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2》
看了安东尼的《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2》,那天在书架上发现这本书的包装没拆,于是就拆开来看看。
原来我还没看过这本书,我还以为我之前在谁那里借过然后自己后来买的。
翻开一看,对这些内容一点印象都没有,那么就开始看了……
真心觉得这本比《陪3》要写得好啊,内容也比它要充实得多。
一期一会是日本茶道用语,“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则意味仅有一次的相会。
春夏秋冬都会发生很多奇怪的事,唯独夏天发生的事记得最清晰,念念不忘,会不会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多余的蒸发累赘的去掉只剩下精华干练的东西,那些用食指和拇指拉起来以后坚韧柔软的片段,它们在记忆的隧道里,闪闪发光。
真心喜欢过的人,无论之后发生什么也讨厌不起来。
也许没有一种遗忘是我想要的,但是总有一种是最适合的。
现在我又想起你,是不是不是我的大脑在想你?听说肌肉也有记忆,而且远比大脑的记忆长久可靠,所以滑冰选手失忆以后,仍然会滑冰,我就在想,也许是身体在想你吧。而且你看,即使身体不记得,那心也会记得吧,心也是一块肌肉吧。
感情的事总是很难说清,自己一个人太久了,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哪里不好,或者人格有问题,所以人家都成双结对,自己还是孤家寡人。好的恋情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可能是,当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看到的不是自己的丑陋,而是自己的好。
有些东西,你只是觉得重要而已,其实扔了也没什么;有些东西,某一段时间对你很重要,过了那阵子,该扔了就扔了吧。有些东西,你知道就算扔掉了,它的痕迹扔不掉,所以就一直带着。
生命就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明明和生命是不断受伤的过程说的是一回事,可是听起来却充满希望。
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曾经的恋情,发现都不是完完整整、顺顺利利,其中缘由不乏我的任性骄傲和轻浮无知,唯一觉得可以安慰的,就是每次恋爱的时候都是全心全意投入,没有半点儿虚假。这种慰藉很难解释清楚,好像一个四处旅行的收藏家,一边旅行,一边收集令自己心仪的物品,一路下来,我的这些收藏品,样样都不精美。它们都装在我的背包里,我的背包又总是不满,有的时候这些收藏也不会很沉,所以往往寂寞的时候,觉得没有出路的时候,就又带上它们开始一个人的旅程。当它们变得很沉,于是我不得不停下脚步,端视它们,每每这个时候,我和我的收藏品,我们都相形见绌,可是每当我把它们擦拭,分类的时候,总觉得身上好像胃口那个部分被温暖了。
选喜欢的人,好像是做选择题,对了就会加分,错了就扣分,你要对你的选择负责。如果是扣分,不要责怪题意不清,或者是选项中潜在的圈套,毕竟答案是你自己选的,苦乐也是你自己享用。希望我们心脏很强,胆子很大,好好恋爱,荒唐放纵,最后找到真爱。
绝对不是悲观的人,我应该是[快乐元气地活下去]和[如果这样就死了也不错]这两种矛盾世界观的完美综合体。
“我最近有点儿想你,可能是因为最近特别不顺。”“很奇怪,我都是开心的时候会更想你。”
小说写多了,就不爱写散文了。你会开始习惯讲别人的故事,那些藏在心里的东西,不会想拿出来一五一十地和大家分享了。
要找一个以后会一起的人,虽然我不是缺点多多,但是也不完美,真的找到对的人谈何容易,但是总是觉得一定会找到那个人。
人在时间面前太无力,所有一切无所挽留,相机的发明像一个任性的挑衅,成型的是过往的尸骸。
不知道如何爱你,看着你是我唯一的方式。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就能看到你。
