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实秋印象
![]() |
![]() |
![]() |
读梁实秋印象
李剑明
梁实秋给我最初的印象恐怕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记得中学时语文老师还特别分析过其中“丧家的”和“乏”的意思,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位“乏走狗”先生不知怎么的突然变得非常吃香,书摊上他的书摆放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星期。
在这一股“梁风”中,我也开始读梁实秋,读他的《雅舍小品》,读他的读书札记和怀人文章,也读他写给韩菁清的情书,才发现梁实秋的形象原来被大大地歪曲了。先入之见使人造成偏见。其实他的文章是那样的富有情味,读起来令人爱不释手,难怪其书要大行其道了。
梁翁以其特有的雅致之笔为文,他的《雅舍小品》先后出了五十余版,可谓风行一时。他的文章幽默连篇,妙语连珠,常会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下笔时广征博引,闲逸潇洒,颇有一种通达、平稳的文调。
梁先生的怀人之作,同样也散发出丰厚的人情味。他笔下所及,大多为新月一派文人,像徐志摩、闻一多等等,特别推崇胡适之先生,称他为百年难遇之才。他上世纪六十年代所写怀念沈从文和冰心的文章是误听了两人自杀的谣传后落笔的,而后才知道两人那时根本没有死,读过之后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心头颇觉沉重。
梁实秋的读书札记短小精练,论及古今中外各种书籍,真可谓学贯中西,具有很深的造诣,要不他怎么能够成为《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和三十多本英汉词典的编撰者呢?他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同样有很好的功底,尤其精通杜诗和陶诗,对《世说新语》等魏晋小品也颇有研究,所论非常广泛。他的每一篇读书札记都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令人喜爱。
梁实秋为人称道的还有一种谦逊精神,作为英文专家,他不隐瞒自己的错误。在《拜伦》一文的后记里,他坦率地承认自己错将“Sister”一词随便地译成“妹妹”的意思,以为奥格斯塔是拜伦的妹妹,后经人指出,公开承认自己无知。这份胸怀,对一个成名作家,是颇为难得的。一九九一年第三期《随笔》上有一篇题为《风度》的短文称此举为:这真是大学者的风度。想半桶子水是绝不肯公开坦承自己“无知”的;一些锋芒正露的中年学者也可能是“不屑”说这话的。
梁实秋和韩菁清的黄昏恋颇为人们津津乐道。叶永烈将他们的情书编成《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读后令人对其似火的感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里就抄几句情书中的妙语:“我每天要写信给你,不只是披肝沥胆,我是挖出我的心来献给你。”“我天天写信给你,而且确如你所说,有时早晚各一封,这是我的生活必须的功课,也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我知道爱情只是痛苦。这痛苦无法躲避。因为爱情之来不由自主,那就如狂风、如暴雨,在周身血管里冲突驰骤,令你不得一刻平安。”写这些情书时的梁实秋已经是七十二岁,我们不能不承认他的心是不老的。
所以我印象中的梁实秋先生是大学者、大作家、大情人。
2015年3月据旧稿修订
季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舌尖上的故乡美味
- 与自牧的书缘
- 2025年1季度读书录 (2人喜欢)
- 2024年4季度读书录 (4人喜欢)
- 2024年的新书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