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旅行」有什么区别?
Harvey Li,
旅游 好像登上山顶,旅行 好像天空翱翔。
虚心的铅球,
旅行是装逼?少来了。你可以说马可波罗到中国旅行,但不能说马可波罗到中国旅游。所以你的意思是马可波罗是小清新,在装逼是吧?
旅行可以说是一种增长见识、自我陶醉的过程。旅游可以说是一种享乐,消磨时光的过程。
OK,不要钻牛角尖。至少,他们绝不是同一回事。
王亞暉,
豆瓣用户:我要去旅行。微薄用户:我要去旅游。
杨帆®,
我要去旅游:不论人在不在路上,心始终是在家里的
我要去旅行:不论人在不在家里,心一定是在路上
野果子,
有「钱」人去旅游,没「钱」人去旅行。
西泽,
旅游带着目的。旅行寻找目的。
陶二,
没有本质区别。两个汉语词汇而已。无意义的符号来指代我们心中所想的意义。争来争去无非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名。
恕我直言:纠结旅行还是旅游的人,是缺少心境去享受当下的,无论在家还是在外。
余振,
借 刘仪伟 在《非你莫属》节目上的回答:旅游是在水里的,旅行是陆地上的
李艾,
旅游是为了玩。而旅行是为了放飞心
愿穆,
旅游仅仅是用双脚与眼晴,而旅行还要带上灵魂和梦想。
李骁晟,
也许旅游和旅行本身并无太多区别,但是对曾有过行走经历的人来说依然有着不同。
旅游重在“游”字,是一种消遣和消费的过程。注重的是行得顺利、住得舒适、玩得开心、吃的美味、购物称心如意。但一旦注重这一点,遭遇景区拥堵、住宿环境差、购物挨宰、美食坑爹等过程就会哀声载道,怨天尤人,把大好的心境都破坏了。
旅行重在"行"字,是一种感悟和体验的过程。感悟自然,体验人生,把旅途中的一切风霜雨雪,艰难险阻都视为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随心远行,重视的更是一种过程和心境,去哪儿或者和谁在一起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心态。随遇而安。
旅游更倾向于结果,就像吃自助餐,种类多品种齐,一次吃饱。而旅行则更注重经历,像是品味一杯甘醇的美酒,越品回味越醇。 不是文艺,后者有一种格调是前者所没有的。
LancerLan,
我理解中的旅行大概是,活成当地人的样子。
交当地人的朋友,吃当地人的食物,穿当地人的服饰,去当地人的电影院看看电影,到当地人的live house听听演出,尝试当地人爱喝的酒,学首当地人爱唱的歌,和当地人一起庆祝节日,与当地人共同享受Party;偶尔厚着脸皮做做奇怪的事情,去加入马路边穿梭卖花的少年郎,去参与寒冬里街头铲雪的志愿队,去当地大学当回学生、吃回食堂听节课,去市里街边当回街头艺术家、席地而坐即兴演出;去商城的同时,也不忘去看看当地的集贸市场和菜市场;自驾车的同时,也不忘去坐坐当地的地铁和公交;参观了最宏伟的宫殿,也会想要去看破瓦寒窑的贫民窟;如果时间再长点,去学当地人的语言,或去拥抱一段短暂美丽的恋情,也是很好的体验吧。
旅游在景,旅行在人。旅游重观赏,旅行重体验。
旅游是全新的环境,旅行是全新的生活方式。
一段旅程中,若最吸引我的已经不是当地的如画风景,而是当地人每天最平凡最普通的小日子,若我已不是在成日奔波于景点的更替与游玩,而是在不断与他人的交流与互动中获得新的生活体验,我便会把它称之为旅行而非旅游。
去了解、去感受、去体验、去生活。
在这个全新的城市或国家,当你不再只是用心游玩而是在用心生活,当你已经由眼睛的惊叹渗透到内心的感动,大概就可以称之为旅行了吧。
林耿锐,
不知道在哪里听过这么一句话,旅行是只有2个人以内才能进行的,人多了就变味了,5个人以内的话还能勉强称为旅游,五个人以上的话直接就是郊游了。想表达的道理就是旅行除了关注外在的景物和美食之类的体验,更需要的是内心的体验。
方帆,
做为一个穷游背包爱好者,大学徒步搭车到过一百多个城市,在我看来,旅行比旅游多了一颗心,只有心灵在路上的行程才算得上是一趟旅行,在旅途上会碰到很多朋友,发生很多故事,给你带来很多思考,你对社会的看法,对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的生活方式,自身观念都会有全新的认识。而旅游是背包客所排斥的叫法,旅游给人的感觉无非就是逛景点,吃小吃,跟着旅游团走马观花,少了点心灵上的触动。
Alex,
旅游是走马观花,旅行是随遇而安
华妞妞,
旅游,人数众多,气氛热闹。主要是去挖掘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同时放松自己,带着享乐的意味。
