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的青春
“麻辣火锅”“麻辣火锅”......
窗外传来小贩的叫卖声,青衣忽然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虽然大眼睛还是很无神,好歹思绪还是动了起来.于是继续做在电脑前码字.
青衣是个很没有出息的家伙,几乎从小学开始作家就是她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却一直没有去实现,三十岁了啊,什么时候,青衣的名字才可以被冠名:文学家,作家。。。青衣揉揉自己一头的乱发,开始大吼一声:啊.....惊得窗外的鸟扑棱棱的飞走了,过了一会儿又飞回来了,歪着脑袋看着青衣,仿佛在说:就知道你也只会这样,没有出息的家伙。
青衣决定出门,脑袋晕乎乎的,再不走出去,脑袋要炸了。让外面的车水马龙来把自己淹没,让外面的人声鼎沸把自己沉浸...
青衣是一个单身独居文艺女青年,当然这是青衣自己给自己的定义,在别人眼里青衣就是个疯子,没有朋友,更没有知己,安静的时候三四个月不出门不和任何人交流,疯狂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要受不了她。于是青衣就真的没有朋友了。现在青衣有一个固定的性伴侣,是的,青衣好歹还是人类,还活在地球上,不是喵星人。青衣失去第一次的时候还在高三,跟一个渣男,当时青衣正发着烧,渣男来陪她,烧退以后,半感恩半好奇的,青衣就把自己给交出去了,结果发现根本不像书上描写的那么激情澎湃,也不像书上说的那么痛苦。多年以后,青衣甚至忘记了当时的感觉,只记得床单上的那一抹红。发生了第一次以后青衣去找这个渣男,他再也没有出现,哪怕他是隔壁村的同学。后来青衣也就不去找了,他就真的消失了。后来也从青衣的记忆里面消失了。很多人对自己的第一次记忆犹新念念不忘,青衣却什么都没有了,自动删除了记忆吗?青衣嘲笑自己,不过这样挺好,选择性的忘记。这以后青衣的身边也出现过其他形形色色的人,青衣已经不记得多少人给她“上过课”,然后消失。
青衣的第一次正式的爱一个人,是在毕业以后,以前多少都是看着别人恋爱,好奇,不知道爱是什么东西,直到遇见石杨。青衣和石杨相识于网络,先认识的是石杨的同事,同事一看是个小姑娘,就把石杨介绍给了她。石杨是标准的官二代加富二代,当时石杨没有说,青衣也没有问。青衣后来也无数次的问自己,如果知道他的家庭背景,还会选择去爱这个男人吗?应该还是会的吧,谁让当时的石杨,那么温暖,那么阳光。石杨的父亲从政,正厅级干部,母亲从商,当时已经把生意做到了国外。这些都是青衣所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了应该也会继续,因为青衣根本没有等级观念,贫富的差异。也不知道厅级干部意味着什么,国际贸易又是什么东西。石杨母亲一个月的手机费,够青衣家里一年的伙食。那个时候青衣家连电话都还安装不起,每次约会,都是网络,约好第二天碰头的时间和地点。偶尔也打电话到村里小卖部唯一的电话机那里,然后等十分钟以后,青衣就可以再次接到电话。但是一般都是不敢打电话的,害怕次数太多家人发现。当时的活动就是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一起去茶吧跟石杨的朋友打牌,然后送青衣回家。青衣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就是石杨用自己的工资买的手机,很漂亮,一个银色的小手机,什么牌子的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忽然的惊喜把青衣弄懵了,那款手机跟了青衣很多很多年,直到被偷,而那个时候的青衣和石杨,已经天各一方了。
青衣和石杨的父母知道了他们恋爱的事情以后,双方的父母都反对。青衣的父母觉得青衣嫁过去会吃苦,因为门不当户不对,青衣配不上人家。石杨的父母觉得青衣除了脸蛋还可以以外,其他什么都跟自己儿子不搭。青衣和石杨想了各种方法来说服家人的同意:同居,离家出走,甚至告知双方父母怀孕,结果换来的,是趁石杨不在家的时候,一颗堕胎药还有一张银行卡。然后看着青衣把药吃下去,等石杨回家。石杨知道孩子没有了以后,跪倒母亲面前痛哭恳求,石杨母亲从包里拿出一把刀淡定的对着自己的胸口,让石杨青衣和母亲,只能选一个。开始石杨还僵着不回答,石杨母亲很淡定的看着青衣,把刀子一点点的插进去。青衣最后没有去医院,而是慢慢的收拾着自己的东西,那是青衣被逼着吃完药的第二天。青衣没有眼泪,只是把当时同居地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记在了心里,然后写了几个字:我走了,我会很好,不要挂念。不要找我。一起留下来的,还有那张银行卡。石杨母亲出院很久以后,石杨才腾得出时间回到小窝里面看看。人去楼空。听石杨的朋友说,石杨只是默默的看着那张已经铺满了灰尘的纸条,泪流满面。在后来,听说石杨把那套房子买了下来,什么东西都没有动过,就那样一直放在那里。多年以后,石杨出国以后,这套房子还是被通过律师,辗转送给了青衣。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淡定的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起石杨,青衣的心不会痛的死去活来的呢?也许是石杨后来在遥远的国度的一个电话,也许是知道石杨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许是那张阳光的笑脸终于又回到了石杨的脸上。。。没有答案。就这样,两个人,再也没有过交集。
窗外传来小贩的叫卖声,青衣忽然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虽然大眼睛还是很无神,好歹思绪还是动了起来.于是继续做在电脑前码字.
