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痛点
今天听朋友分享了一个“湖畔大学的首批学员之一”的“公益人”准备做,然后也已经拿到天使轮投资的项目:
企业的痛点是招不到合适的人,一两次的面试,或者一两天的AC(Assessment Centre)不足以真正的了解和评估应征者。
这个项目是做这样的一个平台,在一两年的时间,让在校的学生通过平台来完成企业发出的任务包,而企业根据任务包完成的质量来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
因为在这过程中提到了教育,我比较容易激动,又喜欢抒发,所以忍不住要说一下我心中“教育的痛点”。
中国有古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又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因为书这个东西,本来也不是你知道它派什么用场,才来读的。
学校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一是能教你知识,而是教你做人。
现在,可能还有一点,是要教会人尊重“知识”本身,尊重“人”或“人格”本身。
大学的时间,是没有实际的目的性,出于“志”或者“趣”,为了获取“知识”本身,而不是“知识”能兑换给你的,而投入的时间。
学校或者说教育,跟培训机构的区别,或者就在这里。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的毛病,就是不教人去做无用的事。我们的素质教育,也是素质培训的多。
企业需要更好的渠道来了解应征者,或者说培养适合自己文化的人才;(有的)学生需要更好的渠道来让自己成为更能适应工作或者社会的“职员”、“工程师”、“经理人”或者“企业家”。
这是一件有实际需求、互惠互利的事。也许是一件好事。
我并不知道“公益”或者“教育”的定义,只能说于我而言,这不是公益,也不是教育。我只是希望有能力、有资源、有高的平台的人,能真的做“育人”的事。
这比服务已经成立的需求,当然也是更难了。
企业的痛点是招不到合适的人,一两次的面试,或者一两天的AC(Assessment Centre)不足以真正的了解和评估应征者。
这个项目是做这样的一个平台,在一两年的时间,让在校的学生通过平台来完成企业发出的任务包,而企业根据任务包完成的质量来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
因为在这过程中提到了教育,我比较容易激动,又喜欢抒发,所以忍不住要说一下我心中“教育的痛点”。
中国有古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又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因为书这个东西,本来也不是你知道它派什么用场,才来读的。
学校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一是能教你知识,而是教你做人。
现在,可能还有一点,是要教会人尊重“知识”本身,尊重“人”或“人格”本身。
大学的时间,是没有实际的目的性,出于“志”或者“趣”,为了获取“知识”本身,而不是“知识”能兑换给你的,而投入的时间。
学校或者说教育,跟培训机构的区别,或者就在这里。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的毛病,就是不教人去做无用的事。我们的素质教育,也是素质培训的多。
企业需要更好的渠道来了解应征者,或者说培养适合自己文化的人才;(有的)学生需要更好的渠道来让自己成为更能适应工作或者社会的“职员”、“工程师”、“经理人”或者“企业家”。
这是一件有实际需求、互惠互利的事。也许是一件好事。
我并不知道“公益”或者“教育”的定义,只能说于我而言,这不是公益,也不是教育。我只是希望有能力、有资源、有高的平台的人,能真的做“育人”的事。
这比服务已经成立的需求,当然也是更难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