旅行,人数以小为精,气氛有时甚至是孤独的。是以挖掘自己的内心为不可脱卸的主旨,去异地领略湖光山色和民风,带着思考的意味。
wade zheng,
旅行和旅游的区别,从字面上看,行,行走;游,游乐;看似一个是苦,一个是乐,但谁又清楚苦和乐的分界线呢?所以还是要看主人公自己的心态和思想。从情感上来看,当我说,我要开始旅行了,心里会暗示自己:这是一次自我挑战,我要开始上路了,在路上,会遇到各种状况和形形色色的人,当然还有不一样的风景;而当我说我要去旅游,心里想到的更多的是终点站的风景。或许像上面有的知友说的,旅行注重的是行的过程,而旅游更在乎游的结果。
王希波,
旅游的本意去享受生活,在于“游”玩,多是有钱人放下工作压力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多是去体验景点的风景;
旅行的本意是感受生活,在于“行”走,与有没有钱无关,多是行在路上去体验生命的意义,通过路上的故事感受这个世界。
高輝,
旅游持续时间短,波及范围窄,轻松愉悦。
旅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心得启示。
RitaSun,
个人觉得,旅游更功利一些,比如跟团旅游,结伴旅游,要花钱,行程仓促;旅行更注重心的感受,背上背包,带上地图、相机,一路走着,感受各种风情,也在寻找心灵的栖息地。
梁友,
旅游在外,旅行在内。
Pei Yuan,
单车台湾行,谓之旅行。
几个小伙伴合伙租车带上吃的喝的扑克牌三国杀三天两夜一路从三番玩到洛杉矶谓之旅游。
境界高低摆在那儿,何必故弄玄虚。
匿名用户
旅游的路上,你看到一个美女,你会搭讪,然后写到“游记”中;
旅行的路上,你看到一个美女,你会ONS,然后写到“小说”里。
张文龙
旅行是要带着灵魂上路,旅游只要带着皮囊和钱包
Potato Fly
旅游和旅行就像两个同胞兄弟,长相一样。为了区分你给他们取了名字,大的叫旅行小的叫旅游。他们有相同的起点却拥有不同的人生与终点。
杨雅婷
旅游是用眼,旅行是用心。
千江月
旅行:一个人出门远行,远离喧闹的人群,一路观察周遭景物,了解风土人情。领略天地自然,洞察世事人情,行走随意,试图通过外物获得内心的共鸣与感悟,放飞心灵,回归自然,体悟天地,探求生命的意义。行者无疆!
旅游:一群人出门游玩,去一些旅游景点,直扑目的地,到了之后,吃好,住好,玩好,拍照,购物,刻字留念,走马观花,然后组团回家。中间可能有精神层面的探索,不过很少,很琐碎。并且是偶然得来,加之并非有意整理,很快就没了。
两者之间,不仅是感情的区别,更有行为的不同!其参与人数,目的,目的地,过程,意义,多有不同。还有结果。
在现代意义下,人们需要区分和描述两种相似但是不同的行为,于是旅行和旅游就有了区别,不过细分起来,游和行的确有很大不同,也不算是牵强附会了。适应需求而诞生,并且有很大的合理性啊!一句话,精神层面高富帅和屌丝的区别。
另外,任何时代,都有群体之分,没有人喜欢泯然众人。所谓人群的区分,这是一种需求。可以不认同,可以否认,但却无法改变它的存在。
人类社会,有物质富有的,有精神富有的,有两者皆有的。
那些两者皆不沾边的,继续吐槽吧!:)
可以否认名词之间的区别,但其背后的行为及其意义无法改变。我们可以换1和2来表述这两种行为的不同。
张奕玮,
旅行是自由的,随心的,旅游是束缚的,计划好的。
BurNing,
旅游,2013年10月,南京,我一直记着自己是谁,在哪工作,几月几日还要去完成什么事情。
旅行,2013年11月,丝绸之路,西安,敦煌,我已经忘了所有。
刘雯,
旅游与旅行
前者是出行者把自己放在比较高的位置,俯视的角度。游览的态度去看这个世界
后者则是把自己放的与世界平行或者更低的位置去经历这个所去的地方
前者是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去看草原,后者是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白走到黑。
比如骑行 ,徒步,你与自然是多么平等。它多少磨砺堆出一座山,多少造化屯住一个湖,你身体极度疲惫登山。却又峰回路转被一汪清泉震撼。
你可以轻易道尽旅游带给你的知识收获,但谁能尽说旅行带给生命的愉悦呢?它本身就是文章。
Estal,
旅游是看了就不想留的地方,旅行是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葛华雷
在中国叫旅游,在人海里旅游,国外叫叫旅行!
