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山喝茶记之驼梁(续)
大野山喝茶记之驼梁(续)
在驼梁主峰和原始森林间有很长一段木栈道,修得非常好。直穿整个针叶林和云顶花海。
若晚来两个月的话必是漫山草花。现在漫山不是草芽就是厚厚松针,大风吹过,松林呼啸。
我坚持向前,李浩说不走回头路,我俩一直朝原始森林方向走去。
一路好多牲畜踩过的痕迹,坑洼有水痕。附近应有水源,有泉水可泡茶。攻略记载马刨泉,又名马趵泉。一直没发现。
山风渐大,视野愈发开阔,针叶林无过渡就成了草甸。
大片的牛出现眼前,更奇怪的是找不到放牛的人。想起: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再向前,出现木质亭子和木屋,心大喜,过望。木屋是缆车售票处,可缆车已停。
手机信号大好,发微信,报平安。
回返,继续寻营地,选定木亭,在亭内扎营。
新换的四季帐超好用,很快搭好。
时近四点半,在附近闲逛,看山色等太阳落山。
亭子四面开阔,即可看日落又可等日出。若然没顶,兼可看星星。
牛渐趋靠近我们,对我们毫无害怕之感。如此近距离看牛:大牛、小牛、公牛、母牛。我确定自己看出了区别。或卧或立,摇尾反刍,还有小牛吃奶。
大野山,不煮茶都对不住自己枉然背茶具上两千米高山。
带了观音、小种和普洱。普洱耐煮,喜普洱。
生火煮茶绝对乐事。自小五台登顶喝热茶后,深知饥寒交迫有口热茶是多幸福。
好多哥们儿质疑是装13和作。可不装不作多对不住如此苍白、无助的生活。
看着牛儿吃草,等太阳落山,煮开一壶茶。
手机写小文,碎碎念一番:
看着牛吃草,等太阳下山
太阳还很高,有点儿晒,微风。
大小公母有二十几头牛在山坡
吃草反刍,还有小牛吃奶。
风吹头牛的铁铃铛,咚咚作响。
有一头大牛甩尾巴,不知干嘛。
风有点大,空气开始冷了,
半小时里,太阳离山头的距离
似乎没变。
2015-5-16
茶喝到四五泡,风大,茶开始凉的很快,太阳还不下山。李浩有些困倦,钻进帐篷看手机。我开始沿木栈道来回跑,跑足当天10公里。来的路上碰到兵哥哥拉练,10公里来回。我比较自己每日跑步距离,自觉合格。
太阳迟迟不下山,我等得着急,沿下山的小路跑了来回。
回帐篷附近草地,躺在山坡写日落:
太阳收起余晖,山生出雾霭
山岚氤氲,头顶一片晴天
过渡到西天团团雾霭。
太阳接近山顶后下落很快,
三四层的远山并未镶上金边。
山风摇曳身边的干草和远处
帐篷,发出呜呜声。
干草味很重,好闻。
等来太阳终于落山,不知
今晚有没有漫天星斗。不知
远处的鸟叫是否依然。
2015-5-16
听着远处松林鸟鸣,裹紧冲锋衣。终于,饿了。
找出锅,煮泡面。看着最后丝缕霞光,我吃了晚饭。
离漫天星斗还有两小时,开始后悔没带书。看了周老师写志军师兄的诗评和诗人评。我觉得志军师兄人和诗都很厉害。
困,小睡。
不知多久,红云打来电话。混沌中清醒,红云问星星。
爬出帐篷看星星。真漂亮。
我说:李浩,出来看星星!
