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藏小众景点
查看话题 >巴黎莎士比亚书店:因为你出现在太多传奇的回忆里
在周六的巴黎,沿着圣日耳曼大道走,走到但丁路,转弯,视力好的人,便能看见巴黎圣母院的侧影,那些被建筑学家反复念叨的、瘦骨嶙嶙的飞扶垛。若是午后,还能看见索邦大学的学生,从左手边的老教学楼里鱼贯而出。你走上但丁路,无视右手边鳞次栉比的日本漫画店,眼看离圣母院只隔一条塞纳河、一座双桥(pont au double)时,不要急,左转,走出十来步,指着布舍列街37号,一间逼仄小巧的店,对身旁的朋友说:
“那就是莎士比亚书店。”
有的朋友便会大叫一声。
当然,并不是每次都能收获回应的,所以有时要多解释几句。
莎士比亚书店最初的地址,在杜普伊腾路8号,1919年,由来自美国的西尔维娅-比奇开设。两年后,书店搬到奥戴翁路12号。哪位问了:一个美国阿姨,万里迢迢跑巴黎来开一书店,这是什么精神?嗯,激励她开这个书店的,是法国作家阿德里安娜-莫尼尔。她与西尔维娅-比奇,从书店开业之日,同居了36年。这书店可以当是二位阿姨感情的见证。
在1919-1940年间,莎士比亚书店是巴黎在美国的文化中心。本雅明说巴黎是19世纪的首都,五湖四海英雄豪杰都得来,但没个落脚处。惠斯勒先生以前就抱怨,他到巴黎,只好蹲咖啡馆去了。西尔维娅阿姨把书店开着,海明威、艾兹拉-庞德、菲茨杰拉德、斯泰因、曼雷等大师们少年时,就出入于此:
借阅、买书、写作,甚至住宿。大家都不是外人。说是书店,其实好比是个咖啡馆+作家临时宿舍。詹姆斯-乔伊斯把这地方当成他的办公室。
1922年,西尔维娅-比奇帮着出版了乔伊斯的不朽巨作《尤利西斯》。众所周知,这本书最初在美国被禁,于是莎士比亚书店成为《尤利西斯》最初的集中热卖处:这是迄今为止,20世纪书店出版业最传奇的故事之一。
二战打响,德国入侵,1940年6月14日莎士比亚书店宣布关闭。一种传说是,某个德国军官向西尔维娅-比奇索要乔伊斯《芬尼根守灵夜》最后一版的手稿,未遂,于是怒了:“你这书店还开不开了?”——我们现在当然可以说,就把《芬尼根守灵夜》给他呗,那么难的天书,把纳粹看傻了才好呢!
——无论如何,西尔维娅阿姨是个执拗的人,死死不肯。书店就此被关闭了。海明威在大洋彼岸听说了,跌足捶胸。
到1951年,美国人乔治-惠特曼在布舍列街37号,靠近索邦大学,与圣母院隔着塞纳河相望的所在,开了一家书店。惠特曼先生完全依照莎士比亚书店的旧模样打造这个书店,1958年,西尔维娅-比奇与惠特曼先生吃饭时,郑重允诺:
“我将我书店的名字度让给你。”
六年后,1964年,西尔维娅-比奇以77岁高龄逝世,惠特曼先生给他的书店起名为“莎士比亚公司”书店,正式集成了西尔维娅-比奇奶奶的理想。四十年前迎接过海明威们的书店,在20世纪60年代迎来了亨利-米勒、金斯堡等美国大师。当年迷惘的一代在这个书店成长,后来垮掉的一代也在这里找温暖。书店里有13张床铺,供应穷困的美国作者们居住,非正式的统计说:大概有超过四万人借宿在书店中。
2011年,乔治-惠特曼先生以98岁高龄逝世——行善兴学之人,必有后福——他的女儿前来接管了这个书店。值得一提的是:惠特曼先生是如此敬重西尔维娅-比奇女士,于是他的女儿,如今的莎士比亚书店老板,名字叫做西尔维娅-比奇-惠特曼。
周六天气好,我陪一位国内来的老师,又过去了一次。因为是周六,门口游客多,有人排队。负责看门的姑娘说的是英语,跟她说法语,不太会——这真的还是个美国味道的书店。书店里一大片讲英语来朝圣的,大半会涌去柜台,问柜台小哥:
“您这里有《流动的圣节》(《A Moveable Feast》,国内也有译作《不固定的圣节》、《流动的盛宴》等无数译法))卖么?”
