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广州天河珠江新城的新广州图书馆」?
怎样看待「广州天河珠江新城的新广州图书馆」?
我只是做个备份。
===========================================================
硬件挺好的,不过环境就跟普通shopping mall一样没什么分别。你能想象一个公共图书馆1楼所有人都没意识要压低音量,母亲只是以正常的音调和孩子说话吗?
在看到这一幕的瞬间,我有冲动想大喊:拜托,这里是图书馆!
然并卵。
属于孩子们的天地在二楼,但他们的狂欢在一楼大堂已然开始,这些声音直冲云霄,直达6层。可这里统共才8层楼。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破窗效应」,知道这个词和含义以后,每次想起广图的环境我的脑海里就会冒出这个词。我不想扯「素质」问题,也请不要自以为是地反应「珠江新城是新区外地人多搞坏规矩」,在这事上,广图确实管理不到位。
我真心实意的以为,一个足够好的制度,能最大程度地限制人的【恶】。在那个已经如此吵闹的环境中,你只要求一两个人控制音量是不可能的。你上前劝阻,他们会说:「那么多人在吵为什么偏偏说我,你歧视么?」而指望只靠个人公德心约束自身,前提是你要营造出这样的环境。你可以在每个人进馆的时候发一些有意思的小卡片,提醒他们需要注意的图书馆基本守则。还记得那篇曾经流传甚广的,关于一家大小带着怀抱婴儿上飞机,怕惊扰大家而画的漫画吗?类似的方法多的是,关键在于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用尽手段地重复提醒,直到它成为所有进广图的人的共识。可你们什么都没做。
曾经的广图不是这样的。中学生时代因交通问题去省图的机会更多些,后来上大学因为中图大修第一次去的广图,很惊讶,因为门前的广场居然有许广平和鲁迅的雕像,入内后虽然设备陈旧,但那种重返校园的感觉、安静的环境,真的很让人舒心。彼时即使你系统老旧点、陈列糟糕点、书籍残破点,我真的都觉得没啥……这真不是黑你,而是我觉得,那时候的广图能提供给我一个「静心看书」的环境,如今的却不能。
据我粗略而不科学的观察,其实无论是中图还是广图旧址,都在老城区,不消说周边的关联商铺够发达,吃个午饭买瓶水,走出图书馆不到5分钟就能解决,不像如今的珠江新城因为新区啥都没有,自习到一段落想吃个饭,还要跑大老远地在花城汇里和逛街人群挤成一团,在耗费时间的同时,也消解了学术与商业的天然屏障,让人静不下心来。
更重要的是,中图和广图旧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相对和谐——两馆门前都有一个小广场,门口都有大树,这些大树下都是那些玩闹的孩子和乘凉的老人。那种人居气息,那种自然和谐,很容易让人安定下来。
反观珠江新城的广图新馆,坐落在全广州商业气息最浓厚的珠江新城里,外围虽然有个花城广场,但敢问谁会愿意到那个树都没多棵的地方暴晒?夏日炎炎自然是到馆内叹空调,冬日冷风吹自然是到室内躲着——扶老携幼,好不热闹。
可这依然不是借口,正对面的省博物馆能做到闹中取静,为什么你不能?你真的不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么?而且,来到这里,我可不会再原谅你的系统落后、书籍陈列乱七八糟了。既然你的硬件上了档次,你这些配套服务难道不应该也一同上一个档次吗?尤其在你环境都没能给我保障的情况下。
之前在腾讯《大家》上看过一篇文章就是说广图新馆和购书中心吵闹得像大卖场,那时候觉得可能有误会,毕竟去过广图新馆并不是如此,可那之后五一劳动节的二次到访彻底毁掉了我对那里的好印象。其实你也有聘用聋哑人做清洁阿姨,对于馆内的一些规定也是有执行并落实,作为一个大城市的图书馆该有的格调你都有,可为什么最基本的安静的环境却无法提供呢?新馆已经牺牲了图书馆的历史厚重感了,难道连阅读环境也要牺牲吗?
