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黎明的人
看不见只是一种状态,就像你耳朵不好,你不高,你很胖。这种状态会让人重新去找寻自己的位置。
文| 中平
来自界面正午 微博@NoonStory 微信:正午故事
一、梦云
“我比原来脆弱多了。原来那么苦我一咬牙就过去了,可现在就特别容易哭。”梦云说着又去和旁边人说话了。听起来像是有病人来了。
这里是他们在郴州的诊所。他们看不见。他们的世界是明暗的一片——看不见建筑,看不见微笑,看不见城市。有的只是微微有些泛着乳白颜色的世界。在遭受厄运时,大部分人会抛弃脆弱这一本能,用盔甲保护自己。但现在的生活似乎重新让她变得既脆弱,又坚强。
上一次见梦云,她刚从盲校毕业一年,在湖南宁乡的一家按摩康复医院里。她当时在临床学习,同时是国家推拿协会会员王凯的助理。五层楼的医院,在宁乡算来已是很不错的了。医院里盲人医师一共四位,有宿舍和食堂,在生活上对梦云是比较方便的。
梦云进入盲校是在1998年。盲校和一般学校不太一样。进去的学生需要拥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得能自己打水,洗衣服等等。梦云进学校时算是年纪比较小的,还比较像个孩子。但即使在盲校,梦云也体验到各种歧视。这也让梦云很长时间变得特别敏感,躲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后来遇到一个对她很好的老师,她才开始融入那里的环境。而那已是4年后了。
刚去康复医院工作时,她非常辛苦。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4小时左右。早上7:50点开始集合,工作到晚上10点多。可梦云却觉得只要能学到东西就无所谓。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她仍然坚持了下来,一直读了大学。然后梦云和王凯结婚了。两年前他们回到梦云的家乡,借钱开了现在的诊所。在全家人的努力下,债务已还掉了一半。
我问梦云是否因为走入社会而开始变化。她沉思了片刻,学校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也再不会穿着校服在教室里读盲文书了。她说:“我觉得我变化得很小,就是变自信了。其实这两段生活都不容易。在学校的初期我经历过很糟糕的状况,刚刚步入社会时也会碰到很多人际关系上的事情,即使和王凯在一起也是要勇气的。”
他们刚在一起时,梦云的家人比较反对。因为王凯是全盲的状态,在生活上是无法照顾梦云的。而梦云多少有那么一点点的视力,这意味着以后都会是梦云去照顾王凯。“当时我妈妈反对,哪怕我松一下口,或者是沉默。我们肯定就吹了。因为我们的婚姻本来就很艰难。可是我没有。”梦云对我说,“但我最怀念的,还是在学校的时候,特别期待周末,几乎都不会出去,等着你们来。”
2006年,湖南某个电台组织了一次在盲校放风筝的活动,我跟着走进了盲校。最开始是因为什么要去呢?梦云也问我。我好奇的是,在他们心中,世界是什么的样子的?然而当我走进学校看到的却是他们随处可见的笑容。触感是他们最灵敏的沟通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与他们交流时,他们总喜欢抓着我的手,直到我走时才会放开。我第一次看到有形的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那时我每个周末都会和一些朋友去看他们。他们喜欢听我们讲述外面的生活,讲各种新奇事物。我们偶尔也会带一些书和音乐。每一次离开,他们总会从教学楼里送到学校门口,抓住我的手问:“下次什么时候来?”走出校门,我还能看到他们站在之前的地方,朝着不知什么方向挥着手。
失去视力意味着什么?这对我们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没有光的世界里,凭着自己仅有的感官感受着一切。惊讶的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忌讳谈论自己的眼睛,甚至在我有意要回避的时候主动说起。他们让我描述各种颜色,让我描述大海、天空,甚至让我描述给他们拍下的照片。很多时候我都会词穷。这些被描述的事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二、谢演
谢演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还有视力的那段时光。
