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正是十三郎
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 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 生来便是不着寸布,死时又何必足蹬一履;少时便已富华荣贵,老来怎会怕穷困潦倒。 怕只怕,此生无知己! 一个可以同时编写好几个剧本的戏曲天才,又怎会是只在戏台下偶尔听上几曲的草井市民可以理解的。若不是唐涤生,江誉镠的“使我不得开心颜”也只怕成了恃才傲物的任性。天才初遇天才难免是心心相吸,南海十三郎收唐涤生为徒,成就了另一位粤剧名家。天才再遇天才逃不过一声叹息,一个早疯一个早死,又何必在人间沉沦。 一个疯于痴,一个死于痴。既是为其所痴倾尽一生。只可惜南海十三郎先生除了痴心于戏,还有一颗爱国的痴心。 他用尽才华编写爱国作品,鼓励人民反侵略反战争。《女儿香》里的抗战小夫妻,《危急时刻》的有志青年,哪个不是怀有一颗爱国之心?可懂他的人太少了。小市民们还没有这份觉悟,他们不知道前线战况的紧急。投资商们没有这个耐心,又有几个时候艺术不得为商业让步?所以他疯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南海十三郎疯了。 他疯在太过用力,竟从未想到结局的不堪。他疯在太过自傲,并不知晓这红尘之中的喜好。他疯在太过重视,没有想到绝望这把毁灭之火。 大抵英雄迟暮,美人色衰,江郎才尽都是一样的结果。那曾在不经意间散发出来的意气、风华与灵秀都生了锈、打了钝,困在体内出来不得了。 燕归人未归,人归心已去。 痴人南海十三郎从此走上人生的下坡路。疯疯癫癫,穷穷困困,跟他一起灭亡的除了那个曾经偌大的家族还有伊伊唱遍了数百年的粤剧。 1984年,已沦落为乞丐的南海十三郎老死香港街头。那个曾经闪耀过,也失意过的人生就此终结。 12年后,一个同样被誉为全才,被赞作天才,又同样闪耀后又失意的编者,将南海十三郎的故事,编成了话剧、电影与书籍。 他的故事成全了一人又一人,却未成全他自己。只因他太过痴心,太过执着。他要的完美,他要的境界,他要的理解,在这尘世之中根本找不到。他也绝不会料到,自己拼尽全力所追求的东西未让他扬名天下。反倒是这漫不经心过完的一段人生成就他的传奇,让他被人念念不忘。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十三郎。可惜的是,我们有的只是任性和狂傲,少的却是南海十三郎的那份天赋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