青衣是个很没有出息的家伙,几乎从小学开始作家就是她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却一直没有去实现,三十岁了啊,什么时候,青衣的名字才可以被冠名:文学家,作家。。。青衣揉揉自己一头的乱发,开始大吼一声:啊.....惊得窗外的鸟扑棱棱的飞走了,过了一会儿又飞回来了,歪着脑袋看着青衣,仿佛在说:就知道你也只会这样,没有出息的家伙。
青衣决定出门,脑袋晕乎乎的,再不走出去,脑袋要炸了。让外面的车水马龙来把自己淹没,让外面的人声鼎沸把自己沉浸...
青衣是一个单身独居文艺女青年,当然这是青衣自己给自己的定义,在别人眼里青衣就是个疯子,没有朋友,更没有知己,安静的时候三四个月不出门不和任何人交流,疯狂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要受不了她。于是青衣就真的没有朋友了。现在青衣有一个固定的性伴侣,是的,青衣好歹还是人类,还活在地球上,不是喵星人。青衣失去第一次的时候还在高三,跟一个渣男,当时青衣正发着烧,渣男来陪她,烧退以后,半感恩半好奇的,青衣就把自己给交出去了,结果发现根本不像书上描写的那么激情澎湃,也不像书上说的那么痛苦。多年以后,青衣甚至忘记了当时的感觉,只记得床单上的那一抹红。发生了第一次以后青衣去找这个渣男,他再也没有出现,哪怕他是隔壁村的同学。后来青衣也就不去找了,他就真的消失了。后来也从青衣的记忆里面消失了。很多人对自己的第一次记忆犹新念念不忘,青衣却什么都没有了,自动删除了记忆吗?青衣嘲笑自己,不过这样挺好,选择性的忘记。这以后青衣的身边也出现过其他形形色色的人,青衣已经不记得多少人给她“上过课”,然后消失。
青衣的第一次正式的爱一个人,是在毕业以后,以前多少都是看着别人恋爱,好奇,不知道爱是什么东西,直到遇见石杨。青衣和石杨相识于网络,先认识的是石杨的同事,同事一看是个小姑娘,就把石杨介绍给了她。石杨是标准的官二代加富二代,当时石杨没有说,青衣也没有问。青衣后来也无数次的问自己,如果知道他的家庭背景,还会选择去爱这个男人吗?应该还是会的吧,谁让当时的石杨,那么温暖,那么阳光。石杨的父亲从政,正厅级干部,母亲从商,当时已经把生意做到了国外。这些都是青衣所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了应该也会继续,因为青衣根本没有等级观念,贫富的差异。也不知道厅级干部意味着什么,国际贸易又是什么东西。石杨母亲一个月的手机费,够青衣家里一年的伙食。那个时候青衣家连电话都还安装不起,每次约会,都是网络,约好第二天碰头的时间和地点。偶尔也打电话到村里小卖部唯一的电话机那里,然后等十分钟以后,青衣就可以再次接到电话。但是一般都是不敢打电话的,害怕次数太多家人发现。当时的活动就是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一起去茶吧跟石杨的朋友打牌,然后送青衣回家。青衣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就是石杨用自己的工资买的手机,很漂亮,一个银色的小手机,什么牌子的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忽然的惊喜把青衣弄懵了,那款手机跟了青衣很多很多年,直到被偷,而那个时候的青衣和石杨,已经天各一方了。
青衣和石杨的父母知道了他们恋爱的事情以后,双方的父母都反对。青衣的父母觉得青衣嫁过去会吃苦,因为门不当户不对,青衣配不上人家。石杨的父母觉得青衣除了脸蛋还可以以外,其他什么都跟自己儿子不搭。青衣和石杨想了各种方法来说服家人的同意:同居,离家出走,甚至告知双方父母怀孕,结果换来的,是趁石杨不在家的时候,一颗堕胎药还有一张银行卡。然后看着青衣把药吃下去,等石杨回家。石杨知道孩子没有了以后,跪倒母亲面前痛哭恳求,石杨母亲从包里拿出一把刀淡定的对着自己的胸口,让石杨青衣和母亲,只能选一个。开始石杨还僵着不回答,石杨母亲很淡定的看着青衣,把刀子一点点的插进去。青衣最后没有去医院,而是慢慢的收拾着自己的东西,那是青衣被逼着吃完药的第二天。青衣没有眼泪,只是把当时同居地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记在了心里,然后写了几个字:我走了,我会很好,不要挂念。不要找我。一起留下来的,还有那张银行卡。石杨母亲出院很久以后,石杨才腾得出时间回到小窝里面看看。人去楼空。听石杨的朋友说,石杨只是默默的看着那张已经铺满了灰尘的纸条,泪流满面。在后来,听说石杨把那套房子买了下来,什么东西都没有动过,就那样一直放在那里。多年以后,石杨出国以后,这套房子还是被通过律师,辗转送给了青衣。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淡定的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起石杨,青衣的心不会痛的死去活来的呢?也许是石杨后来在遥远的国度的一个电话,也许是知道石杨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许是那张阳光的笑脸终于又回到了石杨的脸上。。。没有答案。就这样,两个人,再也没有过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