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评估孩子的安全感
正确评估孩子的安全感
![]() |
导读:
对于儿童来说,什么是安全感呢?就是对世界、对人间的基本信任。儿童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如此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那么,作为父母,从哪些方面来评估自己孩子的安全感呢?
(一)情绪方面的表现
安全感缺失的学前儿童在情绪表现方面十分明显,这通常成为我们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存在安全感缺失的最佳线索。学前儿童的安全感缺失表现为在面对新环境及陌生人时,往往出现过度的恐惧、焦虑、紧张、羞怯等情绪,甚至当面对年龄比他们小的幼儿时,也会如此。
(二)认知方面的表现
儿童与生俱来就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而这种认知品质的形成与儿童自身安全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一般只在儿童认为安全的环境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反过来说,如果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儿童面对多姿多彩的世界时,却会表现出极多的顾虑、忧患、观望、逃避、退缩等。
(三)行为方面的表现
安全感缺失的学前儿童,在外显的行为方面也表现得极为明显。最常见的就是活动性水平偏低。当身处陌生环境之中,安全感缺失的学前儿童通常要花更多的时间默默观察环境,直到他们确定环境中的刺激足够安全为止。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儿童通常表现为内在的谨小慎微、顾虑重重,而不是外在的、与环境间的积极互动。
(四)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现
安全感是否具备,最终还关系到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安全感缺乏的儿童常常感到被拒绝,受冷落,受嫉恨,受歧视,被遗弃等等,容易出现紧张和神经质,或者自私及自我中心,从而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欠佳,若不加以控制,则很容易发展成为更加严重的心理异常。
研究表明,安全感不仅仅是学前儿童自由探究的重要前提,也是学前儿童良好个性形成的重要基础。家庭与托幼机构都应重视学前儿童安全感的问题,多方面关注安全感缺失与否的表现、影响因素、应对策略等,共同推进学前儿童安全感的发展。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