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清迈的味道
清迈
在清迈,你可以把全部的时间用来逛著名的夜市,也许讨价还价会让你精疲力竭,但色彩缤纷的商品会让你马上忘掉疲倦,喝杯果汁即刻再次投入;国家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甚至寻常巷道里的寻常人家,小小店铺,是你近距离触摸当地文化的所在;城市中心残存的古城墙和依偎着它静静流淌的河流,入夜后的露天或酒吧内的音乐演出,坐在街边喝啤酒的波希米亚装扮的旅人,都比不上时时能闻到的兰花的芬芳,燃香的清幽。当有一天突然又闻到,你会恍然大悟:这是清迈的味道。
清邁古城——建於1296年的清邁古城,呈四方形,每邊城界長約1.5公里,四邊均由城牆和護城河包圍著,現時城牆和護城河均保存良好。為防止古城景觀受到破壞,清邁市政府於1990年禁止市區建築高樓,並為護城河加建濾水設施。
清邁素贴山——素贴寺的平台(海拔1053公尺)[3],本可以把清迈市全景尽收眼底(但是由于近几年到了冬季的耕种季节,农民们买不起肥料就烧沥青来肥沃土地,结果整个泰国北部都是烟雾缭绕,能见度极差)。清迈皇后的旧宫,虽然不大但是里面鸟语花香,蝴蝶飞舞,异常漂亮。
清邁藝術文化中心——這座博物館的建築物建於1924年,有展示清邁的歷史資料、清邁人古今生活、清邁佛教文化、農業及山地民族資料等。位於文化中心的正前方,是著名的三王雕像,三位對清邁有重大貢獻的人物:兰甘亨大帝、孟萊王和南蒙王並立,常有當地人在雕像前燒香獻花,以示尊敬。
柴迪隆寺(Wat Chedi Luang)——位於清邁古城的中央,柴迪隆寺在泰文的意思是「大塔寺」,又譯作隆聖骨寺[4]。這座納蘭泰王朝建築形式的大佛塔建於公元1441年原高90公尺,於1447年於此寺舉行著名的第8屆世界佛教會議。但經歷1545年大地震和16世紀泰緬戰爭,現時寺廟略見傾頗,高度僅剩60公尺高,原存於此塔東面神龕的玉佛,後移至曼谷玉佛寺[3]。近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日本政府出資修繕,以保存原貌。
松達寺(Wat Suan Duk)——泰文意思是「花園寺」。此地位於清邁古城外西邊,建於公元1373年,原本是為佛學大師素瑪那泰拉(Phra Sumana Thera)雨季時的居所,後曾成為納蘭泰王朝的「御花園」,傳說在松達寺的最大佛塔下埋了佛舍利子,而每個超過一人高的白色塔林亦是納蘭泰王室過世後埋葬處。此寺有一座建於16世紀的青銅佛像,每年4月清邁潑水節的主要儀式都會在該寺舉行[5]。
帕邢寺(Wat Phra Singh)——位於清邁古城內Rajdamnoen Road和Samlam Road交界。被視為清邁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由明萊王朝的帕邀王建於1345年,目的是用來供奉其父王的骨灰。屹立該寺的大佛像,據說是由斯里蘭卡請來的,不過外貌則是泰北風格。每年潑水寺帕邢寺會為佛像淨身。
清邁夜市景象
夜市-Night Bazaar--清邁最熱鬧的地方,原只是昌康路(Chang Klan Road)的一群攤販,因附近旅館林立,得地利之便,現已成為固定上有棚架、路邊攤販雲集的夜市,販售各式各樣的廉價品,每天晚上都有,從日落到晚間 11 點。大部分的當地特產都可在這兒買到,如木雕、漆器、銀器、古董、香腸、各式服飾、水果和點心,一應俱全。
在清迈,你可以把全部的时间用来逛著名的夜市,也许讨价还价会让你精疲力竭,但色彩缤纷的商品会让你马上忘掉疲倦,喝杯果汁即刻再次投入;国家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甚至寻常巷道里的寻常人家,小小店铺,是你近距离触摸当地文化的所在;城市中心残存的古城墙和依偎着它静静流淌的河流,入夜后的露天或酒吧内的音乐演出,坐在街边喝啤酒的波希米亚装扮的旅人,都比不上时时能闻到的兰花的芬芳,燃香的清幽。当有一天突然又闻到,你会恍然大悟:这是清迈的味道。
清邁古城——建於1296年的清邁古城,呈四方形,每邊城界長約1.5公里,四邊均由城牆和護城河包圍著,現時城牆和護城河均保存良好。為防止古城景觀受到破壞,清邁市政府於1990年禁止市區建築高樓,並為護城河加建濾水設施。
清邁素贴山——素贴寺的平台(海拔1053公尺)[3],本可以把清迈市全景尽收眼底(但是由于近几年到了冬季的耕种季节,农民们买不起肥料就烧沥青来肥沃土地,结果整个泰国北部都是烟雾缭绕,能见度极差)。清迈皇后的旧宫,虽然不大但是里面鸟语花香,蝴蝶飞舞,异常漂亮。
清邁藝術文化中心——這座博物館的建築物建於1924年,有展示清邁的歷史資料、清邁人古今生活、清邁佛教文化、農業及山地民族資料等。位於文化中心的正前方,是著名的三王雕像,三位對清邁有重大貢獻的人物:兰甘亨大帝、孟萊王和南蒙王並立,常有當地人在雕像前燒香獻花,以示尊敬。
柴迪隆寺(Wat Chedi Luang)——位於清邁古城的中央,柴迪隆寺在泰文的意思是「大塔寺」,又譯作隆聖骨寺[4]。這座納蘭泰王朝建築形式的大佛塔建於公元1441年原高90公尺,於1447年於此寺舉行著名的第8屆世界佛教會議。但經歷1545年大地震和16世紀泰緬戰爭,現時寺廟略見傾頗,高度僅剩60公尺高,原存於此塔東面神龕的玉佛,後移至曼谷玉佛寺[3]。近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日本政府出資修繕,以保存原貌。
松達寺(Wat Suan Duk)——泰文意思是「花園寺」。此地位於清邁古城外西邊,建於公元1373年,原本是為佛學大師素瑪那泰拉(Phra Sumana Thera)雨季時的居所,後曾成為納蘭泰王朝的「御花園」,傳說在松達寺的最大佛塔下埋了佛舍利子,而每個超過一人高的白色塔林亦是納蘭泰王室過世後埋葬處。此寺有一座建於16世紀的青銅佛像,每年4月清邁潑水節的主要儀式都會在該寺舉行[5]。
帕邢寺(Wat Phra Singh)——位於清邁古城內Rajdamnoen Road和Samlam Road交界。被視為清邁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由明萊王朝的帕邀王建於1345年,目的是用來供奉其父王的骨灰。屹立該寺的大佛像,據說是由斯里蘭卡請來的,不過外貌則是泰北風格。每年潑水寺帕邢寺會為佛像淨身。
清邁夜市景象
夜市-Night Bazaar--清邁最熱鬧的地方,原只是昌康路(Chang Klan Road)的一群攤販,因附近旅館林立,得地利之便,現已成為固定上有棚架、路邊攤販雲集的夜市,販售各式各樣的廉價品,每天晚上都有,從日落到晚間 11 點。大部分的當地特產都可在這兒買到,如木雕、漆器、銀器、古董、香腸、各式服飾、水果和點心,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