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5元/斤的米和15元/斤的米,到底有什么不同?
【作者是谁?】
刘尚文,200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学士。
曾先后在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以及本土环境保护基金会SEE基金会工作,专长于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公益组织战略管理、公益产品开发和民间公益动员。
一直喜欢自然、徒步旅行、摄影和马拉松,资深广州吃货一枚,看到欧美、日本、台湾都有美丽的乡村、农业、社区和人,一直希望自己身边也有一个,能够生活其中。
【3元/斤或以下的米,能不吃尽量不吃】
拜天地人禾所赐,过去三年我和我的父母都基本没有在外面买过米了。
但三年前的很多年里,我一个人漂在北京,还是要经常自己买米的。我还记得07年我走进北京大望路的沃尔玛超市,大米的货架有两米高十米长,好几十种包装好的大米。旁边还有散装的,放在一个大木桶里,走过的人都去摸一下,拿起来闻一下。价格从不到3元/斤到100多元/斤都有。除了价格以外,我对大米几乎一无所知。最后,我选了一种8元/斤的标着“泰国香米”的米。
我当年也只是觉得8-10元/斤的米怎么都应该比3-5元/斤的米好一点吧!而且也接近我吃得起的价格上限。我不懂大米,只好通过大米的价格来选择。
过去十年我一直在做跟农业有关的环境保护,也回到了广东老家种田卖米有三年了。我觉得现在的我对大米这个产品多少有点了解了,可以王婆卖瓜一下,分享一些价格背后大家不知道的“内幕”。
大米的价格是个宽阔的光谱,我通常给朋友的建议是:3元/斤或以下的米,能不吃尽量不吃。4-7元/斤大致是普通大米的可能合理价格,想吃好一点的就买8-20元/斤的,这个价格可以选择生态或者有机大米了。而20元/斤或以上的米,大概都是有特殊卖点或稀缺性的米了,或者更接近礼品,不属于平常人的日常消费范畴。
中间两个价格区间:4-7元/斤和8-20元/斤,估计可以包括大部分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买米的选择了。我们选择5元/斤和15元/斤的米来做个对比。
【所以,5元/斤的米和15元/斤的米,有什么不一样?】
它们的不同体现在从农田到餐桌的方方面面,这里我们只选取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聊聊。
小贴士:文章有点长,但绝对值得你花十分钟阅读。如果仍想快速阅览,已经把重点用绿色标出来了。
第一,15元/斤的米可能比5元/斤的米少了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
生产安全食物的第一步不是生产,而是找到适合生产的地方!现在国内现状是,离大城市或工业区近的地方的水土普遍污染比较严重。挑选一片干净自然的土地需要巨大的选址成本,要找到一片适合扎根种植水稻的地方,不仅要查看附近是否远离重工业、高速公路、矿区或其他污染源,做水土检测,最好看一下当地政府是否有生态保护的政策,还要调查附近村民的病史。找到这一片好地之后,就要开展长期的环境检测工作。
所以,为水稻找到和维护一片好地,不容易!
