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节奏乐演奏活动目标与实施要点
一、节奏乐演奏活动的数学目标
幼儿园的节奏乐演奏活动是幼儿运用节奏乐器来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幼儿园节奏乐
演奏的教育目标包括:①让幼儿享受参与节奏乐演奏活动的快乐;②发展幼儿运用节奏乐
器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③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④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
二、专:娄瑟瀵瑟鍪瑟三i参i爹、毙攀
(一)节奏乐曲的定义
幼儿园使用的节奏乐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伴随歌曲或演奏旋律的器乐曲而进行的
由节奏乐器演奏的乐曲;另一类是纯粹由节奏乐器或替代性的节奏乐器演奏的节奏乐曲。
(二)节奏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
1.乐器
幼儿可以接触的节奏乐器主要有大鼓、铃鼓、串铃、碰铃、三角铁、钹、锣、木鱼、双响筒、圆响板、蛙鸣筒、沙球等。与乐器有关的知识主要有名称、演奏方式与音色的关系等。
与演奏节奏乐器有关的一般技能主要有: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奏出适中的音量和美
好的音色,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
2.配器
配器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及合适的乐器,为
幼儿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设计伴奏的一种活动穷式。与此有关的知识技能主要有:知道如
何按乐器的音色给乐器分类,知道如何利用乐器的搭配制造某种特定的音响效果,知道如何
通过集体讨论等方法,为指定的歌曲或乐曲选配合适的节奏型及音色安排方案,并能用简单
的图形、语音、动作等符号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方案。
(三)指挥
首先,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作出反应。
其次,知道在指挥时将身体倾向被指挥者,用眼睛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最后,知道如何用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并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四)节奏乐器演奏的常规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2.活动进行的常规
三、节奏乐演奏活动的材料选择
节奏乐演奏活动的材料包括乐器、音乐和配器方案。为幼儿选择节奏乐演奏材料时,要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乐器
为幼儿选择乐器时,一般应考虑以下三点:首先,音色要好。如铃鼓鼓面一般不宜选用塑料制或铁制。其次,大小及重量须适合幼儿。如铃鼓直径一般不宜超过i5厘米,最好选用12厘米左右的;碰铃铃口的直径最好在3厘米左右;三角铁钢条的横断面直径最好在0.5厘米左右;木鱼的底面积一般不应大于幼儿的手掌面积。再次,演奏方法要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运动能力的发展。
(二)音乐
为幼儿选择节奏乐演奏的音乐时,除了应注意节奏清晰、结构工整、旋律优美和形象鲜明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为3-4岁幼儿选择的音乐最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歌曲或韵律活动的音乐,音乐的节奏最好比较简单,结构以短小的一段体为宜。
为5-6岁幼儿选择的音乐可以不是幼儿学过的歌益或韵律活动的音乐,音乐的节奏也可以稍微复杂一些,结构可以是一段体也可以是两段体或三段体。
(三)配器方案
1.配器方案的特点
(1)适合幼儿的实际能力
(2)有一定的艺术性
2.节奏乐曲的编配步骤
配器的步骤有以下五点:
(1)熟悉音乐
(2)揣摩、分析
(3)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
(4)试奏和调整
(5)记谱和转换乐谱
3.变通总谱的设计
变通总谱是针对通用总谱,也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简谱和五线谱而言的。目前,在幼儿园已经普遍使用的变通总谱主要有动作总谱、图形总谱和语音总谱三类。
1.由总谱学习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原配器创作比较复杂、精美、完善的节奏乐作品。
2.由总谱创编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原设计比较单纯,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创造性表达机会的节奏乐作品。
3.由主要声部学习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从纵向看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的节奏乐作品。
4.由主要声部创编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比较单纯,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创造性表达机会的节奏乐作品。
5.由音乐欣赏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原创意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更值得让幼儿欣赏或更值得用于教幼儿学习怎样欣赏的音乐作品。
