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抹去的记忆 《说谎的人》有感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小说的。大概是在深夜的缘故吧,一头扎进去,便很难再出来。我想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故事,一段被抹去的记忆。
故事借由卡登丝的视角娓娓道来,颇有暗色系青春的感觉。身为辛克莱家族的女继承人,拥有的假期时光自然是不可比拟:海岛,豪宅,无可挑剔的玩伴。刚开始自己会有一个构想,以为会上演富家子弟霸道青春的戏码,读下去也渐渐走到了自己的心里。女孩的“恶梦”是从第十五个夏天开始的,她试图用零碎的记忆拼出那年夏天的故事,但似乎所有的人都在刻意抹去她关于那年夏天的记忆。家族里的人对于自己不想再提起的人或事,高度一致的选择了抹掉它。母亲用销毁与之相关的物品来抹去对抛弃她的丈夫的记忆;姨妈们则在外婆去世后选择了闭口不提,试图抹去外公对外婆的记忆。它们只是暂时忘记,某个时刻还是会想起。哪怕是失忆。
特别喜欢穿插在其中的童话故事,作者赋予了它新的含义,颇有一针见血的味道。相同的主体经过不同的变换组合,意味深长。青春除了美好,矛盾冲突也占据了不少。中国式的青春怀旧电影大多喜欢强调青春的残酷和遗憾,往往会选择夸大关键的冲突点。第十五个夏天作为故事和主人公人生的转折点,对比在这前后经历的种种,有种灰色的压抑在。小说中卡登丝同样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父亲的离开,甜蜜又苦涩初恋,如何去处理一些她认为是对的事情。因为男孩的家境与自己悬殊太大,遭到大家的强烈反对。就像她的姨夫,所谓的倒插门吧。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四个小伙伴试图探讨更加现实层面的东西,最终做出了令所有人都震惊的举动。无论怎样学生时代的友情和爱情都是值得一生回忆的,纵使他并不完美。
作者用一个未成年少女的视角去窥探她眼中的成人世界,并且试图去打破一些东西。姨妈们和母亲为了爷爷的财产问题可谓各显神通,爷爷对于肤色和血统的偏见。就像是我们对于一些“社会潜规则”的抗争,不想轻易低头,不想自己渐渐趋同。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但她却和家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不追求荣华富贵,反而常常会把自己的东西捐给慈善机构,更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少年时代我们也曾是“刺头”,用各种自以为炫酷的行为宣泄自己。每个人大概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只是这群少年选择了一个太过极端的方式。当那一段尘封的记忆被唤醒的时候,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精心策划的火灾却成为了一场真正的灾难。他们试图阻止大人们的贪欲,却永远定格了自己的青春。只留下卡登丝一个人,面对如此残忍的真相。不知为何,觉得他们像是一个个勇士,让青春永驻。留下的纵使记忆被找回,生活也无法回到从前,伤害一旦造成,总会在记忆中留下印记。有形的伤易疗,无形的伤难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