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何欢? 死有何惧—生死与轮回”----小册节录
. 近日由于查找一词, 找到一本由演讲收录成稿的文字小册, 读后有感, 抄录片段如下. 1. 儒家 孔子是生的哲学家, 他研究人生, 人如何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重视「仁、义、礼、智、信」, 讲求礼貌和服饰等. 要讲主客大小、尊卑关系、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和朋友有义等. 此外, 儒家也讲求丧礼例如要守丧三年, …..女子无才便是, 男女授受不亲, 女小缠小脚等, 也造成社会上的士农工商的阶级对立, 所谓「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儒家把人分为各式各样的等级及规矩来约束, 对一个人的生活幸福不见得是最好, 但对于统治者用来统治老百姓是最好的. 它讲究伦理讲究礼义, 例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亡」. 孔子只重视生, 只谈生不谈死后的问题, 也不主张怪力乱神, …..他强调的是社会人的生活方式, 也可以说是个社会科学家. 2. 道家 道家认为有生必有死, 无生就无死, 强调生死是一种自然垷象, …道家和儒家不同, 道家不穿西装不结领带不戴手银或戒指, 也不一定要交朋友, 不一定要有名有地位; 很自然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什么就吃什么, 生活力求自然, 房子也不一要高楼, 树下山洞或地上都可以睡. 他们强调的是自由自在, 逍遥自得的自然人生活. 所以, 站在自然人的立场, 他们想活得自在, 不想当领导当大官….不在乎名利地位, 也不想升官发财等, 这些都是道家的生活方式, 道家称这种人才是「真人」. 儒的生活方式从道家来看是个「假人」, 例如为别人而活, 为皇帝而活, 为升官而活, 为赚钱而活, 为事业而活, 还有沽名钓誉. 孔也也讲名誉不是吗? 道家的基本理论是「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所以, 讲自然哲学之道. 他认为人不要有人为, 例如虚伪讲礼义讲道德等, 因为他们认些人为因素都是不好的, 会使人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着, 他认为孔子讲「仁、义、礼、智、信」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好, 妨碍他人的幸福快乐及自由自在, 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 要快乐要幸福一定要自然地生活着, 一切力求自然. 3. 墨家 墨家主张有鬼神论, 他们认为宇宙间有鬼神存在. 墨家有点接近佛家讲「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例如主张你的父母也是我的父母, 天下的父母也都是我的父母. 然而, 儒家讲有等级的「爱」, 例如这是我的太太这是我的父母, 这是他的太太这是他的父母, 所以儒家批评墨家是无君无父. 行走江湖的侠客均属墨家的思想, 例如水浒传108条好汉都不怕死, 因为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换句话说, 人死了以后不久就会再投胎转生, 没什么好可怕的. ….墨家不分等级, 不自私, 不怕死, 犠牲奉献, 犠牲自己成全别人, 而且有民族义观念….例如四海之内皆兄弟, 朋友有通财之义不分彼此. 很可惜的是, 我国墨家的思想在整个历史没有成为主流, 主流是儒家. 4. 佛家 虽然一般人都有同情心慈悲心, 但通常我们只爱有缘的人, 例如父母, 先生, 太太, 孩子, 老师及学生等等, 而跟我们无缘或不认识的人很少会去爱他, 这是所谓的「有缘小慈」. 然而, 佛教讲「无缘大慈」以及「同体大悲」. 所谓「无缘大慈」, 就是不只有爱有缘的人, 而是爱天下所有人. 不管我们认不认识, 有缘或无缘都要爱他们, 因为佛教谓「众生平等」, 就是牛马狗猪鸡鸭等也都要爱他们, 所以佛教不主张杀生. 所以这叫「无缘大慈」, 无尽的慈悲, 无尽的爱心, 无尽的施舍等都包括在内. 所谓「同体大悲」, 就是所有的众生都与我同体, 例如别人的快乐也是我的快乐, 别人的痛苦不幸也是我的痛苦不幸. 东南亚海啸, 汶川地震, 日本地震都会起恻隠之心, 怜悯之心, 大家去捐钱捐物出力, 这就是同体大悲. 也讲「慈悲喜舍」, 把我的东西都给别人. 5. 回教及基督徒 回教及基督教均讲「博爱」. 像中东的战争, 那些战士们不怕死, 因为根据他们的信仰, 人活着就是为了「阿拉」, 为阿拉死才能上天堂才是最光荣的. 基督教圣经虽然没有明显提到生命轮回的问题, 据考证来是讲轮回的, 但是到了罗马君士坦殅的记载才从圣经上删除, 因为他们认人有轮回转世不好, 对人不好控制. 但在许多警示文字中领略到轮回的道理, 显然耶稣在暗示人是有轮回的. 6. 