匿名用户
只要自己能明白他的意义,叫什么无所谓。但很多人都认为旅行是装逼。可是君见否,每黄金周小长假,各个景点的熙熙攘攘,人满为患。人们也都是赶紧把自己拍进镜头里,发到微博,朋友圈,表明自己来过。真正的旅行应该是心在看,感受山川的雄伟,历史的深邃,让自己的心胸更开阔,眼界更广,认识到世界的大,想着有生之年把这个世界看完。
Forever,
旅游是人在路上 旅行是心在路上
穆杨
旅游重在终点。 旅行重在路上。
唐思马
旅游是商业名词,旅行则复杂的多,更像是一个哲学名词
胡维波,
旅行在于行,注重过程,亲身经历其中的迷路、劳累、享受、感慨.....,一种旅游所达不到的境界。旅游,则无此效。
卫星
刚刚漂回来,旅行就是真的为自己活一次,不用顾忌任何人任何事的想法,只要自己快乐,只要自己开心,只要自己心情放松。这一路不用仔细计划每一天行程,一早醒来,可能去一个曾经都没想过的地方。也不用被车的时间赶着,有车就坐,没车我大不了就转车去,只要是自己的决定,自己的想法。
江心月,
旅游,是以游玩的视角,在路上拍个照,吃顿大餐,然后给大家显摆一番。OVER。
旅行,是以思考的姿态行走在路上,可以是约三五知己一起感受大漠的沧桑、江南的婉约;也能是一场无人告别的开篇,然后一人上路,看看路边的风景,思考下“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欲往何处去”。自己看来,是一个神圣庄严的仪式,仿佛触摸到深邃博大的生命本源;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神神叨叨的装逼二货。
june yan
旅行相比旅游目的性更强,”游“本身就有不固定的意思,旅行的人无法融入到景色之中,景随人移,而旅游的人则完全融入其中身心自在,人随景移。
记忆,
个人认为旅游和旅行最大的区别就是出发点不一样。旅游更倾向于一种方式、享受的休闲方式,而旅行就像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甚至觉得旅行更像是一种【修行】。
马平
这个话题讨论过很多次,广义上讲都是玩,非要分出个差别,我的看法是 —— 旅行好比泡妞,需要你动脑用心去追;旅游就是嫖X,只需掏钱去爽一把而已
彭慧蓉,
旅游是跟一群无所谓的人去看更多无所谓的人,旅行是跟值得人去看更多值得的人和事。
武老二
旅游有尽头,旅行个人感觉就像一个时间和空间都很浩大的人生party。
但是不管是旅行还是旅游,都还有很多位于游人罕至的大美之地等你去发掘,也许它是靠山面海的宁静峡湾、也许它是神山与古木森森的热带雨林、也许它是一草一木都受到法律保护的国家公园、也许它是沙漠之中的一汪清澈绿洲……
反正不管怎样,有经历的人们确实需要一场有意义的旅行。
包小包,
旅游就是坐着大巴或者跟着人群马不停蹄地奔赴各种所谓必游景点,然后以一种“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心态拍一张照片,在摩肩接踵中奔赴下一个人潮涌动的地方。而旅行是一种修行,行者都是孤独的,孤独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的。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行者,但大部分人最后都成了游客。当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出行的好时机时,旅行就变成了旅游。
摘自:知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98905
旅游 好像登上山顶,旅行 好像天空翱翔。
虚心的铅球,
旅行是装逼?少来了。你可以说马可波罗到中国旅行,但不能说马可波罗到中国旅游。所以你的意思是马可波罗是小清新,在装逼是吧?
