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的水星》完整解析
造梦的水星 正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1MTk3NTc0MA==.html 背景音乐的网盘链接 http://pan.baidu.com/s/19A2DK 请务必看一遍短片再看这个,不管你有没有看懂,如果耐心看完这篇长文就能明白的差不多了,也能理解我对这部短片投入多少了。 首先明确一点,这是一本连接了2013年和2015年的书,男主在13年的伯川图书馆506小说书架,女主在15年的307高数书架,日期和时间都是一致的,两人同级,所以男主在13年的时候能遇到13年的女主,为了做区分,13年的女主扎了头发,15年的没扎,因为在拍的时候女主的头发可以随时切换比较方便,但缺点就是不明显。 说下缘起,今年三月份女生节的时候西山一条街上挂了心愿卡,我仔细看了一遍,发现了其中的一张写着“想要太多不如留一份空白”,当时我觉得有点意思,尤其是处在周围琳琅满目的各种心愿中间时。但我没取下来,因为这个心愿实现起来好麻烦,空白的意义肯定不在于空白本身,而是在清走各种繁杂事物念想后留出空白后想做什么,用什么去填充空白。后来我又看到了一张心愿卡上写着35mm胶卷,也觉得挺少见的吧,现在玩胶卷相机的人零零星星,因为胶卷拍摄实在麻烦,不能拍完就看到成片效果,还得攒好一卷去照相馆洗,但就是因为这样按快门时会更加谨慎和珍惜吧。然后我就认识了双反相机的主人,再插一句,这个双反相机是日本一个很有意思的手工科学杂志书《大人的科学》某一期的附赠模型。之后萌生改编《触不到的恋人》的想法后就把这些融合进去了。 现在按照时间进度拉一遍吧,能说很多,其实是在弥补没有有效地用画面阐述的缺点 开头女主的心愿卡是无意间夹在书里带去自习的,她不想把它挂在西山一条街被人领,就决定像书签一样夹在图书馆的一本书里。然而无意中发现了隐藏在下面的《造梦的雨果》,而且两边夹的都是大部头很旧的高数书,刻意弄成这样能相对符合两年没有人碰的逻辑。 然后女主一开始发现这本书是被吸引住了,就开始看。直到手机闹铃提醒,这个细节也是在说她知道自己会分心不复习就提前设好闹钟了= =然后她才想起心愿卡,犹豫中把心愿卡夹了进去。 切到男主,他是去图书馆看小说的,比较闲。。。这天他又开始挑新的一本看,拿出《造》,发现了有张心愿卡,他觉得有点意思就以一种很文艺的说法来回答。也许空白的意义在于,当你最渴望的东西浮现出来时,你可以全身心包裹它吧。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是,在茫然劳累不知所措的时候,让自己平静下来,放空内心,想想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全身心投入进去。这是男主对空白的意义的第一种回答。 《造》这本书很有意思,很多细节融入到短片里了






女主在自习累的时候是想去看会小说,并不是想看有谁回复了。当她发现心愿卡不见了换成了一张纸条时,她很惊喜,以为是有人在默默关注着她,趁她自习没注意换走的,还自称是两年前的。所以她回复完就立刻送了回去,还不时朝那边看,想知道是谁,并期盼着那个人再来。终于没忍住跑去查看,发现没有变化后很失望。她把书塞回去很不爽又推了一把那段本来只是简单的把书放回去,是因为女主在拍的时候手比较笨拙没塞进去才对书发脾气的,结果用在这恰到好处。 男主吃饭回来发现纸条也以为是有人趁他中午离开偷偷写的,所以回复完就继续看书了。 女生节横幅那段玩笑有点突兀,本来还有一句台词,“你们女王大人哦不女生们的节日,即世界直男癌日”,后来看知乎说这样不好,就删了。 然后在男主翻看了几页的时间里,女主又忍不住查看并回复了,把纸条夹在造梦那页,所以男主看书翻到造梦那页时特别惊讶,连忙翻回几分钟前夹纸条的那页,因为书一直在他手里,而纸条凭空跳到了下几页,还多了几行字,这么超现实的事情自然会让男主吃惊不已。 而接下来的难点就在于怎么证明自己是来自过去的。证明自己是来自未来比较简单,因为女主要比男主多两年的信息量,说些未来即将发生的事就能很快证明,但又不能破坏掉这个故事的氛围,因为基于这个设定,你可以用来拯救世界,或者只是和对方聊聊天。而证明自己是来自过去的则很难。我想了很久才想出来。