我们合影,用照片纪念。我们写日记,用文字纪念。我们拥抱,用温度和力度纪念。我们把头埋在对方头发或者胸里,用味道和声音纪念。我们将和那个人一起的某一段画面和时光在脑子里不断温习,用回忆纪念。后来就想很多人说的时间,让我们淡忘了那个人。忽然想起你的感觉也许并不好受,可是我仍珍惜和你一起时候每一次能制造“纪念”的机会。
我一直相信,当你做了某件正确的事,它就会使你在这个地球上的重量,增加一些,会觉得安全踏实。
现在让我觉得害怕的是,不知道什么地方有阵风,可能是来自某个角落,可能是一个不属于你的人,可能是疾病。
当刮风的时候,它就把你像叶子一样卷起,带你去它想去的地方。
“有九种感觉你才真的在恋爱:生理上的性冲动、美丽的感觉、亲爱的感觉、羡慕及尊敬的感觉、赞许的爱情、受到尊重的自尊、占有欲、行动自由、深重的同情心。”
比七龙珠还难攒。
据说人死的时候能带走的只有回忆。
我觉得,回忆只是在当下影响我们的感受,带不走,也留不下。
人的一生,不会睡几张床,不会随意地睡别人的床,也只会把自己喜欢的人带到自己的床上。
之前有个电影,三更半夜似乎还下着雨,郑秀文在车来车往的大街上拖着男朋友的床,因为她睡那个床垫睡得习惯了。
床很呆板,也很华丽,静静地在那里,似乎对你不主动也不拒绝。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做床,而不是椅子。
也许,当椅子会很甜蜜,又有很多次美好邂逅,可是我更希望有人挂念着我,当那个人累的时候,最想回到我这里,然后放下所有戒备,心满意足地睡着了。
是不是每个人肩上都有一副无形的担子,当你很小的时候,那副担子也很小,所以像考试不及格,或者作业多这样的小事也会烦心,或者觉得好像世界末日一样。
大部分人,随着年纪变大,身上的担子也变强壮了,能负担起更多的事,埋怨不安失落这些东西不是说不痛了不难过了,只是担子大了就能装下了,然后就默默地挑着走。
我的身上也有这么一个担子,随着我去过的地方的距离,遇到的人的数目,经历过的事,它也一点点变得结实了,可是我又觉得,担子结实了也不代表要背负更多。
没人的时候就把担子放下来休息一下,擦擦汗喝点儿水看看沿途风光。
等准备好了,就又可以上路了。
原来我还没看过这本书,我还以为我之前在谁那里借过然后自己后来买的。
翻开一看,对这些内容一点印象都没有,那么就开始看了……
真心觉得这本比《陪3》要写得好啊,内容也比它要充实得多。
一期一会是日本茶道用语,“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则意味仅有一次的相会。
春夏秋冬都会发生很多奇怪的事,唯独夏天发生的事记得最清晰,念念不忘,会不会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多余的蒸发累赘的去掉只剩下精华干练的东西,那些用食指和拇指拉起来以后坚韧柔软的片段,它们在记忆的隧道里,闪闪发光。
真心喜欢过的人,无论之后发生什么也讨厌不起来。
也许没有一种遗忘是我想要的,但是总有一种是最适合的。
现在我又想起你,是不是不是我的大脑在想你?听说肌肉也有记忆,而且远比大脑的记忆长久可靠,所以滑冰选手失忆以后,仍然会滑冰,我就在想,也许是身体在想你吧。而且你看,即使身体不记得,那心也会记得吧,心也是一块肌肉吧。
感情的事总是很难说清,自己一个人太久了,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哪里不好,或者人格有问题,所以人家都成双结对,自己还是孤家寡人。好的恋情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可能是,当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看到的不是自己的丑陋,而是自己的好。
有些东西,你只是觉得重要而已,其实扔了也没什么;有些东西,某一段时间对你很重要,过了那阵子,该扔了就扔了吧。有些东西,你知道就算扔掉了,它的痕迹扔不掉,所以就一直带着。
生命就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明明和生命是不断受伤的过程说的是一回事,可是听起来却充满希望。
