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樵拍摄了一些有纹身的朋友,让他们说了说自己眼中的北京
春节刚过那段时间,我就被在微博疯狂转发的一组图片吸引住了:图片一组九张,每张设计都一样,都是抛出同一个问题给被摄者:你的北京什么样?而这些被摄者从事在各行各业,神态姿势各异,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身上全都有纹身。 北京这样的城市既有热爱摇滚乐、艺术、电影的年轻人,更汇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伴;而无论来自本地还是外地,纹身都是他们宣告“脱离管束”最表面、最直接、也最有力量的形式之一。事实上,如果你常年混迹鼓楼你就会明白,近几年这里的纹身店越开越多。经常在胡同走着走着,一拐弯就能发现一家新开的写着“Tattoo Studio”的小店,而身边的朋友突然就去学了一个月的纹身,然后开始拿着针“扎人”;或者以前专业是学油画的、学雕塑的,突然就转身放下画笔,扔下石膏,投身“纹身圈”。 别误会,这篇文章不是要介绍纹身从业者的,虽然我也很想和照片中的这些人聊聊。但是聊之前,我还是先联系了这组照片背后的摄影师李樵,先听听他的创作故事。这组照片里大多还是北京本地的孩子,但李樵正策划把这个项目延伸的更广;把外地甚至外国的朋友都囊括近来。说到底,无论你来自哪里,都可以通过这组照片想到一个问题:当你可以毫无顾忌的去纹身的时候,这个给你带来自由的城市又是什么样?

VICE:你是如何想到拍摄一组这样的图片呢? 李樵:其实刚开始打算拍的时候,我没想那么多。因为从小也热爱音乐也玩乐队什么的,深受亚文化影响,身边的这些朋友也互相都认识,这些年在各自领域都有不小的成绩,算是给我和朋友们的一个纪念吧,这组就是我送给自己和朋友的纪念照。

你是如何想到拍这些身上有纹身的年轻人呢? 因为我本身特别喜欢纹身这种文化,虽然我身上一个纹身都没有,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热爱这个文化。我又观察到现在年轻人有纹身的越来越多了,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流氓、坏人才会纹身。首先,我想让大家了解这种自我的亚文化艺术;其次,我想证明给主流社会看我拍摄的这些大部分人中,都是有着自己的工作、职业,纹身并不影响他们的职业精神和操守,并不是传统有色眼光认为的那样。艺术形式嘛,本来就多种多样,何必以好坏来区分呢,你能说没纹身的就都是好人么?是吧。

其实我看到你的照片中,比如棒球运动员、相声演员和杂志主笔都有纹身,还是挺惊讶的。 对,这就是我们固有的思想,一般吧,大家都会觉得天天坐办公室的白领,相声演员怎么可能会有纹身呢?通过展示他们的纹身我也想表达,北京是个包容的城市,北京孩子属于有理有面大大咧咧那种,自己有什么想法,表明什么态度也不绕弯子,尤其是对亚文化的接受热爱程度我觉得是在大陆地区还是挺拔尖儿的。在这里从事文化工作的人也很多,他们也更容易接受纹身,而且相对其他城市来说,阻力也最小。所以你一般觉得不会有纹身的人反而纹身最多。
说说拍摄经过吧。 其实拍摄很简单,都是最简单的布光,构图上面也没有什么特别技巧,哪个摄影师都可以拍。有的姑娘想要化妆看起来更好看,我就会让我们的化妆师帮她化好,也有的姑娘本身就很擅长,自己化好妆来的。 拍照的时候,我定好位置他们就是在镜头前一站,基本上喜欢的音乐也都一样我知道放什么样的音乐能玩的更嗨一点,边拍边和他们贫一贫。所以我也算得心应手,就跟咱们聚会的时候,哥们儿姐们儿都挺高兴的我随便一拍那劲儿似的。对于人物状态,我让他们随便展现,是什么样的人就展现什么样的性格,所以你就会看到每个人表情、姿势都不一样,不管你是外向、特噪还是内敛、害羞,我都会用镜头真实呈现。比如你上次采访的“三里屯面儿王”阿龟,拍摄的时候就来了兴致,索性直接脱了裤子拍。我喜欢朋友这种真性情。“不拿劲儿,今儿我高兴了我就撒欢儿尽兴”的那种感觉。

