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怀念纳什
昨天的新闻里面,惊悉纳什夫妻车祸遇难离世的消息,心中充满了悲伤。纳什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还是现在世界上最有名的“疯子”了。
我尊重并喜爱纳什是因为参加心理咨询读书会的时候,我们有一次选择看“美丽心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纳什。当时正好努力学习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充满研究的欲望,对真正的精神分裂还没有了解,总之影片给我留下的疑问是那么的多,当时与各位老师讨论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到我们之中有人要赶不上末班地铁了,才勉强散会。
后来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现实中纳什是什么样子的,他的日常生日,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以及他的苦难。形成了对纳什立体的感知。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与影片的演员合二为一了。充满敬意。
如果讲述纳什的学术成就,就要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开始说了。
博弈论本身并不是纳什发明的,是另外一位冯﹒诺依曼教授发明的。纳什18岁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这位冯﹒诺依曼教授和爱因斯坦教授正好都在普林斯顿。当纳什兴冲冲的去找冯﹒诺依曼教授告诉他自己对博弈论的理解以及想继续在这个基础上研究的时候,教授没有理会他。后来他又去找爱因斯坦教授,爱因斯坦教授给了他半个小时,听他的想法,最后告诉他,你还是需要再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就这样,纳什回到了自己去学习和琢磨的过程中。纳什的导师,是当时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主任,给了纳什很大的鼓励。纳什对博弈论中的讨价还价特别感兴趣,研究出来了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非合作均衡。
上面的这段标颜色的部分来自网上。
其实为什么说纳什均衡运用于我们的经济领域,看看股市就知道了。
上面讲述了纳什在数学和经济领域的成就,我最想分享的其实是他在个人成长中因为缺失人际关系在关键时间点的链接,最后导致了精神分裂。
在电影中,纳什出现幻觉了幻觉,其中幻觉的对象是三个人,一个上校,代表权力,一个室友,代表朋友,一个小女孩代表童年。
有时候我们说心想事成。想表达如果我们一直用心去想实现某个愿望,我们就会做梦,在梦中实现愿望,潜意识会满足我们的欲望。
对于正常人来说,是能够清楚的分辨梦境和现实。而精神分裂的人,就没有办法去分辨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检验自知力的问题。也是正常人与精神分裂人的一个根本的区别。
据说,纳什是唯一一个能够自己控制精神分裂的人。
“约翰•纳什曾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可他坚称他的疾病是全靠意志力治愈的。”
“那么,不靠治疗,你是如何康复的呢?”访谈人问他。“只要我想。有一天,我开始想变得理性起来。”从那天起,他和他幻听到的声音开始辩论,驳倒那些声音,“以理性分辨非理性,以常识分辨错觉。”
这个绝对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往往精神分裂的人是没有办法分辨出那些是真实世界里面的东西,那些的虚幻的,但是纳什可以,在电影里面,纳什在某个瞬间突然用逻辑思维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他高兴的说:“我知道了,你们真的是假的,因为你们从未变老。(他的三个幻觉朋友)”
从此,他从魔鬼手里夺回了控制权。继续开始自己在真实社会中的生活了。一直到昨天,到他和他深爱的妻子一起,离开了这个让他受尽了折磨,又给予他无上荣誉的世界。
我们一起来回顾纳什的三个幻觉对象。
第一个是上校。
这个是绝对权力的象征,国家政权可以自如运用,为国家可以发动战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某些愿望与纳什一样,可能希望有个在政府机构里面身居要职的朋友,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用特权去解决问题。
第二个是室友。
这个就是朋友。作为天才的纳什,在现实世界里面是没有朋友的,因为别人不与他在一个思维的频道上,所以他没有办法,但是因为人,就是需要与社会发生连接,如果连接不上,就会走极端,给自己创造一个朋友。在自己难受的时候安慰自己,在自己开心的时候与自己分享。
我们也需要朋友,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明白朋友是需要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求大同存小异,所以我们能够接受有缺点的朋友,我们不苛求。
我们如果苛求,如果不能容忍朋友的缺点,那么我们也可能会陷入纳什的困境,也许会抑郁,也许走向精神分裂的边缘。
所以人际交往是人们归属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心理学领域中,就有社会心理学一个专门的分支来研究这个问题。
第三个是室友的侄女,8岁左右的女孩。
纳什小时候也没有朋友。他一直没有。所以他特别渴望有一个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可以陪他回到童年时代去。可以玩耍,可以聊天,不用承担世俗社会的压力。
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总是追求孩子的智力发展,孩子的学习优异,就不会给孩子留下更多的娱乐时间,这种童年的缺憾对一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这个部分在心理学中由发展心理学分支来专门研究。
从心理学来研究纳什,绝对是异常心理学的范畴。
从我们心里健康的角度来看,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心里健康对人的生活和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人说,一个成功人士的身后一定有两个人,一个是财务管理专家,一个是心理学家。