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曾经的恋情,发现都不是完完整整、顺顺利利,其中缘由不乏我的任性骄傲和轻浮无知,唯一觉得可以安慰的,就是每次恋爱的时候都是全心全意投入,没有半点儿虚假。这种慰藉很难解释清楚,好像一个四处旅行的收藏家,一边旅行,一边收集令自己心仪的物品,一路下来,我的这些收藏品,样样都不精美。它们都装在我的背包里,我的背包又总是不满,有的时候这些收藏也不会很沉,所以往往寂寞的时候,觉得没有出路的时候,就又带上它们开始一个人的旅程。当它们变得很沉,于是我不得不停下脚步,端视它们,每每这个时候,我和我的收藏品,我们都相形见绌,可是每当我把它们擦拭,分类的时候,总觉得身上好像胃口那个部分被温暖了。
选喜欢的人,好像是做选择题,对了就会加分,错了就扣分,你要对你的选择负责。如果是扣分,不要责怪题意不清,或者是选项中潜在的圈套,毕竟答案是你自己选的,苦乐也是你自己享用。希望我们心脏很强,胆子很大,好好恋爱,荒唐放纵,最后找到真爱。
绝对不是悲观的人,我应该是[快乐元气地活下去]和[如果这样就死了也不错]这两种矛盾世界观的完美综合体。
“我最近有点儿想你,可能是因为最近特别不顺。”“很奇怪,我都是开心的时候会更想你。”
小说写多了,就不爱写散文了。你会开始习惯讲别人的故事,那些藏在心里的东西,不会想拿出来一五一十地和大家分享了。
要找一个以后会一起的人,虽然我不是缺点多多,但是也不完美,真的找到对的人谈何容易,但是总是觉得一定会找到那个人。
人在时间面前太无力,所有一切无所挽留,相机的发明像一个任性的挑衅,成型的是过往的尸骸。
不知道如何爱你,看着你是我唯一的方式。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就能看到你。
我们合影,用照片纪念。我们写日记,用文字纪念。我们拥抱,用温度和力度纪念。我们把头埋在对方头发或者胸里,用味道和声音纪念。我们将和那个人一起的某一段画面和时光在脑子里不断温习,用回忆纪念。后来就想很多人说的时间,让我们淡忘了那个人。忽然想起你的感觉也许并不好受,可是我仍珍惜和你一起时候每一次能制造“纪念”的机会。
我一直相信,当你做了某件正确的事,它就会使你在这个地球上的重量,增加一些,会觉得安全踏实。
现在让我觉得害怕的是,不知道什么地方有阵风,可能是来自某个角落,可能是一个不属于你的人,可能是疾病。
当刮风的时候,它就把你像叶子一样卷起,带你去它想去的地方。
“有九种感觉你才真的在恋爱:生理上的性冲动、美丽的感觉、亲爱的感觉、羡慕及尊敬的感觉、赞许的爱情、受到尊重的自尊、占有欲、行动自由、深重的同情心。”
比七龙珠还难攒。
据说人死的时候能带走的只有回忆。
我觉得,回忆只是在当下影响我们的感受,带不走,也留不下。
人的一生,不会睡几张床,不会随意地睡别人的床,也只会把自己喜欢的人带到自己的床上。
之前有个电影,三更半夜似乎还下着雨,郑秀文在车来车往的大街上拖着男朋友的床,因为她睡那个床垫睡得习惯了。
床很呆板,也很华丽,静静地在那里,似乎对你不主动也不拒绝。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做床,而不是椅子。
也许,当椅子会很甜蜜,又有很多次美好邂逅,可是我更希望有人挂念着我,当那个人累的时候,最想回到我这里,然后放下所有戒备,心满意足地睡着了。
是不是每个人肩上都有一副无形的担子,当你很小的时候,那副担子也很小,所以像考试不及格,或者作业多这样的小事也会烦心,或者觉得好像世界末日一样。
大部分人,随着年纪变大,身上的担子也变强壮了,能负担起更多的事,埋怨不安失落这些东西不是说不痛了不难过了,只是担子大了就能装下了,然后就默默地挑着走。
我的身上也有这么一个担子,随着我去过的地方的距离,遇到的人的数目,经历过的事,它也一点点变得结实了,可是我又觉得,担子结实了也不代表要背负更多。
没人的时候就把担子放下来休息一下,擦擦汗喝点儿水看看沿途风光。
等准备好了,就又可以上路了。
-
Sus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3 1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