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忆童年| 折纸 (写于2015年父亲节)
一张张白纸,在一双大手中翻腾跳跃,然后变成一艘小船、一架飞机、一只千纸鹤,一只小企鹅……这是我对父亲最早的记忆。记忆里有关父亲的伟岸都是以手为焦点。它短而粗,但灵活且有力,会折纸,会摆弄机器,会打算盘,会一只手把我举得高高的,会在黑板上写漂亮的粉笔字,会做好吃的鳝鱼宴,会用手扶着自行车稳稳地载着我穿行在乡间小路上,把生病的我送到医院。
所有记忆里,最清晰的是父亲手上的折纸。我们的童年没有多少玩具,父亲喜欢给我折各种东西。将一张白纸平铺,然后对折,用手轻轻地压平后,再对折,重复再重复,但魔术般可以变成不一样的东西,每一次都给我最奇妙的快乐。相对于现在亮光闪闪的各类玩具,指尖舞动的作品,是有温度有生命的,传递更多的爱,也更能感受到。
渐渐长大,才发现“折纸”其实代表着很多很多的意义,包含着质朴、纯真、简单的情怀。例如,千纸鹤的感情故事,在学生年代,将感情一点一滴融入到手中的千纸鹤中,从一只到一千只,总归有某种与众不同的意义;喜好纸飞机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着天空翱翔的梦;喜好折小动物的孩子,大多有颗善良的心。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里,似乎“折纸时代”是其中最有人情味的篇章。
后来也知晓,现在还有“折纸家”。台湾折纸艺术家赖祯祥先生,从少年起就酷爱折纸。12岁时第一次接触到折纸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运用数学、物理学的方法思索纸张的造型规律。在反反复复的练习,揣摩中,逐渐产生了新的认识。广博深厚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使得他晚年的作品融入了更多的艺术理念。过去、现代、未来三种领域的宇宙观概念,每件作品的精神、视觉、造型、意境,哲学、科学、佛学的思想也在作品中有所诠释。经过50多年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他的摺纸艺术,从平面到立体,从形象的塑造到意境的延伸,他的折纸作品,纸不再是简单压褶的手艺,而是化实物为灵魂,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他每件作品,都是他艺术思想的结晶,每件作品,都有着深厚的底蕴与内涵。他常常说,作品是作者心境的反映,同样一道折痕,在不同的时间段折,就不能做到完全一样。静观赖老师晚年的作品,人物的表情庄严肃穆,这同样也代表着作者人生观念的一种升华,一种在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的超脱与释然。
父亲的折纸,虽然不是折纸家的水平,但这开启了我童年里最温馨有爱得记忆,也影响这我成年后的喜好,对手工技艺者的崇拜乃至膜拜。每次经过路边,做卡通蜡像、竹编小动物,以及钢丝单车、机器人、百变气球等,都会驻足看他们指尖舞动着,飞快地做出不同的成品,惟妙惟肖,仍觉得是一种创造赋予的奇迹,就像桐树化为古琴、竹子编为器皿、扇骨,纸质成为艺术品一样,他们用心而作,让其重生,若你懂得,聆听是一场手工艺者与天地间进行的不一样的心灵对话。
所有记忆里,最清晰的是父亲手上的折纸。我们的童年没有多少玩具,父亲喜欢给我折各种东西。将一张白纸平铺,然后对折,用手轻轻地压平后,再对折,重复再重复,但魔术般可以变成不一样的东西,每一次都给我最奇妙的快乐。相对于现在亮光闪闪的各类玩具,指尖舞动的作品,是有温度有生命的,传递更多的爱,也更能感受到。
渐渐长大,才发现“折纸”其实代表着很多很多的意义,包含着质朴、纯真、简单的情怀。例如,千纸鹤的感情故事,在学生年代,将感情一点一滴融入到手中的千纸鹤中,从一只到一千只,总归有某种与众不同的意义;喜好纸飞机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着天空翱翔的梦;喜好折小动物的孩子,大多有颗善良的心。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里,似乎“折纸时代”是其中最有人情味的篇章。
后来也知晓,现在还有“折纸家”。台湾折纸艺术家赖祯祥先生,从少年起就酷爱折纸。12岁时第一次接触到折纸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运用数学、物理学的方法思索纸张的造型规律。在反反复复的练习,揣摩中,逐渐产生了新的认识。广博深厚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使得他晚年的作品融入了更多的艺术理念。过去、现代、未来三种领域的宇宙观概念,每件作品的精神、视觉、造型、意境,哲学、科学、佛学的思想也在作品中有所诠释。经过50多年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他的摺纸艺术,从平面到立体,从形象的塑造到意境的延伸,他的折纸作品,纸不再是简单压褶的手艺,而是化实物为灵魂,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他每件作品,都是他艺术思想的结晶,每件作品,都有着深厚的底蕴与内涵。他常常说,作品是作者心境的反映,同样一道折痕,在不同的时间段折,就不能做到完全一样。静观赖老师晚年的作品,人物的表情庄严肃穆,这同样也代表着作者人生观念的一种升华,一种在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的超脱与释然。
父亲的折纸,虽然不是折纸家的水平,但这开启了我童年里最温馨有爱得记忆,也影响这我成年后的喜好,对手工技艺者的崇拜乃至膜拜。每次经过路边,做卡通蜡像、竹编小动物,以及钢丝单车、机器人、百变气球等,都会驻足看他们指尖舞动着,飞快地做出不同的成品,惟妙惟肖,仍觉得是一种创造赋予的奇迹,就像桐树化为古琴、竹子编为器皿、扇骨,纸质成为艺术品一样,他们用心而作,让其重生,若你懂得,聆听是一场手工艺者与天地间进行的不一样的心灵对话。
-
不懂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10 10: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