旅行可以说是一种增长见识、自我陶醉的过程。旅游可以说是一种享乐,消磨时光的过程。
OK,不要钻牛角尖。至少,他们绝不是同一回事。
王亞暉,
豆瓣用户:我要去旅行。微薄用户:我要去旅游。
杨帆®,
我要去旅游:不论人在不在路上,心始终是在家里的
我要去旅行:不论人在不在家里,心一定是在路上
野果子,
有「钱」人去旅游,没「钱」人去旅行。
西泽,
旅游带着目的。旅行寻找目的。
陶二,
没有本质区别。两个汉语词汇而已。无意义的符号来指代我们心中所想的意义。争来争去无非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名。
恕我直言:纠结旅行还是旅游的人,是缺少心境去享受当下的,无论在家还是在外。
余振,
借 刘仪伟 在《非你莫属》节目上的回答:旅游是在水里的,旅行是陆地上的
李艾,
旅游是为了玩。而旅行是为了放飞心
愿穆,
旅游仅仅是用双脚与眼晴,而旅行还要带上灵魂和梦想。
李骁晟,
也许旅游和旅行本身并无太多区别,但是对曾有过行走经历的人来说依然有着不同。
旅游重在“游”字,是一种消遣和消费的过程。注重的是行得顺利、住得舒适、玩得开心、吃的美味、购物称心如意。但一旦注重这一点,遭遇景区拥堵、住宿环境差、购物挨宰、美食坑爹等过程就会哀声载道,怨天尤人,把大好的心境都破坏了。
旅行重在"行"字,是一种感悟和体验的过程。感悟自然,体验人生,把旅途中的一切风霜雨雪,艰难险阻都视为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随心远行,重视的更是一种过程和心境,去哪儿或者和谁在一起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心态。随遇而安。
旅游更倾向于结果,就像吃自助餐,种类多品种齐,一次吃饱。而旅行则更注重经历,像是品味一杯甘醇的美酒,越品回味越醇。 不是文艺,后者有一种格调是前者所没有的。
LancerLan,
我理解中的旅行大概是,活成当地人的样子。
交当地人的朋友,吃当地人的食物,穿当地人的服饰,去当地人的电影院看看电影,到当地人的live house听听演出,尝试当地人爱喝的酒,学首当地人爱唱的歌,和当地人一起庆祝节日,与当地人共同享受Party;偶尔厚着脸皮做做奇怪的事情,去加入马路边穿梭卖花的少年郎,去参与寒冬里街头铲雪的志愿队,去当地大学当回学生、吃回食堂听节课,去市里街边当回街头艺术家、席地而坐即兴演出;去商城的同时,也不忘去看看当地的集贸市场和菜市场;自驾车的同时,也不忘去坐坐当地的地铁和公交;参观了最宏伟的宫殿,也会想要去看破瓦寒窑的贫民窟;如果时间再长点,去学当地人的语言,或去拥抱一段短暂美丽的恋情,也是很好的体验吧。
旅游在景,旅行在人。旅游重观赏,旅行重体验。
旅游是全新的环境,旅行是全新的生活方式。
一段旅程中,若最吸引我的已经不是当地的如画风景,而是当地人每天最平凡最普通的小日子,若我已不是在成日奔波于景点的更替与游玩,而是在不断与他人的交流与互动中获得新的生活体验,我便会把它称之为旅行而非旅游。
去了解、去感受、去体验、去生活。
在这个全新的城市或国家,当你不再只是用心游玩而是在用心生活,当你已经由眼睛的惊叹渗透到内心的感动,大概就可以称之为旅行了吧。
林耿锐,
不知道在哪里听过这么一句话,旅行是只有2个人以内才能进行的,人多了就变味了,5个人以内的话还能勉强称为旅游,五个人以上的话直接就是郊游了。想表达的道理就是旅行除了关注外在的景物和美食之类的体验,更需要的是内心的体验。
方帆,
做为一个穷游背包爱好者,大学徒步搭车到过一百多个城市,在我看来,旅行比旅游多了一颗心,只有心灵在路上的行程才算得上是一趟旅行,在旅途上会碰到很多朋友,发生很多故事,给你带来很多思考,你对社会的看法,对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的生活方式,自身观念都会有全新的认识。而旅游是背包客所排斥的叫法,旅游给人的感觉无非就是逛景点,吃小吃,跟着旅游团走马观花,少了点心灵上的触动。
Alex,
旅游是走马观花,旅行是随遇而安
华妞妞,
旅游,人数众多,气氛热闹。主要是去挖掘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同时放松自己,带着享乐的意味。
旅行,人数以小为精,气氛有时甚至是孤独的。是以挖掘自己的内心为不可脱卸的主旨,去异地领略湖光山色和民风,带着思考的意味。