这个贺卡稍微有点复杂,首先规则是男主这边13年每人DIY一个独一无二的贺卡,然后收集起来让女生抽,而巧合的是,女主刚好抽到男主做的那张,手里拿的两张是同一张(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可以过去和现在的贺卡可以同时存在,质量什么的不是不守恒了么,只要想下如果你穿越到未来也可以和未来的你同时存在吧)。而男主还没想好写什么祝福,所以两张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女主看到了未完成的贺卡状态,相信他是来自两年前的,而紧接着女主把两张贺卡传回给男主(为了节奏剪掉了这个过程),他则看到了经过两年时间磨损的完成状态的贺卡(经过各种磨损做旧处理),也相信她是来自两年后的,同时这里也存在着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正因为他看到了未来自己写的那句话,他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然后收集起来给女生抽,让时间正常发展。而hello future一方面是男主对女主的问候,另一方面13年的女主抽到时还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但hello future本身也是一种积极面对未来的鼓舞,结合飞鸟更有感觉。 秘密揭晓后,他们自然会想把书借出去,而设定是书离开图书馆就失效了,而且只能传递能夹在书里的东西。像这种时空穿越的超现实设定,限制越多越不容易失控。在草坪那段长镜头一开始两边有色调的区分(还有公路上的汽车)但不明显,直到右边有球和人突然冒了出来,才开始明显区分出来,两人的情绪也在加强。这种模糊两人的时空界限,造成两人像在一起又不在一起的模糊感是我想贯穿整片的感觉。包括最后小树林那段,也是利用树做遮挡切换,是我一直想尝试玩的。 下一部分是明信片的交流,邮编的细节可能有人没注意到,是时间,男主寄给女主是150308,女主寄给男主是13开头。其中的比喻我自己很喜欢,对于女主来说这个明信片来自两年前,肯定是收过最久远的了,但同时又是最快的,因为没有地域的跨度,这感觉就像是看着距离地球2光年的星星(最近的是4.2光年= =),看到的光理论上是两年前的,但你的眼睛没有概念,你没法说服你的眼睛,它就以为是此时此刻瞬间到达的,因为星星明明就在那。

之后的一段过去照片合影的点子并不新鲜,而这里则多了一步,把合影又寄回给过去,这样就可以”剧透“了,其中游泳馆和一食堂的是百度全景地图上2014年4月的照片截图,树和小吃街是我翻自己拍的照片找到的。 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女主可以剧透未来,男主则可以在过去寻找她的遗憾和回忆,一个人站在未来,一个人站在过去,两人彼此有各自的优势和对方无法触及的地方。这里借鉴了原作的一个桥段,在原作里女主把录音机落在地铁站,然后男主拿到通过邮筒传递给两年后的她。而书不能传递相机,所以相机就一直留在了男主手里,而这里也有个互为因果,恰恰是因为女主去让男主帮忙在小偷来之前收好,才不见的,女主口中的小偷就是他,旁白也刚好对应。后来女主也意识到了,所以最后她说 ”真是多亏你了“的强调语气其实是反语。

接下来的票事件也是设计巧妙的循环。首先在13年男主有事没排到,女主也没排到,但女主在几天后活动开始前一个小时女主捡到了一张,没用上就一直保存到15年,通过书传递回13年刚排完票的时候,男主拿着票在活动开始前一个小时把票丢了,然后被女主捡到,循环就闭合了,那张可怜的票注定就是用不上,不停地经过两年时间的灰尘沉淀又突然跳回两年前再来一遍。 你也许会问这票是哪里来的,这就涉及到时空理论的单一宇宙和平行宇宙,在单一宇宙里,事情发生只有一种可能性,由于时间机器的干扰会改变,但最终会稳定为一种结果,影片所呈现的就是稳定下来的唯一结果,就是命中注定感,即使你能通过时间机器改变一些事,而往往改变这些事才促成了现状,你的改变也包括在这命中注定里了。至于票,在没有这本书之前可能是某人真的掉了一张,或者其他可能性。这些都是我从看过的时空科幻片里领悟到的,构思的时候大脑很兴奋。 另外排票的这个长镜头是拍摄的第一个镜头,因为拖延症的原因,迟迟未开拍,而排票是当时悦动杯决赛的,4月16日,时间就定死在那,不管怎样必须得抓住那一小段时间拍。当时现场挺忙乱的,拍了很多条,不过结果出来感觉还行。