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东 明信片记录式的美好生活
杨福东 明信片记录式的美好生活
杨福东被认为是中国录像艺术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1998年,出生于北京的杨福东移居上海,自此他的大部分作品也多少夹带着上海这座城市精致疏离的独特气息。杨福东的视频作品其实已经具备了实验电影的特征:坚持使用胶片拍摄,手法娴熟的团队以及貌似漫不经心实则构图巧妙的画面。在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感官思索,意识触摸》中,展厅内最重要的位置留给了杨福东的视频作品《竹林七贤》:以晋朝七位著名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为引,投射出现代城市青年一代所面临的矛盾和不确定问题。在当下中国,传统知识份子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多少显得有些尴尬或紧张,而杨福东的兴趣便在于突出这一主题,其实他自身也是这其中一员。
作为曾入选过当今最为重要的艺术展览――“卡塞尔文献展”的中国艺术家,杨福东关注同代人焦虑感,一些时候用略显避世的手法回到古代,在远离喧嚣后反思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另一些时候也显示出对自我身份定位的疑问:在远离城市的乌托邦青年人过着宁静而惬意的牧歌式生活;而回到城市,他们对未来却显得困惑和无助。
即将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作品《离信之雾》有一个诗意的英文名称“Dawn Mist, Separation Faith”,翻译过来即为“晨曦雾霭,信仰分离”。当下社会的信息爆炸使得青年人的世界观,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此外这个作品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播放模式:九部摄影机各自放映着不同的电影片段,而在每个片段不停播放、貌似重复的景象,其实是拍摄过程中无数次的NG画面和最终确定的画面。九个画面中的角色彼此相互关联,画面A中出现的主角同时也是其他面中的配角,而观众所观影的位置是在九个屏幕的中央,在观看与体味时,观众不知不觉也被融入进影像,从而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杨福东被认为是中国录像艺术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1998年,出生于北京的杨福东移居上海,自此他的大部分作品也多少夹带着上海这座城市精致疏离的独特气息。杨福东的视频作品其实已经具备了实验电影的特征:坚持使用胶片拍摄,手法娴熟的团队以及貌似漫不经心实则构图巧妙的画面。在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感官思索,意识触摸》中,展厅内最重要的位置留给了杨福东的视频作品《竹林七贤》:以晋朝七位著名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为引,投射出现代城市青年一代所面临的矛盾和不确定问题。在当下中国,传统知识份子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多少显得有些尴尬或紧张,而杨福东的兴趣便在于突出这一主题,其实他自身也是这其中一员。
作为曾入选过当今最为重要的艺术展览――“卡塞尔文献展”的中国艺术家,杨福东关注同代人焦虑感,一些时候用略显避世的手法回到古代,在远离喧嚣后反思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另一些时候也显示出对自我身份定位的疑问:在远离城市的乌托邦青年人过着宁静而惬意的牧歌式生活;而回到城市,他们对未来却显得困惑和无助。
即将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作品《离信之雾》有一个诗意的英文名称“Dawn Mist, Separation Faith”,翻译过来即为“晨曦雾霭,信仰分离”。当下社会的信息爆炸使得青年人的世界观,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此外这个作品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播放模式:九部摄影机各自放映着不同的电影片段,而在每个片段不停播放、貌似重复的景象,其实是拍摄过程中无数次的NG画面和最终确定的画面。九个画面中的角色彼此相互关联,画面A中出现的主角同时也是其他面中的配角,而观众所观影的位置是在九个屏幕的中央,在观看与体味时,观众不知不觉也被融入进影像,从而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