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研究咨询智库机构发展对比,软实力展现
截至2014年底,全球总计有6618个智库,其中,拉丁美洲有674个,占全球总数的10.18%,在七个地区里居中,排名第四。其他六个地区依据数量,排名情况是:北美名列第一,共有1989个,占全球的30.05%;第二位是欧洲,共有1822个,占全球的27.53%;第三位是亚洲,1106个,占全球的16.71%;中东非洲有521个,占全球的7.87%,位居拉丁美洲之后,排名第五;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六,有467个,占7.06%;大洋洲位居第七,仅占全球的1%,数量为39个。
在“智库数量最多的前十国家”里,美国智库的数量遥遥领先,多达1830个,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位居第二,有429个;英国和德国以287个和194个依次位居第三和第四。第五是印度,有192个。第六是法国,有177个。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以137的总数排列第七,排在俄罗斯(122个)、日本(108)个、加拿大(99个)三国之前。换言之,在前十中,阿根廷是唯一的拉美国家,并且是“挤进”前十的四个中等收入国家之一(从人均GDP看,其余三国依次是俄罗斯、中国和印度)。
尽管中国智库发展迅猛,智库建设的成绩斐然,智库在各级政府决策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但中国智库无论是规模、地位,还是公信力、影响力,都与国际上一些知名智库相距甚远,甚至与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期待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中国智库能力整体上还不强,特别是与国际智库相比,中国智库在贡献新思想、提供有创造性的政策方案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智库的水平,必须拥有一批学有专才,潜心研读国内外形势的专业人才,才能提供专业的优秀报告。中国并不缺乏高质量的学者,但是如何将这些学者组织起来,并且组建出高质量的智库,可能还需相当长时间的努力。
从目前来看,中国智库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重大问题的研究方面,能力不强,话语权弱小,难以与活跃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西方智库相匹敌。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国家的国际话语权问题,中央各部门在不断加大外宣工作的同时,也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本国智库的国际化进程。
从中国目前研究咨询智库的发展定位来看,大部分智库都是受到政府资助的事业单位,中国智库要在如何发挥智库对政府的影响力与保持智库研究的独立性之间寻找出最佳的平衡。一方面影响力有助于智库保持独立性,另一方面独立性也是影响力的基础。
现实来看,根据中为咨询观察,中国智库社会配套环境不完善。—是要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尊重专业独立性的政府决策氛围;二是全社会要有比较开放的公共空间,也就是公共舆论,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决策。
针对中外智库差距,我国亟须提高发展智库总体水平,首先是要加大智库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使具有品牌研究成果的智库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使智库成为真正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智库;其次是要优化智库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加大智库的专家队伍建设,培养新型智库的学科带头人,构建现代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再次是营造智库的生存环境,政府要放权于社会,问计于民,充分发挥智库调查研究对决策和实践的服务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任智库、关注智库和支持智库的人文环境。
在“智库数量最多的前十国家”里,美国智库的数量遥遥领先,多达1830个,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位居第二,有429个;英国和德国以287个和194个依次位居第三和第四。第五是印度,有192个。第六是法国,有177个。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以137的总数排列第七,排在俄罗斯(122个)、日本(108)个、加拿大(99个)三国之前。换言之,在前十中,阿根廷是唯一的拉美国家,并且是“挤进”前十的四个中等收入国家之一(从人均GDP看,其余三国依次是俄罗斯、中国和印度)。
尽管中国智库发展迅猛,智库建设的成绩斐然,智库在各级政府决策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但中国智库无论是规模、地位,还是公信力、影响力,都与国际上一些知名智库相距甚远,甚至与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期待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中国智库能力整体上还不强,特别是与国际智库相比,中国智库在贡献新思想、提供有创造性的政策方案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智库的水平,必须拥有一批学有专才,潜心研读国内外形势的专业人才,才能提供专业的优秀报告。中国并不缺乏高质量的学者,但是如何将这些学者组织起来,并且组建出高质量的智库,可能还需相当长时间的努力。
从目前来看,中国智库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重大问题的研究方面,能力不强,话语权弱小,难以与活跃在全球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西方智库相匹敌。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国家的国际话语权问题,中央各部门在不断加大外宣工作的同时,也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本国智库的国际化进程。
从中国目前研究咨询智库的发展定位来看,大部分智库都是受到政府资助的事业单位,中国智库要在如何发挥智库对政府的影响力与保持智库研究的独立性之间寻找出最佳的平衡。一方面影响力有助于智库保持独立性,另一方面独立性也是影响力的基础。
现实来看,根据中为咨询观察,中国智库社会配套环境不完善。—是要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尊重专业独立性的政府决策氛围;二是全社会要有比较开放的公共空间,也就是公共舆论,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决策。
针对中外智库差距,我国亟须提高发展智库总体水平,首先是要加大智库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使具有品牌研究成果的智库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使智库成为真正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智库;其次是要优化智库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加大智库的专家队伍建设,培养新型智库的学科带头人,构建现代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再次是营造智库的生存环境,政府要放权于社会,问计于民,充分发挥智库调查研究对决策和实践的服务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任智库、关注智库和支持智库的人文环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