wade zheng,
旅行和旅游的区别,从字面上看,行,行走;游,游乐;看似一个是苦,一个是乐,但谁又清楚苦和乐的分界线呢?所以还是要看主人公自己的心态和思想。从情感上来看,当我说,我要开始旅行了,心里会暗示自己:这是一次自我挑战,我要开始上路了,在路上,会遇到各种状况和形形色色的人,当然还有不一样的风景;而当我说我要去旅游,心里想到的更多的是终点站的风景。或许像上面有的知友说的,旅行注重的是行的过程,而旅游更在乎游的结果。
王希波,
旅游的本意去享受生活,在于“游”玩,多是有钱人放下工作压力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多是去体验景点的风景;
旅行的本意是感受生活,在于“行”走,与有没有钱无关,多是行在路上去体验生命的意义,通过路上的故事感受这个世界。
高輝,
旅游持续时间短,波及范围窄,轻松愉悦。
旅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心得启示。
RitaSun,
个人觉得,旅游更功利一些,比如跟团旅游,结伴旅游,要花钱,行程仓促;旅行更注重心的感受,背上背包,带上地图、相机,一路走着,感受各种风情,也在寻找心灵的栖息地。
梁友,
旅游在外,旅行在内。
Pei Yuan,
单车台湾行,谓之旅行。
几个小伙伴合伙租车带上吃的喝的扑克牌三国杀三天两夜一路从三番玩到洛杉矶谓之旅游。
境界高低摆在那儿,何必故弄玄虚。
匿名用户
旅游的路上,你看到一个美女,你会搭讪,然后写到“游记”中;
旅行的路上,你看到一个美女,你会ONS,然后写到“小说”里。
张文龙
旅行是要带着灵魂上路,旅游只要带着皮囊和钱包
Potato Fly
旅游和旅行就像两个同胞兄弟,长相一样。为了区分你给他们取了名字,大的叫旅行小的叫旅游。他们有相同的起点却拥有不同的人生与终点。
杨雅婷
旅游是用眼,旅行是用心。
千江月
旅行:一个人出门远行,远离喧闹的人群,一路观察周遭景物,了解风土人情。领略天地自然,洞察世事人情,行走随意,试图通过外物获得内心的共鸣与感悟,放飞心灵,回归自然,体悟天地,探求生命的意义。行者无疆!
旅游:一群人出门游玩,去一些旅游景点,直扑目的地,到了之后,吃好,住好,玩好,拍照,购物,刻字留念,走马观花,然后组团回家。中间可能有精神层面的探索,不过很少,很琐碎。并且是偶然得来,加之并非有意整理,很快就没了。
两者之间,不仅是感情的区别,更有行为的不同!其参与人数,目的,目的地,过程,意义,多有不同。还有结果。
在现代意义下,人们需要区分和描述两种相似但是不同的行为,于是旅行和旅游就有了区别,不过细分起来,游和行的确有很大不同,也不算是牵强附会了。适应需求而诞生,并且有很大的合理性啊!一句话,精神层面高富帅和屌丝的区别。
另外,任何时代,都有群体之分,没有人喜欢泯然众人。所谓人群的区分,这是一种需求。可以不认同,可以否认,但却无法改变它的存在。
人类社会,有物质富有的,有精神富有的,有两者皆有的。
那些两者皆不沾边的,继续吐槽吧!:)
可以否认名词之间的区别,但其背后的行为及其意义无法改变。我们可以换1和2来表述这两种行为的不同。
张奕玮,
旅行是自由的,随心的,旅游是束缚的,计划好的。
BurNing,
旅游,2013年10月,南京,我一直记着自己是谁,在哪工作,几月几日还要去完成什么事情。
旅行,2013年11月,丝绸之路,西安,敦煌,我已经忘了所有。
刘雯,
旅游与旅行
前者是出行者把自己放在比较高的位置,俯视的角度。游览的态度去看这个世界
后者则是把自己放的与世界平行或者更低的位置去经历这个所去的地方
前者是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去看草原,后者是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白走到黑。
比如骑行 ,徒步,你与自然是多么平等。它多少磨砺堆出一座山,多少造化屯住一个湖,你身体极度疲惫登山。却又峰回路转被一汪清泉震撼。
你可以轻易道尽旅游带给你的知识收获,但谁能尽说旅行带给生命的愉悦呢?它本身就是文章。
Estal,
旅游是看了就不想留的地方,旅行是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葛华雷
在中国叫旅游,在人海里旅游,国外叫叫旅行!
