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眼神中隐藏的信息量,远大于网聊时输入几万字
很久很久以前,张楚曾这样唱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那时我听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是磁带,因为翻来覆去听了太多遍被我听坏了。
为什么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个问题我想了好多年,后来我似乎想明白了一点点。
在豆瓣上曾看到一位昵称是“睡了我上铺的兄弟”的豆友,其豆瓣自我介绍是这样一段话:“不管是敞开自己的孤独还是承担别人的孤独,都是一份何等深厚的情谊啊。而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我们太过骄傲了,我们甚至不敢承认自己也是孤独和有欠缺的,所以我们缺少爱。这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大学毕业后这些年,可交心的朋友真的是越来越少了,用张楚的话说就是,“大家都在为成就、为挣钱工作去了”。
但有时真的觉得大家都在如逆水行舟般独自承担着自己的孤独,至于别人的孤独,偶尔可能也会想着去为其承担,但又会想这样做会不会是一种冒犯?会不会热脸贴到冷屁股上?
于是渐渐开始只关心自己的孤独,甚至变成这样一种心态:“我变得没有内心,我变得没有感情,我变得一无你所要,所以请你离我远一些”。
在小转铃的博客中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在所有那些古怪的虚荣、自负、要求和敌意后面,有一个正在受苦的人。”
我曾经就是一个饱受古怪虚荣、自负、要求、敌意之苦的人,因为那时的我在拒绝敞开我的孤独的同时也在拒绝承担别人的孤独。
前几天读维特根斯坦写的一本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天早晨,你都得重新扒开死气沉沉的瓦砾,以便触及温暖鲜活的种子。”
某种意义上,所有那些“古怪的虚荣、自负、要求和敌意”其实就是一些“死气沉沉的瓦砾”,我们的心以及我们的理想则是“温暖鲜活的种子”。
如果我们想让“种子”不死,我们每天早晨都得重新扒开“死气沉沉的瓦砾”。
我经常跟别人说:想快乐就快点去找乐,想开心就敞开你的心。后来我意识到,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想要做成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更需要敞开自己的心。唯有如此才能不断释放心气,与此同时让自己的心不断呼吸到自由新鲜的空气,让自己的心力不断恢复到满血状态。
一个人一旦选择了自我封闭,他的心会每天死去一点点,直至变成一块死肉,麻木,僵硬,扭曲,散发出如无源死水般的恶臭。
一个年轻人如果因为孤芳自赏、自我封闭而成为孤家寡人,他必然直到死都一事无成。
一个年轻人如果只是宅在家里闭门造车,他的理想必然会变成毫无实现之可能性的痴心妄想,除非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自慰专家。
一个有社交恐惧症的年轻人想要实现一个真正有价值的理想,他别无选择,他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家门,强迫自己去社交,强迫自己去结交新朋友,强迫自己敞开自己的心。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社交恐惧症会不治而愈,他会不断成长,不断从朋友那里获得能让他茅塞顿开的新信息,不断获得新机遇,不断逼近自己的人生目标。
也许有人会说:“我可以通过社交网站结交新朋友啊。”我不会说通过社交网站搞社交完全是无用功,因为通过在虚拟空间中的交流也可以结交到一些新朋友,只是这些朋友必然是且只能是所谓的泛泛之交。想要结交到真正的朋友,想要从朋友那里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还是需要在现实空间中面对面交流。
当你和朋友面对面交流时,一个会心的笑容,一次不经意间的眼神交流,隐藏其中的信息量,远大于你们在社交网站上交流时输入几万字所能传达的信息量。