那时她有一只眼睛还保持微弱的视力,为了保全这微弱的视力,要少用眼。然而自懂事起,谢演就对读书有极大热情,但现在,读书可能会让她丢掉仅存的一点视力。为此家里千方百计的去阻止,但她却不想放弃。母亲和她因为这个哭了不知道多少回,最后仍答应了谢演,送她去读书。没多久,她就什么也看不清了。
“其实就两年的时间,但我印象很深刻。我还记得每天写作业的过程。妈妈手把手教我写,我眼睛贴在本子上去看,但我丝毫也不觉得累。现在想起来我也不觉得后悔。我就觉得我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几年后,谢演先是在中医院学按摩,然后被介绍到一个诊所上班。为了上学,她拼命攒钱。就在她攒到将近一个月盲校学费时,噩耗传来,妈妈被查出子宫癌。
癌症不是她们这样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手术及化疗的大笔费用让她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妈妈为了不拖累孩子,坚决不去化疗,还在家里给自己备了一口棺材。
谢演不得不去面对这一切。在处理完母亲的丧事之后,谢演就像是被“痛苦本身的伤害所治愈了一样”。她努力工作,终于进入盲校学习。2008年从盲校毕业后,谢演顺利地进入长沙市按摩医院工作直到现在。
“虽然现在也有现在的问题。但比那个时候轻松多了。”她说,“我现在就想让自己继续学习下去,可是很多我想看的书都没有盲文版,哪怕有电子版也好,我可以用电脑里的朗读软件看,可是这些都太少了。我也梦想以后能有自己的诊所。”
三、志炜
志炜2006年才进入盲校。之前她一直在普通学校上学。虽然一只眼睛全盲,但另外一只靠眼镜能够达到几乎0.2的视力。如今志炜已经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毕业,回到家乡湖南娄底一家私人医院从事中医治疗。因为高学历,他成了医院里最被重用的盲人医师。
志炜进入盲校时,觉得一切都自在了。以前在普通学校,一切都和同学不一样,不能记笔记,班上的活动也和她无关,让她没有存在感。“我觉得在盲校自身价值体现得更加明显。在普通学校,都是我需要别人帮助,但在盲校里因为我有微弱的视力,别人都需要我。”
国内很多公交车都没有规范的报站,盲道也非常糟糕。甚至在盲道上会莫名出现石墩子。这给盲人的出行造成非常大的困扰。志炜那个时候每周都会帮助盲校里的同学出行。“我能帮助到别人,这让我开心。”
可眼镜也给志炜带来不少麻烦,因为这让她看上去“不那么像是盲人”。有次去北京上学,在火车上,人非常多。志炜上车后发现自己的位置被别人坐了。对方称自己身体不好,希望志炜让座给他。可是按照志炜视力的情况,站着从湖南娄底到北京长时间的颠簸会让她难以保持平衡,是很危险的。在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经过的列车乘务员。志炜和列车员交涉说,她的眼睛不好,需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比较安全。列车员居然让他们俩轮流着坐。志伟当时没同意,坚持要自己坐过去。“你知道嘛,周围好安静。”说到这里,志炜哭了起来,“我眼睛不好嘛,可能别人看不出来,就会有人误解。我有时候回忆这个事情,当时火车上那么多座位那多人,为什么要让我去给她让座位? 可是我又觉得我没给她让座位心里好难受.有可能她真的需要帮助。可是我也需要帮助…” 志炜就是这样,小心翼翼地活着,生怕自己伤害到了对方。
也许志炜所代表的,是很大一部分盲人的现状。既渴望被认可,又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所以志伟的梦想是能在40岁时开一个大的公司,能帮助到很多盲人找到工作。
看不见只是一种状态,就像你耳朵不好,你不高,你很胖。这种状态会让人重新去找寻自己的位置。
上面三位都是我在盲校认识的朋友,还有李玉琼,树保,罗西,李昌君,我没有写下来。当然还有更多更多的人,他们因为先天或是后天的灾难,突然遭受到了命运中的厄运和黑暗。这种黑暗把他们带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没有我们所了解的一切,存在的是另外一套规则和秩序。
我所交往的这些盲人朋友们,也许是最接近黎明的人。被抹掉光明并不可怕,只要别心甘情愿地去做黑暗的俘虏。
李玉琼
罗西
李昌君
李玉琼
杨瑜
谢演
树保
志炜
李玉琼
谢演
手
中平,独立摄影师,目前常居北京。
文| 中平
来自界面正午 微博@NoonStory 微信:正午故事