当我们超越了马斯诺层次理论的第三个层级以后,我们开始追求尊重与自我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身心健康就比什么都更加重要了。
我尊重并喜爱纳什是因为参加心理咨询读书会的时候,我们有一次选择看“美丽心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纳什。当时正好努力学习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充满研究的欲望,对真正的精神分裂还没有了解,总之影片给我留下的疑问是那么的多,当时与各位老师讨论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到我们之中有人要赶不上末班地铁了,才勉强散会。
后来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现实中纳什是什么样子的,他的日常生日,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以及他的苦难。形成了对纳什立体的感知。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与影片的演员合二为一了。充满敬意。
如果讲述纳什的学术成就,就要从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开始说了。
博弈论本身并不是纳什发明的,是另外一位冯﹒诺依曼教授发明的。纳什18岁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这位冯﹒诺依曼教授和爱因斯坦教授正好都在普林斯顿。当纳什兴冲冲的去找冯﹒诺依曼教授告诉他自己对博弈论的理解以及想继续在这个基础上研究的时候,教授没有理会他。后来他又去找爱因斯坦教授,爱因斯坦教授给了他半个小时,听他的想法,最后告诉他,你还是需要再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就这样,纳什回到了自己去学习和琢磨的过程中。纳什的导师,是当时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主任,给了纳什很大的鼓励。纳什对博弈论中的讨价还价特别感兴趣,研究出来了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非合作均衡。
![]() |
上面的这段标颜色的部分来自网上。
其实为什么说纳什均衡运用于我们的经济领域,看看股市就知道了。
上面讲述了纳什在数学和经济领域的成就,我最想分享的其实是他在个人成长中因为缺失人际关系在关键时间点的链接,最后导致了精神分裂。
在电影中,纳什出现幻觉了幻觉,其中幻觉的对象是三个人,一个上校,代表权力,一个室友,代表朋友,一个小女孩代表童年。
有时候我们说心想事成。想表达如果我们一直用心去想实现某个愿望,我们就会做梦,在梦中实现愿望,潜意识会满足我们的欲望。
对于正常人来说,是能够清楚的分辨梦境和现实。而精神分裂的人,就没有办法去分辨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检验自知力的问题。也是正常人与精神分裂人的一个根本的区别。
据说,纳什是唯一一个能够自己控制精神分裂的人。
“约翰•纳什曾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可他坚称他的疾病是全靠意志力治愈的。”
“那么,不靠治疗,你是如何康复的呢?”访谈人问他。“只要我想。有一天,我开始想变得理性起来。”从那天起,他和他幻听到的声音开始辩论,驳倒那些声音,“以理性分辨非理性,以常识分辨错觉。”
这个绝对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往往精神分裂的人是没有办法分辨出那些是真实世界里面的东西,那些的虚幻的,但是纳什可以,在电影里面,纳什在某个瞬间突然用逻辑思维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他高兴的说:“我知道了,你们真的是假的,因为你们从未变老。(他的三个幻觉朋友)”
从此,他从魔鬼手里夺回了控制权。继续开始自己在真实社会中的生活了。一直到昨天,到他和他深爱的妻子一起,离开了这个让他受尽了折磨,又给予他无上荣誉的世界。
我们一起来回顾纳什的三个幻觉对象。
第一个是上校。
这个是绝对权力的象征,国家政权可以自如运用,为国家可以发动战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某些愿望与纳什一样,可能希望有个在政府机构里面身居要职的朋友,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用特权去解决问题。
第二个是室友。
这个就是朋友。作为天才的纳什,在现实世界里面是没有朋友的,因为别人不与他在一个思维的频道上,所以他没有办法,但是因为人,就是需要与社会发生连接,如果连接不上,就会走极端,给自己创造一个朋友。在自己难受的时候安慰自己,在自己开心的时候与自己分享。
我们也需要朋友,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明白朋友是需要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求大同存小异,所以我们能够接受有缺点的朋友,我们不苛求。
我们如果苛求,如果不能容忍朋友的缺点,那么我们也可能会陷入纳什的困境,也许会抑郁,也许走向精神分裂的边缘。
所以人际交往是人们归属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心理学领域中,就有社会心理学一个专门的分支来研究这个问题。
第三个是室友的侄女,8岁左右的女孩。
纳什小时候也没有朋友。他一直没有。所以他特别渴望有一个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可以陪他回到童年时代去。可以玩耍,可以聊天,不用承担世俗社会的压力。
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总是追求孩子的智力发展,孩子的学习优异,就不会给孩子留下更多的娱乐时间,这种童年的缺憾对一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这个部分在心理学中由发展心理学分支来专门研究。
从心理学来研究纳什,绝对是异常心理学的范畴。
从我们心里健康的角度来看,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心里健康对人的生活和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人说,一个成功人士的身后一定有两个人,一个是财务管理专家,一个是心理学家。
当我们超越了马斯诺层次理论的第三个层级以后,我们开始追求尊重与自我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身心健康就比什么都更加重要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