6.由故事讲述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具有更多形象或情节描写性的节奏乐作品,特别是一些将要请幼儿用节奏乐器演奏来表现某个故事情节的纯节奏乐作品。如小班节奏乐作品《小老鼠上灯台》、
《小白兔与大灰狼》等。
7.由韵律活动复习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周于适合改编成节奏乐作品的韵律活动曲。
8.由歌曲复习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适合改编成节奏乐作品的歌曲。许多深受幼儿欢迎的节奏乐作品实际上原先都是幼儿所喜爱并演唱过的歌曲。
圜、节奏乐演奏活动中的能为培养
一、幼儿节奏乐演奏能力的培养
(一)舒适有效地演奏
(二)有表现力地演奏
(三)发展节奏感
二、幼儿创造性、良好个性、社会性的培养
(一)参与配器设计
(二)即兴指挥
(三)提出其他创造性意见或建议
(四)学习交流合作和承担责任
五、系列节奏乐演奏活动方案设计
一、与传统的程序和方法的区别
系列节奏乐演奏活动方案设计与传统的程序和方法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传统的程序是先分声部学习和练习,然后再将所有声部合起来演奏。现今的程序有两种:一是“先整体后分部”的程序,主要适用于各声部间相互依存性较强的作品;二是“累加”的程序,主要适用于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对独立声部的作品。
第二,传统的方法是示范、模仿、练习,主要目的是学会演奏节奏乐作品;现今的茼去黾示范、模仿、练习与有引导的仓螳}陛表现相结合,主要目的是在参与演奏节奏乐作品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设计思路
不同的节奏乐演奏活动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较强调让幼儿获得节奏乐器的典型语汇或典型创作思路的教学设计。
2.比较强调让幼儿获得有关指挥知识技能的教学设计。
3.比较强调让幼儿获得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教学设计。
4.比较强调让幼儿获得对不同符号体系的转换能力的教学设计。
5.比较强调让幼儿了解各种不同节奏乐器的性能和潜在表现力的教学设计。
三、注意事项
1.敦师要将设计的步骤划分出更多、更细致的层次,以便实施时可以灵活进退。
2.教师要较早地加入音乐的伴唱或伴奏,并注意伴唱、伴奏速度的适宜性,以及伴唱、伴奏对演奏转换及演奏情感体验、表达的暗示性和激励性。
3.注意让幼儿有更多创造性参与的机会。
4.注意利用幼儿的原有经验。
5.注意指示语言和辅助性的体态能引起幼儿的普遍注意和正确理解。
6.让全体幼儿都能够看清指挥者的指挥动作。注意在指挥时使用语言、眼神、体态的预先提示,以减轻幼儿的记忆和反应负担,减缓幼儿的疲劳进程,增加其享受演奏过程的快乐。
7.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节奏乐演奏活动的过程中应将有关常规整体地融入其中。
8.养成幼儿注意集中看指挥和注意集中倾听同伴的演奏和倾听音乐的习惯。
幼儿园的节奏乐演奏活动是幼儿运用节奏乐器来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幼儿园节奏乐
演奏的教育目标包括:①让幼儿享受参与节奏乐演奏活动的快乐;②发展幼儿运用节奏乐
器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③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④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
二、专:娄瑟瀵瑟鍪瑟三i参i爹、毙攀
(一)节奏乐曲的定义
幼儿园使用的节奏乐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伴随歌曲或演奏旋律的器乐曲而进行的
由节奏乐器演奏的乐曲;另一类是纯粹由节奏乐器或替代性的节奏乐器演奏的节奏乐曲。
(二)节奏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
1.乐器
幼儿可以接触的节奏乐器主要有大鼓、铃鼓、串铃、碰铃、三角铁、钹、锣、木鱼、双响筒、圆响板、蛙鸣筒、沙球等。与乐器有关的知识主要有名称、演奏方式与音色的关系等。
与演奏节奏乐器有关的一般技能主要有: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奏出适中的音量和美
好的音色,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
2.配器
配器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及合适的乐器,为
幼儿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设计伴奏的一种活动穷式。与此有关的知识技能主要有:知道如
何按乐器的音色给乐器分类,知道如何利用乐器的搭配制造某种特定的音响效果,知道如何
通过集体讨论等方法,为指定的歌曲或乐曲选配合适的节奏型及音色安排方案,并能用简单
的图形、语音、动作等符号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方案。
(三)指挥
首先,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作出反应。
其次,知道在指挥时将身体倾向被指挥者,用眼睛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最后,知道如何用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并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四)节奏乐器演奏的常规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2.活动进行的常规
三、节奏乐演奏活动的材料选择
节奏乐演奏活动的材料包括乐器、音乐和配器方案。为幼儿选择节奏乐演奏材料时,要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乐器