![]() |
一、梦云
“我比原来脆弱多了。原来那么苦我一咬牙就过去了,可现在就特别容易哭。”梦云说着又去和旁边人说话了。听起来像是有病人来了。
这里是他们在郴州的诊所。他们看不见。他们的世界是明暗的一片——看不见建筑,看不见微笑,看不见城市。有的只是微微有些泛着乳白颜色的世界。在遭受厄运时,大部分人会抛弃脆弱这一本能,用盔甲保护自己。但现在的生活似乎重新让她变得既脆弱,又坚强。
上一次见梦云,她刚从盲校毕业一年,在湖南宁乡的一家按摩康复医院里。她当时在临床学习,同时是国家推拿协会会员王凯的助理。五层楼的医院,在宁乡算来已是很不错的了。医院里盲人医师一共四位,有宿舍和食堂,在生活上对梦云是比较方便的。
梦云进入盲校是在1998年。盲校和一般学校不太一样。进去的学生需要拥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得能自己打水,洗衣服等等。梦云进学校时算是年纪比较小的,还比较像个孩子。但即使在盲校,梦云也体验到各种歧视。这也让梦云很长时间变得特别敏感,躲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后来遇到一个对她很好的老师,她才开始融入那里的环境。而那已是4年后了。
刚去康复医院工作时,她非常辛苦。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4小时左右。早上7:50点开始集合,工作到晚上10点多。可梦云却觉得只要能学到东西就无所谓。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她仍然坚持了下来,一直读了大学。然后梦云和王凯结婚了。两年前他们回到梦云的家乡,借钱开了现在的诊所。在全家人的努力下,债务已还掉了一半。
我问梦云是否因为走入社会而开始变化。她沉思了片刻,学校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也再不会穿着校服在教室里读盲文书了。她说:“我觉得我变化得很小,就是变自信了。其实这两段生活都不容易。在学校的初期我经历过很糟糕的状况,刚刚步入社会时也会碰到很多人际关系上的事情,即使和王凯在一起也是要勇气的。”
他们刚在一起时,梦云的家人比较反对。因为王凯是全盲的状态,在生活上是无法照顾梦云的。而梦云多少有那么一点点的视力,这意味着以后都会是梦云去照顾王凯。“当时我妈妈反对,哪怕我松一下口,或者是沉默。我们肯定就吹了。因为我们的婚姻本来就很艰难。可是我没有。”梦云对我说,“但我最怀念的,还是在学校的时候,特别期待周末,几乎都不会出去,等着你们来。”
2006年,湖南某个电台组织了一次在盲校放风筝的活动,我跟着走进了盲校。最开始是因为什么要去呢?梦云也问我。我好奇的是,在他们心中,世界是什么的样子的?然而当我走进学校看到的却是他们随处可见的笑容。触感是他们最灵敏的沟通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与他们交流时,他们总喜欢抓着我的手,直到我走时才会放开。我第一次看到有形的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那时我每个周末都会和一些朋友去看他们。他们喜欢听我们讲述外面的生活,讲各种新奇事物。我们偶尔也会带一些书和音乐。每一次离开,他们总会从教学楼里送到学校门口,抓住我的手问:“下次什么时候来?”走出校门,我还能看到他们站在之前的地方,朝着不知什么方向挥着手。
失去视力意味着什么?这对我们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没有光的世界里,凭着自己仅有的感官感受着一切。惊讶的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忌讳谈论自己的眼睛,甚至在我有意要回避的时候主动说起。他们让我描述各种颜色,让我描述大海、天空,甚至让我描述给他们拍下的照片。很多时候我都会词穷。这些被描述的事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二、谢演
谢演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还有视力的那段时光。
那时她有一只眼睛还保持微弱的视力,为了保全这微弱的视力,要少用眼。然而自懂事起,谢演就对读书有极大热情,但现在,读书可能会让她丢掉仅存的一点视力。为此家里千方百计的去阻止,但她却不想放弃。母亲和她因为这个哭了不知道多少回,最后仍答应了谢演,送她去读书。没多久,她就什么也看不清了。
