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与时间的关系,遇见更好的自己——《把时间当朋友》读书笔记(一)
一、学VS不学
有一个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方法,学吗?有一种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技能,学吗?一定在犹豫怀疑吧,这个方法真的能让生活变的美好?这种技能真的能让自己变得强大?不要浪费时间在这种没用的犹豫和怀疑上了,要是你已经开始去学了,不就知道答案了吗。很多时候,学与不学的理由都可以是“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有些人“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就先学着,没准儿以后用到了,有些人“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就不学了。那些选择不学的人往往因拒绝学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虚度光阴无数,哪怕制定了科学的计划安排了任务,也终会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用而放弃,而选择学习的人却收获甚多,时间久了差别自然显而易见。也许你会辩白,我要学感兴趣的东西,真的吗,你对别的事更感兴趣吗,那只不过是因为你还没开始去做罢了,要知道,并不是因为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决定去做了,就能做好了吗?不尽然,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大多急功近利,做事过分注重结果,如果有收获,最好马上看到,如果没有,那最好现在就知道结果,全然忘记了做好需要耐心和时间,也许蠢钝一点,就不会那么汲汲于结果,就更容易长期专注于最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更容易成为高手了。
二、关于时间
人们总是相信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尽管今天是24小时,明天同样是24小时,人们总是说“早着呢,时间没那么紧张”,殊不知随着我们度过时间的增多,剩下的时间的占比就变得越来越小,这样在我们的生命体验中,时间就不是做匀速运动的,而是做加速运动的,也就是说剩的时间越少时时间流逝的越快。更可怕的是,人们往往并不知道自己关于时间的认识存在错误,因为在时间上犯了错误几乎体会不到任何惩罚,错过了时间我们根本不知道失去了什么,也不可能有悔意,因为谁的都不可能对“并不存在”的损失产生懊悔。所以请关注自己的时间并利用好它。
关注时间最好的方法是记录时间时间日志。1、先养成记录时间开销的习惯,这可以让自己对时间的流向有清晰的把握。2、制定时间预算。养成记录时间的习惯后,制定时间预算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了,因为你想让自己的时间账本看起来更满意。3、审计时间开销,当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是,就要想办法提升效率,最好的办法及时同时做两件事,这两件事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其中一件为机械性、技术含量少的活动,二是另一件事不是特别需要大量脑力支持,三是两件事都确实有效用值得时间投入。比如跑步和听英语同时进行。(当然,大部分人还没到第三阶段,人们更多的是有大把的时间却不知道干些什么。)
利用好时间需要借助方便好用的工具。1、使用任务列表。任务列表可以让我们对待办事项有清楚的认识,这个任务列表没必要工整但一定要随手可及,纸和笔是最好的制作列表的工具。在使用任务列表是要注意一下几点:(1)最重要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个,要分清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区分事情是否真的重要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你的目标(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实现有益。(2)不要事无巨细全部写入列表,因为大多数情况没必要制作列表。(3)分阶段制作列表,在执行现阶段列表时,如果有什么新的主意最好添加到下一阶段列表中,这样既可以实现现阶段任务,又可以有下阶段列表。(4)执行要彻底,一旦开始一个列表,就要老老实实的执行完毕,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中途千万不要改变列表,因为一事无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放弃,放弃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换一个更好的”。2、制定计划。任务列表是微观方面,而任务列表是宏观方面,大多数情况下制定计划是有必要的。计划成功的前提是目标现实可行,证明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很简单——已经有人做到了,我与那人没太大差别。计划可以在行动过程中做出调整,因为我们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发现目标不现实那么及时做出调整或者终断,这不仅不意味着失败,还意味着勇气和理智。当然,在初始状态下,制定计划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初始阶段连基本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是不合理的,往往是空谈。这一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参与其中,让自己多去了解。
三、关于自学能力
学习知识往往要经过体验、试错、观察、阅读、思考等几个阶段才能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要相信确实存在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同时还要着重培养一下几方面能力。
1、阅读能力。这是一种最为基础、最为高效的自学能力。
2、检索能力。检索能力要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
3、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里的写作能力并不是指文学方面的写作能力,而是指写出简洁、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文章的能力。因为文字的功能在于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而文学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时前者更重要一些。
4、时间能力。学到的知识最终转化为真正的价值的根本在于实践,在实践中才能知道自己还需要什么才能开始真正的学习。
5、了解学习的进程。不要妄想努力就会一直进步,学习的进程和时间的关系肯定不是线性的,更可能是阶梯性的。有时,很长时间没有进展,但某一时刻开始突飞猛进,然后又进入平台期。
6、正确对待老师。(1)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因为讨厌老师而不学习是幼稚的行为。(2)不要过分依赖老师。(3)不要用自己的学习结果来衡量老师。你认为的老师讲的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7、学会考试。要热爱考试,因为他是通行证,不要试图抱怨,因为即便是正确的抱怨也是在浪费时间。那些重要的考试,就要下真功夫了,而对于不重要的,完全可以智取。
8、学会记笔记。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因为遗忘是人类的本能。记笔记是对信息的梳理,可以让自己保持参与的状态。