那些你通过社交网站结交的朋友,如果你和他们只是在虚拟空间中有过交流,从未在现实空间中面对面交流,这种所谓的朋友关系其实异常脆弱。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因为对于某部电影或某本书的看法不一样,对方就会在朋友列表中把你删除,和你永远绝交了。
走出家门,遇见不同的人,和他们面对面交流,你的人生会因此出现各种全新的可能性。伍迪·艾伦曾说:“百分之八十的成功源于出席。”在美国是如此,在中国更是如此。
在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功都源于所谓的关系?这个比例可能没人统计过,也无从统计,只是这个比例肯定很高就是了。
很多没有背景和关系的理想青年异常痛恨那些靠背景和关系成功的人,其实只要没有犯罪,这个也没什么可痛恨的了。人类世界从来都不是公平世界,且永远不可能成为公平世界。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没有人脉关系网,那就想办法编织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首先要不断提高你自己的个人能力。很多时候,如果你完全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如果你无法给别人带来利益,你花再多心思编织人脉关系网可能亦是枉然,单就这一点而言,人类社会是一个异常现实且残酷的社会。
其次是经常在心里惦记着别人。人类社会中所有坚韧牢固的人脉关系网都是惦记出来的,无一例外。
还有就是人脉关系网虽然主要建立于利益交换这一基础之上,但和别人交往时不能只考虑利益交换。那些脸上写满了利益算计的人看似精明,其实很蠢。在利益交往的同时,还是要有一些真性情,这样才有可能交到真朋友,而且也能从社交过程中体验到一些很纯粹的乐趣。即使是那些心机极重、城府极深的人,在与人交往时,通常也会表现出真诚放松的样子。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那就更没必要假装自己很有心机和城府了。
简而言之,在搞社交这件事上,要有意识地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要用心去搞社交,像搞事业一样搞社交。如果只想着如何搞事业,不花心思搞社交,结果很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无。很多事你一个人永远都做不成,那些能被称之为“理想”的事更是如此。
只是在搞社交的同时,还是要有几个永远不会被你归类为“人脉关系网”的知心朋友。这样的朋友不需要太多,但至少要有一两个吧。
人生本是孤寂至极的旅途,如果连一两个知心朋友都没有,那就太可悲了。
(本文节选于丁小云新书《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 *转载此文请注明此出处
-----------------------关于我的新书《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
你最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而且还干成了,世界上最甜蜜的复仇莫过于此。丁小云新书《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能助你完成一次最甜蜜的复仇,让恨你的人心如刀绞,让爱你的人含泪微笑。欲读此书请猛击:亚马逊:http://t.cn/R25LdAr 当当:http://t.cn/R25yP8r 京东:http://t.cn/R25y75A
为什么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个问题我想了好多年,后来我似乎想明白了一点点。
在豆瓣上曾看到一位昵称是“睡了我上铺的兄弟”的豆友,其豆瓣自我介绍是这样一段话:“不管是敞开自己的孤独还是承担别人的孤独,都是一份何等深厚的情谊啊。而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我们太过骄傲了,我们甚至不敢承认自己也是孤独和有欠缺的,所以我们缺少爱。这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大学毕业后这些年,可交心的朋友真的是越来越少了,用张楚的话说就是,“大家都在为成就、为挣钱工作去了”。
但有时真的觉得大家都在如逆水行舟般独自承担着自己的孤独,至于别人的孤独,偶尔可能也会想着去为其承担,但又会想这样做会不会是一种冒犯?会不会热脸贴到冷屁股上?