《你好,打劫》是话剧团在2013年6月出的话剧,我找了好多13年的活动,挑来挑去感觉还是这个比较合适,就挪到3月份来用了。还有藏宝箱是我自己的,收藏了四年的回忆,拍之前认真整理了下,把不适合上镜的都挪走了= = 手是男同学的,因为女主太忙没时间拍。。。 紧接着是音乐盒,是工作室前辈留下的,放在窗台上积了很久的灰尘,在拍之前一直对工作室的小伙伴说千万不要把灰尘擦掉。一般上发条的比较多,用纸带乐谱的比较少,我比较喜欢这种,可以DIY谱子。片中曲子谱的是reality,《初吻》里的经典歌曲,《阳光姐妹淘》也致敬了那个片段,在这里也小小地致敬了下,通过书传递纸带乐谱,男主向女主稍稍表达了淡淡的爱慕之意。也扩宽了书能传递的东西,可以不只是纸条、明信片,还可以是音乐。而且这里想阐释在书里和书外传递交流的差别,在书里可以瞬间就传递到,而在书外,音乐盒必须经历实实在在的两年,而且只能单向传递,但结果对于男女主来说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毫无实感的两年,女主无需等上两年就可以收到了。 明信片漂流(用的是电影《雨果》的海报)也是类似的,只不过过程更加有趣,经过了很多人的传递最终到达了女主手上,其中也包括了女主和男主,但女主当时还不知道这张明信片是给未来的她,所以她画了个猫咪老师(夏目友人帐里的)羡慕的表情,她在羡慕未来的她,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所以最后接到明信片的时候特别惊讶。然后开始阐释,这种漂流游戏一般人玩的话就得等上两年时间,而女主不需要等,两年时间在他们之间不过是一瞬间,或者说没在等,因为女主又实实在在地度过了这两年,她还不知道这些事与她有关。这是这本书好玩的地方。


这段也随机抓了些路人来演,大多还是挺乐意配合的,再次感谢他们。稍微有点遗憾的是,制作明信片画面的时候有点赶,导致画面内容细节不够好玩,本来是打算让很多人在上面画东西或写东西的,发现实施起来比较麻烦,让他们突然画或写,会不知道画什么好,又因为拍摄安排比较紧凑,就大部份自己画上去了,如果真有这么一张明信片的话,经过两年时间会很有意思吧,也很有可能中途就丢失了。 之前想过另外一个好玩的游戏——寻找被时间遗忘的地方。就是男主在各种地方粘一片树叶,比如某个书架角落,自习室桌底,废弃的管道等等,在纸上标好位置,让女主挨个去找看能找到多少叶脉。这样在时间流逝中,有些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就消失了,有些可能被男主在漫长等待过程中拿走了,或换成其他东西了。。。因为拍摄比较麻烦就删掉了。 在三馆角落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戏就是相约。三馆角落墙上有很多明信片、卡片和留言卡,而那张图是取自《造》里的某一页。这个细节的巧妙在于,正常情况下那张图上的那行字“我能去见你吗”是倒着的,一般人不会注意到,因为女主知道那图很明显是来自书里的,所以她一下子就注意到了,然后就翻转过来。接着切到男主在13年写那句话的特写,这个实际上就是在书外的单向信息传递了,而且他知道她会去三馆角落。再切出来,13年的女主(发型变化)也在,刚好她也点了一杯柚子茶,注意女主在15年刚进来时是点了一杯柚子茶,不过说的话不一样。所以这段是挺巧合的,明明就近在眼前,男主还在问“我能去见你吗”,也是挺无奈的。




男主知道自己不能提前认识她,不然会改变未来,女主就不会在15年的时候去拿那本书,这段奇妙的经历和记忆就会消失掉,而他也不会通过书认识她了,然后就陷入祖父悖论了。。。所以两人约定在女主所在时间的第二天见面,留下衣服和暗号信息后,女主就被急事叫走。书就此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联系就此中断。 在这种时空设定里,联系中断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不断掉联系的话,他们就会一直聊下去,这样在15年见面的时候,男主已经知道了17年女主的情况了,这样就会改变15年女主之后的未来,即16年的女主又因此改变,这样的变化通过书的交流反馈回14年的男主又会把变化带到15年见面时,这样时空就会混乱了。所以必须断掉!在原作里是以男主死亡为终结,而在这里不需要死亡,只需要书归位就可以了,这样还是可以正常见面,就这样把原作结尾改掉了。 