第二,15元/斤的米可能比5元/斤的米少了对人体有害的农残
农药、土壤、产量如果捋不好相互间的关系,很容易陷入死循环。
大家都知道过多的农药会对人体有害,特别是对婴幼儿有更加明显的影响。那么为什么呢?为什么农民宁愿喷农药化肥也不愿生态种植?这里面其实是种植成本的取舍。
如果农户追求的是高产,那么一般会使用“见效快”的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都是直接喷洒到农作物上的。
而化学肥料对我们最大的害处之一就是会让农民使用更多的农药!这是因为化肥会造成土壤本身的退化,在无营养的土里生长的作物会更加容易发生病虫害,怎么办?只能加大剂量!于是就陷入一个死循环,最终这片土地有可能再也种不了食物。
那么生态种植怎么做?一是对产量的追求低一些,二是把土壤本身的生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用有机肥好好对待土壤,农作物在“活着”的土壤里生长,对病虫害的免疫力更高。不使用杀死所有生物的化学农药,田边的益虫也会越来越多。第二年鸟儿和青蛙也出现了,对农药的依赖越来越低。当然这样做需要农民做更加细致的田间巡查和管理工作,分辨出病虫害的原因,针对性的解决(比如生物农药、手工除虫),这样的人力成本肯定更加高些。
第三,15/斤的米可能比5元/斤的米多了营养的选择
这里真的要开始爆行业内幕了:建议大家吃糙米还是尽量选择生态或者有机种植的为好。大家可能都知道的是糙米因为保留了大米的麸皮和胚芽,对健康饮食以及心血管及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都有帮助。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麸皮和胚芽也是大米里含有农残浓度最高的地方,因为它们所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对土壤和农药里部分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比较强。例如大米所吸附的砷,80%存在于米皮层里,剩下的20%是在胚乳里(我们平常说的精米或者白米)。
所以,为了不让农残的检测超标,很多生产商根本就不供应糙米。这个时候,为了安全,我们就被迫扔掉了大米里面最营养的那部分。
第四,15/斤的米可能比5元/斤的米少了粮库杀虫剂
这里又是一个内幕。
大米保存的问题是我在做天地人禾之前没有考虑过的。我之前考虑更多的是种植地的环境好坏,以及种植方法的区别。跳进去以后才发现,储存是大米食品安全无法忽略但却非常容易忽略的一个大问题。
所以我现在看到农贸市场和超市里那些敞开着卖的散装米就头疼,看到货架上那些本来就没有真空包装的、或者已经漏气的米也更头疼:这些米是什么时候加工的?到底在超市的仓库和货架上放了多久?
这其中会涉及稻谷和大米的储存。大米的储存我只给大家几个建议:
1、能选择真空包装的就不买散装;
2、米买来后尽量放冰箱;
2、尽快吃完。
今天重点和大家说说稻谷的储存。
大家都知道稻谷存在粮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当地粮仓?大概长这样:
大部分的稻谷会在这样的粮仓里至少放几个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很自然地开始问一个问题:放在粮库的稻谷为什么不会长虫子和变坏呢?
后来我就发现了,原来世界上有“粮库杀虫剂”这个产品类别,Google一下“粮库杀虫剂”和“化学防虫”就可以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它们是怎么一回事呢?将杀虫剂直接或间接地喷洒在大米上、粮仓里。
那么,有没有什么无害的替代方法?有,那就是靠低温保存:就像保存蔬菜、水果一样,将稻谷放到冷库里,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保鲜保质的时间。——而且原来日本人台湾人早就这样做了。
建一个冷库要花钱,后期运营维护花费更多,让5元/斤的米稻谷建冷库放冷库?除非它们不打算盈利,否则,难,很难。而这对15元/斤的米来说,是有可能承担得起这个成本的。
【最后的话】
大家可能注意到以上我们所提到的15元/斤的大米相对5元/斤的大米的好处都是“可能”。因为虽然5元/斤的大米存在的风险比较大,但我们无法保证15元/斤的就肯定更好。如果大家真的想要了解自己吃的米怎么样,最好还是亲自到它的供应链去看看。
大米的供应链是个非常庞大的系统,要学的要讲的有很多,以后再写文章和大家分享。
不过你一定早已发现:这是天地人禾的一篇硬文。我们三年前起步,一步步走过来。从最初的只关心环境与种植方式,到摸清楚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一个个坑(坑人的坑),从而下决心建立包括冷库在内的整个从农田到餐桌的管理体系。上面我说建冷库维护冷库要很多钱,而我们就在做这件事。
