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好人的奏鸣曲
前些天群友聊天时提到一部电影《窃听风暴》,感觉是有印象的,问是不是一个讲叙被保护的人最后出一本书纪念人的故事。得到确切的回复后,感慨时间如梭岁月如磨。大学时观看的一部影片如今只剩下丁点故事梗概,决定周末抽空翻看一遍。再看一遍,仍如第一遍观看时不知后面的剧情会如何,甚至会觉得之前没看过一样脑海空白一片,等待影片播放过后的画笔在空白处泼墨成画提笔成文。慢慢得也会勾起丝丝回忆,下面的故事会是这样吧?还带着不确定性。
电影讲述1984年的东德秘密警察监听剧作家德瑞曼和演员女友克莉斯塔西兰的生活。监听员东德国安局上尉特工卫斯勒,一位出色的秘密警察教师,冷峻严谨不苟言笑,深谙犯罪心理擅长审讯犯人。监听过程中,卫斯勒从一开始直觉认定德瑞曼有嫌疑企图通过监听找污点,到后面对他们的生活感兴趣,感受他们自然丰富而真挚的情感,由冰冷的国家机器到心理情感的复苏,逐渐点燃身体里人性中光辉的一面并暗中帮助保护他们,斡旋于当局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尽力避免艺术家们受迫害的故事,一部黑暗中看见微光,寒冷中感受温度的影片。
大学时观看《窃听风暴》,认为是一部好的电影,好多的触动随着时间慢慢平息,印象较深得是围墙倒塌之后,德瑞曼能够在纪念馆完整的查阅之前的档案,自己或是他人的记录,觉得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表现。尤其自己想了解一些事情却没地方可查之时,越发觉得国家放开对文献的限制,人们能自由查阅正确审视过去历史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有人说先进的物质文明必须以精神文明为基础窃以为正确。
影片中全然了解真相的德瑞曼坐着计程车跟随卫斯勒前行,距离越来越近时停车上前见面,一番感谢的话语有力的的拥抱,给予发自心底深深的致敬。多年以后见到一直被保护的恩人是多么感人的一幕,会不会在情感激动不已觉得说任何话语都是多余的。初次观看时忍不住脑补之后的画面,再次观看依然重复之前犯二的想法。实际影片中当车停下来后,德瑞曼选择的是不相见,默默注视着卫斯勒拖着信箱给每家每户投递信封,动作娴熟神态淡然却是形单影只。两年之后德瑞曼打破自己封笔的牢笼,情义所至用心写出一本书致敬HGW XX/7,以不打扰的方式献上自己的崇敬之情,无言中给人以更多的触动。
You are a good man!贴上好人卡的标签似乎是眼下每个单身男生不愿意接受的无奈。影片实实在在地告诉每一位观众,卫斯勒足够享有这美好的名声,他也是单身。相见而未见,结尾处最后一句"No,it's for me"的画面触动多少人的心扉,恰如主人公听到德瑞曼奏响雅思卡的钢琴曲时感动流泪的情绪。人是可以改变的,艺术是有感染力的,美好的东西会让人不自觉的去追寻与拥护。秘密警察卫斯勒从歌剧院敏锐地察觉德瑞曼表面清白下的嫌疑,主动争取亲自监听的任务,到不自觉地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偏袒与帮助。酒吧巧遇克丽丝塔西兰鼓励她做回真正的自己,不动声色地改编德瑞曼创作中的剧本内容,古毕兹办公室掩藏获取的污点信息报告,审讯后及时取出对勇士行动极其重要的证物。一次次帮助艺术家躲过秘密警察的搜查,卫斯勒逐渐走向做回一个好人的过程。
显然,生活中的好人卡与成为好人是有明显区别的。观影之后播放的画面平实的语句在脑中留痕。一个人是渺小的,一个人做的事情在历史长河里可以是伟大的。卫斯勒以个人前途为代价,保护了东德的艺术家,为他们创作出揭露东德统治的文章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宣扬自由和民主的精神,一定程度上为柏林墙的倒塌起到促进作用。一部影片占用你两小时的时间,观影之后你的收获更加绵长。第一次看重的是故事,看完后感到震撼却说不出什么来,再次观看得到的是影片折射出来的品质,借用卡勒德•胡赛尼书中的观点"这里有一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你在路上吗?
