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头条】纪念张充和:民国最后的一位才女,从此再无大家闺秀
本期头条人物: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张充和
张充和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被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
她走了,带着一个时代的印记,也带着“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美誉,从此再无大家闺秀。“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叶圣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这四姊妹,指的就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以及张充和。充和是民国时代著名的“张家四姊妹”之一,系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
她,出身名门,多才多艺
充和出生于合肥一个大家庭,曾祖父张树声曾是淮军将领,官至两广总督。到了充和父亲张武龄这一代,已经“弃武从文”,他离开了合肥,在苏州创办了乐益女子中学。
充和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她天资聪颖,悟性甚高,4岁会背诗,6岁识字,能诵《三字经》、《千字文》。充和如是10年,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
她在书法、昆曲、诗词方面的造诣,早在三十年代就曾在北大开班讲授,享誉一时。她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在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1943年在重庆粉墨登台的一曲昆曲《游园惊梦》,曾轰动大后方的杏坛文苑,章士钊、沈尹默等人纷纷赋诗唱和,成为抗战年间一件文化盛事。
张充和时在盛年,一袭暗色旗袍,“素雅玲珑,并无半点浓妆,说笑自如”,以九十六回的《懒画眉》开篇,《双令江儿水》、《朝元令》、《梁州新郎》,一直唱到《罗江怨》的“四梦八空”而欲罢不能,最后以一曲《孽海记》中的《山坡羊》。
她,往来多鸿儒,仍独树一帜
张充和有着羡煞旁人的“朋友圈”。末代皇帝族兄溥侗常和她一起唱戏,章士钊赠诗把她比作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沈尹默要她学书法,闻一多生活拮据却主动刻图章相赠,张大千为张充和画过仕女图。张充和的相交师友,灿若星辰。她的名字,和沈从文、卞之琳、俞振飞等人相连,一同成为那个年代的传奇。
21岁那年,张充和以语文满分、数学不及格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在北京大学国文系,张充和听过胡适讲文学史和哲学史,钱穆、俞平伯、闻一多都是她的老师。但张充和对学校之外的世界更感兴趣,北大旁边的清华,有位专业昆曲老师开课,她经常前往聆听。
抗战爆发后,张充和到重庆教育部礼乐馆工作,结交沈尹默、章士钊等名士,并师从沈尹默学习书法。沈尹默说她的字是“明人学写晋人书”,评价很高。书法是张充和一生的至爱,她曾说,自己不爱打扮,不喜欢金银珠宝,但笔墨纸砚一定要用最好的。
她,追求梦想,矢志不渝
1949年,张充和随丈夫傅汉思赴美。傅汉思在耶鲁大学教中国诗词,张充和在该校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张充和戏说她的美国学生把学中国书法当画画,但在“画”中加深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她还先后在加拿大、法国和港台的23所大学以及各学术所讲授、示范演出昆曲。
为了让昆曲在美国传下去,她还心传口授,精心培养自己的幼女傅爱玛学习昆曲。张充和的昆曲演出,使美国人对昆曲的优美感到震撼。尤令张充和感到欣慰的是,她有四个高足,在促成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她,情归何方,世间男子何人堪配?
才貌双全的张充和尚待字闺中,追求者甚多。用情最专最深的当数诗人卞之琳。张充和待人之诚,让卞之琳误读。可张充和无意于他。她感到卞氏人是好人,但“不够深沉”,故对其总是冷淡、疏远。
章士钊曾经赠她一首诗,将她比作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诗中有两句曾经让张充和很不开心:“文姬流落于谁事,十八胡笳只自怜。”多年后,张充和回忆起章士钊诗歌中的预言,不由得自嘲道:“他说对了。我是嫁了个胡人。”
1947年,张充和在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和昆曲,当时她借住在姐姐张兆和家中。那年九月,通过姐夫她与傅汉思(德裔美国籍犹太人,著名汉学家、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相识,次年结婚。一代才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张充和1949年随夫君、美国汉学家傅汉思赴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耕耘一生。
2015年6月17日,张充和在美国逝世,享年102岁。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就这样香消玉损,世间从此再无大家闺秀!
让我们一起向中国这位坚韧、美丽、聪慧、多才多艺的奇女子致敬!
【我要上头条】说出你的故事,想一夜成名就来今日发现吧!