“有,就在中间。”
书店挺窄,正中靠左廊一排按例搁经典书。《艾玛》、《包法利夫人》、《堂吉诃德》、《老人与海》之类,中间夹着两本《流动的圣节》。其中一个版本,封面是海明威当年在莎士比亚书店门口拍的照片。书店真是经营有道。同去的老师买了,去柜台,柜台小哥问要不要刻章?当然要啦。
出莎士比亚书店右转再右转走一会儿,便是索邦大学。再走过去,就上圣日耳曼大道,离圣米榭勒也不远。1957年28岁、正在为《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操碎了心的马尔克斯,就在这一带遇到海明威的。当然,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最初的莎士比亚书店是什么样子呢?海明威在《流动的圣节》里如是说:
“在那条寒风凛冽的街道上,这可是个温暖舒适的去处。
冬天生起一只大火炉,屋里摆着桌子、书架……
西尔维娅的脸线条分明,表情十分活泼,褐色的两眼像小动物的眼珠似地骨碌碌打转,像小姑娘一样充满笑意……
她对人和蔼可亲,性情十分开朗,爱关心别人的事……
她说我可以等有钱时再叫保证金……说我想借几本书就借几本。”
“钱你方便时候再给,什么时候都行。”当年,西尔维娅对当时穷愁潦倒、家里连个浴室都没有的海明威如是说。
“乔伊斯大概黄昏时来。”
就跟唠家常一样。
这就是那个时代,是乔伊斯还没有踏入不朽、庞德还在为诗集出版努力、海明威还没出版自己第一本小说的时代,西尔维娅-比奇和莎士比亚书店就是这些美国人的后盾,是冬日温暖的去处,是美国文化在巴黎的心。莎士比亚书店与那个时代共同造就了一批伟大人物,最后,因为出现在这些人的集体传奇回忆中,终于令自己也成为了传奇。当初海明威回去家里,对他妻子说“我们可以读到全世界的书了”,他的妻子哈德利,当时还不知道几年后海明威会变心,正温存着与海明威那贫穷、简单又温暖的爱情生活,用这么一句话,总结了那个伍迪-艾伦用一整部《午夜巴黎》来致敬的,那些伟大人物正年轻、贫穷却野心勃勃得很纯正的黄金时代:
“我们能找到这个书店,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那就是莎士比亚书店。”
有的朋友便会大叫一声。
当然,并不是每次都能收获回应的,所以有时要多解释几句。
![]() |
莎士比亚书店最初的地址,在杜普伊腾路8号,1919年,由来自美国的西尔维娅-比奇开设。两年后,书店搬到奥戴翁路12号。哪位问了:一个美国阿姨,万里迢迢跑巴黎来开一书店,这是什么精神?嗯,激励她开这个书店的,是法国作家阿德里安娜-莫尼尔。她与西尔维娅-比奇,从书店开业之日,同居了36年。这书店可以当是二位阿姨感情的见证。
在1919-1940年间,莎士比亚书店是巴黎在美国的文化中心。本雅明说巴黎是19世纪的首都,五湖四海英雄豪杰都得来,但没个落脚处。惠斯勒先生以前就抱怨,他到巴黎,只好蹲咖啡馆去了。西尔维娅阿姨把书店开着,海明威、艾兹拉-庞德、菲茨杰拉德、斯泰因、曼雷等大师们少年时,就出入于此:
借阅、买书、写作,甚至住宿。大家都不是外人。说是书店,其实好比是个咖啡馆+作家临时宿舍。詹姆斯-乔伊斯把这地方当成他的办公室。
1922年,西尔维娅-比奇帮着出版了乔伊斯的不朽巨作《尤利西斯》。众所周知,这本书最初在美国被禁,于是莎士比亚书店成为《尤利西斯》最初的集中热卖处:这是迄今为止,20世纪书店出版业最传奇的故事之一。
二战打响,德国入侵,1940年6月14日莎士比亚书店宣布关闭。一种传说是,某个德国军官向西尔维娅-比奇索要乔伊斯《芬尼根守灵夜》最后一版的手稿,未遂,于是怒了:“你这书店还开不开了?”——我们现在当然可以说,就把《芬尼根守灵夜》给他呗,那么难的天书,把纳粹看傻了才好呢!