为幼儿选择乐器时,一般应考虑以下三点:首先,音色要好。如铃鼓鼓面一般不宜选用塑料制或铁制。其次,大小及重量须适合幼儿。如铃鼓直径一般不宜超过i5厘米,最好选用12厘米左右的;碰铃铃口的直径最好在3厘米左右;三角铁钢条的横断面直径最好在0.5厘米左右;木鱼的底面积一般不应大于幼儿的手掌面积。再次,演奏方法要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运动能力的发展。
(二)音乐
为幼儿选择节奏乐演奏的音乐时,除了应注意节奏清晰、结构工整、旋律优美和形象鲜明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为3-4岁幼儿选择的音乐最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歌曲或韵律活动的音乐,音乐的节奏最好比较简单,结构以短小的一段体为宜。
为5-6岁幼儿选择的音乐可以不是幼儿学过的歌益或韵律活动的音乐,音乐的节奏也可以稍微复杂一些,结构可以是一段体也可以是两段体或三段体。
(三)配器方案
1.配器方案的特点
(1)适合幼儿的实际能力
(2)有一定的艺术性
2.节奏乐曲的编配步骤
配器的步骤有以下五点:
(1)熟悉音乐
(2)揣摩、分析
(3)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
(4)试奏和调整
(5)记谱和转换乐谱
3.变通总谱的设计
变通总谱是针对通用总谱,也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简谱和五线谱而言的。目前,在幼儿园已经普遍使用的变通总谱主要有动作总谱、图形总谱和语音总谱三类。
1.由总谱学习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原配器创作比较复杂、精美、完善的节奏乐作品。
2.由总谱创编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原设计比较单纯,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创造性表达机会的节奏乐作品。
3.由主要声部学习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从纵向看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的节奏乐作品。
4.由主要声部创编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比较单纯,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创造性表达机会的节奏乐作品。
5.由音乐欣赏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原创意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更值得让幼儿欣赏或更值得用于教幼儿学习怎样欣赏的音乐作品。
6.由故事讲述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具有更多形象或情节描写性的节奏乐作品,特别是一些将要请幼儿用节奏乐器演奏来表现某个故事情节的纯节奏乐作品。如小班节奏乐作品《小老鼠上灯台》、
《小白兔与大灰狼》等。
7.由韵律活动复习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周于适合改编成节奏乐作品的韵律活动曲。
8.由歌曲复习开始的活动设计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适合改编成节奏乐作品的歌曲。许多深受幼儿欢迎的节奏乐作品实际上原先都是幼儿所喜爱并演唱过的歌曲。
圜、节奏乐演奏活动中的能为培养
一、幼儿节奏乐演奏能力的培养
(一)舒适有效地演奏
(二)有表现力地演奏
(三)发展节奏感
二、幼儿创造性、良好个性、社会性的培养
(一)参与配器设计
(二)即兴指挥
(三)提出其他创造性意见或建议
(四)学习交流合作和承担责任
五、系列节奏乐演奏活动方案设计
一、与传统的程序和方法的区别
系列节奏乐演奏活动方案设计与传统的程序和方法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传统的程序是先分声部学习和练习,然后再将所有声部合起来演奏。现今的程序有两种:一是“先整体后分部”的程序,主要适用于各声部间相互依存性较强的作品;二是“累加”的程序,主要适用于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对独立声部的作品。
第二,传统的方法是示范、模仿、练习,主要目的是学会演奏节奏乐作品;现今的茼去黾示范、模仿、练习与有引导的仓螳}陛表现相结合,主要目的是在参与演奏节奏乐作品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设计思路
不同的节奏乐演奏活动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较强调让幼儿获得节奏乐器的典型语汇或典型创作思路的教学设计。
2.比较强调让幼儿获得有关指挥知识技能的教学设计。
3.比较强调让幼儿获得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教学设计。
4.比较强调让幼儿获得对不同符号体系的转换能力的教学设计。
5.比较强调让幼儿了解各种不同节奏乐器的性能和潜在表现力的教学设计。
三、注意事项
1.敦师要将设计的步骤划分出更多、更细致的层次,以便实施时可以灵活进退。
2.教师要较早地加入音乐的伴唱或伴奏,并注意伴唱、伴奏速度的适宜性,以及伴唱、伴奏对演奏转换及演奏情感体验、表达的暗示性和激励性。
3.注意让幼儿有更多创造性参与的机会。
4.注意利用幼儿的原有经验。
5.注意指示语言和辅助性的体态能引起幼儿的普遍注意和正确理解。
6.让全体幼儿都能够看清指挥者的指挥动作。注意在指挥时使用语言、眼神、体态的预先提示,以减轻幼儿的记忆和反应负担,减缓幼儿的疲劳进程,增加其享受演奏过程的快乐。
7.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节奏乐演奏活动的过程中应将有关常规整体地融入其中。
8.养成幼儿注意集中看指挥和注意集中倾听同伴的演奏和倾听音乐的习惯。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