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码这么多字,写这么长的吐槽,只是真心实意希望你们能改善一下这个问题啊。
========================================================
虽然在微博上@广州图书馆 了,可完全没有任何期待。我只是想就近找个地方看书自习,特么的怎么就这么难。
有钱一定要杀回老区。
我只是做个备份。
===========================================================
硬件挺好的,不过环境就跟普通shopping mall一样没什么分别。你能想象一个公共图书馆1楼所有人都没意识要压低音量,母亲只是以正常的音调和孩子说话吗?
在看到这一幕的瞬间,我有冲动想大喊:拜托,这里是图书馆!
然并卵。
属于孩子们的天地在二楼,但他们的狂欢在一楼大堂已然开始,这些声音直冲云霄,直达6层。可这里统共才8层楼。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破窗效应」,知道这个词和含义以后,每次想起广图的环境我的脑海里就会冒出这个词。我不想扯「素质」问题,也请不要自以为是地反应「珠江新城是新区外地人多搞坏规矩」,在这事上,广图确实管理不到位。
我真心实意的以为,一个足够好的制度,能最大程度地限制人的【恶】。在那个已经如此吵闹的环境中,你只要求一两个人控制音量是不可能的。你上前劝阻,他们会说:「那么多人在吵为什么偏偏说我,你歧视么?」而指望只靠个人公德心约束自身,前提是你要营造出这样的环境。你可以在每个人进馆的时候发一些有意思的小卡片,提醒他们需要注意的图书馆基本守则。还记得那篇曾经流传甚广的,关于一家大小带着怀抱婴儿上飞机,怕惊扰大家而画的漫画吗?类似的方法多的是,关键在于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用尽手段地重复提醒,直到它成为所有进广图的人的共识。可你们什么都没做。
曾经的广图不是这样的。中学生时代因交通问题去省图的机会更多些,后来上大学因为中图大修第一次去的广图,很惊讶,因为门前的广场居然有许广平和鲁迅的雕像,入内后虽然设备陈旧,但那种重返校园的感觉、安静的环境,真的很让人舒心。彼时即使你系统老旧点、陈列糟糕点、书籍残破点,我真的都觉得没啥……这真不是黑你,而是我觉得,那时候的广图能提供给我一个「静心看书」的环境,如今的却不能。
据我粗略而不科学的观察,其实无论是中图还是广图旧址,都在老城区,不消说周边的关联商铺够发达,吃个午饭买瓶水,走出图书馆不到5分钟就能解决,不像如今的珠江新城因为新区啥都没有,自习到一段落想吃个饭,还要跑大老远地在花城汇里和逛街人群挤成一团,在耗费时间的同时,也消解了学术与商业的天然屏障,让人静不下心来。
更重要的是,中图和广图旧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相对和谐——两馆门前都有一个小广场,门口都有大树,这些大树下都是那些玩闹的孩子和乘凉的老人。那种人居气息,那种自然和谐,很容易让人安定下来。
反观珠江新城的广图新馆,坐落在全广州商业气息最浓厚的珠江新城里,外围虽然有个花城广场,但敢问谁会愿意到那个树都没多棵的地方暴晒?夏日炎炎自然是到馆内叹空调,冬日冷风吹自然是到室内躲着——扶老携幼,好不热闹。
可这依然不是借口,正对面的省博物馆能做到闹中取静,为什么你不能?你真的不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么?而且,来到这里,我可不会再原谅你的系统落后、书籍陈列乱七八糟了。既然你的硬件上了档次,你这些配套服务难道不应该也一同上一个档次吗?尤其在你环境都没能给我保障的情况下。
之前在腾讯《大家》上看过一篇文章就是说广图新馆和购书中心吵闹得像大卖场,那时候觉得可能有误会,毕竟去过广图新馆并不是如此,可那之后五一劳动节的二次到访彻底毁掉了我对那里的好印象。其实你也有聘用聋哑人做清洁阿姨,对于馆内的一些规定也是有执行并落实,作为一个大城市的图书馆该有的格调你都有,可为什么最基本的安静的环境却无法提供呢?新馆已经牺牲了图书馆的历史厚重感了,难道连阅读环境也要牺牲吗?
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码这么多字,写这么长的吐槽,只是真心实意希望你们能改善一下这个问题啊。
========================================================
虽然在微博上@广州图书馆 了,可完全没有任何期待。我只是想就近找个地方看书自习,特么的怎么就这么难。
有钱一定要杀回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