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香佛亦取旃檀——细品老山檀
老山檀属檀香之上品,也是文玩圈内的老面孔。一般来说,老山檀条形大,直而少枝节。木质硬中有韧,比重中等;入水沉,或半沉或筏;纹理纤细致密,层次不易见,部分部位和年轻木材呈绞波浪,心材年轮纹理随时间油性的推进视觉上模糊或不见;色泽呈黄褐色,气味芳香带偏奶香味。抛光后,手感细腻,滑中带稠,无滑溜感。相比较其他的檀香木,看起来细腻,色比较纯实。
喜欢老山檀的朋友是真的不少,其中不乏重金相求者。这样的朋友,多数开口闭口都是老山不老山、沉水不沉水、黑肉不黑肉的……云宿暗自思忖,这老山檀真是这么个玩法么?
追根溯源地看,老山檀,或者广泛的说开到檀香去,从其发现到利用,都离不开中国传统香道的发展。这香道随着华夏民族的兴衰可谓历史久远——祛疫辟秽、祭天敬圣、颐养性情、焚香礼拜,处处都是它的影子。所以,云宿窃以为,如果真的要将老山檀作为文玩之物,恐怕却还是要与其他一般木类稍作区分,弱化其外在品相的意义,而更专注在它的“香”上。
老山檀外在的品相,并不是我们喜爱、佩戴、把玩它的真正的原因。老山檀论色泽纹理之类,毕竟比不上小叶紫檀、海黄、金丝楠等等,盘玩出来的效果也可以说是远不及前几者漂亮。所以,在其质朴素雅的外表下,真正散发着无限魅力的还是那一股看不见,摸不着,难以言表却沁人心脾的“香”。
这种香味,不像夹竹桃,浓郁却不激烈,不似夜来香,优美却不妖娆。可是要认真的品评这香味,却又有些词穷,不知道怎样才能准确地定义。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说老山檀的香味是奶香味道。云宿自己品味许久,却不太找得出印象中的某一丝奶香与之类似。
一边写着这篇文案,一边品嗅着手中的几串老山檀佛珠,这香味让云宿久难释手。竭尽所能却找不出对于老山檀香味的恰当描述,云宿只能借助王国维老先生的“三境”之说,表个意境:老山檀的气味初闻之时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再闻之时恍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反复品嗅之后,终至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喜欢老山檀的朋友是真的不少,其中不乏重金相求者。这样的朋友,多数开口闭口都是老山不老山、沉水不沉水、黑肉不黑肉的……云宿暗自思忖,这老山檀真是这么个玩法么?
追根溯源地看,老山檀,或者广泛的说开到檀香去,从其发现到利用,都离不开中国传统香道的发展。这香道随着华夏民族的兴衰可谓历史久远——祛疫辟秽、祭天敬圣、颐养性情、焚香礼拜,处处都是它的影子。所以,云宿窃以为,如果真的要将老山檀作为文玩之物,恐怕却还是要与其他一般木类稍作区分,弱化其外在品相的意义,而更专注在它的“香”上。
老山檀外在的品相,并不是我们喜爱、佩戴、把玩它的真正的原因。老山檀论色泽纹理之类,毕竟比不上小叶紫檀、海黄、金丝楠等等,盘玩出来的效果也可以说是远不及前几者漂亮。所以,在其质朴素雅的外表下,真正散发着无限魅力的还是那一股看不见,摸不着,难以言表却沁人心脾的“香”。
这种香味,不像夹竹桃,浓郁却不激烈,不似夜来香,优美却不妖娆。可是要认真的品评这香味,却又有些词穷,不知道怎样才能准确地定义。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是说老山檀的香味是奶香味道。云宿自己品味许久,却不太找得出印象中的某一丝奶香与之类似。
一边写着这篇文案,一边品嗅着手中的几串老山檀佛珠,这香味让云宿久难释手。竭尽所能却找不出对于老山檀香味的恰当描述,云宿只能借助王国维老先生的“三境”之说,表个意境:老山檀的气味初闻之时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再闻之时恍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反复品嗅之后,终至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