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粽子
前两日出差,在都匀的乡下,见到两妇人在池边洗箬叶,那水是极清澈的,箬叶极绿,两妇人相对坐在矮凳上,边说话边洗箬叶,一大摞在旁边,抽一张来用布抹一下,然后放入簸箕晾干,周而复始,我估计了一下,约莫有几百张箬叶,能做几百个粽子呢,谁家胃口这么大能吃这么多,大概是做来卖的。 那时我便清晰地知道端午节要来了。 端午节在我故乡过得很淡,我去年端午节似乎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写我故乡端午节的,但是今日去找却找不到了,于是老话再拿出来说说。故乡的端午节有多淡呢,大概淡到没人记得了,我家尤其如此,以前我祖母还会煮点汤圆来吃,都不兴包粽子的,理由是这东西过于麻烦,但后来汤圆也不煮了,全忘掉了。于是我小时候就很少吃到粽子,更别说摘菖蒲草,喝雄黄酒,划龙舟了,这些全部没有。所以今日同事问我是否要回去过端午,我摇头说不,我故乡不过端午,他就很诧异,竟然有地方不过端午的?我点了点头,但也没多做解释。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同,我们那里不过端午,但是过上元节,过中元节,这两个节日都少有地方过,却又是我们那里最隆重的节日,所以过不过端午节我没什么想法。我是在出来后才开始过端午节的。 一直以来端午节真是没多大稀奇,更不会惹起乡愁之类的东西,只是有时候凑热闹,会去买点粽子来吃,好像人人都去吃粽子,过端午,你自己不过的话就会显得孤单,把自己的心境想得很惨。其实我不太喜欢吃粽子,觉得腻,而且沾手,很不方便,不过后来也慢慢吃了。 我记得我大三还是大四的时候,端午节,我室友回学校带了粽子来,说是他妈妈给我们吃的,他家是青浦的,虽然也不远,但带来还是颇不方便的。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吃了起来,所以觉得特别好吃,那一刻我竟然第一次生起了乡愁,那一种在天涯做客的感觉让鼻子酸酸的。 我也第一次发现上海竟然也吃咸粽,且是腊肉的。室友他妈妈做的粽子很可口,我们便全吃完了。至今都对阿姨有着感激。 后来的粽子就自己去买来吃了,我这人忘性大,常把端午节忘记,有时想起时已经过了几天了,再去寻粽子来吃,已经无市了,只有去年和今年才按时吃到了粽子。不过并没有什么意义。最近来,我便觉得这大概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为了凑节日的氛围而故意去过节日,这是很无聊的事情,凡事都想参与进去,分享别人的欢乐也是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我以后大概不会再去刻意过端午节了。不过这么说也似乎不太好。 最奇怪的是这几年我父母也开始提醒我去买粽子吃,端午节照例要给他们打电话,刚接起来的话就是吃粽子了吗?没吃的话去买来吃吧。我就很开心,他们也受到了外来的影响了,对于他们来说很不易。 我想现在我与父母,许多事情恰是相反的,我需要多抵挡外界的影响,而他们则多需要接受外面的影响,想来父母子女也是有趣得紧。 在几日前听周小姐说她父亲在端午节前几天就开始辛勤地包粽子了,她是又笑又气恼地给我说的,说她父亲每年包的粽子,馅料只有一样,就是干红枣,把买来的干红枣洗一洗,就塞进糯米里,然后开始蒸。她说这样怎么能吃,干红枣那么硬,我想着也是,起码也要把红枣泡软啊。 不过我觉得她父亲很可爱,因为要是我包粽子的话大概也差不多,我会只包一块肉条进去。 事后我问周小姐有没有吃,她说吃了,再后来她就惊讶地告诉我说她母亲告诉她,她父亲小时候包的粽子就是这样的,就一颗干红枣,那是河南的粽子包法,还是几十年以前的。然后她就有些愧疚,觉得不该那么生她父亲的气。 