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萨夫兰博卢
偶然知道了土耳其有个叫番红花城(更喜欢它的土耳其名字safranbolu)的地方,地处山坳中,整个村子都是奥斯曼式白墙红顶的房子,村民过着相对传统的生活,这不就是我喜欢的地方嘛?伊斯坦布尔买好车票,直奔这个小地方。中间还有个插曲,售票处画了一条如何到达车站的地图,结果路线完全不一样。这里真是感谢土国人民的热情好客,每个人都热情的回复虽然指向完全不一致,最后的甜品店老板更给力,直接把我送到地铁站,转交给他朋友,连车票都免了!
这里必须得赞一下土耳其的大巴和厕所!大巴上竟然配套wifi,从驾驶员到乘务员全部修身衬衫加领带,这简直有种制服诱惑的味道了!!!厕所虽然收费1tl不过环境真的时非常干净!
一夜的大巴,早晨5点多抵达karabuk。这是前往safranbolu的必经之地,跟着大家我也下车,然后发现下早了。随后竟然随便挑了一辆大巴,继续前行到小镇。
这次定的是当地的古董酒店,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上建起的酒店。小镇上这家酒店竟然还搞了个连锁店,一家在中心区域古色古香,一家在村子的入口有个漂亮的花园,各有千秋了。不过这里要赞一下有花园的那家,土耳其茶的味道超赞!前台check in后,老板说隔壁住着三个中国人,想想不错,准备睡觉后就找他们聊天去。谁知道,两组中国人都是夜间入住早起离开了,另外一对还是韩国人,果然对于西方人来说,日本、中国、韩国三国人是没有区别的!
在村子里逛着逛着,突然有种熟悉的感觉,发现他和贵州的一些村寨很相似,依山而建,采用古建筑模式盖房子,村民都是热情好客。村子总有一种与世隔绝的味道,人们尤其是老人过着相对传统的生活。村子里都是陡峭的石头路,不需要地图,每天信步而行,不知不觉见都会有新的发现。不过按照lp上的地图寻找美食可就有些困难了。昨天在村子里绕了半天,寻找那家sade kahve,结果好不容易找到后竟然听说关门停业两周后才会开门!!!
同其他地方一样,虽然村子小,竟然有两家大清真寺,每天整点都会再次响起诵经声。全村子的人都会在各个时间段汇集于此,做小净后再礼拜。
土国男人的热情真是会让人招架不住,所以没事儿不要轻易和他们打招呼!!!和酒店老板聊天,发现他竟然有4个老婆!!!果然穆斯林国家的风俗我们无法理解啊。
村子的上午是最惬意的时候,太热不晒,又没什么人,只有成群的鸟儿在头顶飞过或者偶尔经过的小巴车。一到下午,这里就变身为旅游景区,一车车的旅行团被载道这里,晚上的集市和饭店都充满了嘈杂声。不知道当地的居民是什么感觉呢??
闲来无事坐在巴士站看着这些游客,突然发现,大部分的中国游客竟然是摄影团,一个个背着长枪短炮,果然中国人都是土豪啊!可我对这群人向来印象非常差,可能就是因为当年在求雨节上,对他们的种种行径都感到羞愧,完全不懂得尊重人!
村子既然保持这原生态,农夫鞋匠集市就是不能错过的地方,铁匠们的作品散落在各个角落,虽然这些都已经沦为游客商品,不过看着它们仍然有种回到古欧洲小镇的感觉!另一个必去的地方就是房子博物馆了,完全按照当地传统风格装修,是一个了解当地民俗的好地方。不过为啥要摆那么多的假人,摆假人也行,为啥还是四肢会动或者动不动就要旋转的?如果最再能动,我可就真的要跪了!!!
