,“一”字也是在告诉大家“千算万算,不如老天一算”,与其机关算尽太聪明,不如简简单单,顺其自然

不同于“一字匾”的大气庄重,府城隍庙的“尔来了”匾则带着一丝摄人心魄的森严,明郑时期修建的台南府城隍庙是台湾第一座城隍庙,供奉城隍爷和各司功曹,“尔来了”迎门高悬,黑底金字,粗犷劲猷,耀耀醒目,告诫众生,人在做,天在看,善恶终有报,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传达出城隍庙慑人的气势氛围

四匾之中带有静谧气质和古朴禅意的是竹溪寺的“了然世界”,也是竹溪寺的镇寺之宝,竹溪寺创建于明郑时期,是台湾的第一座寺院,坐落在溪水之畔,周围竹密风清,古朴幽僻,深受文人喜爱,不过历史悠久的竹溪寺屡遭破坏,如今重建的竹溪寺富丽堂皇,却失去了古意,只剩下“了然世界”旧旧的匾额,还能透出一丝当年古寺的禅意,“了然世界”喻意洞悉万物,参透人生,最终大彻大悟,豁然开朗,最能表达佛家脱离俗尘纠缠“四大皆空”的境界,六祖惠能留下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表达这种意境

台南的祀典武庙创建于康熙年间,是台湾最具官方规模的武庙,祀典武庙的“大丈夫”匾由乾隆时的钦命按察使书写,上善若水,至刚易折,古人推崇“大丈夫能屈能伸”,对人生的不同际遇总能用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达则兼济天下,功成名就时豪迈,“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穷则独善其身,低落时享受散淡恬静,“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像辛弃疾,带兵时是意气风发的将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失意时也能是悠闲自得的农夫,“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 The End ----- by 番茄_summ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