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山居
端午节放假去杭州溜达了一圈,本是要去看看安藤新做的那个良渚文化中心,没想到被一场大雨隔在了中国美院王澍的水岸山居。这房子还在建的时候去过一次,那时候感觉是王澍尽可能的把他能想到的玩法全都玩上了,细看不是很像他本人的作品,而是像谁抄了他的东西,面面俱到,就像一锅大杂烩,每个点都很精彩,但整体觉得有些凌乱,当然空间是相当的丰富,尤其是那些穿梭在整个建筑中的楼梯。这次到访这个房子,已经对外营业,我们在哪儿吃了次西餐然后喝了一下午茶,整体感觉已经和第一次去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可能是因为室内设计装修和软装是与整个建筑的气质完全一致的,无论是材料还是形式,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元素里面的一些影子,整体的感觉是统一的,所以,完全没有第一次只看到土建部分时候的凌乱感了。
这房子前面是条小河,后面是山,屋顶又似连绵起伏的群山,再是美院的专家楼,四星级的酒店,所以称之为“水岸山居”,个人觉得这名儿实在是有点“low”了!
从小河上的小桥过去就可以穿过这个房子了,都能看到后面的山,称山居也不错!尽管是下着雨,参观的人还是挺多的,可见王澍得的那个奖有点分量。
走进建筑里最起眼的除了那个大屋顶应该就是这些蜿蜒的楼梯,形式极其丰富。表面看王澍是在回归传统,但其实他的设计手法完全是很现代的,完全的三维空间的设计,这和解构主义其实是很相像的。
沿着这些丰富的楼梯就可以到达各种开放的空间,可供人休息。最不可思议的是屋顶上的那个楼梯尽然可以上去,这和中国的“气质”就有点不搭了,可见王澍还是有点话语权的。
之前看到效果图在屋顶上有这么个楼梯,觉得很有趣,但估计建成也不能随便上,万万没想到。。。
站在中国古建筑的坡屋顶上,这一幕好像只有在武侠片里看到过吧!但这回王澍让我们体验了一下蒙面黑衣人的感觉,不错不错!
下雨就是不好,还是回室内再感受一下细节吧!
室内的墙面都是很粗糙很中国味的感觉,当然粗糙不是说他做工糙,而是说他的材料都很有质感,都是中国传统的竹子或是烂砖碎瓦或者泥土等,按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就是,满满的“情怀”呀。
好的房子自然该有一些空间是拿来挥霍的,如果全是功能空间,没有人停下来,那顶多只能是个厂房吧!先不谈这个房子好与不好,或是那个大屋顶有没有必要,我看到的是一个建筑师的坚持,他能有如此成就重点就在此,很是值得我们学习。
![]() |
水岸山居 |
这房子前面是条小河,后面是山,屋顶又似连绵起伏的群山,再是美院的专家楼,四星级的酒店,所以称之为“水岸山居”,个人觉得这名儿实在是有点“low”了!
![]() |
从小河上的小桥过去就可以穿过这个房子了,都能看到后面的山,称山居也不错!尽管是下着雨,参观的人还是挺多的,可见王澍得的那个奖有点分量。
![]() |
走进建筑里最起眼的除了那个大屋顶应该就是这些蜿蜒的楼梯,形式极其丰富。表面看王澍是在回归传统,但其实他的设计手法完全是很现代的,完全的三维空间的设计,这和解构主义其实是很相像的。
![]() |
沿着这些丰富的楼梯就可以到达各种开放的空间,可供人休息。最不可思议的是屋顶上的那个楼梯尽然可以上去,这和中国的“气质”就有点不搭了,可见王澍还是有点话语权的。
![]() |
之前看到效果图在屋顶上有这么个楼梯,觉得很有趣,但估计建成也不能随便上,万万没想到。。。
![]() |
站在中国古建筑的坡屋顶上,这一幕好像只有在武侠片里看到过吧!但这回王澍让我们体验了一下蒙面黑衣人的感觉,不错不错!
![]() |
下雨就是不好,还是回室内再感受一下细节吧!
![]() |
室内的墙面都是很粗糙很中国味的感觉,当然粗糙不是说他做工糙,而是说他的材料都很有质感,都是中国传统的竹子或是烂砖碎瓦或者泥土等,按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就是,满满的“情怀”呀。
好的房子自然该有一些空间是拿来挥霍的,如果全是功能空间,没有人停下来,那顶多只能是个厂房吧!先不谈这个房子好与不好,或是那个大屋顶有没有必要,我看到的是一个建筑师的坚持,他能有如此成就重点就在此,很是值得我们学习。
-
贝壳oc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08 13: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