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借刀杀人事件
![]() |
这一年,身在许都的曹丞相心情很糟糕。
春正月,刘备亲统大军强渡沔水,占据定军山,征西将军夏侯渊被阵斩。刘备继续统军攻阳平关,张郃防守吃紧。
三月,曹操以汉中危急,自长安出斜谷道,亲临汉中督战,刘备扼险据守不予交锋。双方对峙月余,导致曹军粮草不济,士气涣散。
五月曹操终于发布了那道著名的“鸡肋”口令,放弃汉中,率军北返。
七月,刘备进位为汉中王。
建安二十四年的上半年,魏王操先损大将,后失汉中,精神处于极度郁闷之中。
而下半年头疼的事情还在继续。
因为关羽率军北攻樊城了。
镇守樊城的是曹操从弟曹仁曹子孝,当年曾在江陵力挫吴大都督周瑜,威名显赫。曹操深知关羽的级数,于是加派了于禁、庞德统率七军南下解围。
当年八月,在《三国志》和《通鉴》中都用到了同一个词来描述——大霖雨。暴雨导致汉水暴涨,于禁所率的七军皆没,庞德死战后被俘,不降被斩。比起庞德的死,多年的老部下于禁的投降更让曹操失落。
曹仁已有弃城突围的念头,多亏满宠劝告:“一旦突围,关羽无后顾之忧,许都以南就都不复为魏王之地。”曹仁方才作罢
襄樊一役关羽威震华夏,许都南面的诸多郡县纷纷起兵响应,曹丞相极度郁闷,甚至一度有了迁都河北避其锋芒的想法。司马懿和蒋济均表示反对:孙刘两家名为联盟,内其实颇多矛盾,若唆使孙权西取关羽,则樊城之围自解。于是曹操一面派人沟通孙权,一面派徐晃典军屯驻宛城,又调合肥的张辽随时策应。
关羽围樊城不下,又与徐晃交战失利,一时间进退两难。
而吴都督吕蒙早就有西取荆州之心,只是关羽在荆州东面的公安江陵屯有重兵一时间也难以得手。于是吕蒙上书孙权,要求回建业养病,还指定了陆续为继任,屯兵陆口。
陆逊一上任就连着给关羽写信,胡天胡地的一通乱捧给关羽忽悠晕了,关羽因此在心里瞧不上陆逊,正好樊城兵力吃紧,便放心大胆地把屯驻荆州东面的兵力调往樊城前线。荆州一时间守备空虚,吕蒙趁此机会率全军着素服做商人打扮,白衣渡江奇袭公安,一举把荆州牢牢握在了手里。
同时陆逊溯江西上,占据秭归封锁了峡口,断了关羽入川的退路。吕蒙取了荆州对原来蜀军的家属颇多优待,关羽此刻久围樊城不下损耗甚重,失了荆州后方寸大乱,连派使者去荆州质问吕蒙,使者在荆州看到蜀军家属待遇良好,回去便在蜀军营中传了开来,一时间蜀军斗志全无,关羽 最终混的败走麦城,被吴军擒杀。
此时是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距离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仅四个月的时间。
轰轰烈烈的襄樊之战到此告终,但事情远没有我们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早在八月,关羽围樊城的时候,曹操就先派了于禁庞德的七军,之后又陆续派了徐晃,张辽侧近驰援,连番动作就是为了保住南征的桥头堡——樊城。
而吴国方呢面呢?其实即使没有曹操的小动作,孙权君臣也不可能不打荆州的主意。
这一年一直主张孙刘联盟的实权派人物鲁肃病故,东吴的一群少壮派军官对联盟这样的事情本来就不感冒,拿下荆州才是主要的。吕蒙惦记荆州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在《三国志》和《通鉴》中都有他向孙权进言的片段“密言于权曰: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只,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于是才有了阴还建业,陆逊代兵,白衣渡江之后的种种。
奇怪的事情来了,攻襄樊这么大的动作,魏国吴国都躁动不安,蜀国在干什么呢?
《三国志·先主传》里只有寥寥数笔: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擒于禁于樊。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压根没有提,建安十六年诸葛亮随先主平成都后,就直接到建安二十六年了。
蜀国方面对关羽襄樊之战前后的描述几乎全都是空白。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曾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而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是在刘备进位汉中王一个月以后。蜀中并无大事,我们完全没有看到像《隆中对》中所描述的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甚至到陆逊占据秭归扼守峡口这种事情发生时都没看到刘备集团有什么大的动作,而关羽北上败于徐晃,南还丧兵于荆州。西归之途又被陆逊所阻,完全见不到蜀国上下的反应,似乎他们被集体隔离了。
关羽此时的唯一生路是地势险恶,崇山叠嶂的东三郡,即西城、上庸、房陵三郡,范围包括今天陕西的东南部,湖北的西北部一带。三郡都在襄阳西面的群山之中,是汉中到荆州的必经之路。
对于要跨有荆州和益州的刘备集团,东三郡的战略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东吴不是傻子,连秭归峡口都守了怎么会不注意到东三郡这条路,但是如果东三郡守将刘封孟达出兵救援一下的话,关羽被吴国擒杀的几率应该是不大的。
但关羽后来走麦城被擒,刘封、孟达以其地新附为由,拒不出兵援救。而后关羽被擒杀。
刘封是刘备的干儿子,很久以前就跟着刘关张哥儿仨混,要说他不知道自己爹和二叔啥关系,傻子都不信,可是他最后还偏偏就是没有出兵救援。刘封后来被赐死的原因在《三国志·刘封传》里表述为: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就是说刘封死的罪名不是因为不出兵援救关羽,而是诸葛亮虑封刚猛。而相比于刘封,关羽就不单单是刚猛二字可表了。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二一九年十二月,关羽父子被孙权斩首。号称为弟报仇的刘备发动的猇亭之战则是在蜀章武元年即公元二二一年了。
后来思宗烈皇帝在煤山上上吊死了一百多天了,吴三桂才恸哭六军俱缟素。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世许多人为贤者讳,提到这一段都扭扭捏捏,倒是章太炎先生快人快语说: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以陨关羽之命。
建安二十四年的十二月,可能成都宫中的那位一代枭雄多多少少也流了点眼泪吧。
![]() |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7 10: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