匿名用户
只要自己能明白他的意义,叫什么无所谓。但很多人都认为旅行是装逼。可是君见否,每黄金周小长假,各个景点的熙熙攘攘,人满为患。人们也都是赶紧把自己拍进镜头里,发到微博,朋友圈,表明自己来过。真正的旅行应该是心在看,感受山川的雄伟,历史的深邃,让自己的心胸更开阔,眼界更广,认识到世界的大,想着有生之年把这个世界看完。
Forever,
旅游是人在路上 旅行是心在路上
穆杨
旅游重在终点。 旅行重在路上。
唐思马
旅游是商业名词,旅行则复杂的多,更像是一个哲学名词
胡维波,
旅行在于行,注重过程,亲身经历其中的迷路、劳累、享受、感慨.....,一种旅游所达不到的境界。旅游,则无此效。
卫星
刚刚漂回来,旅行就是真的为自己活一次,不用顾忌任何人任何事的想法,只要自己快乐,只要自己开心,只要自己心情放松。这一路不用仔细计划每一天行程,一早醒来,可能去一个曾经都没想过的地方。也不用被车的时间赶着,有车就坐,没车我大不了就转车去,只要是自己的决定,自己的想法。
江心月,
旅游,是以游玩的视角,在路上拍个照,吃顿大餐,然后给大家显摆一番。OVER。
旅行,是以思考的姿态行走在路上,可以是约三五知己一起感受大漠的沧桑、江南的婉约;也能是一场无人告别的开篇,然后一人上路,看看路边的风景,思考下“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欲往何处去”。自己看来,是一个神圣庄严的仪式,仿佛触摸到深邃博大的生命本源;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神神叨叨的装逼二货。
june yan
旅行相比旅游目的性更强,”游“本身就有不固定的意思,旅行的人无法融入到景色之中,景随人移,而旅游的人则完全融入其中身心自在,人随景移。
记忆,
个人认为旅游和旅行最大的区别就是出发点不一样。旅游更倾向于一种方式、享受的休闲方式,而旅行就像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甚至觉得旅行更像是一种【修行】。
马平
这个话题讨论过很多次,广义上讲都是玩,非要分出个差别,我的看法是 —— 旅行好比泡妞,需要你动脑用心去追;旅游就是嫖X,只需掏钱去爽一把而已
彭慧蓉,
旅游是跟一群无所谓的人去看更多无所谓的人,旅行是跟值得人去看更多值得的人和事。
武老二
旅游有尽头,旅行个人感觉就像一个时间和空间都很浩大的人生party。
但是不管是旅行还是旅游,都还有很多位于游人罕至的大美之地等你去发掘,也许它是靠山面海的宁静峡湾、也许它是神山与古木森森的热带雨林、也许它是一草一木都受到法律保护的国家公园、也许它是沙漠之中的一汪清澈绿洲……
反正不管怎样,有经历的人们确实需要一场有意义的旅行。
包小包,
旅游就是坐着大巴或者跟着人群马不停蹄地奔赴各种所谓必游景点,然后以一种“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心态拍一张照片,在摩肩接踵中奔赴下一个人潮涌动的地方。而旅行是一种修行,行者都是孤独的,孤独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的。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行者,但大部分人最后都成了游客。当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出行的好时机时,旅行就变成了旅游。
摘自:知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98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