——无论如何,西尔维娅阿姨是个执拗的人,死死不肯。书店就此被关闭了。海明威在大洋彼岸听说了,跌足捶胸。
到1951年,美国人乔治-惠特曼在布舍列街37号,靠近索邦大学,与圣母院隔着塞纳河相望的所在,开了一家书店。惠特曼先生完全依照莎士比亚书店的旧模样打造这个书店,1958年,西尔维娅-比奇与惠特曼先生吃饭时,郑重允诺:
“我将我书店的名字度让给你。”
六年后,1964年,西尔维娅-比奇以77岁高龄逝世,惠特曼先生给他的书店起名为“莎士比亚公司”书店,正式集成了西尔维娅-比奇奶奶的理想。四十年前迎接过海明威们的书店,在20世纪60年代迎来了亨利-米勒、金斯堡等美国大师。当年迷惘的一代在这个书店成长,后来垮掉的一代也在这里找温暖。书店里有13张床铺,供应穷困的美国作者们居住,非正式的统计说:大概有超过四万人借宿在书店中。
2011年,乔治-惠特曼先生以98岁高龄逝世——行善兴学之人,必有后福——他的女儿前来接管了这个书店。值得一提的是:惠特曼先生是如此敬重西尔维娅-比奇女士,于是他的女儿,如今的莎士比亚书店老板,名字叫做西尔维娅-比奇-惠特曼。
![]() |
周六天气好,我陪一位国内来的老师,又过去了一次。因为是周六,门口游客多,有人排队。负责看门的姑娘说的是英语,跟她说法语,不太会——这真的还是个美国味道的书店。书店里一大片讲英语来朝圣的,大半会涌去柜台,问柜台小哥:
“您这里有《流动的圣节》(《A Moveable Feast》,国内也有译作《不固定的圣节》、《流动的盛宴》等无数译法))卖么?”
“有,就在中间。”
书店挺窄,正中靠左廊一排按例搁经典书。《艾玛》、《包法利夫人》、《堂吉诃德》、《老人与海》之类,中间夹着两本《流动的圣节》。其中一个版本,封面是海明威当年在莎士比亚书店门口拍的照片。书店真是经营有道。同去的老师买了,去柜台,柜台小哥问要不要刻章?当然要啦。
出莎士比亚书店右转再右转走一会儿,便是索邦大学。再走过去,就上圣日耳曼大道,离圣米榭勒也不远。1957年28岁、正在为《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操碎了心的马尔克斯,就在这一带遇到海明威的。当然,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最初的莎士比亚书店是什么样子呢?海明威在《流动的圣节》里如是说:
“在那条寒风凛冽的街道上,这可是个温暖舒适的去处。
冬天生起一只大火炉,屋里摆着桌子、书架……
西尔维娅的脸线条分明,表情十分活泼,褐色的两眼像小动物的眼珠似地骨碌碌打转,像小姑娘一样充满笑意……
她对人和蔼可亲,性情十分开朗,爱关心别人的事……
她说我可以等有钱时再叫保证金……说我想借几本书就借几本。”
“钱你方便时候再给,什么时候都行。”当年,西尔维娅对当时穷愁潦倒、家里连个浴室都没有的海明威如是说。
“乔伊斯大概黄昏时来。”
就跟唠家常一样。
这就是那个时代,是乔伊斯还没有踏入不朽、庞德还在为诗集出版努力、海明威还没出版自己第一本小说的时代,西尔维娅-比奇和莎士比亚书店就是这些美国人的后盾,是冬日温暖的去处,是美国文化在巴黎的心。莎士比亚书店与那个时代共同造就了一批伟大人物,最后,因为出现在这些人的集体传奇回忆中,终于令自己也成为了传奇。当初海明威回去家里,对他妻子说“我们可以读到全世界的书了”,他的妻子哈德利,当时还不知道几年后海明威会变心,正温存着与海明威那贫穷、简单又温暖的爱情生活,用这么一句话,总结了那个伍迪-艾伦用一整部《午夜巴黎》来致敬的,那些伟大人物正年轻、贫穷却野心勃勃得很纯正的黄金时代:
“我们能找到这个书店,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 |
-
山芋记🎄🍉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14 12:06:34
-
皮特的兔子洞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31 21:43:43
-
回声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4 19:45:29
-
卦中有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6 16:08:43
-
竹驹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8 14:33:53
-
xson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09 23:52:55
-
doub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6 01:36:14
-
听说小李并不是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12 22:30:21
-
温柔的彗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12 18:54:07
-
闻多华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11 17:11:29
-
杨勺勺。。。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6 05:05:58
-
purelidark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0 17:16:35
-
思佳Kr·欧妮🇰🇷韩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7 22:08:02
-
妄想者的恰恰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3 06:18:55
-
绵瓜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2 21:01:07
-
等等家的魚兒娘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1 22:42:06
-
木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1 13:14:34
-
小柏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0 22:47:26
-
豆友160384267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0 18:19:47
-
三土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9 07:52:12
-
白日梦游症患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8 15:59:40
-
安东尼奥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7 16:36:19
-
微生漪澜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6 20:37:38
-
Misanthropos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6 15:56:21
-
立羽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5 11:36:37
-
三松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5 09:55:38
-
菜菜🤯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6 06:17:15
-
哲。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2 09:32:23
-
Francesc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9 09:18:57
-
迷失的精灵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4 15:21:04
-
浅草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7 10:45:19
-
凞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5 14:15:59
-
司马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3 16:18:06
-
一朵小面码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9 21:27:34
-
Ms.Pheebs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8 19:38:47
-
Sus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8 08:29:29
-
芝麻糊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6 16:28:57
-
北极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3 10:44:44
-
