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日记-窗外的榕树
5月13日
上午9点和同事汪炼炼在新生儿科与林护长约见,详细了解科室两个“弃婴”的情况。一个“邓邓”,妈妈生产后就消失了,至今七个月了,没有出现过,留下的电话号码打不通。邓邓新生儿科的小床早都睡不下了,科室医生为他买个大床,衣服也是医护人员给买的,他长得特别可爱,我在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微信群里看到有几个护士相约着去看他,都喜欢的不得了。尤其是再通过媒体的曝光,不少爱心人士也为他而来,希望领养。可医院也没有权限,报警送往市福利院也不符合条件,说有生身母亲的信息,不算弃婴。另一个“大头婴”,被父母遗弃在医院也将近半年了,相对比较危急,据护长说如果不赶快做手术就有生命危险,希望社工跟进做家访,尽快让家长签字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两个案子,邓邓仅有妈妈的身份信息和停机的号码。大头婴除了父母的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码还有在深的居住地址。了解清楚两个案子的背景后,回办公室和同事商量解决策略。
权衡两个案子的急缓和背景信息,先紧急介入“大头婴”,先是拨打了留下的两个电话号码,预料之中停机状态,后根据留的居住地址搜寻了所属的社区服务中心,计划通过中心社工家访了解家庭信息,在确定下一步介入计划。通过认识的督导找到了该社区服务中心的黄主任,沟通很好,说10点回复我。接下来就琢磨邓邓案子,既然妈妈找不到,能不能联系到妈妈老家的人,通过他们再联系妈妈。我尝试根据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在网上搜,想确定妈妈是哪里人。身份证的信息查证是江西宜春樟树人。我让炼炼给我查找樟树公安局的联系方式。想通过他们在确定具体的户籍地址。我拨通樟树公安局后,表明身份,说清事由,民警服务态度很好,不到一分钟报给我具体的户籍地址和门牌号。根据地址,炼炼再次帮我搜寻户籍所在的社区工作站联系方式,电话接通后,介绍了将近一分钟,甚至让其网上搜寻确认我的说的信息,那边工作人员才相信,帮我查了一下确定这个人户籍在他们社区,说人手紧张,现在调不开人,下午帮我去查找一下。放下电话,虽然还没有确定最终结果,但是已经很开心。十点多了电话给服务中心的黄主任,了解大头婴的家访情况,说她刚想给我打电话,找到他们家了,但是家里没有人,根据门口的水电费和物业费单据推测可能三个月之久没有住人了,另外在社区工作站找到了住户之前留的号码,还有一个翠竹的地址,仅此,也比较无奈。我试一下黄社工给我的号码关机状态。没有其他办法了,静等下午邓邓案子的好消息。
下午,三点多我便打电话给那边的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告诉我根据之前的户籍地址查的住户没有这个人,现居住的一家姓王,不认识这个人。我问其原因,告诉我可能之前的地址重新编整过一次,现在乱了,我问有没有可能再找到,说找不到,后来又给我了一个电话号码,说可能是她亲戚的。挂了电话我就赶紧这个邓姓的亲戚打电话,关机状态,琢磨着估计没戏了,感觉到手的线索就这样再次断了,有些失落。
再次回到大头婴的案子,根据黄社工提供的地址搜到翠竹路的地址是一家物业公司,电话通后说没有这个卢姓的夫妇,也不认识,没听过。不得已,再次故技重施,搜到大头婴爸爸的老家,民警态度已然较好,说户籍已经转出到深圳了,给了深圳的转入户籍地址,辖区的民警相比上两个地方态度较差,比较官方,让找上级。再次确认了一下地址就是病历上的,没有新的信息,到此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
5月18日
周一在机构值班,中午想起了一个江西深圳考察学习班的人余老师,他是上饶民政局专门负责社工服务,想通过他看体制里的途径能不能找到一些邓邓妈妈的信息。我通过QQ留言,余老师下午五点回复找到邓邓妈妈的信息,有我没有的信息内容,甚至包括她丈夫的信息。我们商量,暂且不与其丈夫联系,担心有其他状况,计划尽可能联系她的父母。确定好跟进策略,接下来余老师委托樟树民政局同事跟踪,让我等消息。
