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与开发课程》第四讲:培训方式说明
【返回】大学课堂笔记目录:《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招聘与录用》和《管理信息系统》
—————————————————————————————————————————————
培训与开发课程 第四讲:培训方式说明
一、前言
1.本章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深刻理解每一种常用培训方式的特点及操作方式;
(2)把握讲授法、行为示范法、案例分析法、管理游戏法等常见培训方式的操作流程;
(3)感受情景模拟法、讲授法、管理游戏法的运用特点。(活动植入)
2.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常用培训方式的特点及操作方式;
(2)掌握讲授法、管理游戏法等使用频率较高的培训方式的操作方法,能够根据培训主题及培训对象的不同设计“方式组合”。
二、影响培训方式选择的因素
影响因素:
1.匹配培训主题;
2.匹配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年龄、性别、籍贯;
(2)社会属性:教育与培训经历、职务、职业。
3.匹配培训规模。
补充:开场,即破冰,作用:消除培训师与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之间的心理隔阂。
三、培训方式说明
(一)讲授法
1.概念
讲授法是培训师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的培训方式。
2.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这是保证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
(2)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案例分析,正反对比;
(3)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生动准确;
(4)必要时运用板书;(辅助展板的运用)
(5)培训师与受训者要相互配合,这是取得良好的讲授效果的重要保证。
3.优点
(1)有利于受训者系统地接受新知识;(框架学习法)
(2)容易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
(3)有利于加深理解难度大的内容;
(4)可以同时对许多人进行培训。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学习效果易受培训师讲授的水平影响;
(2)只是培训师讲授,没有反馈;(对于评估的影响)
(3)受训者之间不能讨论,不利于促进理解;
(4)学过的知识不易被巩固;
(5)培训师需特别注意仪表仪态。(三语合一)
(二)案例分析法
1.概念
案例分析法是指通过培训师与受训者之间或受训者之间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关键事件法)来提升某项能力的培训方式。(案例分析法由讲授法而来)
2.要求
(1)每次讨论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并让每一位参与者了解这些目标;
(2)要使受训人员对讨论的问题发生内在的兴趣,并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案例来源,说明方式——倒置式说明)
(3)在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公布议程表(包括时间限制),并于每一阶段结束时检查进度。
3.优点
(1)受训人员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至少在头脑中产生),表达个人的感受,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2)鼓励受训人员积极思考,有利于能力的开发;
(3)在讨论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有利于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讨论课题选择(针对性,代表性)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
(2)受训人员自身的水平也会影响培训的效果;
(3)不利于受训人员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5.研讨形式
(1)演讲;
(2)小组讨论;
(3)沙龙(主题性很强,具有强连续性,同一主题);
(4)集体讨论;
(5)委员会式(跨部门讨论);
(5)系列研讨式(同一主题的向下方式)。
(三)视听法
1.概念
利用幻灯、电影、录像、录音、电脑等视听教材进行培训,多用于新进员工培训中。
2.要求
(1)播放前要清楚地说明培训的目的;
(2)按照讲课的主题选择合适的视听教材;
(3)讨论后培训师必须做重点总结或将如何应用在工作上的具体方法告诉受训人员。
3.优点
(1)由于视听培训是利用人体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体会的一种培训,所以比讲授或讨论给人更深的印象。并且教材内容与现实情况比较接近,不单单是靠理解,而是借助感觉去理解;
(2)生动形象且给听讲者以亲近感,所以也比较容易引起受训人员的关心和兴趣;
(3)视听教材可反复使用,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受训人员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的要求。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视听设备和教材的购置需要花费较多的费用和时间;