亻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0 13:15:08
-
Terren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0 17:24:14
-
不下雨的伦敦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2 17:48:18
-
得色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9 19:13:12
-
陌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7 13:12:37
-
格拉屎的二手毒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6 04:01:1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3 09:05:52
-
大眼小公举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19 03:18:37
-
母神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16 09:48:58
-
blue eyes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14 22:39:50
-
narciss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11 13:14:04
-
Moonfa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8 21:30:08
-
wenying_wu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5 12:32:28
-
6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4 16:20:24
-
喝红牛的女孩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4 09:38:16
-
棉袄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3 21:47:31
-
不得志小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3 14:47:27
-
榛波椰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3 09:32:14
-
午夜的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3 09:26:56
-
ludwig666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3 01:47:59
-
七个梨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3 01:24:17
-
番‖玻璃动物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3 00:31:44
-
豆友137055585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23:32:19
-
LJY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21:22:0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18:43:44
-
Eudem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18:39:25
-
卡帕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18:39:00
-
横竖横竖横竖横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14:17:10
-
艾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12:13:53
-
埔上花园园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11:19:12
-
ᴀ ɴ ᴏ ᴛ ʜ 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09:46:04
-
咸鱼野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02:44:33
-
Ela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00:55:3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1 23:51:48
-
Silhouett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1 19:35:17
-
糖伯猪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1 05:57:35
-
迹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1 04:12:3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23:49:05
-
Ele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22:58:56
-
静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19:56:53
-
Haruk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19:48:19
-
穆清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18:43:56
-
胖狄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17:41:09
-
pollyzhenzh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17:20:39
-
笑鸥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12:27:43
-
Paol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12:27:38
-
恒辰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12:12:46
-
渊渟岳立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07:16:37
-
Tiffan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06:30:24
-
Palme d’Orang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01:29:26
-
听夏合十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00:40:13
-
义阳书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23:57:03
-
Ulysseus 2.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22:45:49
-
JF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21:50:00
-
Moon-Fly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21:16:16
-
蓝莓之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19:56:26
-
当时的弧矢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19:28:23
-
望春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19:18:35
-
lc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11:39:23
-
麦田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11:23:26
-
惺惺惺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10:26:37
-
萨沫是西瓜味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29 23: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