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深宏地质博物馆装饰布展案例——河南林虑山地质博物馆
河南红旗渠林虑山地质博物馆位于林州市区西北部、林虑大道与长安路交汇处,与林州市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三馆合一。地质博物馆为其西侧一楼。地质博物馆布展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为序厅、地球厅、地史演变厅、地质环境厅、科普影视厅、北雄风光厅、红旗渠厅、民风民俗厅等8个展厅。
地质博物馆平面布局图
地质博物馆与城市科普馆相结合,使地质博物馆成为广大游客了解和认识林州的窗口,当地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博物馆布展以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史及林州地区地质演变历史为轴线展开设计,通过展板、模型、场景与高科技电子模拟、标本等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与地质公园相关的地学基础知识、林州特色的地质景观,红旗渠地区的地层结构、并从地学角度诠释了林州地区缺水的根源、特殊的地质条件给修渠带来的巨大困难以及红旗渠给林州带来的巨大变化,进而使人们从更深层的角度认识红旗渠精神产生的基础。
地史演变厅
北熊风光厅
地质公园科普影视馆
地质公园科普影视馆位于地质博物馆内,为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厅,面积约80平方米。
景点(景物)解说牌
公园共建设景点(景物)解说牌共75块,主要分布于络丝潭(16块)、红旗渠(18块)、桃花谷(20块)、王相岩(14块)、太行隧道科普观景台7块等科普线路及景点。
解说牌内容包括对太行大峡谷地层、岩石、构造、峡谷地貌等现象。
2015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旅游地学30周年及地质公园15周年纪念报告会及表彰大会上,河南深宏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获评地质公园规划设计展览展示优秀单位。河南深宏在过去的十年未完成了河南焦作、河南王屋山、河南红旗渠、河南金刚台、河南永城等地质公园的总体规划和景观规划设计;完成了河南地质博物馆、河北武安地质博物馆、河南林虑山、河南嵖岈山、河南王屋山、河南芒砀山等地质公园博物馆展示方案及标识系统建设工作,成绩显著,成果丰硕,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土资源部、河南省国土厅等各级专家领导的肯定,为河南省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知识科普,及开展地学旅游,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
地质博物馆平面布局图
地质博物馆与城市科普馆相结合,使地质博物馆成为广大游客了解和认识林州的窗口,当地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博物馆布展以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史及林州地区地质演变历史为轴线展开设计,通过展板、模型、场景与高科技电子模拟、标本等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与地质公园相关的地学基础知识、林州特色的地质景观,红旗渠地区的地层结构、并从地学角度诠释了林州地区缺水的根源、特殊的地质条件给修渠带来的巨大困难以及红旗渠给林州带来的巨大变化,进而使人们从更深层的角度认识红旗渠精神产生的基础。
![]() |
地史演变厅
![]() |
北熊风光厅
地质公园科普影视馆
![]() |
地质公园科普影视馆位于地质博物馆内,为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厅,面积约80平方米。
景点(景物)解说牌
公园共建设景点(景物)解说牌共75块,主要分布于络丝潭(16块)、红旗渠(18块)、桃花谷(20块)、王相岩(14块)、太行隧道科普观景台7块等科普线路及景点。
![]() |
解说牌内容包括对太行大峡谷地层、岩石、构造、峡谷地貌等现象。
2015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旅游地学30周年及地质公园15周年纪念报告会及表彰大会上,河南深宏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获评地质公园规划设计展览展示优秀单位。河南深宏在过去的十年未完成了河南焦作、河南王屋山、河南红旗渠、河南金刚台、河南永城等地质公园的总体规划和景观规划设计;完成了河南地质博物馆、河北武安地质博物馆、河南林虑山、河南嵖岈山、河南王屋山、河南芒砀山等地质公园博物馆展示方案及标识系统建设工作,成绩显著,成果丰硕,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土资源部、河南省国土厅等各级专家领导的肯定,为河南省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知识科普,及开展地学旅游,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