李浩从睡梦中爬起来,钻出帐篷
看了一眼,说:真多,睡觉。
是啊,真多。异常清晰,我想起了几个星空,写小文,记之:
风小了,星星散满夜空
远山、近树黑成一片,
天空也是黑的。
一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斗,
真有很亮的几颗星和北斗七星。
我寻找,像几年前大榛峪
一样寻找仅熟识的几组星。
我想起,写羌塘腹地穿越的哥儿们
半夜拉稀被迫从帐篷出来,哆嗦着
看了终身难忘的星空。
东边游移飞机闪着光,像横飞的
流星。多少次专门看流星
却什么也没看到,只记得
很困,很冷。
今晚,星星就在那里,
一动不动,闪耀着。
2015-5-16
不过,还是太冷了,瑟缩中,我钻回帐篷。好好休息,等待日出。
看了一下今天的公里数,重装,16.9公里,除去扎营后5公里,也有10公里重装。满意。
夜半,大风起,风吹帐篷刷拉作响。我意识到风向变了,山风从西南吹来。驼梁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夏盛行东南季风。估计山地影响气流,半夜变了风向。我感觉自己像只大风筝,飘乎乎,被风裹挟。山风不是一般大,也不是一般冷。
次日天明,一掀帐篷,风带着金灿灿阳光进来。
看完日出,收拾营帐,下撤。
异常顺利到山脚下,发现,根本不是上山的山口。
我跟李浩商量,走回头路,返回驼峰,从三叠泉下。李浩坚决:不。
从地图上看,走回景区不翻山要四十多公里。商议后,决定出山,找村。找到村租车,找不到就走到大路,再租车。
爬山的乐趣在于没有把我感和安全感,把自己往山里一丢,依靠自力。意志不坚决,不身体力行,你根本没办法走出去。这样的绝境生发的力量,是日常环境所欠缺的。日常是平稳安全的,相对也是乏味的。
我和李浩沿路向外,一路之上发现不少雪花勇闯天涯的记号,断定这是一条驴友比赛之路,我俩开始有信心。只要是有人走过,我俩肯定可以。
终于云开日出,出山,见村庄——老保沟。
碰到西装革履的大爷涮拖布,攀谈。问近况,能否租车。
大爷说自己女儿、女婿要走,可把我们带至主路。高兴无比。
接下来就是等。开始记日出笔记:
一拉开帐篷,太阳光随风进来
四点多还有星,近五点
大太阳从山头跃出。
从霞光到整个太阳露出,
仅仅是几个瞬间。
2015-5-17
在村边小河洗脸,真凉。
沿村里小路转,写笔记:
二十几户,就是一个村子
耕地很少,家家有山。
山下盖四五间房,一住三代,
有钱就修葺,再翻盖。
家家养狗,基本都是串儿,
一条大黑狗领着花斑小狗。
狗也不拴,在家四周逛荡。
有的家有鸡,有家有牛,
鸡和牛都是散养。
一大早,淡蓝炊烟相继升起,
几家老人端着饭碗出来,
聊天,吃饭。
2015-5-17
这个意外是美好的,有点世外桃源的意思。
等到大爷女儿、女婿告别,坐上车出山。
一路都是漂亮的老房子和树,这个地方很漂亮。
到达S201省道,和一家告别。
走一段碰到面包车,李浩谈好价格,回景区山口。
半小时后,我们成功回山口,看见XV,亲切。回家了。
2015/5/18
在驼梁主峰和原始森林间有很长一段木栈道,修得非常好。直穿整个针叶林和云顶花海。
若晚来两个月的话必是漫山草花。现在漫山不是草芽就是厚厚松针,大风吹过,松林呼啸。
我坚持向前,李浩说不走回头路,我俩一直朝原始森林方向走去。
一路好多牲畜踩过的痕迹,坑洼有水痕。附近应有水源,有泉水可泡茶。攻略记载马刨泉,又名马趵泉。一直没发现。
山风渐大,视野愈发开阔,针叶林无过渡就成了草甸。
大片的牛出现眼前,更奇怪的是找不到放牛的人。想起: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再向前,出现木质亭子和木屋,心大喜,过望。木屋是缆车售票处,可缆车已停。
手机信号大好,发微信,报平安。
回返,继续寻营地,选定木亭,在亭内扎营。
新换的四季帐超好用,很快搭好。
时近四点半,在附近闲逛,看山色等太阳落山。
亭子四面开阔,即可看日落又可等日出。若然没顶,兼可看星星。
牛渐趋靠近我们,对我们毫无害怕之感。如此近距离看牛:大牛、小牛、公牛、母牛。我确定自己看出了区别。或卧或立,摇尾反刍,还有小牛吃奶。
大野山,不煮茶都对不住自己枉然背茶具上两千米高山。
带了观音、小种和普洱。普洱耐煮,喜普洱。
生火煮茶绝对乐事。自小五台登顶喝热茶后,深知饥寒交迫有口热茶是多幸福。
好多哥们儿质疑是装13和作。可不装不作多对不住如此苍白、无助的生活。
看着牛儿吃草,等太阳落山,煮开一壶茶。
手机写小文,碎碎念一番:
看着牛吃草,等太阳下山
太阳还很高,有点儿晒,微风。
大小公母有二十几头牛在山坡
吃草反刍,还有小牛吃奶。
风吹头牛的铁铃铛,咚咚作响。
有一头大牛甩尾巴,不知干嘛。
风有点大,空气开始冷了,
半小时里,太阳离山头的距离
似乎没变。
2015-5-16
茶喝到四五泡,风大,茶开始凉的很快,太阳还不下山。李浩有些困倦,钻进帐篷看手机。我开始沿木栈道来回跑,跑足当天10公里。来的路上碰到兵哥哥拉练,10公里来回。我比较自己每日跑步距离,自觉合格。
太阳迟迟不下山,我等得着急,沿下山的小路跑了来回。
回帐篷附近草地,躺在山坡写日落:
太阳收起余晖,山生出雾霭
山岚氤氲,头顶一片晴天
过渡到西天团团雾霭。
太阳接近山顶后下落很快,
三四层的远山并未镶上金边。
山风摇曳身边的干草和远处
帐篷,发出呜呜声。
干草味很重,好闻。
等来太阳终于落山,不知
今晚有没有漫天星斗。不知
远处的鸟叫是否依然。
2015-5-16
听着远处松林鸟鸣,裹紧冲锋衣。终于,饿了。
找出锅,煮泡面。看着最后丝缕霞光,我吃了晚饭。
离漫天星斗还有两小时,开始后悔没带书。看了周老师写志军师兄的诗评和诗人评。我觉得志军师兄人和诗都很厉害。
困,小睡。
不知多久,红云打来电话。混沌中清醒,红云问星星。
爬出帐篷看星星。真漂亮。
我说:李浩,出来看星星!