附近有个更古老的小村子名叫yoruk。村子里面已经没什么居民,只有几个老人和一家博物馆,这家博物馆也是按照当地风格装修的一所老房子,不过风格可就和safran不太一样,相对来说更加简洁,凸显实用性!另外博物馆的老奶奶可算是当地的一个名人,和蔼可亲,临走时还送上了热情的拥抱!!!!!!
safranbolu的生活是惬意的,闲来无事,找家茶馆,喝喝茶,看看书。最喜欢小集市门口的那家,围着一圈蓝色的椅子,正中是土耳其古式火炉,炭火一直烧着,随时供应cay(土耳其茶)。第一次去读完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感叹作者真的是非常了解女人,两篇主要关于女人的文章写的都很深刻。可惜第二次去没呆多久,就过来开party的人,只好让位子离开。
这里必须得赞一下土耳其的大巴和厕所!大巴上竟然配套wifi,从驾驶员到乘务员全部修身衬衫加领带,这简直有种制服诱惑的味道了!!!厕所虽然收费1tl不过环境真的时非常干净!
一夜的大巴,早晨5点多抵达karabuk。这是前往safranbolu的必经之地,跟着大家我也下车,然后发现下早了。随后竟然随便挑了一辆大巴,继续前行到小镇。
这次定的是当地的古董酒店,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上建起的酒店。小镇上这家酒店竟然还搞了个连锁店,一家在中心区域古色古香,一家在村子的入口有个漂亮的花园,各有千秋了。不过这里要赞一下有花园的那家,土耳其茶的味道超赞!前台check in后,老板说隔壁住着三个中国人,想想不错,准备睡觉后就找他们聊天去。谁知道,两组中国人都是夜间入住早起离开了,另外一对还是韩国人,果然对于西方人来说,日本、中国、韩国三国人是没有区别的!
在村子里逛着逛着,突然有种熟悉的感觉,发现他和贵州的一些村寨很相似,依山而建,采用古建筑模式盖房子,村民都是热情好客。村子总有一种与世隔绝的味道,人们尤其是老人过着相对传统的生活。村子里都是陡峭的石头路,不需要地图,每天信步而行,不知不觉见都会有新的发现。不过按照lp上的地图寻找美食可就有些困难了。昨天在村子里绕了半天,寻找那家sade kahve,结果好不容易找到后竟然听说关门停业两周后才会开门!!!
同其他地方一样,虽然村子小,竟然有两家大清真寺,每天整点都会再次响起诵经声。全村子的人都会在各个时间段汇集于此,做小净后再礼拜。
土国男人的热情真是会让人招架不住,所以没事儿不要轻易和他们打招呼!!!和酒店老板聊天,发现他竟然有4个老婆!!!果然穆斯林国家的风俗我们无法理解啊。
村子的上午是最惬意的时候,太热不晒,又没什么人,只有成群的鸟儿在头顶飞过或者偶尔经过的小巴车。一到下午,这里就变身为旅游景区,一车车的旅行团被载道这里,晚上的集市和饭店都充满了嘈杂声。不知道当地的居民是什么感觉呢??
闲来无事坐在巴士站看着这些游客,突然发现,大部分的中国游客竟然是摄影团,一个个背着长枪短炮,果然中国人都是土豪啊!可我对这群人向来印象非常差,可能就是因为当年在求雨节上,对他们的种种行径都感到羞愧,完全不懂得尊重人!
村子既然保持这原生态,农夫鞋匠集市就是不能错过的地方,铁匠们的作品散落在各个角落,虽然这些都已经沦为游客商品,不过看着它们仍然有种回到古欧洲小镇的感觉!另一个必去的地方就是房子博物馆了,完全按照当地传统风格装修,是一个了解当地民俗的好地方。不过为啥要摆那么多的假人,摆假人也行,为啥还是四肢会动或者动不动就要旋转的?如果最再能动,我可就真的要跪了!!!
附近有个更古老的小村子名叫yoruk。村子里面已经没什么居民,只有几个老人和一家博物馆,这家博物馆也是按照当地风格装修的一所老房子,不过风格可就和safran不太一样,相对来说更加简洁,凸显实用性!另外博物馆的老奶奶可算是当地的一个名人,和蔼可亲,临走时还送上了热情的拥抱!!!!!!
safranbolu的生活是惬意的,闲来无事,找家茶馆,喝喝茶,看看书。最喜欢小集市门口的那家,围着一圈蓝色的椅子,正中是土耳其古式火炉,炭火一直烧着,随时供应cay(土耳其茶)。第一次去读完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感叹作者真的是非常了解女人,两篇主要关于女人的文章写的都很深刻。可惜第二次去没呆多久,就过来开party的人,只好让位子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