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格格
我是个爱逛书店的人。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知道桑格格这个名字的,最初的印象应该是个网络作家,或许是写青春文学的吧,一听名字就像,格格嘛,总之不会是我的菜。
有一次,逛博库书城,看到精装版的《小时候》在做特价,看上去还是不错,但确实不喜欢孩子们看的青春文学,但书的装帧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简笔画的欢乐小孩儿。回来后,豆瓣了看了下《小时候》,评分竟然高到了8.5分以上,这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改天去那家书店翻翻,看看究竟如何。当我再次到那家书店的时候,那本《小时候》已经被别人买走了。
一个多月后,我在一家特价书店看到了《小时候》的普通版,就毫不犹豫的买了。《小时候》是一个成都市厂矿大院里长大的丫头以片段的方式记录了她的成长回忆。我一口气用我走样的四川话读完这本书,里面有故事、有幽默、有欢笑、有泪水、有童年、有记忆、有飘荡青春、有少年江湖、有女孩心中的那个女巫、有我们生活中的共同成长,是一本非常风格化的记忆录。如果说《城南旧事》美如秋叶,《小时候》则灿若夏花。第二天,我去那家书店买了还有的两本《小时候》,送给我了我的朋友。
之后我便开始关注了桑格格,网上搜索她的资讯、看她的博客、关注她的微博。基本构出了作为作者的桑格格轮廓。后来她出了新书《不留心,看不见》,我也第一时间买来阅读。《不留心,看不见》再次证明了桑格格叙事能力的强大,阅读起来非常容易,但又让人泪眼潸然。书中的故事应该是我之前不知道的新故事,故事但又都是听过的老故事,仿佛是儿时的某个夜晚,奶奶讲的过去的故事,仿佛是某个发小的重聚、回忆着共同的好友及少年往事,仿佛某个朋友分享着他最近努力学陶的体会和某次品茶的心得;如同书名:不留心,看不见。回老家的时候,把这本书带给了读中学的妹妹,希望她能够喜欢,希望这样的书,成为她的青春读物。
去年春末,杭州读者见面会上,见到桑格格本人,比书中的要羞怯得多。也许是读者对作者是熟悉的,而作者对大多数读者是陌生的,所以,桑格格心中的那个女巫就躲了起来。见面会上,读者问了哪些问题已然记不清楚,只记得她说,在她的微博上记得我,我佩服她的记忆力。最后签售,我买了三本《不留心,看不见》送朋友,自己带了《黑花黄》来签,她的签名带着那个标志性的欢乐小孩儿,让我一下回到小时候。
我是桑格格的粉丝,但只要远远的看着她就好。
泛菊杯深
2015.05.19
有一次,逛博库书城,看到精装版的《小时候》在做特价,看上去还是不错,但确实不喜欢孩子们看的青春文学,但书的装帧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简笔画的欢乐小孩儿。回来后,豆瓣了看了下《小时候》,评分竟然高到了8.5分以上,这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改天去那家书店翻翻,看看究竟如何。当我再次到那家书店的时候,那本《小时候》已经被别人买走了。
![]() |
一个多月后,我在一家特价书店看到了《小时候》的普通版,就毫不犹豫的买了。《小时候》是一个成都市厂矿大院里长大的丫头以片段的方式记录了她的成长回忆。我一口气用我走样的四川话读完这本书,里面有故事、有幽默、有欢笑、有泪水、有童年、有记忆、有飘荡青春、有少年江湖、有女孩心中的那个女巫、有我们生活中的共同成长,是一本非常风格化的记忆录。如果说《城南旧事》美如秋叶,《小时候》则灿若夏花。第二天,我去那家书店买了还有的两本《小时候》,送给我了我的朋友。
![]() |
之后我便开始关注了桑格格,网上搜索她的资讯、看她的博客、关注她的微博。基本构出了作为作者的桑格格轮廓。后来她出了新书《不留心,看不见》,我也第一时间买来阅读。《不留心,看不见》再次证明了桑格格叙事能力的强大,阅读起来非常容易,但又让人泪眼潸然。书中的故事应该是我之前不知道的新故事,故事但又都是听过的老故事,仿佛是儿时的某个夜晚,奶奶讲的过去的故事,仿佛是某个发小的重聚、回忆着共同的好友及少年往事,仿佛某个朋友分享着他最近努力学陶的体会和某次品茶的心得;如同书名:不留心,看不见。回老家的时候,把这本书带给了读中学的妹妹,希望她能够喜欢,希望这样的书,成为她的青春读物。
![]() |
去年春末,杭州读者见面会上,见到桑格格本人,比书中的要羞怯得多。也许是读者对作者是熟悉的,而作者对大多数读者是陌生的,所以,桑格格心中的那个女巫就躲了起来。见面会上,读者问了哪些问题已然记不清楚,只记得她说,在她的微博上记得我,我佩服她的记忆力。最后签售,我买了三本《不留心,看不见》送朋友,自己带了《黑花黄》来签,她的签名带着那个标志性的欢乐小孩儿,让我一下回到小时候。
我是桑格格的粉丝,但只要远远的看着她就好。
泛菊杯深
201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