2015/6/28夜
电影讲述1984年的东德秘密警察监听剧作家德瑞曼和演员女友克莉斯塔西兰的生活。监听员东德国安局上尉特工卫斯勒,一位出色的秘密警察教师,冷峻严谨不苟言笑,深谙犯罪心理擅长审讯犯人。监听过程中,卫斯勒从一开始直觉认定德瑞曼有嫌疑企图通过监听找污点,到后面对他们的生活感兴趣,感受他们自然丰富而真挚的情感,由冰冷的国家机器到心理情感的复苏,逐渐点燃身体里人性中光辉的一面并暗中帮助保护他们,斡旋于当局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尽力避免艺术家们受迫害的故事,一部黑暗中看见微光,寒冷中感受温度的影片。
大学时观看《窃听风暴》,认为是一部好的电影,好多的触动随着时间慢慢平息,印象较深得是围墙倒塌之后,德瑞曼能够在纪念馆完整的查阅之前的档案,自己或是他人的记录,觉得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表现。尤其自己想了解一些事情却没地方可查之时,越发觉得国家放开对文献的限制,人们能自由查阅正确审视过去历史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有人说先进的物质文明必须以精神文明为基础窃以为正确。
影片中全然了解真相的德瑞曼坐着计程车跟随卫斯勒前行,距离越来越近时停车上前见面,一番感谢的话语有力的的拥抱,给予发自心底深深的致敬。多年以后见到一直被保护的恩人是多么感人的一幕,会不会在情感激动不已觉得说任何话语都是多余的。初次观看时忍不住脑补之后的画面,再次观看依然重复之前犯二的想法。实际影片中当车停下来后,德瑞曼选择的是不相见,默默注视着卫斯勒拖着信箱给每家每户投递信封,动作娴熟神态淡然却是形单影只。两年之后德瑞曼打破自己封笔的牢笼,情义所至用心写出一本书致敬HGW XX/7,以不打扰的方式献上自己的崇敬之情,无言中给人以更多的触动。
You are a good man!贴上好人卡的标签似乎是眼下每个单身男生不愿意接受的无奈。影片实实在在地告诉每一位观众,卫斯勒足够享有这美好的名声,他也是单身。相见而未见,结尾处最后一句"No,it's for me"的画面触动多少人的心扉,恰如主人公听到德瑞曼奏响雅思卡的钢琴曲时感动流泪的情绪。人是可以改变的,艺术是有感染力的,美好的东西会让人不自觉的去追寻与拥护。秘密警察卫斯勒从歌剧院敏锐地察觉德瑞曼表面清白下的嫌疑,主动争取亲自监听的任务,到不自觉地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偏袒与帮助。酒吧巧遇克丽丝塔西兰鼓励她做回真正的自己,不动声色地改编德瑞曼创作中的剧本内容,古毕兹办公室掩藏获取的污点信息报告,审讯后及时取出对勇士行动极其重要的证物。一次次帮助艺术家躲过秘密警察的搜查,卫斯勒逐渐走向做回一个好人的过程。
显然,生活中的好人卡与成为好人是有明显区别的。观影之后播放的画面平实的语句在脑中留痕。一个人是渺小的,一个人做的事情在历史长河里可以是伟大的。卫斯勒以个人前途为代价,保护了东德的艺术家,为他们创作出揭露东德统治的文章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宣扬自由和民主的精神,一定程度上为柏林墙的倒塌起到促进作用。一部影片占用你两小时的时间,观影之后你的收获更加绵长。第一次看重的是故事,看完后感到震撼却说不出什么来,再次观看得到的是影片折射出来的品质,借用卡勒德•胡赛尼书中的观点"这里有一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你在路上吗?
2015/6/28夜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