今日发现不同于传统、陈旧的垂直类APP,而是一款基于人的兴趣、身份等标签而推荐全网优质精选内容的“移动端私人门户”。欢迎入驻今日发现我们将从中选择关注率最高的入驻“我要上头条”模块。相信一夜成名的故事就在您身边哦!投稿邮箱xumingxiao@witcool.net
扫一扫并识别上图的二维码,即可下载“今日发现”
更多头条好文,欢迎关注今日发现微信公众号:jinrifaxian123,
扫一扫,关注今日发现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头条好文!长按并识别上图二维码即可关注今日发现微信公众号。
![]() |
张充和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被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
![]() |
她走了,带着一个时代的印记,也带着“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美誉,从此再无大家闺秀。“九如巷张家的四个女孩,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叶圣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这四姊妹,指的就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以及张充和。充和是民国时代著名的“张家四姊妹”之一,系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
她,出身名门,多才多艺
![]() |
充和出生于合肥一个大家庭,曾祖父张树声曾是淮军将领,官至两广总督。到了充和父亲张武龄这一代,已经“弃武从文”,他离开了合肥,在苏州创办了乐益女子中学。
充和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她天资聪颖,悟性甚高,4岁会背诗,6岁识字,能诵《三字经》、《千字文》。充和如是10年,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
![]() |
她在书法、昆曲、诗词方面的造诣,早在三十年代就曾在北大开班讲授,享誉一时。她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在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1943年在重庆粉墨登台的一曲昆曲《游园惊梦》,曾轰动大后方的杏坛文苑,章士钊、沈尹默等人纷纷赋诗唱和,成为抗战年间一件文化盛事。
![]() |
张充和时在盛年,一袭暗色旗袍,“素雅玲珑,并无半点浓妆,说笑自如”,以九十六回的《懒画眉》开篇,《双令江儿水》、《朝元令》、《梁州新郎》,一直唱到《罗江怨》的“四梦八空”而欲罢不能,最后以一曲《孽海记》中的《山坡羊》。
她,往来多鸿儒,仍独树一帜
张充和有着羡煞旁人的“朋友圈”。末代皇帝族兄溥侗常和她一起唱戏,章士钊赠诗把她比作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沈尹默要她学书法,闻一多生活拮据却主动刻图章相赠,张大千为张充和画过仕女图。张充和的相交师友,灿若星辰。她的名字,和沈从文、卞之琳、俞振飞等人相连,一同成为那个年代的传奇。
![]() |
21岁那年,张充和以语文满分、数学不及格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在北京大学国文系,张充和听过胡适讲文学史和哲学史,钱穆、俞平伯、闻一多都是她的老师。但张充和对学校之外的世界更感兴趣,北大旁边的清华,有位专业昆曲老师开课,她经常前往聆听。
抗战爆发后,张充和到重庆教育部礼乐馆工作,结交沈尹默、章士钊等名士,并师从沈尹默学习书法。沈尹默说她的字是“明人学写晋人书”,评价很高。书法是张充和一生的至爱,她曾说,自己不爱打扮,不喜欢金银珠宝,但笔墨纸砚一定要用最好的。
她,追求梦想,矢志不渝
![]() |
1949年,张充和随丈夫傅汉思赴美。傅汉思在耶鲁大学教中国诗词,张充和在该校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张充和戏说她的美国学生把学中国书法当画画,但在“画”中加深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她还先后在加拿大、法国和港台的23所大学以及各学术所讲授、示范演出昆曲。
为了让昆曲在美国传下去,她还心传口授,精心培养自己的幼女傅爱玛学习昆曲。张充和的昆曲演出,使美国人对昆曲的优美感到震撼。尤令张充和感到欣慰的是,她有四个高足,在促成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 |
她,情归何方,世间男子何人堪配?
才貌双全的张充和尚待字闺中,追求者甚多。用情最专最深的当数诗人卞之琳。张充和待人之诚,让卞之琳误读。可张充和无意于他。她感到卞氏人是好人,但“不够深沉”,故对其总是冷淡、疏远。
![]() |
章士钊曾经赠她一首诗,将她比作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诗中有两句曾经让张充和很不开心:“文姬流落于谁事,十八胡笳只自怜。”多年后,张充和回忆起章士钊诗歌中的预言,不由得自嘲道:“他说对了。我是嫁了个胡人。”
1947年,张充和在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和昆曲,当时她借住在姐姐张兆和家中。那年九月,通过姐夫她与傅汉思(德裔美国籍犹太人,著名汉学家、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相识,次年结婚。一代才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张充和1949年随夫君、美国汉学家傅汉思赴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耕耘一生。
2015年6月17日,张充和在美国逝世,享年102岁。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就这样香消玉损,世间从此再无大家闺秀!
让我们一起向中国这位坚韧、美丽、聪慧、多才多艺的奇女子致敬!
![]() |
【我要上头条】说出你的故事,想一夜成名就来今日发现吧!
今日发现不同于传统、陈旧的垂直类APP,而是一款基于人的兴趣、身份等标签而推荐全网优质精选内容的“移动端私人门户”。欢迎入驻今日发现我们将从中选择关注率最高的入驻“我要上头条”模块。相信一夜成名的故事就在您身边哦!投稿邮箱xumingxiao@witcool.net
![]() |
扫一扫并识别上图的二维码,即可下载“今日发现”
更多头条好文,欢迎关注今日发现微信公众号:jinrifaxian123,
![]() |
扫一扫,关注今日发现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头条好文!长按并识别上图二维码即可关注今日发现微信公众号。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