于是渐渐开始只关心自己的孤独,甚至变成这样一种心态:“我变得没有内心,我变得没有感情,我变得一无你所要,所以请你离我远一些”。
在小转铃的博客中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在所有那些古怪的虚荣、自负、要求和敌意后面,有一个正在受苦的人。”
我曾经就是一个饱受古怪虚荣、自负、要求、敌意之苦的人,因为那时的我在拒绝敞开我的孤独的同时也在拒绝承担别人的孤独。
前几天读维特根斯坦写的一本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天早晨,你都得重新扒开死气沉沉的瓦砾,以便触及温暖鲜活的种子。”
某种意义上,所有那些“古怪的虚荣、自负、要求和敌意”其实就是一些“死气沉沉的瓦砾”,我们的心以及我们的理想则是“温暖鲜活的种子”。
如果我们想让“种子”不死,我们每天早晨都得重新扒开“死气沉沉的瓦砾”。
我经常跟别人说:想快乐就快点去找乐,想开心就敞开你的心。后来我意识到,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想要做成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更需要敞开自己的心。唯有如此才能不断释放心气,与此同时让自己的心不断呼吸到自由新鲜的空气,让自己的心力不断恢复到满血状态。
一个人一旦选择了自我封闭,他的心会每天死去一点点,直至变成一块死肉,麻木,僵硬,扭曲,散发出如无源死水般的恶臭。
一个年轻人如果因为孤芳自赏、自我封闭而成为孤家寡人,他必然直到死都一事无成。
一个年轻人如果只是宅在家里闭门造车,他的理想必然会变成毫无实现之可能性的痴心妄想,除非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自慰专家。
一个有社交恐惧症的年轻人想要实现一个真正有价值的理想,他别无选择,他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家门,强迫自己去社交,强迫自己去结交新朋友,强迫自己敞开自己的心。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社交恐惧症会不治而愈,他会不断成长,不断从朋友那里获得能让他茅塞顿开的新信息,不断获得新机遇,不断逼近自己的人生目标。
也许有人会说:“我可以通过社交网站结交新朋友啊。”我不会说通过社交网站搞社交完全是无用功,因为通过在虚拟空间中的交流也可以结交到一些新朋友,只是这些朋友必然是且只能是所谓的泛泛之交。想要结交到真正的朋友,想要从朋友那里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还是需要在现实空间中面对面交流。
当你和朋友面对面交流时,一个会心的笑容,一次不经意间的眼神交流,隐藏其中的信息量,远大于你们在社交网站上交流时输入几万字所能传达的信息量。
那些你通过社交网站结交的朋友,如果你和他们只是在虚拟空间中有过交流,从未在现实空间中面对面交流,这种所谓的朋友关系其实异常脆弱。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因为对于某部电影或某本书的看法不一样,对方就会在朋友列表中把你删除,和你永远绝交了。
走出家门,遇见不同的人,和他们面对面交流,你的人生会因此出现各种全新的可能性。伍迪·艾伦曾说:“百分之八十的成功源于出席。”在美国是如此,在中国更是如此。
在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功都源于所谓的关系?这个比例可能没人统计过,也无从统计,只是这个比例肯定很高就是了。
很多没有背景和关系的理想青年异常痛恨那些靠背景和关系成功的人,其实只要没有犯罪,这个也没什么可痛恨的了。人类世界从来都不是公平世界,且永远不可能成为公平世界。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没有人脉关系网,那就想办法编织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首先要不断提高你自己的个人能力。很多时候,如果你完全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如果你无法给别人带来利益,你花再多心思编织人脉关系网可能亦是枉然,单就这一点而言,人类社会是一个异常现实且残酷的社会。
其次是经常在心里惦记着别人。人类社会中所有坚韧牢固的人脉关系网都是惦记出来的,无一例外。
还有就是人脉关系网虽然主要建立于利益交换这一基础之上,但和别人交往时不能只考虑利益交换。那些脸上写满了利益算计的人看似精明,其实很蠢。在利益交往的同时,还是要有一些真性情,这样才有可能交到真朋友,而且也能从社交过程中体验到一些很纯粹的乐趣。即使是那些心机极重、城府极深的人,在与人交往时,通常也会表现出真诚放松的样子。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那就更没必要假装自己很有心机和城府了。
简而言之,在搞社交这件事上,要有意识地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要用心去搞社交,像搞事业一样搞社交。如果只想着如何搞事业,不花心思搞社交,结果很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无。很多事你一个人永远都做不成,那些能被称之为“理想”的事更是如此。
只是在搞社交的同时,还是要有几个永远不会被你归类为“人脉关系网”的知心朋友。这样的朋友不需要太多,但至少要有一两个吧。
人生本是孤寂至极的旅途,如果连一两个知心朋友都没有,那就太可悲了。
(本文节选于丁小云新书《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 *转载此文请注明此出处
-----------------------关于我的新书《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
你最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而且还干成了,世界上最甜蜜的复仇莫过于此。丁小云新书《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能助你完成一次最甜蜜的复仇,让恨你的人心如刀绞,让爱你的人含泪微笑。欲读此书请猛击:亚马逊:http://t.cn/R25LdAr 当当:http://t.cn/R25yP8r 京东:http://t.cn/R25y75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