有一个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方法,学吗?有一种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技能,学吗?一定在犹豫怀疑吧,这个方法真的能让生活变的美好?这种技能真的能让自己变得强大?不要浪费时间在这种没用的犹豫和怀疑上了,要是你已经开始去学了,不就知道答案了吗。很多时候,学与不学的理由都可以是“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有些人“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就先学着,没准儿以后用到了,有些人“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就不学了。那些选择不学的人往往因拒绝学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虚度光阴无数,哪怕制定了科学的计划安排了任务,也终会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用而放弃,而选择学习的人却收获甚多,时间久了差别自然显而易见。也许你会辩白,我要学感兴趣的东西,真的吗,你对别的事更感兴趣吗,那只不过是因为你还没开始去做罢了,要知道,并不是因为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决定去做了,就能做好了吗?不尽然,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大多急功近利,做事过分注重结果,如果有收获,最好马上看到,如果没有,那最好现在就知道结果,全然忘记了做好需要耐心和时间,也许蠢钝一点,就不会那么汲汲于结果,就更容易长期专注于最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更容易成为高手了。
二、关于时间
人们总是相信明天会有更多的时间,尽管今天是24小时,明天同样是24小时,人们总是说“早着呢,时间没那么紧张”,殊不知随着我们度过时间的增多,剩下的时间的占比就变得越来越小,这样在我们的生命体验中,时间就不是做匀速运动的,而是做加速运动的,也就是说剩的时间越少时时间流逝的越快。更可怕的是,人们往往并不知道自己关于时间的认识存在错误,因为在时间上犯了错误几乎体会不到任何惩罚,错过了时间我们根本不知道失去了什么,也不可能有悔意,因为谁的都不可能对“并不存在”的损失产生懊悔。所以请关注自己的时间并利用好它。
关注时间最好的方法是记录时间时间日志。1、先养成记录时间开销的习惯,这可以让自己对时间的流向有清晰的把握。2、制定时间预算。养成记录时间的习惯后,制定时间预算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了,因为你想让自己的时间账本看起来更满意。3、审计时间开销,当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是,就要想办法提升效率,最好的办法及时同时做两件事,这两件事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其中一件为机械性、技术含量少的活动,二是另一件事不是特别需要大量脑力支持,三是两件事都确实有效用值得时间投入。比如跑步和听英语同时进行。(当然,大部分人还没到第三阶段,人们更多的是有大把的时间却不知道干些什么。)
利用好时间需要借助方便好用的工具。1、使用任务列表。任务列表可以让我们对待办事项有清楚的认识,这个任务列表没必要工整但一定要随手可及,纸和笔是最好的制作列表的工具。在使用任务列表是要注意一下几点:(1)最重要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个,要分清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区分事情是否真的重要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你的目标(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实现有益。(2)不要事无巨细全部写入列表,因为大多数情况没必要制作列表。(3)分阶段制作列表,在执行现阶段列表时,如果有什么新的主意最好添加到下一阶段列表中,这样既可以实现现阶段任务,又可以有下阶段列表。(4)执行要彻底,一旦开始一个列表,就要老老实实的执行完毕,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中途千万不要改变列表,因为一事无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放弃,放弃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换一个更好的”。2、制定计划。任务列表是微观方面,而任务列表是宏观方面,大多数情况下制定计划是有必要的。计划成功的前提是目标现实可行,证明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很简单——已经有人做到了,我与那人没太大差别。计划可以在行动过程中做出调整,因为我们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发现目标不现实那么及时做出调整或者终断,这不仅不意味着失败,还意味着勇气和理智。当然,在初始状态下,制定计划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初始阶段连基本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是不合理的,往往是空谈。这一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参与其中,让自己多去了解。
三、关于自学能力
学习知识往往要经过体验、试错、观察、阅读、思考等几个阶段才能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要相信确实存在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同时还要着重培养一下几方面能力。
1、阅读能力。这是一种最为基础、最为高效的自学能力。
2、检索能力。检索能力要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
3、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里的写作能力并不是指文学方面的写作能力,而是指写出简洁、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文章的能力。因为文字的功能在于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而文学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时前者更重要一些。
4、时间能力。学到的知识最终转化为真正的价值的根本在于实践,在实践中才能知道自己还需要什么才能开始真正的学习。
5、了解学习的进程。不要妄想努力就会一直进步,学习的进程和时间的关系肯定不是线性的,更可能是阶梯性的。有时,很长时间没有进展,但某一时刻开始突飞猛进,然后又进入平台期。
6、正确对待老师。(1)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因为讨厌老师而不学习是幼稚的行为。(2)不要过分依赖老师。(3)不要用自己的学习结果来衡量老师。你认为的老师讲的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7、学会考试。要热爱考试,因为他是通行证,不要试图抱怨,因为即便是正确的抱怨也是在浪费时间。那些重要的考试,就要下真功夫了,而对于不重要的,完全可以智取。
8、学会记笔记。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因为遗忘是人类的本能。记笔记是对信息的梳理,可以让自己保持参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