依灵学观点, 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点, 而是人类舍弃肉体和智慧, 只剩下灵魂而进入灵界. 换句话说, 死亡就是新灵魂的诞生…..灵魂是不死的. 灵魂是不断在轮回且有因果关系,我们每天所做的善行和所积的功德, 在灵界中都有功德官在做记录, 种善因有好报, 种恶因就会有恶报, 如你想自杀就会死, 如喝太多酒吸太多烟就会死. 简单的说, 你要不要过着幸福的人生,可以自己选择, 你有自主权, 不管前世, 今生或来生. 7. 在佛教讲人的身体就像物质上的一张纸会破, 最重要的是, 死是一个躯壳的破坏而已, 或说一份包装纸的废弃, 灵魂像礼物, 肉体像包装纸, 包装纸废弃了礼物仍然是存在的. 再说, 肉体也像盏日光灯, 用久了日光灯会坏, 灵魂就像电一样永远存在, 再换一个新的灯还会再亮, 只是不同的灯具而已. 8. 要相信灵是存在的, 必需要有所谓的「灵言」、「灵视」、「灵听」或「灵感」(俗称第六感)等才能发现它, 体验它的存在性及真实性. 一般而, 重视物质或现实生活的人比较不容体会它的存在. 人的灵魂包括大灵、小灵、元神、三魂它魄和守护神. 9. 现在的科学或医无法证明灵魂的真相, 因此大多认为癌症和脑瘤是由于细胞突变或异常加而引起的. 但站在灵学的角度来看, 疾病发的原因不完全是由疲劳、感染等物理因素, 约有百分之七十为灵魂的干扰所引起的现象, 例如原因不明、定时发作、和久治不愈等. 10. 灵魂和人一样具有记忆功能, 大多数的人一旦世投宿在下一个人的肉体时, 通常做为灵魂的记忆口就封闭了, 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前世记忆. 但是有些人会突然想起自己一生所没看过、听过的人、事或物等, 这是因为有时候投宿在人体中的灵魂, 将灵魂本身的记忆流入人的思想中所造成的, 例如有些人可以回溯到几百几千年前的事也是这个道理. 11. 有时候在人体中的灵魂, 会因受到烈的刺激而使该记忆灵光一闪, 那时也会以灵魂记忆出现, 如前面所说魏斯医师为病人所做的催眠治疗, 使病人陈述前世的记忆, 而发现病人的生命轮回即为一例. (本册之前有采此例及多国航天员登月时感受神在身边的例子) 12. 佛说生都有灵魂及佛性, 都有如来佛的智慧及德相, 为什么我们没办法证明体会不知道呢? 因为, 我们都很妄想执着人世间的事. 妄想, 意思是说我们都用物理的眼、耳、鼻、喉、舌等去听去看去想, 例如一定要眼见为实或听到才相信, 看不到灵魂就不相信它的存在. 我们一般人生活在妄想的物质世界, 当然就不悬体会了解到灵性的世及灵魂的存在. 所以想了解灵魂的世界, 就要增加我们灵性, 减少我们的物欲. 13. 人是由灵魂和肉体组成的, 每个人都有灵魂,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崇高的价值. 在这世界上虽然有身份高低, 贫富贵贱, 那只是我们人擅自依据权力、地位和财富设定的, 在大宇宙之神面前, 每个人絶对是平等的, 没有阶级、, 没有高低、没有上下之分. 14. 在这大宇宙之, 我们每个人就只有这么一个, 人生旅途只有这么一次机会, 也许来生的你我还会再诞生到这个世界, 但那时候的你我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 而且絶对不会跟现在完全一样, 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也要尊别人的生命. 15. 这个肉体能正常发挥功称为「生」, 有天这肉体不能完全发挥功能, 才叫做「死」. 根据专家研究, 如果一个人从出生正常不受到伤害而一直活下去, 最多可逹170年左右, 肉体才会自然坏去. 所以, 大多数的人都像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斯多德所说的: 人都是自杀而不是自然死亡. 例如喝酒, 吸烟, 吸毒, 架, 打仗等, 不定时吃饭, 有时吃太饱或太饿, 熬夜或不休息, 吃太多农药或药品等, 或被人气死, 或意外死亡如水灾, 地震, 车, 过劳死等, 或环境污染等等. 16. 每个人无权去伤害别人的生命, 也没有权利伤害自己, 不可以认为生命自己的任意处理. 要照顾自己的灵性生活, 维护自己的灵魂, 让我们的灵魂来世有更好的福报. 自杀不仅是自已生命的一毁灭, 也是对灵魂的重大伤害. 17. 人之所以会痛苦会烦恼会不幸, 大多在「我执」, 「贪」「瞋」「痴」的来源也是我执. 一切都是为了我而膨涨, 把我膨涨大烦恼就越多. 所谓「无欲则刚」「知足常乐」, 生活越简单越容易获得生命的快乐与灵性的喜悦. 18. 随缘 – 人生很多命运际遇是因缘确定, 很多事情的无常也不是我们能力所能决定的. 与自己的守护灵保持最良好的沟通, 有诚心和感谢之心, 祂会更乐意保护你. 「心正神来, 心歪魔来」, 「人躁有祸, 天燥有雨」即是此意. 有健全的生活方式, 才可避免恶灵的干扰而得到高级神灵的指导和救度. .
-
美少女rukix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6 10: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