“其实就两年的时间,但我印象很深刻。我还记得每天写作业的过程。妈妈手把手教我写,我眼睛贴在本子上去看,但我丝毫也不觉得累。现在想起来我也不觉得后悔。我就觉得我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几年后,谢演先是在中医院学按摩,然后被介绍到一个诊所上班。为了上学,她拼命攒钱。就在她攒到将近一个月盲校学费时,噩耗传来,妈妈被查出子宫癌。
癌症不是她们这样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手术及化疗的大笔费用让她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妈妈为了不拖累孩子,坚决不去化疗,还在家里给自己备了一口棺材。
谢演不得不去面对这一切。在处理完母亲的丧事之后,谢演就像是被“痛苦本身的伤害所治愈了一样”。她努力工作,终于进入盲校学习。2008年从盲校毕业后,谢演顺利地进入长沙市按摩医院工作直到现在。
“虽然现在也有现在的问题。但比那个时候轻松多了。”她说,“我现在就想让自己继续学习下去,可是很多我想看的书都没有盲文版,哪怕有电子版也好,我可以用电脑里的朗读软件看,可是这些都太少了。我也梦想以后能有自己的诊所。”
三、志炜
志炜2006年才进入盲校。之前她一直在普通学校上学。虽然一只眼睛全盲,但另外一只靠眼镜能够达到几乎0.2的视力。如今志炜已经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毕业,回到家乡湖南娄底一家私人医院从事中医治疗。因为高学历,他成了医院里最被重用的盲人医师。
志炜进入盲校时,觉得一切都自在了。以前在普通学校,一切都和同学不一样,不能记笔记,班上的活动也和她无关,让她没有存在感。“我觉得在盲校自身价值体现得更加明显。在普通学校,都是我需要别人帮助,但在盲校里因为我有微弱的视力,别人都需要我。”
国内很多公交车都没有规范的报站,盲道也非常糟糕。甚至在盲道上会莫名出现石墩子。这给盲人的出行造成非常大的困扰。志炜那个时候每周都会帮助盲校里的同学出行。“我能帮助到别人,这让我开心。”
可眼镜也给志炜带来不少麻烦,因为这让她看上去“不那么像是盲人”。有次去北京上学,在火车上,人非常多。志炜上车后发现自己的位置被别人坐了。对方称自己身体不好,希望志炜让座给他。可是按照志炜视力的情况,站着从湖南娄底到北京长时间的颠簸会让她难以保持平衡,是很危险的。在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经过的列车乘务员。志炜和列车员交涉说,她的眼睛不好,需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比较安全。列车员居然让他们俩轮流着坐。志伟当时没同意,坚持要自己坐过去。“你知道嘛,周围好安静。”说到这里,志炜哭了起来,“我眼睛不好嘛,可能别人看不出来,就会有人误解。我有时候回忆这个事情,当时火车上那么多座位那多人,为什么要让我去给她让座位? 可是我又觉得我没给她让座位心里好难受.有可能她真的需要帮助。可是我也需要帮助…” 志炜就是这样,小心翼翼地活着,生怕自己伤害到了对方。
也许志炜所代表的,是很大一部分盲人的现状。既渴望被认可,又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所以志伟的梦想是能在40岁时开一个大的公司,能帮助到很多盲人找到工作。
看不见只是一种状态,就像你耳朵不好,你不高,你很胖。这种状态会让人重新去找寻自己的位置。
上面三位都是我在盲校认识的朋友,还有李玉琼,树保,罗西,李昌君,我没有写下来。当然还有更多更多的人,他们因为先天或是后天的灾难,突然遭受到了命运中的厄运和黑暗。这种黑暗把他们带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没有我们所了解的一切,存在的是另外一套规则和秩序。
我所交往的这些盲人朋友们,也许是最接近黎明的人。被抹掉光明并不可怕,只要别心甘情愿地去做黑暗的俘虏。
![]() |
李玉琼
![]() |
罗西
![]() |
李昌君
![]() |
李玉琼
![]() |
杨瑜
![]() |
谢演
![]() |
树保
![]() |
志炜
![]() |
李玉琼
![]() |
谢演
![]() |
手
中平,独立摄影师,目前常居北京。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