李浩从睡梦中爬起来,钻出帐篷
看了一眼,说:真多,睡觉。
是啊,真多。异常清晰,我想起了几个星空,写小文,记之:
风小了,星星散满夜空
远山、近树黑成一片,
天空也是黑的。
一抬头就能看到满天星斗,
真有很亮的几颗星和北斗七星。
我寻找,像几年前大榛峪
一样寻找仅熟识的几组星。
我想起,写羌塘腹地穿越的哥儿们
半夜拉稀被迫从帐篷出来,哆嗦着
看了终身难忘的星空。
东边游移飞机闪着光,像横飞的
流星。多少次专门看流星
却什么也没看到,只记得
很困,很冷。
今晚,星星就在那里,
一动不动,闪耀着。
2015-5-16
不过,还是太冷了,瑟缩中,我钻回帐篷。好好休息,等待日出。
看了一下今天的公里数,重装,16.9公里,除去扎营后5公里,也有10公里重装。满意。
夜半,大风起,风吹帐篷刷拉作响。我意识到风向变了,山风从西南吹来。驼梁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夏盛行东南季风。估计山地影响气流,半夜变了风向。我感觉自己像只大风筝,飘乎乎,被风裹挟。山风不是一般大,也不是一般冷。
次日天明,一掀帐篷,风带着金灿灿阳光进来。
看完日出,收拾营帐,下撤。
异常顺利到山脚下,发现,根本不是上山的山口。
我跟李浩商量,走回头路,返回驼峰,从三叠泉下。李浩坚决:不。
从地图上看,走回景区不翻山要四十多公里。商议后,决定出山,找村。找到村租车,找不到就走到大路,再租车。
爬山的乐趣在于没有把我感和安全感,把自己往山里一丢,依靠自力。意志不坚决,不身体力行,你根本没办法走出去。这样的绝境生发的力量,是日常环境所欠缺的。日常是平稳安全的,相对也是乏味的。
我和李浩沿路向外,一路之上发现不少雪花勇闯天涯的记号,断定这是一条驴友比赛之路,我俩开始有信心。只要是有人走过,我俩肯定可以。
终于云开日出,出山,见村庄——老保沟。
碰到西装革履的大爷涮拖布,攀谈。问近况,能否租车。
大爷说自己女儿、女婿要走,可把我们带至主路。高兴无比。
接下来就是等。开始记日出笔记:
一拉开帐篷,太阳光随风进来
四点多还有星,近五点
大太阳从山头跃出。
从霞光到整个太阳露出,
仅仅是几个瞬间。
2015-5-17
在村边小河洗脸,真凉。
沿村里小路转,写笔记:
二十几户,就是一个村子
耕地很少,家家有山。
山下盖四五间房,一住三代,
有钱就修葺,再翻盖。
家家养狗,基本都是串儿,
一条大黑狗领着花斑小狗。
狗也不拴,在家四周逛荡。
有的家有鸡,有家有牛,
鸡和牛都是散养。
一大早,淡蓝炊烟相继升起,
几家老人端着饭碗出来,
聊天,吃饭。
2015-5-17
这个意外是美好的,有点世外桃源的意思。
等到大爷女儿、女婿告别,坐上车出山。
一路都是漂亮的老房子和树,这个地方很漂亮。
到达S201省道,和一家告别。
走一段碰到面包车,李浩谈好价格,回景区山口。
半小时后,我们成功回山口,看见XV,亲切。回家了。
2015/5/18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