5月21日
上午肿瘤内科探访,跟进彭案主,宫颈癌已转移至腹部,现在化疗效果不好,仅是维持治疗。进病房时她半躺在床上,正和一个病友聊天,她的病床挨着窗户,窗子打得很开,大风摇摆着榕树,刷刷的,感觉很舒服。她说每次入院都和何医生申请住这个床,但不是每次都这样幸运。生病前感觉周围一切没有什么,生病后感觉周围的一切那么的美,现在半天都躺在床上看窗外绿绿的树叶,越看越美,病房有一个家属附和着生病后让人看清楚什么最重要,但是有点晚了,说的我有些不舒服。我们正说到上次在办公室会谈她的两个小心愿(给儿子和丈夫各买一身衣服,给老公买一个电脑,老公本来内向,怕自己走了一个人呆着无聊,有个电脑上上网打发时间也好)时,她老公来了,上的夜班,七点多下班,八点做好饭,急急地吃过,没来及休息就带过来了,下午四点多又要赶回去上班。说着坐在床边,瞅着彭。我大概说了一下用怎么样的方式完成他们小愿望,项目规定不能给钱,只能给物品,电脑好办可以网上购买,衣服比较麻烦,彭现在不方便走,社工也不知道小孩的尺寸,建议拿掌上电脑网店挑选,选好后社工下单。彭和丈夫也同意这种形式。
下午,我们在办公室开会商量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根据我们的权限和项目原则只能如此,让炼炼在病房问了彭希望的电脑尺寸和颜色,定了后就下单,提醒周五可以送到。
5月25日
我和余老师联系,据委托当地社区工作站的社工反馈的信息,邓邓妈妈的户口是挂在亲戚的户口上,和丈夫离婚四五年了,之前有两个孩子判给爸爸,好久没有往来,据说四年前去东莞打工了,这与护长提供的产检在东莞做的信息符合,父母住在乡下距离樟树市六七十公里,余老师计划安排一下手头上的工作,亲自去家访,这在我比较放心。
5月26日
新生儿科与护长约见,简单的汇报了两个案子的进展。大头婴情况不乐观,主治医生讲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目前没有办法了,即使父母出现了,也没救了。就只能等着······
上午9点和同事汪炼炼在新生儿科与林护长约见,详细了解科室两个“弃婴”的情况。一个“邓邓”,妈妈生产后就消失了,至今七个月了,没有出现过,留下的电话号码打不通。邓邓新生儿科的小床早都睡不下了,科室医生为他买个大床,衣服也是医护人员给买的,他长得特别可爱,我在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微信群里看到有几个护士相约着去看他,都喜欢的不得了。尤其是再通过媒体的曝光,不少爱心人士也为他而来,希望领养。可医院也没有权限,报警送往市福利院也不符合条件,说有生身母亲的信息,不算弃婴。另一个“大头婴”,被父母遗弃在医院也将近半年了,相对比较危急,据护长说如果不赶快做手术就有生命危险,希望社工跟进做家访,尽快让家长签字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两个案子,邓邓仅有妈妈的身份信息和停机的号码。大头婴除了父母的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码还有在深的居住地址。了解清楚两个案子的背景后,回办公室和同事商量解决策略。
权衡两个案子的急缓和背景信息,先紧急介入“大头婴”,先是拨打了留下的两个电话号码,预料之中停机状态,后根据留的居住地址搜寻了所属的社区服务中心,计划通过中心社工家访了解家庭信息,在确定下一步介入计划。通过认识的督导找到了该社区服务中心的黄主任,沟通很好,说10点回复我。接下来就琢磨邓邓案子,既然妈妈找不到,能不能联系到妈妈老家的人,通过他们再联系妈妈。我尝试根据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在网上搜,想确定妈妈是哪里人。身份证的信息查证是江西宜春樟树人。我让炼炼给我查找樟树公安局的联系方式。想通过他们在确定具体的户籍地址。我拨通樟树公安局后,表明身份,说清事由,民警服务态度很好,不到一分钟报给我具体的户籍地址和门牌号。根据地址,炼炼再次帮我搜寻户籍所在的社区工作站联系方式,电话接通后,介绍了将近一分钟,甚至让其网上搜寻确认我的说的信息,那边工作人员才相信,帮我查了一下确定这个人户籍在他们社区,说人手紧张,现在调不开人,下午帮我去查找一下。放下电话,虽然还没有确定最终结果,但是已经很开心。十点多了电话给服务中心的黄主任,了解大头婴的家访情况,说她刚想给我打电话,找到他们家了,但是家里没有人,根据门口的水电费和物业费单据推测可能三个月之久没有住人了,另外在社区工作站找到了住户之前留的号码,还有一个翠竹的地址,仅此,也比较无奈。我试一下黄社工给我的号码关机状态。没有其他办法了,静等下午邓邓案子的好消息。
