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老城區
今天依舊陰雨霏霏,下午去了荔灣老城區走走。
天光不足加上枝葉扶蘇讓街道顯得更加黯淡,商鋪的朦朧黃暈散髮出一絲暖意。
西關一帶因為舊時的商業地位而名震一時,廣州自古以來就是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著名的十三行就在這附近。這裡的繁盛讓很多富貴人家聚集在這一帶,東山也住有不少達官貴人,所以民諺中有西關小姐、東山少爺一稱。在小巷子來回輾轉,可以想像當時的繁榮景象。
這裡古風尚存,街景、民俗、民風形成廣州一道獨特風景線。為了看一看西關大屋,專門去了荔灣博物館,裏面的擺設還保留舊時的模樣。
西關大屋都是高簷深宅式的,具有嶺南風格。屋內有很多字畫作為裝飾,紅木傢具古樸素雅、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紋,顯示出那時工匠的手藝。那個時候的窗戶都用彩色玻璃,上面是花草的圖案,非常精緻、平添一份詩意。
我最喜歡書房,房間是開放式的,有充足的光線,前面有綠色植物,書桌上面設有硯臺、後面的書櫃陳設了那個時代的書刊,無不顯示西關人重教尚文、有藝術修養的一面。站在這裡似乎能聞到過去的墨香、看到西關人豐富的社會生活,也可以一窺那個時代的風情。
東山一帶也是我喜歡散步的地方,那裡有民國初期的歐式建築,也有肅穆的基督教堂,在碧藍的天空映襯下,在綠樹環繞中顯得不那麼突兀。在風和日麗的一天,陽光打在枝葉上泛起銀光,綠盈盈一片。這裡的紅磚外牆、搖曳的樹影、靜謐的小巷都是彌足珍貴的。
有些老房子已經成為了咖啡館,晚上又是另一番風情,燈光絢爛、不過依舊安靜、富有小資氣息,是和親朋好友清談的好地方。
一座城市如果只剩下現代化建築,那還有什麽底氣可言?幸好廣州對於自己歷史文化、民俗的尊重讓我們還可以追尋到不少古跡,在現代化的石頭森林中可以感受到那份鄉土氣息,去暢想那些老故事。
天光不足加上枝葉扶蘇讓街道顯得更加黯淡,商鋪的朦朧黃暈散髮出一絲暖意。
西關一帶因為舊時的商業地位而名震一時,廣州自古以來就是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著名的十三行就在這附近。這裡的繁盛讓很多富貴人家聚集在這一帶,東山也住有不少達官貴人,所以民諺中有西關小姐、東山少爺一稱。在小巷子來回輾轉,可以想像當時的繁榮景象。
這裡古風尚存,街景、民俗、民風形成廣州一道獨特風景線。為了看一看西關大屋,專門去了荔灣博物館,裏面的擺設還保留舊時的模樣。
西關大屋都是高簷深宅式的,具有嶺南風格。屋內有很多字畫作為裝飾,紅木傢具古樸素雅、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紋,顯示出那時工匠的手藝。那個時候的窗戶都用彩色玻璃,上面是花草的圖案,非常精緻、平添一份詩意。
我最喜歡書房,房間是開放式的,有充足的光線,前面有綠色植物,書桌上面設有硯臺、後面的書櫃陳設了那個時代的書刊,無不顯示西關人重教尚文、有藝術修養的一面。站在這裡似乎能聞到過去的墨香、看到西關人豐富的社會生活,也可以一窺那個時代的風情。
![]() |
東山一帶也是我喜歡散步的地方,那裡有民國初期的歐式建築,也有肅穆的基督教堂,在碧藍的天空映襯下,在綠樹環繞中顯得不那麼突兀。在風和日麗的一天,陽光打在枝葉上泛起銀光,綠盈盈一片。這裡的紅磚外牆、搖曳的樹影、靜謐的小巷都是彌足珍貴的。
![]() |
有些老房子已經成為了咖啡館,晚上又是另一番風情,燈光絢爛、不過依舊安靜、富有小資氣息,是和親朋好友清談的好地方。
![]() |
一座城市如果只剩下現代化建築,那還有什麽底氣可言?幸好廣州對於自己歷史文化、民俗的尊重讓我們還可以追尋到不少古跡,在現代化的石頭森林中可以感受到那份鄉土氣息,去暢想那些老故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