(2)选择合适的视听教材不太容易;
(3)受训人员受视听设备和视听场所的限制。
(4)补充:讲授法破冰难,次数多。
(四)文件筐实验
1.概念
文件筐测验是评价中心最常用和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文件筐测验是情境模拟测试的一种,它是对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掌握和分析资料、处理各种信息,以及做出决策的工作活动的一种抽象和集中。
2.要求
(1)该测验在假定的情景下实施。
(2)该情景模拟一种假设环境,如单位、机关所发生的实际业务、管理环境。提供给受测者的信息如函电、报告、声明、请示及有关材料等文件,内容涉及人事、资金、财务、市场信息、政府的法令、工作程序等多种材料,这些材料放在公文筐里,测验要求受测者以管理者的身份,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景和想法,在规定的条件下在限定时间(通常为1~3小时)内对各类公文进行现场处理。
3.优点
(1)因为指向性强,所以培训效果显著;
(2)容易得到较全面的培训反馈。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需要准备的文件是否完备且具有代表性;
(2)可能人为因素会影响培训文书的选择范围、难易程度等;(如:客服工作表的发展)
补充:对于HR,文件筐实施:管理文书、人力资源管理板块文书。
如撰写《通知》的要求:
(1)要有文书沟通效率意识 ;
(2)文书标题:关于……通知;
(3)称号:唯一性;
(4)错字、错误标点不要出现;
(5)文字意思不要有歧义;
(6)敬语:另起一行顶格书写敬语,没有标点符号;
(7)左下角落款:名字、时间。
(五)角色扮演法
1.概念
角色扮演法指设定一个最接近现在状况的培训环境,指定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角色的内容,(是否需要夸张,例:团队沟通之改变手机族)从而提高主动地面对现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方式。
2.要求
(1)宣布练习的时间限制;
(2)强调参与者实际作业;
(3)确保每一事项均能代表培训计划中所教导的行为。
3.优点
(1)有助于训练基本动作和技能;
(2)提高人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活动集中,有利于培训专门技能;
(4)可训练态度仪容和言谈举止。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强调个人;
(2)容易影响态度、不易影响行为;
(3)角色扮演的设计难度大。
(六)管理游戏法
1.概念
管理游戏法,又称管理竞赛,是指几组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来模拟真实的公司经营,并作出各自的决策来互相竞争的一种开发方法。如:沙盘演练、拓展活动等。
2.优点
(1)管理游戏是一种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它帮助受训者挖掘其解决问题的潜能,(点蜡烛)帮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制定公司规划上,而不是集中在临时事务的应付上。
(2)公司通常也选择它们自己的管理人员并开发它们自己的工作部门,因此这种游戏可以用于开发领导能力、培养合作及团队精神(齐眉棍)。
(3)它能够突破实际工作情境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趣味性,能使参与者马上获得客观的反馈信息。具有认知社会关系(定向越野)的功能,能帮助参与者对错综复杂的组织内部和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3.可能产生的风险
(1)这种游戏的设计及实施费用可能很昂贵而且花费时间;
(2)这种游戏往往迫使决策者从一个既定的决策表中进行决策选择,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鼓励管理人员开创富有新意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多种替代方案;
(3)操作不便,难以观察。
4.控制风险的方法
(1)确定性名单,不要把风险抛给观众;
(2)场地,自己先体验过,包括障碍、改装游戏接近主题;
(3)信息对称(公平):人员保证,活动游戏主讲,游戏环节现场解释;
(4)请陌生人来模拟游戏。
(5)其他:培训规模:心中有数;跨部门沟通,单向沟通。
补充:控制PPT风险
(1)词语的信息熟悉程度,关键就够了;
(2)链接不确定性(提前走现场),操作可行性。
(七)行为示范法
1.概念
行为示范法是指运用实物和教具,通过实地示范,使受训者明白某种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培训方式。
2.要求
(1)示范前准备好所有的用具,搁置整齐;
(2)让每个受训者都能看清示范物。(道具摆放)
(3)示范完毕,请每个受训者试一试;
(4)对每个受训者的试做给予立即的反馈。
3.优点
(1)有助于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
(2)可利用多种感官,做到看、听、想、问相结合;(五感培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体觉>)
(3)有利于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适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演示;(接送名片、扫描笔的使用、执行力的锤炼)
(2)演示装置移动不方便,不利于培训场所的变更;
(3)演示前需要一定的费用和精力做准备。
三、小结
1.选择培训方式的影响要素有哪些?
2.常见的培训方式有哪些?
3.是否一个培训主题只能选择一种培训方式?
4.哪一种培训方式对破冰的要求最高?