下午,三点多我便打电话给那边的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告诉我根据之前的户籍地址查的住户没有这个人,现居住的一家姓王,不认识这个人。我问其原因,告诉我可能之前的地址重新编整过一次,现在乱了,我问有没有可能再找到,说找不到,后来又给我了一个电话号码,说可能是她亲戚的。挂了电话我就赶紧这个邓姓的亲戚打电话,关机状态,琢磨着估计没戏了,感觉到手的线索就这样再次断了,有些失落。
再次回到大头婴的案子,根据黄社工提供的地址搜到翠竹路的地址是一家物业公司,电话通后说没有这个卢姓的夫妇,也不认识,没听过。不得已,再次故技重施,搜到大头婴爸爸的老家,民警态度已然较好,说户籍已经转出到深圳了,给了深圳的转入户籍地址,辖区的民警相比上两个地方态度较差,比较官方,让找上级。再次确认了一下地址就是病历上的,没有新的信息,到此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
5月18日
周一在机构值班,中午想起了一个江西深圳考察学习班的人余老师,他是上饶民政局专门负责社工服务,想通过他看体制里的途径能不能找到一些邓邓妈妈的信息。我通过QQ留言,余老师下午五点回复找到邓邓妈妈的信息,有我没有的信息内容,甚至包括她丈夫的信息。我们商量,暂且不与其丈夫联系,担心有其他状况,计划尽可能联系她的父母。确定好跟进策略,接下来余老师委托樟树民政局同事跟踪,让我等消息。
5月21日
![]() |
上午肿瘤内科探访,跟进彭案主,宫颈癌已转移至腹部,现在化疗效果不好,仅是维持治疗。进病房时她半躺在床上,正和一个病友聊天,她的病床挨着窗户,窗子打得很开,大风摇摆着榕树,刷刷的,感觉很舒服。她说每次入院都和何医生申请住这个床,但不是每次都这样幸运。生病前感觉周围一切没有什么,生病后感觉周围的一切那么的美,现在半天都躺在床上看窗外绿绿的树叶,越看越美,病房有一个家属附和着生病后让人看清楚什么最重要,但是有点晚了,说的我有些不舒服。我们正说到上次在办公室会谈她的两个小心愿(给儿子和丈夫各买一身衣服,给老公买一个电脑,老公本来内向,怕自己走了一个人呆着无聊,有个电脑上上网打发时间也好)时,她老公来了,上的夜班,七点多下班,八点做好饭,急急地吃过,没来及休息就带过来了,下午四点多又要赶回去上班。说着坐在床边,瞅着彭。我大概说了一下用怎么样的方式完成他们小愿望,项目规定不能给钱,只能给物品,电脑好办可以网上购买,衣服比较麻烦,彭现在不方便走,社工也不知道小孩的尺寸,建议拿掌上电脑网店挑选,选好后社工下单。彭和丈夫也同意这种形式。
下午,我们在办公室开会商量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根据我们的权限和项目原则只能如此,让炼炼在病房问了彭希望的电脑尺寸和颜色,定了后就下单,提醒周五可以送到。
5月25日
我和余老师联系,据委托当地社区工作站的社工反馈的信息,邓邓妈妈的户口是挂在亲戚的户口上,和丈夫离婚四五年了,之前有两个孩子判给爸爸,好久没有往来,据说四年前去东莞打工了,这与护长提供的产检在东莞做的信息符合,父母住在乡下距离樟树市六七十公里,余老师计划安排一下手头上的工作,亲自去家访,这在我比较放心。
5月26日
新生儿科与护长约见,简单的汇报了两个案子的进展。大头婴情况不乐观,主治医生讲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目前没有办法了,即使父母出现了,也没救了。就只能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