我们从零碎的几亩田,到现在连片的上百亩持续变好的土地。我们的成本只升不降(哭死),售价一直坚挺(也不贵,12元/斤还包邮)。如果读完后你决定要去订天地人禾的米,那我当然会感谢你然后偷着乐一会儿。但其实我最希望的是能够帮助你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买米的人,不要像我当年一样,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有人说中国人“天生是饭人”,如果能吃上一碗保暖又安心的米饭,实在是福。
————————————以下是广告————————————
天地人禾晚造田火热认领中
邀请广东家庭做田里邻居
7月4日认领进度
100亩稻田,已被认领6%
关注公众号ecorice,关键词帮您了解更多
背后|供应链|食谱|内幕|糙米
如何认领
请点这里
刘尚文,200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学士。
曾先后在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以及本土环境保护基金会SEE基金会工作,专长于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公益组织战略管理、公益产品开发和民间公益动员。
一直喜欢自然、徒步旅行、摄影和马拉松,资深广州吃货一枚,看到欧美、日本、台湾都有美丽的乡村、农业、社区和人,一直希望自己身边也有一个,能够生活其中。
![]() |
【3元/斤或以下的米,能不吃尽量不吃】
拜天地人禾所赐,过去三年我和我的父母都基本没有在外面买过米了。
但三年前的很多年里,我一个人漂在北京,还是要经常自己买米的。我还记得07年我走进北京大望路的沃尔玛超市,大米的货架有两米高十米长,好几十种包装好的大米。旁边还有散装的,放在一个大木桶里,走过的人都去摸一下,拿起来闻一下。价格从不到3元/斤到100多元/斤都有。除了价格以外,我对大米几乎一无所知。最后,我选了一种8元/斤的标着“泰国香米”的米。
我当年也只是觉得8-10元/斤的米怎么都应该比3-5元/斤的米好一点吧!而且也接近我吃得起的价格上限。我不懂大米,只好通过大米的价格来选择。
过去十年我一直在做跟农业有关的环境保护,也回到了广东老家种田卖米有三年了。我觉得现在的我对大米这个产品多少有点了解了,可以王婆卖瓜一下,分享一些价格背后大家不知道的“内幕”。
大米的价格是个宽阔的光谱,我通常给朋友的建议是:3元/斤或以下的米,能不吃尽量不吃。4-7元/斤大致是普通大米的可能合理价格,想吃好一点的就买8-20元/斤的,这个价格可以选择生态或者有机大米了。而20元/斤或以上的米,大概都是有特殊卖点或稀缺性的米了,或者更接近礼品,不属于平常人的日常消费范畴。
中间两个价格区间:4-7元/斤和8-20元/斤,估计可以包括大部分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买米的选择了。我们选择5元/斤和15元/斤的米来做个对比。
【所以,5元/斤的米和15元/斤的米,有什么不一样?】
它们的不同体现在从农田到餐桌的方方面面,这里我们只选取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聊聊。
小贴士:文章有点长,但绝对值得你花十分钟阅读。如果仍想快速阅览,已经把重点用绿色标出来了。
第一,15元/斤的米可能比5元/斤的米少了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
生产安全食物的第一步不是生产,而是找到适合生产的地方!现在国内现状是,离大城市或工业区近的地方的水土普遍污染比较严重。挑选一片干净自然的土地需要巨大的选址成本,要找到一片适合扎根种植水稻的地方,不仅要查看附近是否远离重工业、高速公路、矿区或其他污染源,做水土检测,最好看一下当地政府是否有生态保护的政策,还要调查附近村民的病史。找到这一片好地之后,就要开展长期的环境检测工作。
所以,为水稻找到和维护一片好地,不容易!
![]() |
我当时花了5个月才找片适合长期发展的地区 |
第二,15元/斤的米可能比5元/斤的米少了对人体有害的农残
农药、土壤、产量如果捋不好相互间的关系,很容易陷入死循环。
大家都知道过多的农药会对人体有害,特别是对婴幼儿有更加明显的影响。那么为什么呢?为什么农民宁愿喷农药化肥也不愿生态种植?这里面其实是种植成本的取舍。
如果农户追求的是高产,那么一般会使用“见效快”的化学农药与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都是直接喷洒到农作物上的。
![]() |
农民正在喷农药。图片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
而化学肥料对我们最大的害处之一就是会让农民使用更多的农药!这是因为化肥会造成土壤本身的退化,在无营养的土里生长的作物会更加容易发生病虫害,怎么办?只能加大剂量!于是就陷入一个死循环,最终这片土地有可能再也种不了食物。
那么生态种植怎么做?一是对产量的追求低一些,二是把土壤本身的生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用有机肥好好对待土壤,农作物在“活着”的土壤里生长,对病虫害的免疫力更高。不使用杀死所有生物的化学农药,田边的益虫也会越来越多。第二年鸟儿和青蛙也出现了,对农药的依赖越来越低。当然这样做需要农民做更加细致的田间巡查和管理工作,分辨出病虫害的原因,针对性的解决(比如生物农药、手工除虫),这样的人力成本肯定更加高些。