四、实操
1.请说明这一培训主题可能使用的培训方法
主题A:新员工入职培训
培训对象:新入职员工
培训内容: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员工薪酬结构说明等。
主题B: 有效沟通
培训对象:苏宁电器销售部全体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如何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如何塑造专业的“服务者”形象
主题C:国际贸易报关员考试培训
培训对象:想要通过2013年报关员考试的人员
培训内容:海关指定考核教材(一)(二),商品编码等
主题D: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如何提升农民培训绩效
培训对象:广东省政府职能对口农民培训方向的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政府农民培训工作的职能创新
2.请说明以下培训主题可能使用的培训方法
主题A:新员工入职培训;
主题B: 有效沟通;
主题C:国际贸易报关员考试培训;
主题D: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如何提升农民培训绩效。
—————————————————————————————————————————————
相关课堂笔记:
1.笔记:培训人员、课程开篇和课前话题
2.课程实训:实践分组角色说明
3.第一讲:职业形象
4.第二讲:培训需求预测
5.第三讲:培训环境建设
6.第四讲:培训方式说明
7.第五讲:培训评估
8.第六讲:典型风险控制
—————————————————————————————————————————————
培训与开发课程 第四讲:培训方式说明
一、前言
1.本章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深刻理解每一种常用培训方式的特点及操作方式;
(2)把握讲授法、行为示范法、案例分析法、管理游戏法等常见培训方式的操作流程;
(3)感受情景模拟法、讲授法、管理游戏法的运用特点。(活动植入)
2.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常用培训方式的特点及操作方式;
(2)掌握讲授法、管理游戏法等使用频率较高的培训方式的操作方法,能够根据培训主题及培训对象的不同设计“方式组合”。
二、影响培训方式选择的因素
影响因素:
1.匹配培训主题;
2.匹配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年龄、性别、籍贯;
(2)社会属性:教育与培训经历、职务、职业。
3.匹配培训规模。
补充:开场,即破冰,作用:消除培训师与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之间的心理隔阂。
三、培训方式说明
(一)讲授法
1.概念
讲授法是培训师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的培训方式。
2.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这是保证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
(2)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案例分析,正反对比;
(3)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生动准确;
(4)必要时运用板书;(辅助展板的运用)
(5)培训师与受训者要相互配合,这是取得良好的讲授效果的重要保证。
3.优点
(1)有利于受训者系统地接受新知识;(框架学习法)
(2)容易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
(3)有利于加深理解难度大的内容;
(4)可以同时对许多人进行培训。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学习效果易受培训师讲授的水平影响;
(2)只是培训师讲授,没有反馈;(对于评估的影响)
(3)受训者之间不能讨论,不利于促进理解;
(4)学过的知识不易被巩固;
(5)培训师需特别注意仪表仪态。(三语合一)
(二)案例分析法
1.概念
案例分析法是指通过培训师与受训者之间或受训者之间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关键事件法)来提升某项能力的培训方式。(案例分析法由讲授法而来)
2.要求
(1)每次讨论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并让每一位参与者了解这些目标;
(2)要使受训人员对讨论的问题发生内在的兴趣,并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案例来源,说明方式——倒置式说明)
(3)在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公布议程表(包括时间限制),并于每一阶段结束时检查进度。
3.优点
(1)受训人员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至少在头脑中产生),表达个人的感受,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2)鼓励受训人员积极思考,有利于能力的开发;
(3)在讨论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有利于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讨论课题选择(针对性,代表性)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
(2)受训人员自身的水平也会影响培训的效果;
(3)不利于受训人员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5.研讨形式
(1)演讲;
(2)小组讨论;
(3)沙龙(主题性很强,具有强连续性,同一主题);
(4)集体讨论;
(5)委员会式(跨部门讨论);
(5)系列研讨式(同一主题的向下方式)。
(三)视听法
1.概念
利用幻灯、电影、录像、录音、电脑等视听教材进行培训,多用于新进员工培训中。
2.要求
(1)播放前要清楚地说明培训的目的;
(2)按照讲课的主题选择合适的视听教材;
(3)讨论后培训师必须做重点总结或将如何应用在工作上的具体方法告诉受训人员。
3.优点
(1)由于视听培训是利用人体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体会的一种培训,所以比讲授或讨论给人更深的印象。并且教材内容与现实情况比较接近,不单单是靠理解,而是借助感觉去理解;
(2)生动形象且给听讲者以亲近感,所以也比较容易引起受训人员的关心和兴趣;
(3)视听教材可反复使用,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受训人员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的要求。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视听设备和教材的购置需要花费较多的费用和时间;
(2)选择合适的视听教材不太容易;
(3)受训人员受视听设备和视听场所的限制。
(4)补充:讲授法破冰难,次数多。
(四)文件筐实验
1.概念