自习室那个旋转长镜头是参考自《阳光姐妹淘》里女主来到学校,转了一圈后从成人变成学生的镜头,个人非常喜欢。有人可能没注意到两人坐的是同一个座位,在15年女主出镜后是一段预示着时光变幻的横摇空镜,这也是在试图模糊两人的时空界限。 接下去一段人流的镜头是在拍音乐盒延时的时候顺便拍的,快门同样调到了0.8秒,一秒一张,用了ND滤镜,这样出来的效果既不会像视频那样过于清晰,也不像一般的人流延时比较闪跳,这种朦胧的流动感是我比较喜欢的。 而人人网的插入也算是对大学回忆的纪念吧。不知不觉大家就都不上人人了,再也没有一连串人名串起来的分享了,朋友圈的刷屏还是觉得略不爽。 再说下友人帐,来自日本动画《夏目友人帐》,讲夏目的奶奶小时候很强大,打败了好多妖怪就把它们的名字记在一本友人帐上,留给了夏目,妖怪们就不断找上来要求消除名字。我个人比较喜欢日本的妖怪题材的动画,像《给桃子的信》《河童之夏》《怪化猫》等等,所以山海经对应到女主这边就是友人帐。而山海经这个暗号梗来自路上偶尔会碰见的你懂的,不懂说明没碰到过= =另外女主做的那个陶泥雕塑小妖怪是我在大三小学期上陶艺课上做的,被我不小心碰断了手,没想到正好手就能动了,增加了点趣味。而且台词本来还有一句,“名字还在我的友人帐上”,考虑到节奏问题就删了。 另外,这里问暗号也有一个互为因果关系,就是恰好13年女主经过听到这么一句话,觉得有点意思,在脑海里留下一点印象,在15年决定暗号的时候就用了这个。而且男主知道不能提前认识她,但他还是忍不住会去找她,毕竟还有两年时间才能见面。所以如果真的知道她的名字和其他信息的话,很有可能会直接找到她,或者默默关注她,这样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故事的戏剧感就这样,有很多可能性。如果这事发生在现实中,名字照片各种信息一开始就会得到确认吧。。。

然后是那个重影长镜头,是向我最喜欢的动画导演今敏的《早上好》致敬,非常非常喜欢的一部一分钟短片,具体是拍了一个镜头,然后复制几层,调整下时间透明度就ok了。前面的重影是在表达重复和念念不忘,而重影合起来时他就做了个决定,他得let it go放下这段经历了,要把这本神奇的书藏起来,他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这个秘密,他会想万一哪天突然她又回复了被其他人收到呢。但借出去又会失效,而且放在身边总会勾起回忆,所以还是应该留在图书馆。一开始放在小说书架的高处偏僻角落还是觉得不放心,到处寻找合适的地方,觉得307高数书架比较合适就藏在那了,紧接着是无缝切换到15年女主在第二天进入发现书不见了,这个镜头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至此,整个大循环就闭合了,又一个互为因果,男主之所以能与女主建立联系恰恰是因为断掉联系后自己把书藏在那个地方,因为这个结束才有了开始,当我一开始想到这个时大脑兴奋得不行,没想到时间可以这么玩弄人,也只有这样的时空设定才能有这样的戏剧性吧。 再说下人的时间属性,13年的他认识的是15年的她,两人既是同时认识又不是同时认识,13年的她只是陌生人,而15年的他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存在,谁也没法保证两年后的他会不会准时赴约,毕竟两年时间会发生很多意外和变化,所以在原作里两人是没能见成的。而在这里两人是可以见面的,只不过他要等上两年(在手机上滑了两年时间定下闹钟提醒),而她只需要等一天,然后我百度两年一天就出来“水星上的一天等于两年”这个梗,意思是指水星上日出日落算一天的话,得经过两年的时间,所以如果男主在水星上的话,两人约定第二天见面就都成立了,男主已泪崩。。。所以片名《造梦的水星》就这样出来了,我太喜欢这个梗了!!! 熟悉《李献计历险记》的人应该能看到那句熟悉的台词化用吧,《李》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短片,是我追逐的目标,在后面的大段独白我也在试图模仿李献计那种感觉。除了《触不到的恋人》作为直接灵感来源外,《李》是影响这部短片最主要的一部作品,虽然有人看完提到过世界奇妙物语20周年的《书签之恋》,我也很喜欢世界奇妙物语,不过这个之前没看过,昨天看了下感觉前面逻辑挺生硬的,刻意为了反转而塑造一个表面斯文的男生,后面也感觉一般吧,只是形式类似,故事和重点不一样。