后期的设计又是怎样想到的? 最开始想到只有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里,画面太“空”了,所以我想到问每个人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还要能引起人们共鸣,又不会太复杂。不管是提问还是回答都可以用一句话写在图片上。我就找了我们工作室做设计的同事让他给我设计了后面的毛笔字,放名字的红章和放答案的红圈,这样合成后看起来更像一幅画。 我想到身边拍摄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北京人,大家又生活工作在这里,于是“你的北京什么样”特别符合我最初的想法,既能引起共鸣又简洁有态度。

谁的回答让你最满意? 这没法说谁最好什么的,因为每个人关于北京这座城市的想法不同。有的人就特快给我答案,有的人要回家仔细想想或者喝两口再说。但我觉得大家都传达了一个共同的想法:对北京又热爱又厌恶,但谁也离不开这座城市。我想这也是北京最大的魅力所在。往深了想其实就是重新审视下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自我状态,大意上还是想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吧 第一组图片出来后,网友的反应如何? 受欢迎程度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截止现在为止,第一组图片仅在微博被阅读点击了上百万次。我拍给我自己的作品能让更多人看到,特别有成就感,觉得功夫没有白费。因为第一组九个人拍好之前,特别难。我又不想全找我认识的玩音乐的、做纹身的朋友来拍,想这九个人里面包含各行各业,这样信息量够大,图片以一组呈现也显的丰满,所以只好通过朋友的朋友来介绍有纹身的人,但是我又没有任何照片可以给他们展现我的拍摄计划,最开始只能靠描述来说服他们来拍。基本上第一组这老几位都是被“骗”来的。 拍摄完成后,网友通过大量的转发,慢慢认识里面的人的网友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没想到XXX竟然还没有纹身。或者像你这种反应,我总看他写的文章或者我总听他的相声,没想到他竟然有个“半甲”图案,或者一些主流的人们甚至中老年人看了,观念也转变了一些:“哦,原来有纹身的不都是流氓啊。”

你从“自娱自乐”的拍摄中又收获了什么呢? 第一就是我说的成就感,第二就是改变了一些人的看法,或者让一些人大吃一惊。对于我自己,我觉得我让更多人,更多不了解“纹身圈”的人们发现原来纹身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对自己认知上的一种表现,一种自我态度的阐释吧。如果过了10年、20年再回来看我这些照片,也许从“我纪录了一个时代的特定的一些人”这个角度来看也不为过。 这个拍摄计划还会继续进行下去吗? 会,我现在已经拍了五组了,计划拍摄99个人,一共11组。还是希望把各行各业的人群混合在一起发。现在计划拍一些在北京的有纹身的老外,我们胡同前面酒馆的美国哥们儿也给我介绍了几个,但一般多为玩乐队的,我还是希望能找到从事其他行业的有纹身的老外。我还想寻找一些来自其他城市或者乡镇的人们,可能他们不是北京这个城市的人,但这不重要。因为这组图片不仅仅是记录北京人也不仅仅是讨论纹身技术、摄影技术,而是单纯的纪录有纹身的在北京的人们。希望过了很多年人们回头看到这组图片的时候,不管是还留在北京的,或者被北京伤了心走了的,回忆起来这段日子都是无悔的。 更多李樵的同系列作品:






喜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记智利复活节岛难忘的经历之我被狗咬了 (51人喜欢)
- 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和黑帮擦肩而过 (36人喜欢)
- 我在墨尔本的打工生涯:人傻、钱多、速来 (113人喜欢)
- 我在墨尔本的打工生涯:厨房即地狱 (6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