文件筐测验是评价中心最常用和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文件筐测验是情境模拟测试的一种,它是对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掌握和分析资料、处理各种信息,以及做出决策的工作活动的一种抽象和集中。
2.要求
(1)该测验在假定的情景下实施。
(2)该情景模拟一种假设环境,如单位、机关所发生的实际业务、管理环境。提供给受测者的信息如函电、报告、声明、请示及有关材料等文件,内容涉及人事、资金、财务、市场信息、政府的法令、工作程序等多种材料,这些材料放在公文筐里,测验要求受测者以管理者的身份,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景和想法,在规定的条件下在限定时间(通常为1~3小时)内对各类公文进行现场处理。
3.优点
(1)因为指向性强,所以培训效果显著;
(2)容易得到较全面的培训反馈。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需要准备的文件是否完备且具有代表性;
(2)可能人为因素会影响培训文书的选择范围、难易程度等;(如:客服工作表的发展)
补充:对于HR,文件筐实施:管理文书、人力资源管理板块文书。
如撰写《通知》的要求:
(1)要有文书沟通效率意识 ;
(2)文书标题:关于……通知;
(3)称号:唯一性;
(4)错字、错误标点不要出现;
(5)文字意思不要有歧义;
(6)敬语:另起一行顶格书写敬语,没有标点符号;
(7)左下角落款:名字、时间。
(五)角色扮演法
1.概念
角色扮演法指设定一个最接近现在状况的培训环境,指定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角色的内容,(是否需要夸张,例:团队沟通之改变手机族)从而提高主动地面对现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方式。
2.要求
(1)宣布练习的时间限制;
(2)强调参与者实际作业;
(3)确保每一事项均能代表培训计划中所教导的行为。
3.优点
(1)有助于训练基本动作和技能;
(2)提高人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活动集中,有利于培训专门技能;
(4)可训练态度仪容和言谈举止。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强调个人;
(2)容易影响态度、不易影响行为;
(3)角色扮演的设计难度大。
(六)管理游戏法
1.概念
管理游戏法,又称管理竞赛,是指几组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来模拟真实的公司经营,并作出各自的决策来互相竞争的一种开发方法。如:沙盘演练、拓展活动等。
2.优点
(1)管理游戏是一种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它帮助受训者挖掘其解决问题的潜能,(点蜡烛)帮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制定公司规划上,而不是集中在临时事务的应付上。
(2)公司通常也选择它们自己的管理人员并开发它们自己的工作部门,因此这种游戏可以用于开发领导能力、培养合作及团队精神(齐眉棍)。
(3)它能够突破实际工作情境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趣味性,能使参与者马上获得客观的反馈信息。具有认知社会关系(定向越野)的功能,能帮助参与者对错综复杂的组织内部和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3.可能产生的风险
(1)这种游戏的设计及实施费用可能很昂贵而且花费时间;
(2)这种游戏往往迫使决策者从一个既定的决策表中进行决策选择,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鼓励管理人员开创富有新意的、具有革新精神的多种替代方案;
(3)操作不便,难以观察。
4.控制风险的方法
(1)确定性名单,不要把风险抛给观众;
(2)场地,自己先体验过,包括障碍、改装游戏接近主题;
(3)信息对称(公平):人员保证,活动游戏主讲,游戏环节现场解释;
(4)请陌生人来模拟游戏。
(5)其他:培训规模:心中有数;跨部门沟通,单向沟通。
补充:控制PPT风险
(1)词语的信息熟悉程度,关键就够了;
(2)链接不确定性(提前走现场),操作可行性。
(七)行为示范法
1.概念
行为示范法是指运用实物和教具,通过实地示范,使受训者明白某种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培训方式。
2.要求
(1)示范前准备好所有的用具,搁置整齐;
(2)让每个受训者都能看清示范物。(道具摆放)
(3)示范完毕,请每个受训者试一试;
(4)对每个受训者的试做给予立即的反馈。
3.优点
(1)有助于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
(2)可利用多种感官,做到看、听、想、问相结合;(五感培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体觉>)
(3)有利于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4.可能产生的风险
(1)适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演示;(接送名片、扫描笔的使用、执行力的锤炼)
(2)演示装置移动不方便,不利于培训场所的变更;
(3)演示前需要一定的费用和精力做准备。
三、小结
1.选择培训方式的影响要素有哪些?
2.常见的培训方式有哪些?
3.是否一个培训主题只能选择一种培训方式?
4.哪一种培训方式对破冰的要求最高?
四、实操
1.请说明这一培训主题可能使用的培训方法
主题A:新员工入职培训
培训对象:新入职员工
培训内容: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员工薪酬结构说明等。
主题B: 有效沟通
培训对象:苏宁电器销售部全体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如何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如何塑造专业的“服务者”形象
主题C:国际贸易报关员考试培训
培训对象:想要通过2013年报关员考试的人员
培训内容:海关指定考核教材(一)(二),商品编码等
主题D: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如何提升农民培训绩效
培训对象:广东省政府职能对口农民培训方向的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政府农民培训工作的职能创新
2.请说明以下培训主题可能使用的培训方法
主题A:新员工入职培训;
主题B: 有效沟通;
主题C:国际贸易报关员考试培训;
主题D: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如何提升农民培训绩效。
—————————————————————————————————————————————
相关课堂笔记:
1.笔记:培训人员、课程开篇和课前话题
2.课程实训:实践分组角色说明
3.第一讲:职业形象
4.第二讲:培训需求预测
5.第三讲:培训环境建设
6.第四讲:培训方式说明
7.第五讲:培训评估
8.第六讲:典型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