我强调的是在这种时空设定下可以发生怎样的事情,所以淡化了原作浓浓的韩剧式的爱情和纠结,与其说是校园爱情片,我更想定义为文艺科幻片。至于《不能说的秘密》之类的,我很久以前看过已经没多少印象了。其实这样的设定很容易想到也容易撞,小说、漫画、动画、电影发展到现在各种故事层出不穷, 各种五花八门的设定开下脑洞就能出来,但最重要的是你怎么发展你的故事,怎么塑造人物,有怎样的细节和对白。在构思这部短片时,我是先彻底理清原作《触不到的恋人》,每段情节和每个细节都想明白为什么这样设计,然后领悟其中的理念,借鉴一小部分桥段,还有结合之前看过各种时空科幻片的基础,然后开始构思,大部分剧情和细节都是自己想出来的,然后准备各种道具,台词也仔细推敲过,单剧本分镜构思就花了三个星期,前后大改了两次,删改修补,在初剪完后发现前面结构有点问题又临时修改剧本加了一些镜头。 最后一幕是我最喜欢的一段,之前选址的时候还考虑了情人坡的那个小屋,也是在大工我比较喜欢的地方,犹豫中还是选了体育馆外墙靠近音乐喷泉那边,那里非常特别的一点是傍晚投在墙上的影子和站在平台上的本体有挺长的一段距离,也就是人和影子可以分开了,相机就可以隐藏在影子和人之间了,才有最后呈现的那种效果,所以我特别喜欢那个地方。本来不是全部只有影子的,是因为拍的时间比较紧张,女主还把她的绿色外套给忘了,回去拿又来不及了,女主又只有周六日有时间拍(满课还各种事,时间太宝贵了!!!),情急之下就直接决定只拍影子,所以表情什么的也可以不用在意了,也不用切换特写对话镜头,然后删掉一些对白,缩短长镜头的时间,匆匆忙忙趁夕阳还没下山就拍了两条,女主自然是很开心,因为原本这么重要的一段戏肯定要花不少时间,现在这么快就完事了,效率前所未有的高,当然我更开心,因为比我预想的还要好很多,简单高效还好玩,而且中间飞过了一只鸟,本体和影子都一块收进画面,这个细节我很喜欢。

最后的最后,就是空白的意义的第二种回答,用最美好的回忆和瞬间去填满胶卷的空白,至此,女主的心愿卡也得到了实现,对应到现实中来,我也算实现了那张心愿卡了吧。 所以如果那个写心愿卡的神秘女生有幸看到这个短片的话,欢迎联系我,请吃饭啥的都行,当面感谢。 以上就是我在过去两个半月全身心投入的缩影了。可以说,这段时间是我大学四年最难忘的回忆,这个短片是我大学四年做过付出最多、最喜欢、最痴迷、最兴奋的作品。虽然限于水平和时间还有些问题和瑕疵,虽然中间遇到了各种问题和矛盾,虽然女主很任性还时间紧张导致拍摄周期延长,虽然有时脑子不够用或没准备充分被女主吐槽,整个构思拍摄制作的过程很辛苦也很有意思,因为之前一直没碰故事片这块,大部分做东西的时间也都是在单打独斗,不知道拍电影可以这么好玩。 这部短片算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作品,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故事片处女作,会有一些代入感在里面,过去所积累的种种想法、创意、感悟都有所选择地不经意间凝结在这部作品里,更重要的是就此开始创作自己的故事,开始正式投入到影视创作行业。一直觉得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不是拿到多好的成绩和offer,而是清楚自己未来要干什么,投入时间精力去学习和成长,从转专业到工业设计,专注视频设计再到现在的影视创作,在大学四年不停地学习和成长,并随着能力见识提高和状态改变不断调整自己的船舵,一直朝自己最喜欢的方向前进,如今也差不多毕业了。 最后,以村上春树的一句话自勉和共勉 我的想象力是一头动物,我要做的就是让它好好活着
-
星星闪来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5 15:50:37
-
ten pictur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16 08:58:11
-
zoesun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7-28 16:34:58
-
Danv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6-22 23: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