我却被这个给震撼了,她父亲突然在我心里变得孤独起来,几十年下来,粽子的包法千变万化了,他依旧坚持着他小时吃的粽子,只放一颗干红枣,这在我们这类聪明人看来很傻,干红枣的粽子根本就不好吃,蒸好后干红枣还是硬的,有什么吃场?可是他却一直未改,孤独地坚持着,还被许多人误解。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说:当你以为我跟不上时代,其实我只是依旧爱着我小时候的东西而已。 大概就是如此吧。 端午节在我看来只是一个平常的节日,絮絮散散也说得够多了,就不写了。端午节在古人看来是凶日,就不说快乐了,就祝各位端午节安康吧。
这篇文章是去年端午节写的,想来正好一年了,时间过得很快,让人常生出人生如白马过隙的感叹。端午每年照常来,人却走散了,文依旧在那里,写文的人心境却大不同了。写这篇文章时,我尚且还在贵阳,如今我却已北上,在北京三月有余了。写这篇文章时,我尚且和周小姐在一起,如今却天别一方,人生各异了。我这么说倒不是觉得遗憾或者怀念什么,只是时光悠悠,有时到底惆怅难免。今年重新点检这篇文章,真有赏花人已去一半的感叹。可是为什么要做这“朝花夕拾”之举呢?难道不怕人说怀念旧人,得罪新人么,我想这大可不必为难,人生就是这样,过去的就已经过去,存在的就已经存在,不是说在文章里涂抹一笔,这些事情就能改变的,况且我心事坦然,也不为介怀。之所以这么做,全然是拿今年端午和去年端午对比,此种概况和心境就越发明显而已。人生倥偬,几人能够,伤感满怀,几不能言。 今天即将放假,同事中午买来粽子分发诸人,算是聊以过节罢。对端午始终没有大的心情起伏,不过是恍然过日而已。然而诸君想必是很隆重过这日的,再说句端午节安康好了。
现在正是端午节的开头,凌晨了。突然看到有人在点赞这篇文章,于是就又重看了这篇很久前的旧文,感慨倒是很多的。一眨眼就又过去两年了。不过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个趣事,这篇文章的原文大概是2015年写的,后来在2016年的端午节增添过几笔。现在正是2019年的端午,和初始的端午对比,也过去四年了,就是和添加时的端午比,也过去三年了。
这是三四年,我离开贵阳,又回到贵阳,到了北京又离开北京,身边的人也换了好多,人生经历可谓大有不同,人生心事也大大有差,但是不变的是端午节年年来,人们年年照常过端午。真有物是人非之感啊。
此刻在深夜里,端午节似乎还很遥远,虽然父母去物业那里领了粽子放在家里,但也没多少端午的气息。但天亮后,我家大概要热闹一番。父母,二姐,两个外甥,媛媛,我,以及明天来的两家亲友,我堂哥一家以及二姐家的那边的二哥一家,大概有二十来个人一起来我家过端午吧,当然还有一只可爱的猫——洛阳。
刚才父亲睡觉的时候,便叮嘱我,明早要去石板镇开些水果来,这么多人,必定要吃些什么的。包粽子的东西早已准备好了,粽叶是二姐一周前就买来的,现在正用水泡开,糯米也已泡着,明早即可用了,瘦腊肉也洗好了,明日切成块状就能用,那些红枣之类的甜粽用的东西,也全都备妥,只能明天人都来后,大家一起包粽子过端午了。
我现在的漂泊之感已经消失了,但身上的人间烟火气却是越来越浓,我想这大概是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吧。从少年到中年,就是不断褪去身上的少年心气,不断增加身上的世俗气吧。我现在大概是能平和的接受这一切了。
再祝大家端午安康!
2019.6.7于贵阳
骆瑞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生云楼诗词小辑(2024.11.26-2025.4.20) (1人喜欢)
- 生云楼诗词小辑(2024.6.28-2024.11.25)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