第三,15/斤的米可能比5元/斤的米多了营养的选择
这里真的要开始爆行业内幕了:建议大家吃糙米还是尽量选择生态或者有机种植的为好。大家可能都知道的是糙米因为保留了大米的麸皮和胚芽,对健康饮食以及心血管及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都有帮助。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麸皮和胚芽也是大米里含有农残浓度最高的地方,因为它们所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对土壤和农药里部分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比较强。例如大米所吸附的砷,80%存在于米皮层里,剩下的20%是在胚乳里(我们平常说的精米或者白米)。
所以,为了不让农残的检测超标,很多生产商根本就不供应糙米。这个时候,为了安全,我们就被迫扔掉了大米里面最营养的那部分。
![]() |
第四,15/斤的米可能比5元/斤的米少了粮库杀虫剂
这里又是一个内幕。
大米保存的问题是我在做天地人禾之前没有考虑过的。我之前考虑更多的是种植地的环境好坏,以及种植方法的区别。跳进去以后才发现,储存是大米食品安全无法忽略但却非常容易忽略的一个大问题。
所以我现在看到农贸市场和超市里那些敞开着卖的散装米就头疼,看到货架上那些本来就没有真空包装的、或者已经漏气的米也更头疼:这些米是什么时候加工的?到底在超市的仓库和货架上放了多久?
这其中会涉及稻谷和大米的储存。大米的储存我只给大家几个建议:
1、能选择真空包装的就不买散装;
2、米买来后尽量放冰箱;
2、尽快吃完。
今天重点和大家说说稻谷的储存。
大家都知道稻谷存在粮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当地粮仓?大概长这样:
![]() |
国内某市粮食局的粮库。来源:google图片搜索,侵权立删 |
![]() |
粮库内部。来源:安溪新闻网,侵权立删 |
大部分的稻谷会在这样的粮仓里至少放几个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很自然地开始问一个问题:放在粮库的稻谷为什么不会长虫子和变坏呢?
后来我就发现了,原来世界上有“粮库杀虫剂”这个产品类别,Google一下“粮库杀虫剂”和“化学防虫”就可以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它们是怎么一回事呢?将杀虫剂直接或间接地喷洒在大米上、粮仓里。
那么,有没有什么无害的替代方法?有,那就是靠低温保存:就像保存蔬菜、水果一样,将稻谷放到冷库里,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保鲜保质的时间。——而且原来日本人台湾人早就这样做了。
![]() |
建一个冷库要花钱,后期运营维护花费更多,让5元/斤的米稻谷建冷库放冷库?除非它们不打算盈利,否则,难,很难。而这对15元/斤的米来说,是有可能承担得起这个成本的。
【最后的话】
大家可能注意到以上我们所提到的15元/斤的大米相对5元/斤的大米的好处都是“可能”。因为虽然5元/斤的大米存在的风险比较大,但我们无法保证15元/斤的就肯定更好。如果大家真的想要了解自己吃的米怎么样,最好还是亲自到它的供应链去看看。
大米的供应链是个非常庞大的系统,要学的要讲的有很多,以后再写文章和大家分享。
不过你一定早已发现:这是天地人禾的一篇硬文。我们三年前起步,一步步走过来。从最初的只关心环境与种植方式,到摸清楚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一个个坑(坑人的坑),从而下决心建立包括冷库在内的整个从农田到餐桌的管理体系。上面我说建冷库维护冷库要很多钱,而我们就在做这件事。
我们从零碎的几亩田,到现在连片的上百亩持续变好的土地。我们的成本只升不降(哭死),售价一直坚挺(也不贵,12元/斤还包邮)。如果读完后你决定要去订天地人禾的米,那我当然会感谢你然后偷着乐一会儿。但其实我最希望的是能够帮助你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买米的人,不要像我当年一样,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有人说中国人“天生是饭人”,如果能吃上一碗保暖又安心的米饭,实在是福。
————————————以下是广告————————————
天地人禾晚造田火热认领中
邀请广东家庭做田里邻居
7月4日认领进度
100亩稻田,已被认领6%
关注公众号ecorice,关键词帮您了解更多
背后|供应链|食谱|内幕|糙米
如何认领
请点这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